宠文网

看人心理学: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

宠文网 > 哲学心理 > 看人心理学: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

主动去挖掘和了解上司的小心思

书籍名:《看人心理学: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    作者:赵育宁
    《看人心理学:一本让你读懂他人的书》章节:主动去挖掘和了解上司的小心思,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打工皇帝”唐骏曾经在微软公司任职。在工作期间,他的工作能力非常突出,深得上司的认同和重视,不仅如此,他还非常善于处理自己与上司的关系。

那个时候,公司经常要求员工提供各种产品的技术方案和项目策划方案,而在策划这些方案的时候,唐骏通过对上司的观察,发现对方在开会时习惯于追问为什么。所以唐骏意识到想要让自己的方案受到认同,不仅仅要提供详细的策划书,还要针对这份策划书提供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正是因为如此,唐骏每次都成为唯一一个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员工,他也因此获得了上司的认同。

在过去,员工们都会将自己定位成纯粹的执行者,并且是那种等待命令下达而行动的执行者,他们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只是被动接受指令的人,而这样就使得他们经常会显得后知后觉,在整体的行动上显得有些迟缓,在上下级的人际关系处理上也显得被动。这种被动性使得员工经常错误地理解上司的话,或者说经常无法准确地把握住那些暗示的点。

一个出色的员工,根本不用等着上司明白无误地告诉自己该怎么做,不用上司直接说出内心的想法,他们会通过观察上司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把握相关的信息,并借机揣度上司的心思,把握上司的想法。比如,通过观察上司的言行举止,了解对方想要让自己帮做什么事情?这对他有什么好处?他可能会提出其他什么要求?如果自己不同意,会遭遇什么惩罚?这些信息都可以在观察中慢慢挖掘。

首先,员工可以了解上司肢体动作上的意思,通过动作捕捉来了解上司的想法。比如上司与下属交谈时目光锐利,表情不变。这表明上司不太喜欢下属的表达,开始展示权力优势和优越感,并且示意下属:“你别想欺骗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扩展开来,员工还可以对上司的一些行为进行分析,挖掘背后的深意。如果上司开始频繁地和某个下属接触,并且关心下属的生活,或者经常带这个下属出去应酬,并且接触更高层的社交圈和客户,那么通常意味着上司准备提拔这个下属。

其次,要抓住上司谈话中的信息,通过谈话内容、语气、方式及时把握上司的想法。如很多上司在下达任务时,会说“我相信你的能力,你办事我还是放心的。”通常,当上司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意味着托付的工作任务有困难,而且难度不小。不仅如此,这个工作任务可能也曾托付给其他人,但是没有人顺利完成,或者没有人敢应承下来。因此,人们在接受任务的时候要谨慎,谦卑,尽可能量力而行。如果上司说“公司最近准备给你减负”或者“公司准备安排你外出学习”,那么多半意味着他对下属的工作不满意,准备将其调离岗位。

有时候,上司会故意提问,这些问题往往也暗含着他们的想法,或者意在提供一些特殊暗示,“你想不想休息一段时间”——意味着上司对员工不满意;“你觉得一个部门经理应该具备什么能力?”——意味着上司可能有意提拔员工担任部门经理;“不知道能不能买到明天最早的飞机票?”——意味着上司希望下属帮忙购买飞机票。

除了把握上司的一些言行举止之外,优秀的员工应该善于进行换位思考,他们需要通过观察上司的行为或者遭遇的处境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上司的位置上考虑问题。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有一次准备招聘秘书,他在当地的一家报纸上刊登了招聘信息后,短短几天之内求职信就像雪片一样寄过来,可是卡耐基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认真阅读这些求职信,在阅读几十封信之后,卡耐基发现大部分求职者都只是在信中谈论自己的能力、工作经验以及对工作报酬的要求,这些千篇一律的内容让他更加感到疲倦。

就在他打算放弃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封与众不同的信,写信的是位女士,她在信中这样说道:“您所刊登的广告可能已经引来众多的回信,相信您现在一定非常忙碌,没有时间一一阅读,因此您只需拨个电话给我……我非常乐意过来帮忙整理文件,以节省您宝贵的时间。”这位女士在信中并没有像其他应聘者一样提到自己的优势和要求,而是巧妙地分析了卡耐基的心理需求和想法,因此受到了卡耐基的认同,而卡耐基也很快就按照信件中的联系方式拨通了这位女士的电话。

对于任何一个员工来说,想要成为优秀的执行者,就要成为一个观察能力出众的人,就要懂得准确把握上司的一言一行,要注意理解上司话中的意思是什么,注意分析上司所做的动作有什么特殊含义,要注意结合上司的处境以及工作环境来分析上司的想法。只有主动去了解上司的心思,员工才有机会做得更好,才有机会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