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第七章 成稿能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书籍名:《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作者:粥左罗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章节:第七章 成稿能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第1节  为什么不能等你想清楚了再写


我写作三年,最大感受就是写作不能等待。有时候我想写一篇文章,然后就一直想一直想,半天过去了,却一个字都没写。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创业者就是要在一切都未就绪的时候去作死。如果什么事情都准备好了,我就不会成功了。”

写作也是如此,你不能等想清楚了再写。为什么呢?下面是四点原因。

写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你根本想不清楚

不能想清楚了再写,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根本就没法想清楚。

《财新周刊》总编王烁说过,思路本来就是发散、断片化的,所以不要指望先在头脑中完成创作,然后“下笔如有神”。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随时随地将断片的思路和灵感落于纸上,为大脑减负,再在纸上完成整合。

所以,“想清楚”这件事在写作中是不存在的、不靠谱的。写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你只能在写的过程中想清楚,如果不去写,你不知道在写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而且你一直想,不落笔记录,你的大脑负荷会越来越重,很容易把稍纵即逝的想法忘掉。你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某天,你突然有一个想写的题材,或者产生了写作的念头,然后你在心里不停论证,反复思量,结果越想越没有头绪,或者被什么事情转移了注意力,之前的“灵感”就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另外,你一旦开始写,就会不断找新素材,组合信息。这个过程会触发你的很多新灵感,如果你不动笔写就不会有这些灵感,所以不要过于沉浸在想法当中。

写作者都有拖延症,想多久就会拖延多久

写作者都有拖延症,之所以会得拖延症就是因为你只想不写。治疗写作拖延症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下第一句,写下第一句就会有第一段,写下第一段就会有第二段。

“想清楚再写”,是大多数写作者最常用的拖延借口,想100句,不如写下一句。作家杰克·伦敦说过,你不能等灵感来找你,你得拿着棍棒去找它。只要开始写,你就停止了拖延。

高效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是“推进思维”,不要站在原地,要一直往前“拱”。写作不一定是要从第一句写到最后一句,我的写作习惯是,我开始写作后,哪个点推进得更快,我就先搞定它。比如,我列出提纲,觉得第三部分容易写,我先写第三部分;我突然想到了如何写开头,我就马上去写开头;如果写第二部分时遇到困难,我就会停下,看看是否可以先写其他部分。写内容写不动了,我会继续推进其他版块,如改改标题、找找配图、想想小标题等。不要停下来发呆,要一直往前推进,这样会极大提高你的写作效率。

只有开始写,才能摆脱写作恐惧

大部分写作者都有写作恐惧症,只不过有的严重,有的轻微。我写了三年,每次要写一篇长文时,也会充满恐惧,因为不管你写了多久,写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作是一件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捷径,你要不停地思考,要一字一句地写。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充满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写作之难,难在开始。耶鲁世界学人的写作培训课给出的克服写作恐惧症的秘诀是:“告诉自己,坐下来,只写5分钟就好。”

摆脱恐惧最好的办法是直面恐惧,恐惧只会随着时间的拖延越来越严重,但只要开始写,你就可以很快忘记恐惧。因为恐惧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当开始写之后,你面对的都是具体的东西:怎么写好一句话,怎么解释好一个概念……你在处理具体的事情时会忘记恐惧。

有的人的写作恐惧是害怕写不好,这更没必要。写不好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写砸,正是因为这种想法在作怪,所以才迟迟不敢开始写。有经验的作家告诫我们:要有勇气写砸。

先完成再求完美,先写完再修改

完成和完美哪个更重要?当然是完美。但是你要先成稿,没写出来的文章都不能称为文章,只能算作内心的想法。你要写文章,就要把内心的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没有具象的文字,又如何去评判抽象想法的好坏,如何进行修改呢?

有句话说,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写作亦是如此,没有人能一步到位写出完美的文章,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鲁迅写完散文《藤野先生》,修改了160多处,《坟》的题记全文只有1  000多字,他也改动超过100次;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海明威写《老人与海》,改了200多遍才付印。

对于写作,我们不能想清楚了再动笔,因为你是想不清楚的;写作是动态的过程,我们只能在写作过程中想清楚;动笔开始写是治疗写作拖延症、恐惧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写作要遵循先完成再完美的原则,先成稿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