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第5节 如何让文章论证精彩,充满愉悦感

书籍名:《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作者:粥左罗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章节:第5节 如何让文章论证精彩,充满愉悦感,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高中时,大家都写作文,语文老师大概都说过一句话:摆事实,讲道理。这六个字太重要了,但估计很多人没有认真思考过。讲道理就是抛出论点,摆事实就是拿出案例来证明论点。

那些最精彩的新媒体文章为什么精彩?因为它们论点足够精彩,案例也足够精彩,二者缺一不可。你只罗列论点太枯燥,用户读不下去,而你只讲案例,用户觉得没有强烈的启发感。

论证精彩的目的是什么?让阅读充满愉悦感。

阅读愉悦感,听起来比较抽象,其实就是你看一篇文章时,如果有以下这些感觉,就说明这篇文章让你产生了阅读愉悦感。

写得太对了!

这个道理真精辟!

这个例子真是绝了!

其实,一篇文章能让我们产生阅读愉悦感,无外乎符合“对”“精”“绝”这三点。

“对”:读者对你的观点要认可。

“精”:支撑观点的论据要精辟。

“绝”:案例和故事要足够精彩。

做到这三点,文章就能做到论证精彩,读者在阅读时就容易充满愉悦感。下面我们展开来讲。

观点对口

论点包括文章的核心论点以及各个模块的分论点,可以说是文章的灵魂和骨架。论点比案例、遣词造句更重要,是你写文章时首先要想明白的,否则宁可不写这篇文章。

观点对口,指的是要对读者的口。我们的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提出的观点代表你的态度,而你的态度决定了读者会如何看待你,如果不对口,读者就不可能产生愉悦感。

观点对口主要看两点:第一,是否足够引发共鸣;第二,是否足够颠覆认知。

1.读者共鸣

你提出的观点要让读者觉得这是与他相关的,具体表现为:让读者产生共鸣,帮读者表达观点。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某天,你等红灯时,一个失明的人站在路口不知所措。你正准备去帮他,一位姑娘跑过去扶着他过了马路,你心里会有遇到“同类”的感觉,因为她做了你认为对的事情,这就是共鸣。

这时候,旁边有位大妈说“这小姑娘心真好呀”,你会认同这位大妈的观点,因为大妈帮你表达了内心的观点。所以这件事会让你感到“与我相关”,你在其中产生了共鸣,听到了自己的观点。什么是共鸣?你描述的东西和用户头脑中本来就存在的东西产生了连接和共振,这就是共鸣。

你描述住豪宅、开豪车的经历就很难激发大家的共鸣,因为80%的人可能没有那样的经历。你描述高中学习多么辛苦,毕业后找到喜欢的工作多么困难,甚至加薪之路是多么曲折,可能大部分用户都有共鸣,因为大家都经历过,脑子里有相似的回忆。

所以,当你写完一个论点时,你怎么确定是否可行呢?你可以反问自己:这个是大多数用户都经历过、有认同感的吗?如果是,这个论点就会让人产生共鸣。如果不是,发现那只是少部分人经历过、有认同感的,那么这就是“自嗨”,不是共鸣。

因此,你可以把共鸣理解为“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共同感受”。比如下面这些。

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最可怕的是,那些富二代比你还努力。

认知层次不同的人,是很难沟通的。

你喂员工吃草,却指望他们有狼性?

2.提供新知

什么是提供新知?分两个方面。第一,你提供了读者没想到的,人往往是“喜新厌旧”的,陈旧的东西会让人乏味,而新鲜的东西可以给人刺激,所以对读者来说,旧知不如新知,后者更能给人带来满足感和愉悦感。比如下面这些。

成大事者,都有个被忽略的特质:有仇必报。

真正决定你赚钱层次的,是你的人生商业模式。

做事靠谱,就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真正毁掉你的不是黑天鹅,而是灰犀牛。

第二,你已有的认知被颠覆了,即你在多年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自以为对的经验和认知被挑战了。当然,很多时候这些观点并不是真的颠覆了认知,而是表达角度的创新。比如以下几句。

职场潜规则,做得越多,死得越快。

你的勤奋,才是你失败的真正原因。

痛苦,是你的天分。

情商高的人,难成大事。

论据有力

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观点的事实或道理,是观点的延伸,是用来支撑观点的理由。

论据和观点的关系,就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论点除了要对读者的胃口,也必须有力,才能更好地说服读者,让他觉得这是“对的”。也只有读者感到“对了”,他才会有阅读愉悦感。

一个有力的论证通常具备以下五点中的一点或多点。

1.真实

真实是指真实存在的事实,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比如下面的情况。

机遇就像天平,谁多做一点,就偏向谁。

精力好的人,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更高。

2.充分

完整充分的论据更容易被理解。

升级认知的目的,是行动,再好的方法都不能替代行动。

你想从众多精英中脱颖而出,得凡事深想一层,多做一步。

多做一点,省去别人的麻烦,顺势成就的,其实是你自己。

3.典型

如果你提出的论据是众所周知的、广受认可的,会更有说服力。

作家,不能有了灵感才写作。

没有大量输入,不可能做到大量输出。

4.新鲜

新鲜可以是新角度、新故事等,让人感到有新意。

放心,时代抛弃你之前,会打个招呼。

争论得站在同一平台上,回避那些无理取闹的人。

生理时钟因人而异,也许你正好属于“夜型人”。

5.犀利

犀利就是要一针见血,要足够震撼人心。

永远都要建立做事的优先级,除了最重要的事,其他都不重要。

你的拼命努力,只是别人的工作标配。

我真的瞧不起你,因为你不思考。

在中国,有2  000万大学生在假装上课。

案例精彩

论点、论据精彩其实不是最难的,很多都是套路,你熟悉这些套路之后反倒会觉得它们更简单。最难的其实是使案例精彩。如何才算案例精彩?

第一,它必须是一个大众都理解,甚至都听过、见过的熟悉场景。能理解是前提,否则再精彩也跟读者无关。

一部美国大片,你看得热血沸腾,觉得十分精彩,但你的老爸老妈可能就只会觉得又吵又闹。因为你能理解那些热血的英雄主义和炫酷特效,但你的老爸老妈可能不理解,所以他们觉得一点也不精彩。

第二,它要和主体、论点直接相关、完美搭配,这样读者才会感觉完全被说服,很有愉悦感。

有一个日本人叫山口疆,是三菱公司的员工,在外地分公司出差,最后一天上班途中他发现自己忘带工牌,回去取时,路上又出了点问题,结果迟到了。可恰恰因为迟到,他捡回来一条命,因为当时这位员工上班的城市叫“广岛”,原子弹把整个城市销毁了。

一路踩着尸体,山口疆只有一个念头:回家!可是他家住在哪儿呢?长崎。等他赶回长崎休整完,回三菱上班时,上司很生气,认为山口疆撒谎。“怎么可能只一颗炸弹就毁掉了一座城市呢?”话音刚落,一道白光,长崎也没了。山口疆又捡了一条命,而且他因为是广岛和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事件的奇迹幸存者,成了名人,一直活到2010年。

这个案例就是证明“坏运气是好运气开始”的绝佳案例,很多用户看了都被说服了,尤其是正在经历坏运气的用户,看完会觉得受到安慰,说不定就会转发朋友圈,也去表达你要论证的这个观点。

如何有意识地增强自己的案例写作能力?靠日常生活中的刻意练习。

第一,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案例。比如我的写作范围基本就是“个人成长”,所以我要的案例都是与这方面相关的,明确这一点后,我平时就会注意积累。

第二,你每次遇到一个精彩的案例,要去琢磨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这就是刻意练习,平时多练,一方面你脑子里会积累大量的案例,另一方面你在案例运用方面也会更加自如。

比如,我写过一个观点:穷是一种病,且很难治愈,这种病叫“管窥”。论据是:穷人的困境,一个很难绕出来的死循环。

这个案例就是我从身边人的经历中积累的:2017年,朋友的公司出了一个员工关怀政策,即正在租住隔断房的员工,可以申请一次性3  500元的租房补贴。

只要你在表上填了名字,3  500元就会被打到卡上,公司不会去一一核实。

朋友的两个同事,合租一个两室一厅,都不是隔断间,一个在那个表上填了名字,另一个没填。

那个虚报名字的员工,家庭条件不好,住在两室一厅的次卧。那3  500元是他无法抗拒的,因为可抵得上他爸妈一个月辛苦打工的收入。这就是穷人的困境,有时他无法抗拒一些选择,有时他是根本没有选择。

这就是一个大家都理解的、场景熟悉的、跟主题完美搭配的案例。

以上就是本节的全部内容,总结一下:文章论证精彩,读者在阅读时很容易产生愉悦感。如何使论证精彩?尽量给出读者认可的观点,让读者产生共鸣;帮读者表达观点,给读者提供新知;论据要有力,要做到真实、充分、典型、新鲜、犀利;案例要精彩,与主题相关,和论据契合,且易于被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