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如何用一套简单的思考方法,做好大部分选择

书籍名:《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作者:高杉尚伊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章节:如何用一套简单的思考方法,做好大部分选择,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Chiuson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

大的方面,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工作、择城、择偶、购房、投资……每一次选择都可能极大地影响你的人生轨迹。

小的方面,买哪件衣服、在哪儿吃饭、去哪儿旅行、看哪个电影、跟别人说哪句话、看哪篇文章……

对,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选择。

有的人往往能果断坚定,有的人常常犹豫不决,而且东问问、西问问,遇到意见不一致时常常不知所措;还有的人其实根本没仔细考虑,大的方面常常依靠长辈或前辈的经验做判断,小的方面则基本用拍脑门、凭感觉、看心情来决定,这其实是在逃避选择。

比如,“我今天心情很好,我要买买买!吃吃吃”“我听说最近新上映的一部电影特别好看,我们也去看吧”“我感觉有点累,我不去参加今晚的聚会了”……

你也许想了一下,觉得没有问题啊,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做选择的啊。

对,并不是说你的这些选择策略有任何问题,参考别人的意见也并没错,所以你也只是“大部分人”之中的一个罢了。

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我们基本无法验证,当自己做另一个选择时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所以大部分人在很多选择上都懒得思考,直接交给直觉吧,省心!(犹豫不决的人,最后往往也是把选择交给了直觉。)

如果这是你做选择的基本模式,从长期来看,你的人生其实是被这一系列别人的想法、凭感觉、看心情给决定了。

甚至,你周围的人,包括给你建议的长辈,可能也都是这么过来的。结果就是:你的人生基本上被随意的选择绑架了,无论好坏(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走向平庸)。

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缺乏一套完整的原则体系。

先看看“原则”一词在《原则》这本书里是怎么定义的。

价值观是你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而在生活中若想顺从自己的价值观,我们需要的就是原则。原则连接着你的价值观与行动,它就像指引你行动的灯塔,帮你成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条条框框。当面临两难的抉择之时,遵循原则就能迎刃而解。

我的理解是:原则在手,世界我有。

如果你把运动作为你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原则,下次当你面临“去健身房,还是直接回家”的选择,并且时间充裕时,你就应该果断地选择健身房。

如果你把“持续阅读”作为你的原则,下次你面临“看书还是看剧”的决策时,就应该果断地选择看书。

如果你把“绝不能没有诚信”作为原则,下次当你面临是否要因私事放弃已经约好的商务谈判时,你会果断地选择守约。

别人的意见、自己的心情或直觉,往往都是比较随机的,而原则是明确的。如果你建立了一套完善有效的原则体系,会极大地帮你减少“选择困难症”,你也会过得更加痛快。

那么,我们要如何建立自己的原则体系呢?



1.先刻意背诵与模仿


首先要知道,既然说是“体系”,那当然不是说一个原则或者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有一些根本性的原则甚至是高度抽象化的。

但是,既然知道这些是能改变自己一生的原则,那就不妨用最朴素的方法去学习——背诵与模仿。让这些根本性原则强行进入大脑,如同播下一粒种子,等待其自然地生长、贯通,慢慢开悟。

比如在《原则》这本书里,作者认为的根本原则是:

►Truth——More  precisely,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Is  the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producing  good  outcomes.

真相——具体来说,就是精准地理解现实——这是达成良好结果最重要的根基。

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所说的7个习惯,你也可以当成是原则(最好背诵英文):

►Be  proactive——You  are  in  charge.

积极主动——我的人生我负责。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Have  a  plan.

有目标——有计划。

►Put  first  things  first——Work  first,  then  play.

做事分主次——先工作,后娱乐。

►Think  win/win——Everyone  can  win.

从互赢角度考虑问题——利己利人。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先去理解别人——再求被人理解。

►Synergize——Together  is  better.

协同——合作会更好。

►Sharpen  the  saw——Balance  feels  best.

磨刀不误砍柴工——寻求健康和平衡。



2.有意识地收集与完善自己的原则


根本性原则是原则体系的骨架,要让原则体系丰满起来,覆盖到生活决策的方方面面,就需要有意识地去收集总结自己的很多原则。比如我最近收集总结的一些:

►花钱能搞定的事,就别浪费其他资源(认清成本的大小)。

►诚信问题决不妥协(保护个人声誉)。

►保持开放的心态(接收来自外界更多的刺激)。

►不轻易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于他于己都没好处)。

►保持运动的习惯,进行身体管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及时沟通,有想法就表达(别指望让别人去猜你的心思,没这闲工夫)。

►用输出倒逼输入(对目前的我来说是成长的关键节点)。

►对周围的人善意(攒人品)。

►尊重自己的感受(只有尊重了自己,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保留适当的随机性(给惊喜留有余地)。

有时候看到好的文章,如果当中有你认可的原则,也可以一并放进去。比如,武志红老师有一篇文章《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当中提到,减肥这事儿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减肥之前没想清楚,让他们减肥的动力是什么。

于是,我就把文章里的观点提炼出来,添加到我的原则清单中:干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明确干这件事的目的,并确认自己对目的本身充满干劲。



3.逐渐对自己的原则进行金字塔式分类


自己日常收集原则时,或许还没来得及分类。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后,采用金字塔原理去进行分类,确定哪些是大类,哪些是小类,适用于哪些决策,如果遇到不相容的原则怎么处理,同一级次的原则如何按重要性排序,等等。

比如,采用思维导图或金字塔原则去构建分类,这是我最近对自己收集的原则做的整理。

我理解的是:在原则体系里,大原则基本不变,但小原则应该是随着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不断地更新与变化。所以分类这件事一定要自己去做,因为每个人的体会与感受不一样,采用的原则自然不一样。

总结一下:

►生活处处是选择,而我们常常犹豫不决或逃避选择。

►构建原则体系有助于你做出选择。

►建立原则体系的朴素方法:模仿与背诵——收集与完善——实践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