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02 你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还好意思说奋斗

书籍名:《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作者:高杉尚伊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章节:02 你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还好意思说奋斗,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现在偷的每一个懒,

都可能是在给未来的自己挖一个坑。

因为每一次努力,

都会实实在在让你变得更好,

不仅影响你的当下,

还有你的未来。

而偷懒,

其实是提前预支了不属于自己的舒适。



你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还好意思说奋斗


李宏

如果你问我:个人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你到底想要什么?

有人追问:为什么这个最重要?

请看:

第一,如果你都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怎么可能去追求它、得到它?就像你坐上了出租车,你都不知道去哪儿,司机可咋开?这时候有人会说了,我什么都想要,别墅、香车、美女、权力……都想要。答案是一般实现不了,因为你没有那么多资源。

比如买房子,如果你有马云的收入,自然不会纠结是买学区的小房子,还是郊区的大房子。可大多数人忙碌一生,能买套房子就不错了,资源有限,所以只能选最想要的。有句话叫“要把钱花到刀刃儿上”,为啥这么说?第一是钱少,第二是花到刀刃儿上满意度高。这“刀刃儿”,就是你最想要的。

知道了最想要什么,就引发出目标,有了目标,就引发出计划、行动、反馈和调整这些实现手段,有了这些手段,就能保证你一步步靠近目标。(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成功就等于目标,其他一切都是这句话的注解。”)换句话说,知道了要去哪儿,司机就能计划咋走了,就能上路了,一路上再根据路况反馈不断地调整路线,最终送你到想去的地方。

第二,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就会为别人想要的打工。别人想赚钱,你就帮着数;别人想升职,你就当梯子;别人想逛街,你就是陪伴儿。你的价值就是帮助别人实现目标,至于你想要什么,连你自己都说不清,别人更没法帮你实现。有句话叫:“上帝可以给你想要的东西,可首先你得说清是什么吧。”

生活中,为什么你总是浪费时间,却不会说“不”?原因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接受,什么时候该拒绝。工作中为什么你总是打工心态,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也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知道了就不会再斤斤计较,就会利用工作中的一切有利因素去成长,因为你知道你是在为自己打工。

第三,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会随波逐流,流到一个你并不想去的地方。工作中很多人职也升了,薪也加了,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自己的标准时,别人的标准或者社会的标准就会成为你的标准。

你就会随大溜,跟潮流,如同大河中的泥沙,被河水裹挟着顺流而下,大河流到哪里,你就去哪里,走到头才发现,那里并不是你真正想去的地方。这时候,你会感到深深的失落,这种失落并不是因为你没有得到,而是得到的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辛辛苦苦地爬上了梯子,却发现梯子搭错了墙。

所以,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不过——

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到底想要什么?常常令人迷惑。拿我来讲,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也经常得不到答案,觉得想要的是这个,然而时间、地点、环境、心境一变,又觉得好像是那个了。

最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突然感觉一下子清楚了,这里分享给大家。

就是问自己——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

重要的问题问三遍——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

问这个问题好处在于:

第一,它是指向未来的。众所周知,指向过去已经没意义了,比如,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做过的事情有哪些?就是现在不死,做过的也已经做过了,无法改变,只有朝向未来才有意义,因为未来还可以改变,还可以创造。

第二,它是具体的目标,不是虚头巴脑的价值观之类的东西。虽然这些目标里面肯定有你想要的价值,但我们不用费劲巴拉地想清楚了终极价值才去做,因为就算你想清楚了,还不是要具体到一件事情上来实现。何况如前所述,对于价值观我们经常想不清楚,常常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中。

想不清楚终极价值没关系,想清楚后悔还没做的事情,去做就行啦!就像我们不需要想清楚到底什么是爱情,也一样可以去恋爱结婚,只要在一起开心,就说明这里面肯定有爱情,至于到底什么是爱情,就让专家们去吵吧!

第三,带来时间紧迫感。很多人拖延都是因为缺乏时间紧迫感,觉得自己日子还长着呢!最常见的思维模式是“等我以后有了钱,一定要……”这个思维模式真是害人不浅。首先,你以后未必有钱,没准儿还不如现在;其次,就算你以后有了钱,但体力也在变差,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没钱,而是有钱却没体力花了;最后,你未必有以后啊,虽然这样说有些乌鸦嘴,但却是大实话(现在说实话的都是好人)。

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保不齐哪天地震、海啸、车祸、大病来了,想得再好也没用了。当然这种概率很小,但毕竟是有,不定会让谁赶上,要有心理准备。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想说:“事情还是要抓紧办的,万一死了呢?”总之,趁活着要赶紧行动才是。

当然,问这个问题最大的好处还是在于:立刻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举例:假如现在死去,你后悔“世界这么大,还没去看看”,那么立刻你就会知道,“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是你想要的,活着没去看,死时就会后悔。人都怕死,但都知道怕死也没用,最后也就都想明白了,既然都是要死的,那最好能死而无憾。

再比如,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没有“写本书”,我就立刻知道“写本书”是我最想要的,那就趁活着赶紧写一本。为什么一定要写本书才不后悔?仔细想了想,一是感觉自己还有点儿语言小天赋(和我比),此生不发挥出来,觉得怪可惜的,就像一块煤,看到它不能充分燃烧,就替它惋惜;二是觉得如果能留下点儿活过的痕迹,对别人还有点儿小价值,也算没白活一回。

知道了问这个问题的好处,下面就是列一个清单,把后悔还没有做的事情都列上去,越具体越好。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尽可能把你能想到的都列上去,因为机会有时候是突然出现的。比如你一直想潜水,过去觉得这件事离自己很远,可没想到机会突然就出现了,如果你不列上去,很可能因一时没想起来,与之失之交臂。

这时候有人会问:“那列上去的都能实现吗?”都能实现的是少数,大多数人能实现一部分就不错了。因为时间有限,资源有限,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那些不做会有大遗憾的事情勾出来先做,力求人生没有大遗憾。至于一些小遗憾,有就有吧,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列出来以后,仔细看看,这就是你真正想要的,也就是你未来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

接下来,就是应用目标树的方法,把总目标逐级分解为子目标,最终分解到最小可执行的子目标上,然后每天坚持去做就行了。

我用“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举例,画了一个目标树:

我为什么不喜欢游泳,还天天坚持,就是为了“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时,能有足够的体力。

说到这里,你就会发现,问这个问题不但让你立刻知道你想要什么,还能让你通过目标树的方法,知道你现在应该干什么。

总结上述内容,一共分五步:

1.问自己——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未知死焉知生,此生未完成。

2.列出后悔事情清单。看得见,摸得着。

3.用目标树对事情进行分解,直到可执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细分。

4.执行并坚持。行动改变人生,坚持就是胜利。

5.一手坚持做不做会有大遗憾的事,一手随时抓取不做会有小遗憾的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如能按上述步骤去做,假以时日,你的人生遗憾就会越来越少。

之前参加了“第五届新精英做自己”论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蜂女子车队掌门人李鹤的演讲。她谈到因为一次濒死的大病,让她彻底醒悟,在病床上列了一个梦想清单,好了之后每天都按照清单去生活,实现一项画去一项。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得了大病才幡然醒悟,因为那样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李鹤是大难不死),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想象自己得了大病即将死去,而迫使自己早一点醒悟,早一点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早一点开始行动去追求、去实现梦想,不再迷茫和拖延,最终让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满意。

各位,总有一天,你的人生会像一部电影,在你的眼前一闪而过,请确定它值得一看。你希望自己这部电影从今往后有什么样的情节呢?如果你想清楚了,就赶紧去导演吧!



大部分人都有的困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怎么破


野和尚

微信或者微博里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留言:

“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换,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怎么办?”

“大家都说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爱自己喜欢的人,可是我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很迷茫。我变得越来越差了,该怎么办?”

“突然发现大学生活已经过半了,自己也没考什么证,学的专业也不是自己喜欢的,想抓紧时间学点东西,却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整天浑浑噩噩的。”

……

以上问题,总结下来就是:我也想努力奋斗啊,但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该怎么办?

先来说说,为什么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首先是因为你太听话。

来看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叫他“阿影”吧。阿影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阿影从小就很听话,偶尔过分调皮,免不了吃两个巴掌,但整体上还是个听话的孩子。

后来上了学,有爸妈耳提面命,有老师严格管教,阿影平稳生长,无风无浪。高考填志愿时,爸妈说:“阿影,你选个能挣钱、有前景的专业吧。”其实,以后什么行业能挣钱、有前景,爸妈也说不清楚,阿影自己也不清楚。但阿影还是选择了爸妈建议的专业。

后来毕业了,爸妈说:“阿影,你找个离家近点的地方工作吧,就算不行,也至少在省内。”

阿影也犹豫,但还是选择了离家稍近的地方工作。工作没两年,爸妈又说:“阿影,你也老大不小了,该结婚了。”于是又张罗着给他相亲。阿影起初抗拒,后来开始慢慢接受,最后臣服。

后来阿影结婚了,生了小孩,生活平静如河,缓缓流淌。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阿影站在镜子前,看着镜子中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禁不住想问:“我是谁?”

阿影是谁?阿影是我们身边的路人甲,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或多或少会从他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阿影太听话了,他听话到在每一次选择的关口,都放弃了自己选择的权利;他听话到已经渐渐远离了自我运行的轨道,忘记了用独立思考来调整自己的运行轨道,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

如果一个人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又怎么会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呢?当你回头,发现从小到大的路都是别人替你铺好的,没有哪一段路是你自己的选择,你会不会觉得遗憾?

然后,你折腾得也少。

尽管我们都想拥有“先知先觉”的能力,但遗憾的是,“先知先觉”只属于幸运的少数人。对大部分人而言,能做到“后知后觉”就已经不错了。想做到“后知后觉”,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尝试、纠错和总结。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有时,就是这样一个“后知后觉”的过程。

下面这个故事的主角叫“核桃”。核桃和我出生在同一个镇子,但他大我好几岁。核桃个头儿很小,但人很机灵。因为喜欢折腾,小时候上学,大家玩,核桃也玩;大家逃学,核桃也逃学。好玩不好玩的事,核桃一件也不想落下。尽管这样,每次考完试,我们也总能在成绩公布榜的前几行看到核桃的名字。

果不其然,核桃成为小镇上为数不多的考上大学的幸运儿。大学毕业后,核桃到广州打拼。在广州,他捣鼓过老虎机,帮人看过场子,在天桥上卖过唱。据说,核桃还进过局子,而他为啥被弄进去,到现在也没人知道。反正,核桃干的事,没有一件像一个正常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干的事。核桃说自己这么折腾,只是为了好玩。

后来,核桃终于找了份靠谱点的工作,他加入了雅芳干直销。因为脑子灵活,人也勤快,核桃的业绩非常好,挣了不少钱。再后来,核桃去了一家中型家纺公司,担任营销总监。

2012年年底,核桃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他决定离开大城市,回老家创业。没想到,最大的阻力却来自核桃的父母。有一次,核桃的母亲用手指着他的鼻子说:“老娘把你送出去上大学,不是让你窝在老家的!”母亲的唾沫星子像是一支支飞镖,“嗖嗖”地扎在核桃脸上,扎得他好疼。

核桃需要面对的,还有身边人的议论。他们不明白,为啥堂堂一个大学生,放着大城市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回到这个小地方来折腾。核桃不在意这些,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清楚自己喜欢的生活是什么模样。

后来,核桃在老家办了一个小型加工厂,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有次回到老家,车还没停稳,就看到核桃戴着墨镜,开着一辆无比拉风的四轮摩托车呼啸而来。摩托车后座坐着核桃的一双儿女,两个小家伙眼睛发亮,满脸笑容,浑身散发着朝气。那一瞬间,我知道核桃并不是他们嘴里所说的Loser,因为,核桃很幸福。

核桃的故事不励志,甚至还有点反传统。因为他没有像很多热血故事里的主角那样,得到令人炫目的成功,而是选择回归平淡,钟情于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也像核桃一样大胆折腾过、尝试过、拼搏过,你还会疑惑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吗?

那么,如何从日常事务中找到你真正喜欢的那一款?

首先,可以根据你的时间分配来判断。

你喜欢什么,就会把时间花在什么上。所以,简单统计一下你业余时间的分配情况,看一下你在什么事情上面花费的时间最多,它就有可能是你所喜欢的。

有个朋友说:“我很喜欢弹钢琴,可是我从来不愿意在那上面花时间。”好吧,你那不是喜欢,你只是假装喜欢,简称——装×。还有个朋友说:“我感觉自己喜欢读书,可一对比时间统计结果,我发现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玩游戏上。”好吧,你只是感觉自己喜欢读书,实际上你更喜欢的是玩游戏。

你的感觉有时会欺骗你,但在时间的尺度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就是你所花的时间。正是迄今为止你花时间经历的一切,造就了如今的你。

当然,时间的耗费情况,并不能成为判断你是否喜欢一件事的唯一指标。喜欢与否,还要看在耗时最多的事情上面,你能否找到“沉浸感”。简单来说,沉浸感就是指你在干那件事的时候,容易忘记时间,并能沉浸其中。

有个做微信运营的朋友说,有时他为了找到一张合适精致的配图,会花上两三个小时。可能那个过程在别人眼中很枯燥,但他很享受。

除了沉浸感以外,真正的喜欢还需要你能够持续投入。很多人都说自己喜欢写日记,但大部分人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真正能够坚持天天写的,往往是极少数人,他们能够做到持续投入,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

你是否愿意在某件事上花费时间,是否能找到沉浸感,是否能够持续投入,这三个指标可以帮你发现,你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你还可以多去尝试,发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蔡康永发过一条微博:“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啊’。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啊’。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你始终蜷缩在一个小角落,觉得这个难那个难,结果这个不敢尝试,那个不敢尝试,这都会使你无法看见一个更大的世界和更完整的自己。你喜欢什么,有时候不是你坐在那儿想出来的,而是迈开双脚去试出来的。觉得打篮球不错,那就去打呀;羡慕写作棒的人,那就去写啊。试过以后觉得不喜欢,就去试试其他的呗,反正又不会损失什么。

只有跳进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去拼、去闯、去尝试,去哭、去笑、去呐喊,你才会不断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也终将知道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努力过后还是搞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那请你先喜欢上自己的生活。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生活是治愈一切创伤最好的良药。你好好挣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健身,好好照顾身边人……你好好生活,努力变得更好,这样,那些原本无解的问题,答案也会渐渐清晰,因为生活不会辜负那些认真对待它的人。

如果你已经找到所爱,当然值得欢欣鼓舞;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也无须自暴自弃。只要你用心生活,努力向前走,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令你心动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