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为什么下班后4小时,没法改变你的人生

书籍名:《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作者:高杉尚伊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章节:为什么下班后4小时,没法改变你的人生,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古典

“周三下午5:30”——电脑屏幕右上角显示。你从无聊的工作里深吸一口气,喝一口水,告诉自己,还有30分钟——然后,开始自己想要的人生!

下班后的你会读1小时书,然后学一门手绘课,还会写写文章。在自己的爱好里,你会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也许再过几天,你甚至可以开一个自己的公众号,然后成为这个领域的小IP。白天为了生存打拼,所幸还有晚上的梦想。

“下班后的4小时,决定你的人生!”

挤地铁、穿人海,你回到家里,含着这口热烈的鸡血,和疲倦作斗争。

你一定听过很多下班后2小时/4小时能改变人生的故事——有人读了100本书,成为微信大号、自由讲师、著名IP,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

对啊!下班后4小时拿来学习、读书,发展个斜杠,肯定比刷剧和吃吃喝喝强。但是坦诚地说,仅仅依靠这4小时,很难改变自己的人生。因为第二天一早,大部分人还是需要面对一份也许不太喜欢、每天占据自己8小时的工作。再美好再充实的下班4小时,也抗不过一个没兴趣的工作天天打击、消磨你。这样一天累下来,要强打精神靠4小时突围一个全新的未来——很难看到希望。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你就被激励一次;再过几天,你就又热情消退,实在没有了精力。你会对自己说——也许这个方向不对呢?再换一个?换了几个以后,你可能就彻底放弃了什么改变人生的想法——对了,《生活大爆炸》第十季昨天出新的了,下载下来看看。

人们之所以相信“下班4小时改变人生”,往往有下面一个或者多个假设:

只有下班后是自己的时间,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改变人生;

这些事情集中做,效果才会更好。

将这些假设连起来,也许有人还能推出第四个假设:

如果我下班后4小时做好了,就能改变人生,那上班就不是太重要了。

其实不然。



上班的8小时,最有资源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我一个朋友肖,长得像缩水版的罗大佑,所以自绝了做培训师这条路,立志做一个生涯咨询师。普通人这么想,就努力地上班工作,下班找个平台,发文章做个人品牌,然后接咨询,从100元收起,慢慢熬个两年,到1000元。而他的做法不同。

作为一名销售,他首先把自己的每个销售都做成了半个咨询——和每一个打电话来的人谈自己的职业发展,从中获得咨询的经验,也增加了客户信任度——“一个销售都这么懂啊,产品估计挺靠谱”。

在公司还有很多咨询师,他有很多机会向他们请教,向高手学习,速度也快很多。更有趣的是,上班结识的很多客户,成为他下班写作的来源——通过了解和访问不同行业的高管,他的文字也源源不断……

这样公司愿意吗?当然愿意啊。销售额在上升,在传播自己的品牌,也在传播公司的品牌。这是双赢。

这种模式比下班后单独搞咨询,速度快了很多。因为咨询除了需要积累经验、专业知识和名气,更重要的核心能力是一种“能通过交流助人发展”的沟通能力。如果你只在咨询中练习——刚入门的咨询师,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案例,为了这个宁愿花钱去实习——机会很少,速度很慢。其实这种发展型沟通的能力,在咨询中能练习,在销售、汇报、交流、协作和采访中……也都有练习的机会。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在上班的时候练习呢?

你会意识到,所有能改变你人生的工作、生活和机会,都意味着某种底层核心能力的提升。而处处有练习机会,你几乎能在所有的白天工作时间里找到修炼这个能力的机会。

在下班时培养梦想,在工作中练习梦想——这会让技能发展更快。更重要的是,这个方式可以让未来的梦想和现在的工作连接起来,形成正循环。

很多人的模式是:不喜欢上班,就单独搞一个未来,弥补一下自己痛苦的生活——上班痛苦赚钱买自由,下班用自由买快乐缓一缓,第二天继续痛苦上班赚钱……

这样的痛苦如钟摆,永无止境。其实,你可以这样玩:

►兴趣的玩法是:兴趣→能力

►工作的玩法是:已有能力→收益

►梦想的玩法是:兴趣→能力→收益

从这个角度看,梦想和工作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因果关系。梦想是一份你喜欢的、还没有孵化出来的工作,孵化它需要持续的热情投入与回报——单独依靠下班后的4小时,很难走通闭环。我们参加各种在线社群,各种打卡、签到、鼓励,就是为了获得这个持续的力量。

其实你忽略了,工作场所就是个特别好的反馈系统。一旦你开始培养一些新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视觉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讲故事的能力——你应该了解这些能力在真实职业中的应用和兑现方式。做得不好,有人给你回应;做得好,有人给你鼓励。因为你本来能力就强,所以做砸了也不会太受打击。

只有当你清晰地看到下班后的投入在工作中兑现出来的价值,你才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愿意继续投入。

这种坚持不是毅力的结果,而是设计的结果。与其下班后搞梦想,不如上班的时候直接练习梦想。

上下班分离的策略会让上班、下班都痛苦,而最好的方式是整合两者——让新的能力汇入老的工作中,获得新收益,最后强化新方向——让下班4小时的改变,一步步蔓延到你上班的8小时中去,乃至发展成整体的改变。

在下班时培养梦想,在工作中练习梦想——也是一个让改变更持续的策略。“整合梦想与工作”的优势在于:

精力更多。上班时间更长,精力更多。不管你主观意愿如何,这都是你一天里面最有精力的一段时间。等你回到家再挤出4小时,精力往往就不够用了。

机会更多。工作中的资源多,你的大部分社会资源其实都在工作中。如果你的梦想最后要兑现,不妨从你资源最大的地方开始思考。

收益最大。单独的能力一开始很不好兑现,但是整合起来很有用——好的演讲能力也许能让团队士气大振,完成销售目标;好的写作能力也许能让一个产品爆发——把你的小能力点缀在原来的能力系统上,整体打包出售,价值会更高。

你肯定刷过赵星童鞋写的《下班后2小时,决定你成为怎样的人》。其实赵星恰恰是个极其努力的整合型选手。她晚上读书,白天工作输出;白天的经历,晚上写作输出——写作为她带来了名声和影响力,名声为她提供更好的平台,而平台也反过来放大她的影响力。她的人生得到改变,就是从下班后2小时,到上班8小时,再到整个人生的。

梦想可以在工作中练习,反过来说——工作也是实现梦想的一种练习。即使有一天你完全进入你的人生梦想,也需要很多很多梦想以外的能力,这些能力在现在的工作中,都可以得到锻炼。

就如乌拉喵在她的简书文章里所说:

►一个上班时拖拖拉拉的人,会在下班后鸡血满满地学英语吗?

►一个上班时溜号偷懒的人,会在下班后去健身房挥汗如雨吗?

►一个上班时开会走神的人,会在下班后认真读书记笔记吗?

►如果你在工作中就没有全身心投入,在下班后难道就不会三心二意吗?

►在没有任何约束和督促的环境里,你真的觉得你会比工作时更高效吗?

未来支持你梦想的能力,都是现在上班的时候练出来的。

难以想象,一个自我管理不好、不懂得说话、缺乏基础商务能力的人,会在下班以后突然变成一个自律、八面玲珑又懂得经营自己的人。因为这些也都是“底层核心能力”,在支持你的人生发生改变。

工作还能培养一种更重要的底层能力——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到80分。即使是你最热爱的工作,也至少有30%是你不那么喜欢的。当各自优秀的地方没法比,但是差的地方看得出来的时候,谁能做到80分,谁就赢了。

把手头不喜欢的事情全力做好,让身边认识你的人更加喜欢你,本身就是一种梦想练习,等梦想砸过来,你才能hold得住它不好的一面。

最可悲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有了机会,你根本抓不住,因为你没有准备。

Facebook的COO桑德伯格每天坚持5点半下班,这种效率能帮她实现任何梦想。一个人是从成功走向成功,而不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

近年来,创业界流行“创二代”的说法:从BAT出来的做互联网,从央视、湖南卫视出来的做节目,从《中国企业家》出来的做内容,从新东方出来的做教育……他们之所以现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为他们之前在自己的工作中,一直在做梦想练习。

成长不是集中突击,而是一个生活方式。

拿我减肥举例子。从开年到现在,从85公斤到78公斤,一共减了7公斤,身体的各项指标,如新陈代谢、脂肪率、内脏脂肪率也逐渐恢复正常。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没有痛苦地节食,只用了一种很自然舒服的方式。

我曾是个自虐爱好者,周六、周日骑行80公里,或者山里驴行两天是常有的事。虽然折腾一次能轻很多,但过几天又回去了。

后来在橙子学院里认识了做健康管理的飞鱼,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以前专门抽出1小时狂虐自己的方法无效,减肥是24小时的,核心是一个良好的健康习惯,要饮食观、运动观、作息观统一。按照某个配比来饮食,每天喝足够的水,要有充足的睡眠(这个还没有搞好啊),然后做恰当的肌肉训练(提高新陈代谢),最后是正确的身体姿态。

做到前面三个,即使没有集中的大量运动,体重也会自然降下来。而做到后面两个,身体会保持好的状态,不会反弹。吃饭、睡觉、喝水、走路、端坐等习惯好了,24小时都在瘦,不用再每天专门花时间出去健身。

这个想法对我启发很大——成长其实也是24小时的,自自然然的生活方式。这个状态应该横跨上下班,蔓延到工作与生活中,而不是大半夜坚持两个小时的事。

最好的成长方式,不是晚上加班突击两个小时,而是在某一个领域整体提升你思想的新陈代谢率——晚上学习新知,白天8小时要时刻找机会刻意训练。

所以,重新审视关于上下班努力的假设,你是不是有所改观?

其实,上班也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上班没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在锻炼未来自我实现的能力。与其在下班后集中突击,不如平时多做训练,那样效果会更好。

下班后的4小时重要,但上班时的8小时更要珍惜——如果你能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甚至认识到这两者就是一件事。那么你就会明白,精力、资源、平台和价值都更大的8小时,应该是你梦想的修炼场。当然,你也需要下班后的4小时为自己注入新知、设定训练方向,以及提醒自己常常刷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