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宠文网 > 哲学心理 >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训练最自律的运动员为什么会最早出局?

书籍名:《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作者:张展晖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章节:训练最自律的运动员为什么会最早出局?,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给出正确的精力管理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曾经陷入过哪些管理误区。

很多人认为运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经常锻炼身体会让身体变强,让精力状态变好,殊不知如果运动的强度、时间、方式不对,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曾经在老家省体育运动学校里接受专业篮球训练。

当时我所在的体校篮球队大概有20人,都是从全省各个城市的初中和高中选拔来的体育尖子生,其中有个队员让我印象深刻。

他是我们篮球队的队长,身高大概180cm,在我们一群人中并不算出众。但是训练起来他比谁都认真,比谁都能坚持。教练让做30次蛙跳,他能做50次;教练让做5组折返跑,他能跑7组。队员们都叫他“拼命三郎”。我真的很佩服他,我每次体力不支想躺在地上的时候,都能看到他还在咬牙继续训练。我当时觉得,他这么努力,一定有机会进入国家队。

可是3年后,他回到老家的县城小学当了体育老师,并没有去成国家队。为什么呢?在训练场上的努力并没有让他的身体变得更强,反而是过度训练让他的膝关节频繁受伤,手术费用加重了家里的负担,他只好放弃了篮球梦。

可见,错误的训练方式并不能让身体更强,也不能让人的精力状态更好。

后来我了解到,NBA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并不比国内运动员多。例如NBA队员保罗·加索尔(Pau  Gasol)的日常生活是:上午在早餐后开始训练,包括全队合练和之后的个人体能训练,下午回到自己的公司打理事务,晚上是家庭时间。每天只有一两次训练,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训练不够密集,怎么出成绩?

国内的专业运动员每天早操,上午训练,下午训练,晚上甚至还有投篮练习。经过每天不间断的训练,反而没有NBA队员的身体状况好,也没有他们的技战术水平高。这是一直让我疑惑的事情。

直到我参加了阿迪达斯全明星训练营后,才消除了这个疑惑,我意识到两者思考问题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2001年,阿迪达斯全明星训练营把全国40名优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集中在一起,进行为期几周的训练,由国内教练和外教一起担任教练员。

其中一次体能训练课的内容是折返跑,就是从罚球线到底线来回折返5次。

国内教练不断地强调速度,但是我怎么跑也无法超越之前的速度。

这时来自美国的教练和我说:“你需要动脑,算算自己跑到罚球线一共用了几步,怎样用最少的步子、最少的消耗,正好跑到折返的位置再返回。一步也不要多,你要学会节省消耗和优化效率。”

当时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但照着做了,发现速度确实加快了。之前不会考虑怎样节省体能,认为跑得越多就越有效,后来才渐渐明白,原来NBA球员不光是体能好,还知道怎样减少无用的消耗。所以,在比赛时体力管理得更为合理,效率就更高。

这些是从运动员的角度对精力管理的理解,普通人也同样适用。

我的一位朋友在一家知名创业公司工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运动习惯。从去年开始,他希望自己的精力状态更好,就加大了运动强度,健身教练要求他每周要去健身房5天。但是半年后,他非但没有变得更有精神,反而感到越来越累,特别是健身后的第二天,会感觉更加疲倦。

直到有一天过量训练后,他一不小心把脚踝扭伤了,不得不彻底休息。

我见到他的时候正好是他养伤的第二周,他问我:“怎么感觉受伤不用训练后,精神状态反而更好了呢?”我和他讲了训练强度和休息之间的关系,他才明白并不是训练强度越大越好,科学正确的训练方式因人而异,用对了才会让人舒适,精力复苏。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身体状态和精力状态变好不是因为高强度运动,科学化的运动方案才是让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变得更好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