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宠文网 > 哲学心理 >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运动猝死

书籍名:《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作者:张展晖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章节:运动猝死,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中,有两名选手在跑步中猝死,一个人是在终点,另外一个人是在离终点4.5千米处。他们出现的症状是突然倒地、心跳停止、呼吸微弱、瞳孔放大。邻近有医疗志愿者对他们进行了心肺复苏和电除颤,但都没有抢救成功。

为什么这两名选手会突发猝死?因为在到达终点或接近终点时,人体的体能接近极限,心跳速度更快,体内氧气供应不足,二氧化碳排不出去,容易引起心肺功能衰竭,出现心脏功能骤停的情况。这是最应该提前预测并避免的悲剧。

这种猝死的风险不单单会发生在刚开始尝试运动的人身上,有运动经验的人也会出现这种风险,而且危险性更高。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位队友的父亲在篮球馆里打比赛,他本身有多年的运动经验,但一直饮食不规律。比赛的前天晚上,他还在喝酒应酬,第二天比赛时觉得很累,于是下场休息,但一坐下就再也没有起来,我到现在也无法忘记当时队友痛哭的情景。我之所以说有运动经验的人运动猝死的风险更高,是因为他们更容易忽略身体不适的征兆,总是认为自己的身体和以前的状态一样,能够适应高强度的比赛,以至于因为大意,使悲剧发生的概率更高。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马拉松比赛。跑马拉松对人的身体素质和科学严格的训练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选手务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如果选手选择的强度超标,耐力不够支撑到终点,情况轻微的可能是晕倒,严重的就会导致猝死。

台湾地区的跑步教练和作家徐国峰老师在他的跑步课程中举过一个例子(见下图),一名选手跑马拉松全程时本来应该选择心率强度M等级,即心跳在142~155次/分钟。可是他选择了更高的等级,在起跑5分钟后心跳就超过了160次/分钟,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在24千米处,他的心率突然下降很多,原因是这名选手体力不济晕倒了,幸好没有出现其他问题。

所以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准确的认识,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