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宠文网 > 哲学心理 >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国际顶尖运动员的巅峰状态饮食法则

书籍名:《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作者:张展晖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章节:国际顶尖运动员的巅峰状态饮食法则,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为了研究科学且有效的体重管理方式,我曾考虑过,在国家运动员身上或许能找到最佳方案。

大家都知道,运动员是对体重要求非常精准的人群,尤其是参加散打、拳击等分重量级别项目的运动员,赛前对体重的要求特别严苛,毕竟在对抗类项目中,体重越大,力量优势越明显。比如,一个拳击运动员要参加75kg级别的比赛,他和对手的体重都必须保持在69~75kg,如果他的体重正好是75kg,肯定是占据了最大优势。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和朋友去了国家队食堂,看看顶级运动员们到底在吃什么,怎么吃。

在这里,我发现运动员们统一在自助餐厅进餐,自主选择食物。而控制体重的方案是:第一步,每天测量体重6~8次,时间分别是早上起床、早饭前、早饭后、午饭前、午饭后、晚饭前、晚饭后和睡前。第二步,根据每个时间点的体重变化,分析每一餐对体重产生的影响。第三步,让运动员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饮食。比如,分析结果是早餐只能吃2kg以内的食物才能保证体重合格,运动员就按照这个标准吃早餐,体重肯定不会超标。如果这一餐吃多了,下一餐就少吃一点。

这种方法是依靠收集和分析即时数据来控制体重偏差。

当时,我觉得这应该就是最好的饮食管理方案了。

在那之前,食用酵素、节食、轻断食等各种方法我都尝试过,效果呢?吃酵素对减重没有效果,因为酵素到了胃里就被胃液消化了,根本来不及发挥分解脂肪的作用。节食和轻断食更不用说,用这两种方法减重,体重就像蹦极一样,减下去多少,反弹回来多少,没有效果不说,还要体验挨饿的痛苦。而国家队的方案虽然烦琐,但切实有效,而且正常吃饭、无须挨饿,相比之下是不是最好的方案?

可当一位朋友从美国最先进的运动员训练中心回来,告诉我他们的经验后,我才知道,在饮食管理方式上,没有最好,还有更好。

在美国的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心,每位运动员可以选择1名营养师、1名体能教练和1名康复师,1对1服务,由他们针对运动员的状态制订专业性极强的饮食、体能、康复计划。其中,营养师会根据教练的训练计划来设定饮食方案,比如进行高强度训练时,需增加饮食中糖分的比例;进行肌肉训练时,需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比例。每一份饮食计划都是针对单个运动员定制,然后严格按照计划提供饮食。

这样一对比,国内运动员的饮食管理是粗放的找补型——运动员在自助餐厅自主选择食物,只要体重不超过设定的重量即可,如果超过了,就限制饮食总量;美国运动员的饮食管理是精细的预判型——根据训练的计划强度和运动员的个体差别,提供个性化配餐,关注点不仅仅是体重,还有体脂率等其他参照系数。

这多少可以解释,为什么姚明等运动员在国内时,肌肉、体重很难得到提升,而到了NBA,肌肉增加了很多,比之前在国内训练时明显壮了一圈。国内根据实时数据,只规定饮食量、不规定饮食种类的方式,会造成营养不均衡。比如,有些运动员偏好的食物中蛋白质比例居多,但糖分不足,这对于需要爆发力和耐力的运动员来说是不可取的。中高强度的运动都是以消耗糖分为主,越是挑战运动员极限的高强度运动,越离不开糖分。糖分不足会导致肌肉缺少力量,从而影响运动能力。

正是这些细节上的差异,让国内运动员在篮球、足球等体力消耗大的运动对抗中处于下风。

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差异,让很多误以为不吃主食就能有效瘦身的人,最终半途而废。不吃主食,减少糖分摄入,大脑昏昏沉沉,做事没有动力、缺乏幸福感,还怎么谈得上精力充沛?必将事与愿违。

每个人都应该制定适合自己的精力食谱,一顿吃几两饭(糖类)、几两肉(蛋白质类、脂类)、几两蔬菜,才能保证每天都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这就是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而错误的饮食方案带来的不是幸福感,可能是体重增加或者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