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明治维新VS洋务运动(1)

书籍名:《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作者:宋鸿兵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章节:明治维新VS洋务运动(1),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郭沫?若

在狂ì?突进的明治维新横扫日本全国的同时,中国也在轰轰烈烈地推进洋务运动。中国与日本出于几乎同样的动机、处于几乎一样的地位、面临几乎类似的问题,而最终结果却有天壤之别,明治维新完全成功,而洋务运动则彻底失败。

是日本的初始条件优于中国吗?中国虽然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败给了英法,割地赔款,但总体损失并未严重动摇国本。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  虽然使得大清帝国元气大伤,但明治1868年的王政复古伊始,更是王权不稳,300多藩镇割据未除,中央财政收入几乎为零,货币体系混乱,两者并无根本性  差距。

是日本的制度更先进吗?日本明治维新最终形成的是以长州、萨摩、肥前与土佐四藩为核心的明治寡头政治与三井、三菱、住友三大财阀利益相互锁定的官僚  财阀资产阶级专政形态,其政治代表人物就是'明治三杰'与'九元老'。而大清帝国则是以李鸿章为核心的官僚与盛宣怀、席正甫为代表的洋买办势力集团所形成  的官僚买办阶级。二者最大的差别是,财阀与洋买办的利益取向不同,财阀以国家为自家,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自身利益;买办则是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挟洋自  重,以外国势力作为在中国进行利益博弈的主要筹码,必要时,不惜牺牲国家利益。

这样的比较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下去,但问题的关键是在金融!

鸦片贸易摧毁了清帝国本位货币的稳定;中央银行缺位造成了货币的长期不统一;汇丰控制了中国的银根;外国银行渗透进中国的金融网络;洋买办垄断着金  融市场;信用创造的秘密未被中国深刻领悟,导致现代银行业开办过晚;巨额赔款和大借洋债,致使中国海关关税、盐税、厘税三大中央财政的主要收入被抵押给外  国银行,中国财政税收主权丧失殆尽,政府财源枯竭,加深了对洋债的依赖。

中国金融高边疆的彻底沦丧,使得中国政治丧失独立,经?济发展资金匮乏,军事国防积贫积弱,科技、教育、文化无米下炊,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

这一切,正是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最本质的差别。

汉冶萍公司的命运就是这一比较的典型事例。

金融毒奶喝残了汉冶萍公司

1894年,在湖北汉阳,一座集炼钢、冶铁、煤矿为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拔地而起。其高炉容积达到470立方,是当时整个东半球最强大、最先进的  钢铁联合公司。它的出现在国际上造成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国际舆论称之为'中国之雄厂',视其为中国睡狮初醒、与欧美争雄的标志。1894年5月,汉阳铁厂  试产成功,比日本八幡制铁所(后来日本最大钢铁公司新日铁的前身)早了两年。到辛亥革命前夕,该公司员工7000多人,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  60万吨,占大清帝国全年钢产量的90%以上,成为洋务运动的样板工程。

汉冶萍公司全称'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完全具备问鼎世界钢铁托  拉?斯的潜力。如果汉冶萍公司能够成功,那么其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将极大地拉?动中国经?济结构的巨大飞跃,在铁路、轮船、军工、机械制造、冶金、矿山  等一系列重工业领域,带来一场真正的工业革命,由此将彻底改变中国20世纪前期的悲惨命运,甚至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