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星海中的幸运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星海中的幸运

第59章

书籍名:《星海中的幸运》    作者:四木笑
    《星海中的幸运》章节:第59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但撞击舰的整体设计都是围绕着船艏撞锤而进行的,如果要把其主体结构体系改得可以容纳下离子加速包,不啻为重新设计一个船型。

之后我们想到了蜂巢护卫舰。无人机容纳舱跟离子加速包的体积相差不多,蜂巢的船体可以容纳无人机舱,稍加改动便可以顺利放下离子束加速包。事情就这么定了,以蜂巢舰体为蓝本,将其离子流输送管道改动改动。

“改动改动”,这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可就麻烦大了。无人机容纳舱就体积来说跟离子束加速包差不多,可是无人机舱放到飞船里几乎不用跟船体的其它部分发生什么联系,最多拉几根电线即可;可是离子束加速包则需要一整套复杂的管线把离子流从反应堆引出来,再把加速包的输出口与船体的炮口相连接。随着工作的深入,蜂巢舰既有的结构布局越来越制约起管线的布置,船体组和武器组协调起来越来越困难,帕克图专家们也把原型的加速包改得越来越局促。金三强很郁闷,迪生和贝尔很郁闷,我们看到工作进度越来越慢也很郁闷。看来“苦行僧”这个名字取得不吉利,估计要是叫“花和尚”,工作就能进行得轻松愉快了。

就这样,绊绊磕磕地造出实验舰,地面试车正常。开始空间实验,为了节约时间,跟哨兵卫星的空间实验同时进行,于是就发生了上面那起船毁星亡的实验事故。在经过了对牺牲的五名实验人员的悲痛之后,在外部的军事压力下,大家很快又开始了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验舰的报废反倒让大家放下了一个包袱,心理上得到解脱。迪生、贝尔和三强一看,反正船也毁了,干脆解放思想,也别改来改去的了,大家干的别扭,工作量也不见得小,还不如从头起步,设计一个新船得了。

新的船体完全围绕着离子束包来设计,一切都为了离子束能够更加方便的提取、加速和发射。有了蜂巢级护卫舰的多系统整合经验,我们的工程人员对大中型多系统复杂型军舰的设计也算摸到一些门路,因此船体的设计稳步开展起来。过了大约二十天,新船体造出了实验舰。

地面、空间试车都很成功,这款多束离子炮舰马上定型,命名为“苦行僧”级。建造部门马上又造了一艘,并把实验舰返工强化,两艘船一起入役,分别命名为“申克拉号”和“申察号”,舰长分别是马昕和金武城,都是原来的蜂巢号的人,毕竟他们是老牌的护卫舰兵,而且还来自具有离子炮舰天分的帕克图基斯,好钢自然要用到刀刃上。

不过,我们的希望与喜悦并无法马上转化为战斗力。作为希格拉第一款分流式曲线加速离子包,尽管它成功地将以往的直线加速方式变成曲线加速方式,由此缩短了机构的单向尺寸,但射流的最终速度也因此而下降,除非材料强度和约束场强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大规模的突破;同时,离子束包虽然可以通过分流加速的方法为一艘飞船提供多个射击口,但这也分散了攻击力,使多束离子炮的单束攻击力跟传统离子炮无法等量齐观。苦行僧级全舰共五个炮口,分布在全舰各处,离子束包可以把从反应堆中提取的离子流分别加速,从这五个炮口发射出去,得到近乎全向的攻击覆盖面,但这种对攻击范围的追求牺牲了单炮威力。虽然这一级离子炮舰的出现将我们船队的攻坚能力提升了不少,但就绝对攻击力来说仍然与传统离子炮舰相差不少。我们只能通过战术来补救了。船员们设想了一种叫做“焦点射击”的战术,所谓“焦点射击”,就是把苦行僧全舰散布的各处炮口对准敌舰的同一个部位进行射击,把几个单炮的力量合于一处。因为船体设计的特点,苦行僧舰以任何一个角度作为主攻击方向都能够同时亮出三个炮口(最多也只能亮出三个),三道射流的合击威力可以达到传统离子炮的80%~85%。

只不过,这种战术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就难了。想要“合击一处”,必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敌我距离,并且要完成火控系统的局部照射。无论是动能炮还是传统的手电筒式离子炮,最常用的火控照射方式是“质点式”,即把敌舰在感应器上只显示成一个点,只要炮火范围能够罩住这个点,无论炮火最后击中的是敌舰的哪个部位,都可以达到破坏的目的。这种攻击方式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对攻击的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应用最多。而局部照射就不能这样干了,只能对敌舰作“成像显示”,就是说,敌人飞船是什么形状就显示什么形状,然后在这个形状图标上标识攻击点来进行攻击。从有效攻击率来讲,当然焦点射击更好了,它可以让你在战场上用最少的打击次数攻击敌人最薄弱的环节;可惜这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种攻击方式,即便对于拥有最先进的火控系统的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老兵来讲,也不是一种可以拿来常用的战术。悲惨的是,对于我们的苦行僧的船员们来说,这是必须掌握的技术,不然就不能上战场了。

然后就是广大苦行僧的船员们的大练兵了。武器系统几乎是现成的,所以苦行僧飞船的开发没有花费多长时间,但将武器装备转化为战斗力却花费了很多时间。艰苦的训练害得苦行僧的船员们大叫自己真是名副其实的“苦行僧”。

虽然大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最终结果有点高不成低不就。“苦行僧们”算是初步掌握了焦点射击的技巧,可惜攻击成功率惨了点,如果在传统离子炮交战距离上发动攻击,只有百分之二十几,虽然无法满足我的胃口,但实在不能再要求什么,因为这20%哪怕是跟战斗基斯的士兵比较起来,也足以用“伟大”来形容了。如果交战距离能够缩短一半,那么成功率就能上升到80%,可惜这样的距离太近了,除非是双方都红了眼的大混战,不然很难安全地接近到这样的距离。尽管苦行僧们一再表示自己不怕危险,宁愿冒险接近敌人进行80%的焦点射击,并且一再要求把这种危险的作战模式写进操典中,但作为船队的指挥层却不能这么莽撞,于是在日后的战斗生涯中,除了几次非常吃劲的攻坚大战(碧螺湾的最终突围是第一次),苦行僧级大多数时间只是承担着重型防空和轻型攻坚的任务。

正文  第65章  酋长Ⅲ型加工船

下面介绍一下酋长级资源加工船的升级工作。在回归历8年的时候,作为深空矿船队的中端环节,酋长级是一种单纯的矿石加工船,可以携带六艘工作船,连自卫武器都没有。在后来的太空作业中,为了应付图拉尼海盗的滋扰,我们对酋长级进行了升级设计,对其结构进行了调整,装上四门动能炮,这就是酋长Ⅱ型,只能携带四艘加工船。之后又对原始的酋长级进行了改造,在原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塞了两门炮,改造后的酋长原型被称为酋长Ⅰ型。

进入碧螺湾之后,随着战斗的升级,船大炮重(相对于我们其它船只而言)的酋长Ⅰ型高腾号和Ⅱ型柯岚号作为为数不多的“战斗舰只”经常开赴前线,更因为其飞机搭载能力,总是担任工作船战术维修分队的综补基地和战斗飞机的母舰,也经常担任前线指挥的旗舰。

不过,这么经常的使用,民用船只改装为武装船只的固有弊病就非常明显的暴露出来了。

虽然初衷是作为一种中端矿业指挥船,酋长各型都装有机舱和弹射轨道,但它们都是为工作船量身定做的,用来搭载侍僧机、侦察机和模拟机,或许暂时凑合一下还可以,但在高密度的战斗下就显得不够得心应手。比如,对工作船来说刚好的停机泊位,对侍僧机来说就显得过于宽大,如果两机共用一个泊位,发射的时候又大大增加了调度的难度;再比如为了采矿作业而设计的弹射轨道,只能提供矿务操作所需要的中低速,这种初速对侦察机和战斗机几乎无用。

同样的,尽管作为矿产作业的中端枢纽,酋长各型的通讯、指挥等数据链在民用领域已经算是很完备、很快速的了,但在高强度的战斗中明显感到吃力。

以上几点最突出的弊端将“研制酋长级最新改型”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改造方案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下改动:将工作船标准泊位改为多用途通用泊位,这样每个泊位可以停靠一架侦察机或模拟机或哨兵卫星或侍僧机,两个泊位连起来又能为工作船提供服务;扩大原有弹射轨道的供电机构和电容组,大幅提升弹射轨道所能提供的最大初速;电子设备全面升级,拓宽数据链;装甲和四门动能炮的武器配置未变。应该说这个方案完全解决了酋长Ⅰ、Ⅱ型的问题,满足了指挥机构的战术需求;可惜的是,该方案因为更换供电机构和电容组而改动了船体主龙骨结构,致使载机数量下降到只能搭载六架飞机或者三艘工作船。这个新改型被命名为酋长Ⅲ型。如果说酋长Ⅰ型和Ⅱ型是矿务为主、兼顾战斗,那么酋长Ⅲ型就是战斗为主、稍顾矿务了。昆兰号的建造阵列加班加点生产了酋长Ⅲ型飞船“纳博克隆号”。

利用酋长Ⅲ型的研制成果,我们也对高腾号和柯岚号进行了改造,主要是改造泊位和数据链,至于弹射轨道,因为既有龙骨的限制,无法完成。不过这样也不错啦,供电机构和电容组省下来的空间又能塞两个泊位,增加载机数量。

从此以后,三艘酋长船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战斗指挥体系:高腾号和柯岚号常有一艘作为预备队,另一艘与纳博克隆号一起进入前线,由那艘Ⅰ型或者Ⅱ型飞船担任战术维修基地,并用过剩的舱位提供载机数量,而纳博克隆号则负责发射战斗机和作为战场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