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大脚姥姥 > 第14章 各有所长,亦有所短

第14章 各有所长,亦有所短

书籍名:《大脚姥姥》    作者:王金年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二姨比大姨小2岁,是民国8年(1920年)生的人。到她上学的时候,正好是7岁。也正是中国国民党在蒋介石先生的领导下胜利完成北伐的时候,代表了先进力量的国民党国民政府自然要比北洋政府更得人心。在教育的问题上,更是胜出一筹。国民政府教育部所颁布的《师范学校毕业生服务规程》第21条规定:

  “6岁至12岁之学龄儿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纳学费。”“已逾学龄未受基本教育之人民,一律受补习教育,免纳学费。”

  国民政府还规定:

  “教育经费之最低限度,在中央为其预算总额15%,在省区及县市为其预算总额30%,其依法律独立之教育基金并予以保障。贫瘠省区之教育经费,由国库补助之。”

  二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何无阻力地走进了镇里的小学校的。这时的学堂已正式改名“吴村镇初级小学”,学校收归国有。学校的一切经费包括教师的工资,均由国民峄县政府教育科支出。吴四爷就省了一大把银子。但政府没有忘了他当年筹办学校的功劳。就给他送了个金匾,上书“开化育民,功德无尚”。

  吴四爷对此倍感荣光,如同中了秀才。他将这块匾挂在了吴家祠堂的正中央,还请镇上的人看了三天大戏。

  前边介绍过,二姨虽然模样随了姥姥,但秉性却完全像姥爷。因此,客观地说,学习不咋的,国语、历史、地理尚可,数术、珠算却大大的差劲。但人有所短,亦有所长。二姨的“手工”课则特别好。“手工”课即是当时的教育部门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本领而设立的,有小制作、剪纸、器械修理、织布等等。平时就酷爱“女红”的二姨一下子找到了用武之地。她成了学校“勤工组”的组长。高小的最后一年,她设计的一双“虎头娃娃鞋”居然在济宁地区的小学生比赛中得了金奖(这时,已是北伐名将韩复榘主政山东了,原先的府一律改为地区)。

  已是小学校长的李仲文很是高兴,拿着奖状去问吴四爷:

  “像这样的成绩,还奖不奖……”

  吴四爷虽然不管学校了,但为了表示对教育的重视,仍自行设立了“奖学金”制度,说白了叫“奖学粮”制度。为么呢?奖金就是粮食。各班的第一名,奖麦子50斤;第二名奖小米50斤;第三名奖玉米50斤。

  吴四爷对着大红的奖状看了又看:

  “奖,照样奖。这也是咱吴村镇的荣光,全府……不不,全地区第一,以前谁得过?奖!重奖!”

  这一个重奖就是100斤小麦。

  从此后,二姨迷上了这类小技巧,尤以虎头娃娃鞋为甚。人心不可二用。二姨上完4年初小,便不想再上学了,便专心做起了虎头娃娃鞋,一开始只是拿到集上换点粮食和布,直到有一天,枣庄炭行的一位经理因事来镇上拜访吴四爷,无意中发现了这件事,满口答应要买二姨的贷,事情才有了根本转机。

  一开始,二姨做几双,那位老板要几鞋。价格是每双三个银元。后来一看不够卖的,那老板干脆就让二姨组织了几个脾气相投,心灵手巧的闺女,一块来了枣庄。在当时的洋街赁了三间房,管吃管住,工资按计件。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二姨是最先独立生活的,不仅独立,还能补贴家里的零花。

  二姨同她的几个女伴在枣庄一干就是好几年。直到1938年1月,鬼子占领枣庄,她的人生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日本华北采炭株式会驻枣庄矿的总工程师范德昭看上了我二姨,这个比她大了十三岁的满洲(国)人死活地对她穷追到底,非她不娶。

  我的这位二姨夫范德昭身高一米八,皮肤白白的,带一副金丝眼镜,很有派头。他为人正直,豪爽,从不欺压窑工。虽是个“二鬼子”,但没有一点民愤。相反,因为技术好连鬼子也敬他几分。

  他与我二姨的故事,我会在后边慢慢聊(其实正是因为他们俩,我姥姥才稀里糊涂当了八路的“卧底”)。

  ……

  ……

  至于我母亲,她也有幸上了高小。这在当时,已是高学历了,尤其是对于女孩子而言。

  我母亲生于1925年(民国13年),她比我二姨小了5岁(其间姥姥还生过一个男孩,可惜夭折了)。待到她上学时,已是韩复榘主政山东的时候,那时的社会秩序,经济发展都有了很大变化,也是历史上山东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这一点我已在《百年匪王》作了一定描述,可惜限于篇幅写得不细。

  一句话,韩复榘很重视教育。据已经公开的资料记载,当时的山东省政府一班人员,几乎全是韩复榘从河南带来的老班底,唯有教育厅长何思源是“外来户”。当时曾有人提意,将何排挤走,但遭到韩复榘的反对:我们连一个何思源都容不下,还干什么事呢?土匪还讲五湖四海呢……而且,每有何思源为教育上的事要钱,“韩主席都是照准……”(何思源语)。故在1938年12月,韩复榘被蒋介石枪毙后,国民党中央曾专门派员找何思源谈话,问:

  “韩复榘是如何拖欠教育经费的?”

  何思源答:“韩先生从未拖欠过教育经费……”

  来员又问:“韩复榘是如何贩卖鸦片的?”

  何又答:“韩先生从没贩卖过鸦片……”

  不知何思源要来的钱用没用在吴村镇小学上,反正是到我母亲上学时,已是很轻松了。女童的升学率也到了十之六、七,学校里上一件新仪器需千元以上,且一气就从徐州买了三个篮球。学校还在1934年春天,参加了在枣庄召开的第一次国术(体育)运动会。

  我母亲很聪明,上完了初小,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枣庄上高小。高小一毕业就留在了中兴公司医诊所当了见习护士。当时有着四十多个床位的医诊所共有四名女护士。她们都毕业于济南的教会学校,学的是专门的护士护理。只有我母亲是半路出身,但我母亲的业务并不差。重要的是她脾气好,对病人不急不躁,学技术也快,很受大家欢迎。

  鬼子来了以后,医诊所扩建成了医院,病床增加到80位,日方又调来2个日本医生和大批的医疗器械。医院主要为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里工(即从当地人招来的工人)和市民服务,偶尔地也医治日军的伤病员。

  那时,我二姨已同范德昭结婚成家。她的特殊身份,给了我母亲一定的照顾。同时,在我大姨的影响下,我母亲利用合法的身份为山里的八路军搞过不少药品。期间,一位日本医生还爱上了我的母亲,称她为“樱花女神”,追得我母亲到处跑。但我们全家大事不糊涂、大鬼子不同于二鬼子,是地地道道的鬼子,所以这事一直没应他。没应他人家那鬼子大夫也没怎么着。接着日本投降,那个大夫反而来了机会,只可惜……

  到了1946年9月,新四军第一次解放枣庄,我那身为营长的父亲有事没事往医院跑,有病没病就拍着白花花的屁股让我母亲打针时,我母亲已经是医院的护士长了。并从此在父亲的影响下参加革命。被新四军同时带着北上的,还有这座相当规模的医院。

  ……

  ……

  诸位肯定还惦记着我二姨及我母亲的一双脚……

  现在让我告诉你,都没缠。到了我二姨的那个时代,放足风更甚。重要的是,有着大姨这个榜样,二姨就有了攀比性。“俺姐怎么不缠?她不缠,俺就不缠……”都说老实人更拗。一点不假、二姨要起拗来,可以三天不吃饭。不等她喊饿,大人先撑不住了。

  ……

  ……

  说到小时的上学问题,那就顺带说说我小舅;尽管他不存在着缠足的问题。

  小舅该上学的时候,正是鬼子来了的时候。在大家的意识中,小舅的上学肯定受影响,其实不然,日本人的占领并没有影响了小舅的上学。吴村镇小学校照开不误。而且也没有被强迫学日语……一度时间里,驻镇里的小鬼子还去学校的篮球场打篮球,同小孩一块玩耍。当然,这同吴村镇的地理位置有关,也同吴四爷善于同日本人周旋有关。

  小舅虽然性格上随我姥爷金贵,却喜欢读书,字写得也不错。他也上完了初小。就是这四年级的文化,使他在参加志愿军后有幸留在了团部,从而没上战斗的第一线,随着第四次战役中全团2000多人全部战死,仅剩下27人时,他便是27人中的一人,尽管结局是被俘。全团2000多人半小时全部玩完的恶梦几乎伴随了他一生:“美国炸弹忒厉害了,有一人多高,一炸一个排……”,“炸弹来了,炸弹来了……”,“俺想俺娘,俺想俺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