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 第20章 第三部(8)

第20章 第三部(8)

书籍名:《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作者:托马斯·曼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以后他们走过了那处渡口,走过以色列镇的街道,走过耶路撒冷山和布格城门外的旷地。马车从布格城门穿过去,城门右边监狱的围墙高高耸起,马车沿着布格大街辘辘地驶过去,穿过考贝尔格……冬妮望着两旁灰色房屋的三角山墙,悬在街心上的油灯,圣灵医院以及医院前边叶子几乎落尽的菩提树……天啊,这一切景象和过去完全一样,一切都令人起敬地屹立在这里,丝毫没有更改,而她每次回忆起来却只把它当作一场应该忘却的旧梦!这些灰颜色的三角山墙,正是那世代相传的古老和熟悉的东西,就要把她迎接进来,她就要在里面继续生活下去。她已经停止哭泣了,她好奇地向四周环顾着。面对着这些街道和这些从儿时就熟悉的面孔,离别的哀愁差不多已经麻痹下来。就在这一刻——马车这时正辘辘地走过布来登街——搬运夫马蒂逊从车旁走过来。他毕恭毕敬地把自己那顶粗旧的圆筒帽子摘下来,脸色阴沉,仿佛行礼只是为了履行义务,心里却在说:我这个卑微的臭搬运夫!……

  马车拐进孟街,肥壮的棕色大马鼻息咻咻地在布登勃鲁克家大门前停住,蹄子仍然踏动不停。当安东和利娜跑过来忙着往下解箱子的时候,汤姆小心翼翼地把他的妹妹扶下车来。可是他们一时还进不去房子,因为这时三辆运货大马车正首尾衔接着往大门里挪动。车上高高地装着鼓腾腾的粮袋,可以看到袋子上写着的粗体黑字“约翰·布登勃鲁克公司”字样。运粮车摇摇摆摆地从宽大的过道和一座斜坡台阶走到下面院子里去,发出一阵轰隆隆的沉重的回响。一部分谷物显然是要卸在后边的房子里,其余的却要转运到“鲸鱼”、“狮子”和“橡树”等粮站去……

  当兄妹俩走进走廊的时候,参议从办公室里走出来,耳朵上还夹着一支钢笔。他伸着手迎着他的女儿。

  “欢迎你回家来,我的亲爱的冬妮!”

  她吻了他一下,用自己的哭得红肿的眼睛望着他,眼睛里流露着一种好像是羞愧的目光。然而他并没有生气。他对那件事避口不谈。他只说了一句:“时候不早了,我们还等着你吃第二次早餐呢。”

  参议夫人、克利斯蒂安、克罗蒂尔德、克拉拉和伊达·永格曼都站在楼梯平台上准备迎接她……

  冬妮回孟街的头一夜睡得又香又甜。第二天,9月22日一清早,她精神抖擞地走进早餐室来,她的情绪已经平静下来。时间还很早,还不到七点钟。屋子里只有永格曼小姐一个人在准备早餐咖啡。

  “嗳,嗳,小冬妮,我的孩子,”她说,一边用她的睡意惺忪的棕色小眼睛上下打量着她。“这么早就起来了?”

  冬妮在书桌前边坐下,书桌的盖子这时正好推上去,她把两臂交叠在头后,向窗外望去。院子里的石板路湿漉漉地闪着光,显得很黑,花园很潮湿,到处是一片枯黄。她望了一刻,就低下头来,出自好奇心地胡乱翻起书桌上的名片和信件来……

  紧挨着墨水瓶,放着那本很熟悉的封面烫金的金边大记事簿。簿子里的纸各式各样的都有。前一天晚上一定还有人用过它,真是件稀罕事,爸爸这次竟没有像往常那样用皮夹把它夹起来,锁在里面那特备的抽屉里。

  她把簿子拿过来,随手翻阅,最初只不过随意浏览,但随即埋头读起来。她所读的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她所熟知的事物。但是每一个在上面记事的人,都从他的前人那里继承了一种庄严而朴直的文体,一种出于本能、不由自主而遵循的纪传体,这种文体很能说明这一家人对于自己的传统和过去历史的谦虚,因而也愈加令人起敬的尊重。对于冬妮说起来,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她自己过去也有很多次翻阅这本簿子。然而这里头记载的东西却从来没有给过她像今天清晨这样的印象。哪怕是家庭史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呢,这儿也同样被视若一件大事、郑重其事地记载下来,她被这种郑重严肃的精神打动了……她把胳臂肘支在桌子上,越来越出神地读下去,她很骄傲,神情严肃。

  就是在自己的短短的历史中也同样一项不缺:她的出生,她小时候历次患病,她第一次入学,她被送进卫希布鲁特小姐的寄宿学校,她受坚信礼……这一切参议都仔仔细细地用他那流利、纤巧的商人字体记载下来,而且他对每一件事实,都怀着一种几乎是虔诚的崇敬:即使是一件最细微的事情也罢,难道那不是奇妙地操纵着这一家人命运的神的意旨和安排吗?……在她那从祖母安冬内特继承下来的名字下面,将来还要记载些什么呢?然而不论记载什么都好,后代人一定会怀着同样的虔诚心情来阅读,正像她现在读过去的事迹那样。

  她把身子向后一靠,长长叹了一口气,她的心沉重地跳动起来。一种自尊自大的感情从她心头洋溢出来,她一贯熟悉的那种把自己看得非常重要的感觉像一阵急雨似地冲击着她。“链条中一个环节,”爸爸曾这样写到……对的,对的,她正是链条中的一个环,她受到一种崇高的责任感的感召,要以行动和决心帮助创造她自己家庭的历史!

  她翻到这本簿子的最前面,这儿,在一张粗糙的对开纸上记着这一家人的家谱,中间划着一些括弧、小题目和醒目的年月日期,显然是出自参议的手笔。从这一族人的远祖和一个牧师的女儿布利吉塔·淑琳结婚起直到1825年约翰·布登勃鲁克参议和伊莉莎白,克罗格结婚止。簿子上记着,这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下面——记载着孩子们的诞生年月和教名。在长子后面已经注明,他于1842年复活节进入祖传的商号中做学徒。

  冬妮久久地望着自己的名字和名字后面的空白。突然间,她的脸上换了一副躁急、狂热的面容,咽了一口吐沫,嘴唇急遽地颤动了一刻,她一把抓起笔来,不是蘸,而是往墨水壶里一掷,便在簿子上写起来。她的食指弯曲着,灼热的头斜倚在肩膀上,她的笔迹拙劣,字体从左向右倾斜,高而且大。她写的是:“……1845年9月22日和汉堡商人本迪可思·格仑利希先生订婚。”

  14

  “我完全同意您的意见,我的好朋友。这个问题很重要,一定得解决。直截了当地说,按我们家传统的规矩,姑娘的陪嫁费是七万马克。”

  格仑利希先生用商人的短促而探询的目光,斜着瞥了他未来的岳父一眼。

  “事实上……”他说,这个“事实上”跟他沉思着用手指捋着的左边的鬓须长短分毫不差……这三个字说完了,他的手指也捋到了须尖。

  “敬爱的岳父,”他接着说,“您知道,我对一切可尊敬的传统和规短是万分敬重的。只是……在目前这件事上,这样拘泥于传统是不是有些过分呢?商业正在扩展……家境蒸蒸日上……总之,环境不同了,比以前更好了……”

  “我的好朋友,”参议说,“您知道我在商业上从来都不是斤斤计较的!哎呀……您没有让我把话说完,不然您就会知道,为了适合新情况我很愿意,而且已经准备好满足您的希望,我在七万之外痛痛快快地再加上一万。”“那么一共是八万……”格仑利希先生说,然后他的嘴又动了动,好像要说:不太多,可是算了吧。

  两个人客客气气地把条件讲妥,参议站起来的时候,心满意足地把裤袋里的钥匙串摇得叮当作响。因为他讲妥的八万马克才正是布登勃鲁克家姑娘的传统陪嫁费。

  谈判之后,格仑利希先生告辞回汉堡去了。冬妮并没有感觉她的新处境有什么不同。不论她在摩仑多尔夫家、朗哈尔斯家、吉斯登麦克家或者自己家跳舞也好,在城外空地和拉特夫草地上滑冰也好,接受年轻人的殷勤献媚也好,谁也不干涉她……10月中她有一次参加人家的订婚典礼,那是摩仑多尔夫家为他们的长子和玉尔新·哈桓施特罗姆举办的订婚仪式。“汤姆!”她说,“我不想去。我讨厌这种事。”然而她还是去了,而且她这一天过得很痛快。

  此外,自从她在家庭大事簿里添上那几笔字以后,参议夫人允许她一起或者独自一人到城里任何一家商店去大批置办东西,为自己办一份像样的妆奁。两个缝衣女工整天坐在早餐室窗户旁边忙着缝衣服,绣上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她们每天要就着绿奶酪吃一大堆黑面包……

  “伦特佛尔把麻布送来了吗,妈妈?”

  “还没有,孩子,可是这儿送来了两打茶巾。”

  “好极了——他答应在今天下午以前要送到的。天哪,这些被单还得缝边呢!”

  “比特利希小姐问枕头套的花边放在哪里,伊达。”

  “在走廊右边装麻布的柜子里,冬妮,我的孩子。”

  “利娜——!”

  “你自己跑一趟算了,宝贝……”

  “老天爷,要是我结婚只是为了上下跑楼梯的话……”

  “结婚礼服的料子你想好了没有,冬妮?”

  “丝料子,妈妈……没有我就不结婚。”10月、11月就在这种纷忙中过去。圣诞节前两天,格仑利希先生来了,为了能在布登勃鲁克一家人中间度过这个神圣的节日。另外老克罗格夫妇邀请他过节,他也没推辞。他对于他的未婚夫人表现出一派温柔体贴,正如别人的期待一样。没有多余的装腔作势!没有在大庭广众下的纠缠厮磨!也没有不合时宜的柔情蜜意!当着父母面,在前额上轻轻的谨慎的一吻,就算在婚约上盖了印……有时候冬妮未免有些诧异,觉得他现在的快乐和当初受到拒绝时所表现的那种痛不欲生的神情不太相称。他只是以一个占有者的愉快脸色打量着她……自然啰,有时候碰上他独自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他也会被嬉笑戏谑的情绪攫住,他尝试着把她拖到自己的膝头上,用自己的鬓须靠近她的脸,用快乐得发抖的声音问她:“我把你捉住了吧!我还是把你弄过来了吧?……”每逢这样的时候,冬妮就回答:“真是的,您忘了自己的身份了!”说着很灵巧地挣脱了身子。

  圣诞节刚一过,格仑利希先生就回去到汉堡去,他那繁忙的业务迫切需要他亲身去照应。布登勃鲁克一家人虽然没有明言,也默然同意他的看法,认为冬妮在订婚前对他进行熟悉了解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住房的问题是通过书信往来安排好的。冬妮非常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她表示希望在汉堡市区内定居,再说格仑利希先生的办公处也在市区,而且就在医院大街上。但是新郎却倚靠了男子汉的那种说一不二的固执,取得了处理这个问题的全权。他在郊区,爱姆斯比脱附近购置了一座别墅……一个远离市区而且富于浪漫色彩的处所,如果新婚夫妇想找一处世外桃源,这里真是再适合不过——Procul negotiis——,他卖弄了一句拉丁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