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文明之旅 > 第16章 内秀伊朗(2)

第16章 内秀伊朗(2)

书籍名:《文明之旅》    作者:余秋雨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除了宗教领袖画像外,伊朗经常悬挂的,还有其他人物画像。

  陈鲁豫:在伊朗的街头,我们还到处可以看到像我身后这样的画像,画像上面通常都画着一个或者是几个留着大胡子、穿着军装的伊朗男人,他们都是在两伊战争期间牺牲的伊朗高级将领。我身后这幅画像上画的是两伊战争期间伊朗的一位国防部长南木诸易将军,他曾经创建了伊朗国民卫队当中的军官学校。伊朗每年波斯日历六月二十几号是一个纪念日,专门纪念在两伊战争期间牺牲的伊朗士兵和将军。按阳历算的话,大约在每年的九月十几号。

  一行人来到德黑兰一个很着名的地标性建筑——自由塔。

  陈鲁豫:我身后是位于德黑兰西部的自由塔,塔高有45米。这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建筑,名叫“自由塔”,不过纪念的却是伊朗2500年的王朝。它建于1971年,从建成之后一直到伊朗革命之前,伊朗国王在顶部的咖啡厅接见了不少到伊朗访问的各国元首和政要,向他们赠送有象征意义的金钥匙。现在这里面有图书馆、博物馆,更像是一个文化中心。

  每逢节假日,这里会汇集来自其他省份的外地伊朗人参观游览。

  陈鲁豫:据说从塔顶可以看到远处连绵不断的埃布什山的山峰,而塔下就是喧闹不止的游人和车流。像在其他城市一样,我们的车队都将在伊朗的主要景点和主要街头留下这一程的烙印。

  这座高高耸立的白色自由塔位于机场通往市区途中的一个开阔的草坪上,成为一个足以象征近代伊朗的纪念碑。

  生活在此处

  对一个陌生地方市井生活最快的了解,莫过于从当地集市入手。

  陈鲁豫:每到一个地方,我最喜欢到的地方就是当地的市场,比如说农贸市场,现在我们来到德黑兰本地老百姓最喜欢逛的一个叫作“巴扎”的市场,这里物质极大丰富,卖什么的都有,瓜果梨桃,还有一般的民生用品,看得我眼花缭乱。

  像这样的巴扎大市场在德黑兰有好几家,不但卖蔬菜水果,还卖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和服装。在市场里,时断时续的祈祷声提醒来买东西的人们祷告的时间到了。和伊拉克不同,近几年伊朗的经济正在从两伊战争后的疲惫中渐渐复苏过来,虽然这两年石油价格下落对伊朗经济触动很大,但伊朗已经开始更多地注重发展民族产业,摆脱依赖。现在一个普通银行职员的月薪大概在60到70美元不等,但更多的人们同时会做几份工作,所以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伊朗的货币是拉尔,但面值大得惊人,在黑市上1美元能换8100拉尔,也就是说,怀揣一百美金就有了几十万,这足以让不太富裕的游客品尝到做富翁的感觉。不过伊朗人在生活中更多使用“土曼”这个说法,1个土曼相当于10个拉尔,所以我们在伊朗付账时,总比他们所要的土曼价钱要多出10倍的拉尔。

  陈鲁豫:刚才我们在干果摊买了很多东西,大概是4包东西吧,一共是1650土曼,不过这边有两种货币单位,我拿着的是拉尔,10000拉尔实际上只有1000土曼,因此我要给他2张,等于是16500拉尔。还剩一张,这只是1000土曼。

  在这个跟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农贸市场里面,居然也有一个清真寺。

  陈鲁豫:其实在伊朗每个自由市场里面都有这样的一个清真寺,今天很巧,我们还碰到了一群出席葬礼的人们。在伊朗,人们习惯在死者忌日的第3天、第7天、第40天还有1周年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一直在这个市场里面开店的兄弟二人在两天前刚刚过世,我们看到很多人送的花,本来我以为是真花,其实是假花,按照伊朗人的传统,在人们的葬礼中应该是送鲜花的,只不过鲜花价格很贵,现在人们也算移风易俗,就送假花,然后把买真花的钱捐给慈善机构来帮助穷人,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在市场里面,我们还见识到了伊朗居民独有的风土习俗。

  陈鲁豫:在这个市场里面我看到这样一个小炉子,炉子里面烧着木炭,他们不停地往里面放干植物的种子,闻起来很像花椒大料的味道,放在里面,不停地扇,出来很浓的烟,很呛人。他们这样一个炉子不仅可以摆在家里面,任何地方都可以,它的作用是把那些坏的运气、不好的东西赶走,他们说是有一种迷信的意味,是伊朗的一种传统。刚才我看到路过的人,会抓一把烟往自己的脸上抹一下,好像会给自己带来好的运气。

  伊朗人很喜欢吃一种薄薄的大饼,这种饼不是用纯白的面粉做的,而是用原麦粉烙成的,吃起来薄中带脆,很是美味。

  陈鲁豫:在伊朗,每个家庭每天要吃多少个这样的饼?例如你的家。

  翻译:这要看家里的粮食情况,如果不吃米,就会吃饼。

  陈鲁豫:这样的话,一天要吃多少饼?

  翻译:5张。

  虽然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当地吃食,但也不妨碍我们这些初来乍到拜访的游客,对它细细品尝,体验一把当地本土生活。

  地毯学校

  离开巴扎大市场,下一站是伊朗着名的地毯学校。

  陈鲁豫:在德黑兰,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编织得美仑美奂、让人叹为观止的波斯地毯和挂毯,很多伊朗人非常骄傲地告诉我们说,波斯地毯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德黑兰,我们专门要来参观这样一所有40年历史的很着名的地毯学校——阿拉萨德,这里是这所学校附设的一间博物馆,博物馆的面积不是很大,但里面陈设了很多编织得相当精美的波斯地毯和挂毯,像我身后这一幅巨大的作品,它的长有3.15米,宽有2.6米,一共花的人工高达15045个小时,如果你仔细数的话,应该能够数出870种颜色。从这幅地毯中看,上面每一个人物的细节、形象、表情都塑造得非常生动,它是选自波斯着名诗人费尔多希的一本着作,名叫《猎王记》。

  这所地毯学校创办人的儿子阿拉萨德先生,给大家看了很多珍贵资料。

  陈鲁豫:这是当年由他爸爸亲手编织的波斯地毯的一些照片,很可惜,很多照片被烧了,因为当年这所学校遭过一次大火,他们从火里面也还抢救出了一些很珍贵的历史资料。从这些照片当中,我们也看到很多很有意思的地毯,像这一幅编织的是美国当年的总统——小罗斯福,你看跟照片或者是油画一模一样,甚至很多细节可能远远地高于照片和油画。另外还能看到很多的领导人,如编织出科威特国王还有沙特国王形象的一些波斯地毯,还有编织出苏联很着名的画家的一幅《拾穗图》的地毯。

  每条地毯都出自画在不起眼的小方格上的设计,千万别小看这种设计,因为每一条名贵的波斯地毯都是出自着名的设计师之手,这些设计师的地位在伊朗人的心中就好像毕加索一样,让世人崇拜。

  阿拉萨德先生接下来带领我们参观了编织地毯的操作间,许多伊朗妇女都来这儿租用编织机器,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为家人编织地毯,真正的波斯地毯都是用手工制成的,有的需要几十万个小时打几百万个小结才能够编成。伊朗人认为,用机器织的地毯,再好看也难登大雅之堂。

  陈鲁豫:这幅画已经完成了有一半了,刚刚是被挡住的,为什么挡上呢,因为这是一幅人体画,在伊斯兰教里面不是很合适,不过我可以看一下。看,非常地精美。他们是这样从右向左编织,每打一个结以后会把它剪一下,剪完以后要修剪一下,然后再把这根白色的线这样拦过来,她告诉我,波斯人叫布的,英语叫麦索尔。这根线在周围又叫间隔线,把它这样给挡住,经线、纬线给挡住。

  有人说波斯地毯就流在伊朗人的血液中,他们编织的灵巧和娴熟都是天生的,他们心灵手巧的样子,让旁观的我们也忍不住要试一试。

  探秘里海

  在过去,里海对我们来说只是地理书上一个不太陌生的词汇,而今天我们就要驱车前往一睹庐山真面目了。

  里海盛产石油和天然气,被视作宝库,周边几个国家曾为它的归属问题打得不可开交。在伊朗属地,里海附近有着名的油田,而且沿岸地区还是粮食重要产区,另外因为这里盛产桑树,所以里海还是伊朗的养蚕基地。

  车行不久,我们就上了盘山路,车队一直在山路上行走,但山路之崎岖、险峻,都是不曾想到的。不需要走365里路,我们就经过了春夏秋冬,可见山势的险峻。银色的雪山近在眼前,在车的带动下,我们的视线离它越来越近,这样的景色让人终身难忘。

  陈鲁豫:这一路我们只经历了一个季节,就是夏季,几乎所有人的皮肤都被中东的阳光晒得黑黑的,只有到了这儿我们才第一次看到雪。我身后的雪山让我们意识到此时此刻在中国的北方已经是冰雪皑皑的冬季了,这也是我们进入伊朗以后我第一次感到戴头巾的好处,因为这里真的是挺寒冷的。我身后的雪山名叫“艾尔波茨”,它一直连接着喜马拉雅山脉。由于德黑兰是一座山城,它的海拔在1200米左右,为了到里海,我们要翻过这座山,山顶处海拔大概在3000米高度,而里海的高度是海平面上下,所以这一路高高低低起伏会非常非常地大。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海拔2000米左右,翻过这座山以后,还会经过一片很漂亮的原始森林,我身后的这座雪山,雪是新鲜的雪,因为雪有两季。另外我们在德黑兰看到很多水,全部都是从这座雪山上面流下来的,非常清澈。

  走过雪山,车队又别无选择地扑向了云雾,在渐入仙境的旅途中,我们为每一个司机捏了一把汗。

  陈鲁豫:从我们的行程开始到现在,一路的交通工具就是这5辆经过改装以后很漂亮的吉普车。通常在车开的时候,我的任务就是坐在后座上睡觉养精蓄锐,另外给前面的正副驾驶递一点吃的、水什么的。不过这一路上我都没有敢闭一眼,因为这一路的路况不是太好,每一个弯度都很急,而且到现在我们开了大概有3个多小时了吧,经过了积雪的路面很滑,另外有一段还是在云中穿行,能见度非常差。进入伊朗已经一天多的时间了,我们所有人最深的感触就是伊朗人开车特别猛,比如说他们在换线的时候根本没有打灯的习惯,所以我们一路开车都很紧张。现在这段山路还是没有完全走完,前面还会有将近两个小时的艰苦路程。

  早上7点出发,一路奔波,终于在下午2点到达里海。或许是因为路途遥远,行程艰难,里海赋予了我们这十几位东方客人更深的感触。

  陈鲁豫:我们终于来到了里海。一路走来,我们的车队曾经到过地中海、红海、死海,而今天我们来到了里海的沿岸。天气很阴沉,风浪也很大。里海地处欧亚交接处,位于中亚外高加索和伊朗之间,海岸线大概有7000多公里长。里海的资源非常丰富,有充足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因而被人称作是“21世纪的第二个波斯湾”。目前,里海沿岸有5个国家,因为每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地位不尽相同,所以地域问题,还有水域划分问题也一直争执不下。不过此时此刻站在里海的岸边,有关里海的纠纷或者由此有可能引发的紧张气氛我们完全感受不到,唯一能够感受到的是里海的雄浑、美丽。

  另外,每个人心里也都知道,如果往大家面向的方向一直开过去,从理论上讲可以开到中国。启程至今,行程已快过半,但前路仍是漫漫,我们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麦地生日快乐

  到达伊斯法罕①的时间是11月24日中午11点。伊斯法罕是17世纪萨维王朝的古都,地处伊朗的交通要处,控制着从德黑兰经库姆南下的重要通道。此外它还是伊朗的工业重镇,尤其是纺织业,更是执全国之牛耳。因为气候和土质的关系,附近生产的棉花品质极佳。

  伊斯法罕给我们第一印象是它虽不古老,却洋溢着悠闲古朴的风味。

  陈鲁豫:早晨6点钟出发之后,开车约7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伊斯法罕。这儿就是我们要下榻的酒店阿巴斯,据说是伊斯法罕最好的一间酒店,到这儿以后,发现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因为今天是11月24号,是伊斯兰教第12个伊玛姆麦地的生日。在所有伊斯兰教什叶派国家里面,12个伊玛姆①的生日、忌日都是他们的节日。两旁也挂了很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庆祝麦地生日快乐”。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很有意思,他们认为麦地并没有死,有可能还活在人间,有一天会回到这儿来拯救他们。

  到达伊斯法罕的第一天,我们就感受到了街面上张灯结彩欢庆节日的喜庆气氛。每逢这些节日,伊朗就全民放假,所有人都会在清真寺或其他公众场所里或是家中做甜食,或向周围人分发一些糖果来表示庆贺。

  陈鲁豫:在这个节日里,伊朗人是否有一些像聚会一样的特殊活动呢?

  当地居民:是的,我们会在像清真寺这样的地方参加一些聚会,我们会做一些甜食,我们也会参加一些家庭聚会,在一起共度快乐时光。

  陈鲁豫:我听说人们相信第12伊玛姆还活在人世间,你也相信吗?

  当地居民:是的,我相信他还活在人间,尽管在哪里我还不太清楚,因为他是神。但我知道他还活在人间,并坚信这一点。

  在伊斯法罕的伊玛姆广场,我们遇见了专门来此游玩的一对年轻人。

  陈鲁豫:你是住在当地的还是外地人?

  男青年:我住在萨维斯,一个离这儿很近的城市。

  陈鲁豫:那你来这儿是为了过伊玛姆节,还是为了其他?

  男青年:今天是我结婚的日子,这才是我来这儿的原因。

  陈鲁豫:结婚的日子,祝贺你。你会到你这里的朋友家去共度伊玛姆节吗?

  男青年:当然。

  陈鲁豫:伊斯法罕人特别热情,刚刚有个小女孩知道我想穿一下那件黑色的斗篷,就把自己的衣服借给我。我们在里面逛的时候,有个小男孩端着一盘饮料请我们喝。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节日,在节日期间他们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家每户自己花钱买吃的、喝的,请亲朋好友,甚至是不认识的人,作为一种心意的表示。

  在伊玛姆广场,我们看到每个伊朗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并向我们这些老外表示了由衷的热情。

  除圣城库姆之外,伊斯法罕是伊朗最重要的宗教中心,在这儿你随时都会感受到浓重的宗教氛围。女人的黑袍裹得更加严密,祷告的音乐总是不绝于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