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年轻时做新鲜事 > 第42章 读书之乐(节选)

第42章 读书之乐(节选)

书籍名:《年轻时做新鲜事》    作者:林丹环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当然,熟练的读者用不着咬文嚼字,不过我还做不到这一步,我虽不至于嚼字,句子总还须咂一咂的。我读书就好像骑一匹马,时而纵马狂奔,时而拨马回头,不敢神驰遐想,唯恐偏离作者指出的道路。有趣的是,我仅以这种方式去读体面的出版物,也就是书籍。至于日记之类,我以为价值不大,不必认真去读。手稿就更不必说,它总使人觉得不可靠,因为它只不过是书的雏形而已,可以随意增删改动。一本书的分量就不同了,特别是巴尔扎克的小说就更不允许你去怀疑。甚至可以说,巴尔扎克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禁锢你的想象力。真的,读他的书谁也不用胡思乱想,为所欲为,只有规规距距,按他的路子走……这便是优秀叙述体小说的风格:作者预设圈套让读者去钻。巴尔扎克历来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反复阅读比只读一遍收效更大的原因。

  引起读者的猜疑、好奇和惊叹,这就是巴尔扎克小说的效果吗?一点儿不假,甚至当你读了几遍之后,这种效果竟毫无衰减。

  比如说,我知道乡村医生必死无疑,然而也正因为我料到结局,乡村医生的死才如迅雷一般使我感到震惊。这效果就在昨天我还体验过一次。戏迷们往往也有同感吧。我还注意到,一首好诗的艺术魅力是永存的,不会使你熟而生厌,只有这样的诗才是真正的诗。可以这样说,一切时间艺术的魅力,正是来源于读者的预知。当我们读一本小说时,总觉得后头的情节最牵扯我们的兴趣;不过,我们也懂得如何克制自己,大概具体的方式就是聚精会神于眼下正在进行的情节吧。而且像这样吊一吊胃口未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孩子们做游戏时不是经常要藏起来,然后吓唬对方,而对方也会真的感到害怕吗?读小说也是如此。

  前不久我又重读了《驴皮记》的前几页,真够繁琐的!

  我心里虽这么想,却仍然悉心地琢磨着拉斐尔的幻梦和那位老商贩的大段独白,甚至不放过任何细节。而那些一目十行的读者口头里虽说着“我都知道”,实际上正是由于他们“不知道”,所以才那样风风火火地读。我之所以能够不紧不慢悠着性子,正是因为我了解这本书,而且我对它的了解不是零散的、只言片语的,而是全面的。我不想一下子就读到书中那不可挽回的结局,总希望这结局能够在我的第一个愿望得到满足之后再开始,因为到那时将会觉得总算完成了什么。不过最好还是由着作者的构想,让这结局在老商贩的叹息声中、在他利欲熏心、沉湎于新的梦幻的时候再开场为好。同样,无论是幸运还是灾难——一如大家常说的那样——也应伴随着拉斐尔的沉浮而渐次呈现在我们眼前。

  为了耽于幻想而不愿过早获得,这正是读者的心理,它促使我们随着作者一道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我用了“尽情”两个字,实则我们的兴致未必能随心所欲地膨胀,我们是无权随意增补幻想的,因为作品的内容是和谐严谨的,词句是有限的,凭空幻想纯属徒劳无益。

  你熟悉翻动书页时所发出的悉率声音吗?如果你无法从中辨析出命运的颤音和结局的征兆,这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要知道,一场音乐会、一场戏或一段朗诵是不能任意中断的,但作为读者却有这个自由。只不过读者往往不是利用这种自由去回味读过的内容,或拟测未来的情节,而是中断小说情节的发展,以腾出时间来咀嚼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每当我重新回到作品中来的时候,总是要略微复习一遍前面的内容,仿佛想要再度积蓄起自己的兴致。

  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若有所失,觉得失掉了前面的内容,的确,优秀小说是不容许随意抽取片段的,不论手段多么巧妙,即便是配以分析也总不能被人接受。不是吗,优秀小说本身就杜绝了任何形式的简化或综述。相反,劣等小说却恰恰像被阉割过似的,只剩下事件和线索的罗列,一切似乎是为了向读者解释,唯恐读者理解不了下文。

  其实,我读书的目的倒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追索。

  要想追索,光凭精神准备还是不够的。我发现侦探小说的情节总是发展飞快,然而这类小说的迷人之处并不单单在于它的神秘性。我的理由是,倘若写得好,人们同样愿意反复阅读。似乎可以说,小说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时间原则。要知道,应当发生的事不必顷刻间就发生。“您的第一个欲望是平庸的,”那位老商人道,“我可以使它变成现实;不过,我还是先省了这道麻烦,以便为您今后生活中的事操心吧。”这位老商贩俨然像一尊隔岸观火的神,任事态平淡无奇地发展,就像拉斐尔每次遇到他的三个朋友必然同去吃夜宵一样,毫无例外,毫无变化。不过,这些琐事看似平淡,却正代表了生活中严肃的一面。巴尔扎克的思想永远是那样正确,实在令人为之折服。这也正是他的天才在创作中的体现,他善于将平凡的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

  心香一瓣

  书是良师,读旧书如见故人,看新书如遇新知。读书的乐趣在于可以预知,可以想象,可以获得思维的乐趣。

  古人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而老年读书则如台上观月。”读书的乐趣正在于这渐入佳境的过程。年轮在岁月的轮回中不断地增长,我们的阅历也在时光的流逝中不断地加深,读书的收获也从青年时的猎奇到中年时的洞悉与深味,再到老年时的一览无余、大彻大悟。

  其实,人生本来就是一部无字之书,读懂人生需要慢慢咀嚼、仔细品味。你可以回忆往昔、畅想未来,但却不能省略现在。学会了读书,就学会了阅读人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