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 毒门秘笈

毒门秘笈

书籍名:《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作者:科学松鼠会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用毒贵在"巧"而非"毒",施解之法精妙无比极具智慧,所以即便毒药一向为名门正派所不齿,我对于武侠小说里那些用毒高手仍然是非常敬仰的。像天山童姥、洪教主那样使用生死符和豹胎易经丸的恐怖分子自然不在此列,像韦小宝那样只会用巴豆和蒙汗药的也不入流,在我看来真正的用毒高手应该是心怀慈悲的御毒大师。"毒手药王"无嗔是当之无愧的,虽然他本人从来没有在《飞狐外传》里露过脸,但从他的入室弟子程灵素身上,足以看出这位药王神乎其技的用毒本领,更何况他还出过书--《药王神篇》。若以这一点来说,



  《倚天屠龙记》里面医仙胡青牛的老婆王难姑也是一代大师,她同样发表一部影响因子很高的论文--《毒经》,同时,我们知道她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勤于试验,甚至以身犯险拿自己当实验动物,真正做到了献身科学。



  正因为有如此之多让人难忘的毒王毒后,相信很多人也像我一样,最早对于毒药的认识是来源于武侠小说的,比如欧阳峰的毒蛇或是绝情谷的情花。这也正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两类毒药,来源于动物的和来源于植物的毒素,后来随着冶炼业的进步,各种矿物元素的毒药也逐渐发展起来。



  我们所说的动物毒主要是指《碧血剑》里提到过五毒,蛇、蜘蛛、蝎子、蜈蚣、蟾蜍等等,这些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的东西,却因为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以毒蛇噬身了结生命的传说,在历史上留下了甚为香艳的一笔。克里奥帕特拉选择用蛇毒自杀自然是希望用一种不太痛苦又很体面的方式来结束她传奇的一生,可惜她未必真的如了愿。蛇毒主要分为神经毒和血液循环毒。前者包括金银环蛇毒、眼睛蛇毒、响尾蛇毒还有蝎毒素,它们作用于运动神经与骨骼肌接头处,阻断它们之间的联系,肌肉不再受到神经肌痛的支配,最后四肢麻痹、窒息而死,这些症状与中医风邪侵袭所致的临床表现相似,因此也称为"风毒"。著名的黑寡妇蜘蛛(因雌雄蜘蛛交配后雌蛛吃掉雄蛛得名)毒也属于神经毒,它的作用机制相反,它能大大促进神经与肌肉之间的联系,引起肌肉抽搐、痉挛直至精力耗尽。后者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包括竹叶青毒和五步蛇毒,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火热毒症状,故称"火毒",这种毒素或是损害心肌细胞结构,导致心肌坏死、心力衰竭,或是溶解红细胞、肢体组织,导致血尿、胸腹腔大出血。这种蛇毒还含有一类血液抗凝因子,会导致血液失凝、血流不止,可见被蛇咬后一味的放血排毒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所以说,蛇毒并不是"安乐死",欧阳峰能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老毒物",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电视剧里面经常会有一个老套的情节,就是用嘴巴吸毒,这在早期排毒过程中是还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因为这些毒素由淋巴系统携带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如果是神经毒,会再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的神经肌肉接头并沉积下来。因此在你没有蛀牙且无口疮的情况下,遇到这种紧急情况不妨做个顺水人情。



  动物毒并不容易得到,武侠小说里只有那些心肠歹毒同时身份等级比较高的人物才会使用它们,植物毒素才是普通人都能用得起的大众产品。它们物美价廉、容易获得、可以批量生产,是完美的"兵器伴侣",在冷兵器时代人们常常将它们涂在兵器上以增加杀伤力。乌头被誉为军用毒药之王,快则十几分钟就会让敌人手足发麻无法呼吸;毒箭木的乳白色液汁也很常用,在西双版纳,它被叫作"七上八下九倒地",意思是中了此毒,往高处只能走七步,往低处只能走八步,走到第九步,就会倒地毙命。可怜大侠胡一刀大概就是吃了它们的亏。当然李莫愁喂在冰魄银针上的毒可能还是蛇毒之类的高级毒药,毕竟这样的"仙子"级的人物常常喜欢只用贵的不用对的。



  植物来源的毒药还有很多,比如大名鼎鼎的断肠草,田归农用来毒瞎苗人凤眼睛的是它,杨过用来医治情花剧毒的也是它。它名头太大,想要攀强附会的植物很多,以致它的真实身份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它是雷公藤或者胡蔓藤,胡蔓藤就是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提到的"人间至毒"钩吻。再比如马钱子,毒死南唐后主李煜的"牵机药"其实就是马钱子,它常被用来加工成老鼠药,据说它的中毒反应并不快,却极为恐怖,中毒者会先脖子发硬,然后肩膀及腿痉挛,直到蜷缩成弓形,死后尸体仍然会抽搐,面目狰狞,看来人类对于老鼠实在不怎么仁慈。马钱子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引发的肌肉抽搐最先出现在面颈部,有时候下巴的肌肉也会收缩,因而会使得中毒者的脸孔呈现出诡秘的微笑,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天龙八部》中的星宿老怪丁春秋惯用的毒药"三笑逍遥散"。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武侠小说里还是在传说中苗人一向以善于用毒的形象示人,像是与生俱来的本领,其中的杰出代表蓝凤凰,那视毒虫为无物信手拈来的轻松姿态,远远将同样精于此道但谨小慎微的何铁手远远甩在了身后。但苗人真正出名的是用蛊,比如《飞狐外传》里的碧蚕毒蛊、《倚天屠龙记》里金蚕毒蛊,只是严格说起来蛊只能算是一种以毒虫作祟害人的巫术,并不是真的用毒。



  武侠世界中的各种毒药及其使用被描写的出神入化,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知有限,用毒其实是一件技术含量要求很高的活,跟做研究一样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及资金支持,因此一直以来似乎多见于宫廷斗争,国外也是如此。



  意大利是个对下毒很有研究的国家。罗马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尼禄喜欢用氰化物来毒杀那些他看不顺眼的亲属们。这种毒药非常有效,可瞬间死亡,数千年来一直是一些达官显赫们居家旅行的常备重药,纳粹头子赫尔曼?戈林以及阿道夫?希特勒都是吞服这种毒药自杀的。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间,它粘在胃壁上,长期摩擦产生溃疡,导致胃出血而死。意大利最出名的下毒家族博尔吉亚家族善用砒霜和尼古丁。砒霜,我国古代称之为鹤顶红,学名叫三氧化二砷,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阻断细胞内氧化供能的途径,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上面提到的氰化物的作用机理类似。该家族在意大利的地位俨然相当于我国的唐门,15世纪一个名叫凯瑟琳的意大利公主曾带着该家族的一员嫁往法国(电影《玛戈儿皇后》里面的母后),从此神秘的死亡开始出现,在法国引起恐慌,亨丽埃塔?安妮公主因十二指肠溃疡演变为腹膜炎时她的第一反应竟是被人下毒,亨利四世参观卢浮宫时也只敢碰自己煮的鸡蛋和倒的水。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谈毒色变,以至于法语中的"意大利"一词还另有"下毒"的意思。谁曾料想几百年后,迪奥的设计师却从这一事件中得到灵感,开发了一款叫做"毒药"的香水并大卖,不由得令人感慨一句沧海桑田。



  有人研究下毒就有人研究解毒,毒理学的研究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开始,19世纪中期各种分析化学成分及有机生物碱的方法就已经建立,但解毒绝不是书中描写的那么简单,以让人心情沉重的"铊"中毒为例,对于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来说06克就可以致命,而要想解毒光活性碳就需要吃25克,此外每天还要吃125克的普鲁士蓝,并辅以洗胃化疗。毕竟吃下去立竿见影的九花玉露丸、通犀地龙丸或者通天草都只是传说。



  当我们谈论起那些传统的毒药和毒杀事件时,大可以当成奇闻轶事一笑了之,但如今各种各样的毒药随处可见且极易取得,说起来就不是那么轻松了,所以,虽然通篇我们都在谈论毒药,但主旨仍然是要奉劝大家"珍爱生命,远离毒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