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和佛陀赏花去 > 和佛陀赏花去

和佛陀赏花去

书籍名:《和佛陀赏花去》    作者:释见介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花园行 ── 编者的话

在台湾,这本书连续数月稳居诚品书店、博客来、金石堂等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位,引起了台湾读者的热情回应,也被评为一个人一生中必读的30本书。是什么魅力让读者对它如此追捧呢?

和佛陀赏花去,仅仅为追求异样的趣味吗?花的绚丽、佛心的沉静,怎样奇妙地融为一体,融为一种大智慧,形成令人百读不厌的慧心点滴?

读过这本书奇妙的“花园游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本小说受到狂热追捧的原因了。

本书原在《中国时报》“浮世绘”版连载,而后结集出版。作者清新、细腻、充满智慧与禅意的文笔,这些让人静静沉吟的修行文章,像炎炎夏日里的微风,为处于俗尘凡世的我们送来了清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心灵的力量,找到了属于自己内心的宁静港湾。

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我总会被作者描述的小细节所感动。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了一个出家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低头沉思的模样,也读到了作者对家人、对朋友的关爱。作者有一面能照见寻常花草无言说法的心镜,更有一支可以生动传译的妙笔。如果我们也能受其感染,不时在人生的道路上总结内心,就会少了很多烦恼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内地和台湾有些植物会有不同的名称,为了不破坏作品的美感,我们在文末注解了这些植物的学名、通名,并收集了响应花草的图片,为的是让内地的读者读起来感觉更亲切。 为了适应电子版书籍的阅读,在书稿的编辑过程中,有关文字有适当改动。

走过花圃,有人看到花红叶绿、蝴蝶飞舞;有人看到残根败枝、污泥遍布;也有人什么都没看到!而作者走过花圃,遇见处处尽是佛陀。

这本书也是作者献给人间的一座花园。因为心境的不同,走过这花园,也许有人读到佛法、有人读到文采、有人读到闲情逸致、有人读到一位出家人的故事……但我想,其实作者最希望读者您合上书本后,能读到的是自己生命的秘密花园。

愿花园里的每一朵花,都尽情绽放。 

花开花谢,总是修行好时节  ── 奚淞

“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

昔读佛经,逢佛陀当众说法时,常有天花飘坠的幻丽场景,令我惊异,感动。学佛多年,渐渐了解到,其实在大乘佛经奇迹式的华丽文辞背后,有其真实寓意。

佛说缘起。在佛陀的分析中,身心世界无时无刻莫不处于刹那、刹那的生灭变化中,向人们揭示出自然现象本质的佛陀,当其说法之际,这大千世界有多少花朵在开落,而有情心灵中又有多少正在生灭。佛经中“诸天雨华”,或应不仅指物质界的花朵,也意指心灵花朵吧?!

幸闻佛法的我们,亦当在花朵里闻法、花里修行、花里修行:感念世尊时,我们更以鲜花供佛。

近读见介师一系列借花卉、植物谈佛法的散文,篇篇玲珑剔透,仿佛一连串披光带露的花串,从中便也感受到一份鲜花供佛的美意了。

我已认识见介师多年,不多言语,喜好天然花草的她,也袖藏一支好文笔。十分清简的袍服下,谁能猜出她已经出家十五年之久了?

透过新编成《和佛陀赏花去》散文集,见介师的个性、喜好以及她对佛法的见解,都如潺缓清流般呈现。即便是出家人轻贪爱、重舍离,从见介师的字里行间,仍能读出一份她对家乡及亲人深沉的挚爱。

见介师俗家姓杨,是在高县美浓镇世代居住了两百多年的客家家族。“说到我出家因缘,实在是十分单纯的。”一回,见介师对我说:“读专科学校时,我参加佛学社团,对佛法很喜欢。不久,一道选择题就发生了……想继续深究佛法,在当时似乎只有出家一途。出家,还是不出家呢?”

作为被钟爱的家中长女,又处在传统、谨严的客家家庭,她选择了出家,一定令父母非常为难吧。这份情怀,充分流露在见介师撰写的父亲与椰子树的短文里:“‘爸!这片椰树种了多久了?’我问。‘就是你出家那年我开始种的。你出家多久,这椰子树的历史就有多久。’父亲站在椰树前对我说……”

接着,作者追想:“这片田,在小学任教的父亲,从来都是无条件借给邻居耕种的,为什么会在我出家那年种满椰子树呢?总而言之,这是父亲的一个决定。”

父亲的椰子树长大成荫,结果累累。每年他都会带着椰子汁,到寺庙探望出家的女儿。作者道:“那滋味总是点滴在心头。”

如此,父亲投身椰林以坚持对子女的爱。“每次回去,我一定去看看和我出家年资一样的椰子树……微风吹过,椰子树沙沙作响……父亲就在这里度过多少我不在家的日子啊!”作者因此从天下父母不求报偿、无悔付出的亲情中,体会到了何谓菩萨的大悲心。

“坚固不移的决定啊,可以为亲情、也可以为佛法。”作者在这篇精短的散文中,把父亲的爱与椰子树的苍影合二为一,进而成为她自己对佛法的坚持,其坚固一如古印度神话中暴风雨神因陀罗的石柱。

“回顾起来,我受父亲的影响很深。”见介师说:“父亲一生甘于淡泊、不求名利、爱好天然。我也是一样,不喜欢人为堆砌造作,偏好从大自然里印证一份对佛法的体悟。” 

见介师当年出家,纯属于一份少女对佛法触及人生无常及苦痛的敏感,便决定了自己得追寻“离贪、嗔、痴烦恼,证无上解脱”的目标。十五年过去了,从外表看不出来岁月在她容颜上留下多少痕迹。她风光霁月地笑说:“世事经历愈多,我皈依于佛陀的心意益发坚定。”

两年多来持续写作,至此成为《和佛陀赏花去》的精彩成绩。观内容,包括了“烦恼花园”、“修行花园”、“寂静花园”,共计不同科目的六十种花草植物。虽然篇章名目活泼逗人,但细读之下,其中借自然审美所印证的佛法,却都十分中肯。从中,可以看到见介师对“法”的坚持。

大自然可亲、可近,佛陀的法揭示的无非是大自然所深藏的理则,也应当是可亲、可近的。在佛法的缘起分析中,身心世界瞬息生灭流变,一如自然里花开花落。至于该如何修行,让我们试模拟佛陀的话语,或可以如下这么说:

花开,令人喜悦,那就享受这喜悦吧!可是,你能不能放下随后生起的贪执呢?

花谢,令人悲伤,那就看清这苦楚吧!试看,你能不能安忍这份苦,而不生起心里的排斥和嗔恨呢?

还有那无花的时节,仿佛无苦也无药,你能称它是无聊,还是平静?这时节,莫起造作、放下愚痴,或许能得到澄明如镜的观照力呢!

如是人生就在乐、苦、不苦不乐三种基本感受中,随因缘而轮转;而修行人则在花开、花谢以及心镜的生生灭灭中。如你能一点一滴地放下自己的贪、嗔、痴,自在解脱的心也就渐渐分明了。

见介师,祝福你,祝福我,祝福大家。 

做个自在赏花人 ── 作者自序

初春的夜里,独自诵经,白天内心起伏的心念、情绪,像海浪退潮般渐渐平静了。佛陀慈眼低垂,仿佛凝视着供桌上那朵斜插于瓶内的陆莲花,那锦锻似的重重淡红花瓣,如朝霞一般缓缓舒绽着……

佛陀也在看花开、花谢吗?

清晨,到佛堂,乍见陆莲花谢落了一片花瓣,静静地躺在佛前。晨曦初露,天边一注微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看着落花的佛陀身上。世间就是这般生生灭灭,灿似花开,萎如花谢。何时,我们才能像佛陀一样看穿无常世界,淬炼出真实的智慧,而不再忽悲、忽喜,茫然无依呢?

《和佛陀赏花去》一书,原是《中国时报》“浮现绘”版“佛法秘密花园”专栏的结集。撰写这些短文期间,我正面临修行岁月中重大转折──离开出家十几年的寺院,寻觅一种新的修道生活,不论云水行脚或隐居潜修,时处中年的我,总带着一种“静看花开花谢”的心情。

每在一处落脚,我习惯栽种些植物。那些绿意盎然、花枝招展的花花草草,或清丽脱俗、或娇媚明艳,也有的香气芬芳暗暗袭人,令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平添了几许悠闲,也带来无限生机。

我喜欢爬山。任何一座青山,沿途的野花、野草、果树,总随着四季的变换,展现出不同的风情。最喜欢来到无人深山,在群山环绕中看着远方山峦层层迭翠、山花怒放缤纷;听着野鸟此起彼鸣,如天上人间。

尽管时光流转、人事更迭,有些植物一直在回忆的角落散发幽香──那是童年家乡院子里的茉莉花,水井边的螃蟹兰,门前小河边的凤凰木,南投山居岁月中的梅树、山芙蓉……仿佛在记忆深处,有条小路在时时等待我归去的跫音响起。

这大千世界与人的内心,不就是一个“佛法秘密花园”吗?我常驻足凝视、侧耳倾听,临风怀想花园中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而那些形形色色、姿态万千的植物,正对着我诉说众生的“无边烦恼”:人的习气,如林中蔓泽兰难以除尽;五蕴生灭,如相思花云的积聚、散失;众生的执取,比鬼针草更黏人……启发我修行之道在于把握当下,以免错过今天的蓝星花;寻找对治热恼的左手香;学佛所需的远长,比种常春藤还长远……更透露了“生命寂寞”的真理:走出烦恼火宅,体证竹林清凉;期待花落果成的圆满;烦恼叶落,涅槃花开,就像叶 片落尽,梅花绽放……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 《僧院花》 写道:“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佛家。”对心灵觉悟的人来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青青翠竹,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借由观照外在世界与自已心念的“苦、空、无常”, 进而放下对“自我”及“我所有”的执著。深远广大的“同体大悲”与清澈明净的“无我智能”,便在其中产生了。

我很喜这句话:“看穿世界无非佛!”通常人们只看到花朵开谢乃至人生聚散、成败起落等现象,因而追悔过去或幻想未来;如能随着佛陀解脱的目光,却能从花开花谢中透视表象后无常、无我的真理!反观自心,找到生命真正的依归。

佛陀曾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让我们跟随佛陀一同赏花去吧!当你了知一切无常,就能做个自在的赏花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