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 第63章 李端

第63章 李端

书籍名:《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作者:雅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李端

  字号:字正己

  籍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作品风格:清婉

  个人简介:大历五年(770)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病辞官,建中中起用杭州司马。因厌烦官场,辞官归隐于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多赠别之作。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唐诗三百首》存其诗三卷。

  闺情①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注】

  ①闺情:指妇女思恋所爱的情感。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李青莲诗》中写:盖古乐府本多托于闺情女思,青莲深于乐府,故亦多征夫怨妇、惜别伤离之作。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丈夫早归的情景。

  “月落星稀天欲明”,开始描写了黎明前的景象。此时天空中的月亮已经落下,辽阔的天空中孤零零的几颗星星坠在天空中。环境空旷宁静,这是整首诗的一个背景。

  “孤灯未灭梦难成”,诗人将笔调从室外转到了室内。天色渐明,一盏灯独自闪烁,少妇辗转反侧,一夜未眠。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她是因为什么彻夜难眠呢?

  接着,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带着这个悬念,继续描写少妇的神态,“披衣更向门前望”,少妇起身披衣,走向门前,向外张望。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悬念进一步加深。

  “不忿朝来鹊喜声”,原来是早晨啼叫的喜鹊,把她引到门前去了。而古时人,认为,喜鹊不断鸣叫就预示着有人要来。那么这里,不是预示着出门在外的丈夫将要回来了吗?因此,她赶忙地跑到门前去了。但是,没有丈夫的半点影子。所以,少妇非常伤心失望,少妇情思深重,而喜鹊偏偏在此刻捣乱,欺骗少妇。但是,少妇“不忿”,这两个字生动地传达了少妇心情又喜转哀的微妙变化过程。最后这一句,含蕴丰富,其中透露了少妇对丈夫眷念的深情、自己多年独守空房的痛苦和无法掌握自己命运,实现心中愿望的无奈之情。

  这首七绝诗,用凝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思妇的形象,细腻地描绘了少妇内心的情感波动。充满生活气息,韵味十足。尤其是最后一句,写得非常精妙,简单的几个字,却包含了表现出了少妇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后人点评

  清人黄生:极淡极真,绝似孟襄阳笔意。此全诗不对格,太白、浩然集中多有之。二公皆古诗手,不喜为律所缚,故但变古诗之音节而创为此体也。(《唐诗摘钞》卷一)

  鸣筝①

  李端

  鸣筝金粟柱②,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③,时时误拂弦。

  【注】

  ①鸣筝:弹奏筝曲。

  ②金粟:首饰名,这里形容筝柱装饰华美。

  ③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这里代指弹筝女子思恋的知音人。

  这是一首描写少年恋情的诗,诗中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位热恋中少女的形象。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写弹筝少女端坐华丽的房子前,拂弄筝弦,优美的筝乐便从弦轴中传了出来。“金粟柱”和“玉房”都表现了场地的华丽。“素手”二字表明弹筝者是一位女子。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这两句写鸣筝女故意弹错筝弦,希望引起自己所爱的人的注意。这里引用了周瑜的典故,周瑜少有才华,文治武功,晓音律,一旦听到弹错曲,他都会转头看一下奏者。这里诗人用“周郎”指代少女所爱的人。其中透露了少女对男子的倾慕和喜爱之情。“时时”二字强调了,少女弹筝出错之频繁,显出了她心不在弹筝,故意撩拨的情态。

  这首五绝小诗,刻画细腻生动,轻巧活泼,情趣盎然。

  后人点评

  清人徐增分析这诗说:“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称李端)何故知得恁细。”(《而庵说唐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