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 第111章 皮日休

第111章 皮日休

书籍名:《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作者:雅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皮日休(约834—约883)

  字号: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闲气布衣、醉吟先生、鹿门子等。

  籍贯: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

  作品风格:奇艳

  个人简介:家贫,早年住鹿门山。咸通八年(867)及进士第。次年游苏州,入刺史崔璞府为军事判官。后入朝任著作郎、太常博士等职,又出任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农民起义军。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中和三年(883),黄巢兵败退出长安,皮日休大概卒于此年。皮日休和陆龟蒙为诗友,常互相唱和,世称“皮陆”。皮日休多为愤世忧时之作。有《皮子文薮》十卷。《全唐诗》收其诗九卷。

  春夕酒醒

  皮日休

  四弦才罢醉蛮奴①,酃醁馀香在翠炉②。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③。

  【注】

  ①四弦:这里代指音乐。蛮奴:舞姬,婢仆。

  ②酃醁(línglù):美酒名。

  ③作:化作。

  本诗写诗人酒醒后刹那间的观感。

  伴着喝酒的乐声停了,赴宴的人们都回去了;诗人不胜酒力,醉得一塌糊涂。当他一觉醒来,那翡翠色的烫酒水炉,还在散发着诱人的酒香。诗人睁开惺忪的睡眼,呵,烛台上的红蜡已经烧短了很多,剩下那么孤零零的一截,忽明忽暗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蜡脂融化了,点点滴滴,像伤心的泪水,不停地流,然后又凝聚起来,竟化作了美丽多姿的珊瑚山模样。

  全诗从“四弦才罢”、蛮奴醉倒落笔,没有正面描写宴会热闹的场面,但宴会气氛的热烈,歌伎奏乐的和谐悦耳,朋友们举杯痛饮的欢乐,诗人一醉方休的豪兴,无不透过语言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给读者以想象酒宴盛况的空间。这种侧面透露的写法,比正面直接描绘既有趣而又含蓄有力。“蛮奴”上着一“醉”字,巧妙之极:既刻画了诗人一醉方休的情怀,又表明酒质实在醇美可口,具有一股诱人至醉的力量;这“醉”字还为下文的“醒”渲染了醉眼矇眬的气氛。当诗人一觉醒来,“翠炉”的酒气仍然扑鼻,“馀香”诱人。这个细节,不仅写出了酒的质量高、香味浓的特点,而且点出了诗人嗜酒的成性。这里,诗人虽只暗示自己嗜酒,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忧愁。手法可谓极尽含蓄、曲折之能事。诗的后两句,写酒醒所看到的景象:“短”字,绘出红蜡残尽的凄清况味;“一枝”,点明红蜡形单影只;“寒泪”的形象比如则使人仿佛看到那消融的残烛,似乎正在流着伤心的泪水。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不仅把“红蜡”写得栩栩如生,而且融入了自己半生凄凉的身世之感,物我一体,情景交融。

  我们将这首中举后写的《春夕酒醒》与得第前写的《闲夜酒醒》作比较,不难发现风格上的迥异。《闲夜酒醒》大概是隐居于襄阳鹿门山时所作。也是写酒后醒来孤独之感。诗虽“朴涩无采”,但语言清新,风格隽爽,意境幽豁,自不失为情韵飞扬的好诗。《春夕酒醒》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四弦”的乐声,佳酿的“馀香”,“翠炉”“红蜡”的色彩,“珊瑚”的美丽多姿,如在眼前,斐然多彩,

  后人点评

  明胡震亨谓:皮日休“未第前诗,尚朴涩无采。第后游松陵,如《太湖》诸篇,才笔开横,富有奇艳句矣”(《唐音癸签》卷八)。而《春夕酒醒》正表现出“才笔开横”、文辞“奇艳”的艺术特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