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 第122章 郑谷

第122章 郑谷

书籍名:《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作者:雅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郑谷(约851—910)

  字号:字守愚

  籍贯:宜春(今属江西)人。

  作品风格:清婉脱俗

  个人简介:开成中任永州刺史,与当时著名诗人司空图同院。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郑谷逃奔西蜀。光启三年(887)中进士。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鄂县尉。后又升为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897)任都官郎中,故后有“郑都官”之称。天复三年(903)左右,归隐宜春仰山书屋。卒于北岩别墅。《全唐诗》收其诗三百二十七首。

  淮上与友人别①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②,杨花愁杀渡江人③。

  数声风笛离亭晚④,君向潇湘我向秦⑤。

  【注】

  ①淮(huái):扬州。

  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杨花:指柳絮。

  ④离亭:驿亭。亭是古代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故称“离亭”。

  ⑤潇湘:今湖南一带。秦:今陕西境内。这里指长安。

  杨柳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和友人分别时所作。和通常的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二两句借景抒情,突出别离,写得潇洒而不伤感,读来使另外一种天然的风韵。全诗画面很疏朗:扬子江边的渡口,杨柳枝条青青,晚风中,柳丝微微飘动,杨花四处纷飞。岸边停泊着即将要出发的小船,友人马上就要渡江南去。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抒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离愁别绪;纷纷扬扬的杨花,渲染着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愁,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和煦的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媒介,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离愁,初看起来有些不怎么协调,嬉戏体味又感到两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着意重出现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味无穷,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至诚,又不有沉重与伤感之嫌。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走南闯北,君愁我亦愁,都是一切在不言中。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两句,从远处的江头景色收转到眼前的离亭别宴,都是正面描绘了握别时情景。践行送别,推杯换盏,酒香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愁怨的笛曲。借景抒情,所奏的曲子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愁别绪,使两位即将分别的友人耳接神驰,心绪不宁,随风飘散。在悠悠的笛声中,天色不知不觉地暗淡了下来,分别的时间真的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相道别,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的成功,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起到了升华的作用。表面上看,最后一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话语,没有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没有一唱三叹的直抒胸臆,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深藏在在这看起来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和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戛然而止,在反激与对照中越来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分别是的怅然若失,各奔东西的无限愁绪和深长思念,还有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寥,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后人点评

  元人辛文房: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唐才子传》卷九)

  鹧鸪①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②,花落黄陵庙里啼③。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

  ①鹧鸪:鸟名,产于我国南部。其鸣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抒发逐客流人之情。

  ②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

  ③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在水边为她们立祠,称黄陵庙。

  诗人郑谷被誉为“郑鹧鸪”,可见这首鹧鸪诗是如何传诵于当时了。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郑谷咏鹧鸪没有着重追求形式上的类似,而是重在表现它的神韵,正是紧紧抓住这一点来布局全片的。

  开篇写鹧鸪的形貌和生活习性。“暖戏烟芜锦翼齐”,这个“暖”字,就把鹧鸪的习性全都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又描绘出鹧鸪鲜艳夺目的羽色羽毛。在诗人看来,鹧鸪的高雅风致甚至可以和美丽的山鸡相媲美。在这里,诗人通过写鹧鸪的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点染,能够启迪人们丰富的联想。

  首联写它的外形,后面各联主要描绘它的声音。然而诗人并不简单地描述它的声音,而是着重表现由声音产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韵。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最易触发羁旅情怀。这样的特殊环境,很容易使人产生无尽想象,而诗人又营造了一层沉重感伤的气氛:暮雨、落红,荒江、野庙,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黯然神伤的氛围。此时此刻,自是不能嬉戏,只能悲鸣了。然而“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反复咏叹,又好像游子涉足凄迷荒蛮之地,听到鹧鸪的声声哀鸣而莫名的伤感。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

  五、六两句,从鹧鸪转而写人,承接相当巧妙。“游子乍闻征袖湿”,是承上句“啼”字而来,“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鹧鸪声有感而发。佳人唱的是《山鹧鸪》词,这是仿鹧鸪之声而作的凄苦之调。闺中少妇面对落花、暮雨,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情思难遣,唱一曲《山鹧鸪》,可是刚刚开始,就情不自禁了。诗人选择游子闻声生情,泣不成声。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最后一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诗人着重抒情。“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清幽。终篇神韵全出,言虽尽而意无穷,透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清代金圣叹以为末句“深得比兴之遗”(《圣叹选批唐才子诗》),这是很有见地的。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难怪世人誉之为“警绝”了。

  后人点评

  清人薛雪:郑守愚声调悲凉,吟来可念,岂特为《鹧鸪着》一首,始享不朽之名?(《一瓢诗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