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知道点中国文学 > 第五部分 万仞崛起———明代文学

第五部分 万仞崛起———明代文学

书籍名:《知道点中国文学》    作者:余秋雨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情乎?欲乎?———汤显祖的《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

复生,皆非情之至也。……人生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格耳!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其款置数人,笑者真笑,笑即有声;啼者真啼,啼即有泪;叹者真叹,叹即

有气。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老夫人之软也,杜安抚之古执业,陈最良

之雾也,春香之贼牢也,无不从筋节窍髓,以叹其七情生动之微也。

———王思任《评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题引所道的这种能够

生死、死生的至情,读来就叫人叹绝。而这个美丽、绝叹的情爱故事就是在汤显

祖的《牡丹亭》中晰细展现了,怎不叫人对之心向神往?

汤显祖,明代戏曲家,生于1550年,卒于1616年,字义仍,号若士,祖籍江

西临川。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礼

部祠祭司主事。十九年因抨击朝政,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二十一年被任命为浙

江遂昌知县,任职五载;二十六年眼见横行不法的税监到来,他在京述职后径直

返回故里。晚年以茧翁为号。汤显祖的思想比较复杂矛盾,他视科举为唯一出路,

又对科举、八股文字表示厌弃;30岁时潜心佛学,企图在宗教中寻求人生的意义,

又讥笑服食丹药的迷信者,并嘲讽佛学的轮回说教。汤显祖少年时受学于泰州学

派的罗汝芳,受到了反正统宋学思想的熏陶;在南京为官时,又受到李贽、达观

等人反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他思想中不同的侧面,都在他的戏曲创作中得到反

映。汤显祖作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

茗堂四梦》。《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汤显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

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牡丹亭》全剧共55场,杜丽娘游园伤春、梦书生折柳伤情,竟至一病不起,

死后魂魄不散,寻觅梦中情郎不止。3年后,真等到书生柳梦梅来掘棺复生,共

结情缘。情节跌宕起伏,情思缜密。

《牡丹亭》开篇即写情,情在汤显祖的笔下竟能生而死,死而复生。他说: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

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而《牡丹亭》中的“情”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很少有人

深究过。其实,与其说她表现的纯洁的爱情,不如说是火一般的青春欲望。杜丽

娘与柳梦梅的故事始终与性相连,他们俩的感情一直是在性关系的牵引下愈往愈

深,以至成为汤显祖所认为的至情。杜与柳的接触是性爱的接触。因此,他们彼

此虽没有太多的了解或理解,一切言语却似乎都是多余的。杜丽娘的闺中幽情,

是独处深闺的春愁而不是对某一个具体的情人的思恋。杜丽娘一梦而死生以之,

这个梦,是她青春欲望骚动的折射;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一见钟情,达到如痴如

醉的状态。这个梦,多少是她欲望被唤起的象征,欲望虽被唤起却未能得到继续

满足以致意欲阑珊,已而致病。使丽娘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的正是这种欲望的力

量。柳梦梅拾美人像,后与画中美人共会云雨情。虽可以说杜丽娘的美貌让柳梦

梅动情,这画像却也似明清时盛行的春画一幅。杜丽娘的魂魄夜夜来与柳梦梅相

会,夜间相会俩人交流的方式大抵就是床上之事了。在《牡丹亭》中对性场面的

描写似乎也无太多忌讳,却因情渗于其中而更显得充满了融融的暖意与暗昧。而

情与欲在中国的传统性文化中基本上是合一的。我们从“三言”、“二拍”等大

部分明清小说中可以得到佐证。汤显祖的至情说恰是情欲相和的至情了。

在《牡丹亭》中,杜丽娘被描写成一个有着强烈性欲望的女性却丝毫没有贬

斥与牵强之意,反而突现了她因情欲而演绎翻生覆死的故事的动人之处。而在西

方社会,长久以来忽视女性的欲望。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那些受到高度称赞与

推崇的女性似乎是无性的。但丁在《神曲》和其他大部分诗作中所写到的贝阿特

丽丝,但丁视她为毕生真正的恋人,但他一生从未与她说过一句话,更不用说什

么亲昵行为。在但丁的心目中,贝阿特丽丝就像她在《神曲》中出现的形象那样,

是个女神,一尊纯粹的精神偶像,但她绝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在《牡丹亭

》中,杜丽娘却在情欲的召唤下由生入死、因死复生,似乎情欲对女性来说却有

发现生命价值、重塑生命的作用。

在《牡丹亭》中的第23出的《冥判》,以十分轻松活泼的调侃笔调,写了酷

好男风的李猴儿在阴间受到了喜剧性的发落。“你是个好南风的李猴,着你做蜜

蜂儿去,屁窟儿里拖着一个针。”将断袖之癖写得轻松自然,丝毫没有故意加重

笔墨与特意对待的痕迹,似乎不过是与其他事儿同样合情合理的。这个屁窟儿带

针的蜜蜂恰是对断袖者云雨方式的形象比喻,作者却要遂了其心愿让其下辈子能

带着那枚针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无拘碍,显示了作者对同性恋者极其宽容的态度,

也折射出晚明南风盛行的状况,当时很多人认为狎玩娈童是名士风流倜傥,洒脱

不羁的表现。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