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一路直行:我的企业理想 > 第4章 引子

第4章 引子

书籍名:《一路直行:我的企业理想》    作者:李玉琢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放怀一饮长江水,何计万里波与折!

  做人虽难仍需做,问心无愧是原则。

  人间会有公道在,种瓜种豆各收获。

  这是2001年我在利德华福公司任总经理时,挽留一位准备辞职的干部时写的一首诗。

  谁会想到,正是这位留下来的干部五年后要把我送进监牢,给一向不大相信世风日下、人心险恶的我一记耳光,那时我58岁。伤痛犹在,初衷未改的我转身投入到金风科技,开始风力发电一个更为新鲜、更为雄伟的事业。

  回顾过去,我24年的企业历程正是在这样跌宕起伏与不断转折中,与时代相呼应,因个性而不同,充满传奇,色彩斑斓。

  退休第五个月。

  2012年3月某天,鞍山荣信股份二楼会议室,一个考察汇报会正在进行。

  鞍山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著名的电网静态\/动态无功补偿领域上市企业。2011年总收入超过10亿元,人员规模1500余人。企业推行分割为许多个独立运营单元的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据说这是日本的企业巨人稻盛和夫提倡的。

  在此前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鞍山荣信股份在我的提议下组织部分干部走出去参观学习,前后四批分别考察了深圳的艾默生、华为和北京的金风科技、合康亿盛、利德华福等一些在各自领域知名且具代表性的企业。尽管已经过去了一些日子,但干部们仍然沉浸在考察后的兴奋与激动中。他们一致的意见是,过去很少走出去,一直觉得公司2007年就上市了,一年做到十来个亿,在鞍山数一数二,在全国也小有名气,不错了。看过这些企业才发现自己落后了,好似发现新的天地,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太多了,希望公司今后多多组织这类活动。

  负责荣信质量管理工作的徐部长说:“大家还有一个比较强烈的感受是,我们去过的这几家国内著名的企业,所有接待我们的干部,只要一提到李玉琢的名字,推崇和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都把李总看做是他们工作的指导者和人生的领路人。李总离开他们这么多年,他们还能热情接待,如此一往情深,这一点印象特别深刻。”

  负责荣信生产管理工作的张总监说:“在深圳,在艾默生主管人力资源副总裁接待我们的晚餐桌上,当李总说老了,已经退出江湖时,一位早年做过李总秘书、现为某大建筑设计公司企业大学教务长的干部说了这样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谁说您退出江湖?江湖上依然流传着您的传说。足见李总的影响力。”

  此时我就坐在会议室中,刚从金风科技退休五个月的我,是他们的高级顾问。这些参观学习都是我帮助他们联系安排的。我觉得荣信还能做多大、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荣信干部们的见识与眼界。

  这次参观学习,还到过深圳一个研发和制造各类热管产品、收入近亿元的企业,它是我20年前的一位部下创办的。联系去参观时,他正在外地出差,回短信告诉我:“李工(仍然是20年前的称呼),欢迎您来指导,就当做您自己的企业,随便看。20年前是您在深圳接纳了我,培养了我,我的企业好多地方就是参照当年的深通公司(四通与日本三井、富士通在深圳的一家合资公司,我当时任总经理)办的。”

  在艾默生参观完毕,我刚坐上车就收到了当年的小青工、而今艾默生生产系统行政部长陈伟发给我的短信:“尊敬的李总,十多年未见了,您的爽朗儒雅和王者大气依旧,您是我们的偶像!能见到您太高兴了。祝您健康、如意。您的部下陈伟”。

  这次参观学习似乎是对我过去工作的一次大略的审视和检阅。

  当然,荣信的干部们浮光掠影的一走一看一听,都还是表面的,只言片语的,他们所见所闻远非我的企业经历的全部。

  24年前,当我从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虽不显赫却也足以让许多人奋斗一辈子的岗位投身到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里时,我此生的主旋律就注定与民营企业的创建与管理联系在一起。幸运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每一阶段,我几乎都与一个具有时代标志的企业有过工作、奋斗的经历,也曾与各类企业领袖人物共事过,我的故事与他们的故事组成那个时代的乐章。当我以一个退休者的身份回味这一切时,仍然会感到激情澎湃、热泪盈眶、心满意足。

  今天,恐怕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四通了,尽管四通的名字似乎还在。可是退回二十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整整十几年间,四通是那一时代代表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它如日中天的兴盛和无可奈何的沉沦有几人知晓其缘由?

  所幸,我在其中奋斗过八个年头。

  今天有很多人知道华为,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它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最突出的代表。一年两千多亿元的收入,十几万人的规模,它所创造的奇迹让中国人自豪的同时又引来无穷无尽的猜想。所幸,在它发展的重要阶段,我曾为它工作过四年半,与企业强人任正非有过许多近距离的接触。

  2011年底,世界500强企业施耐德以6.5亿美元收购了利德华福,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企业。实际上,十几年前它还是一个即将倒闭、惨不忍睹的企业,仅仅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就在中国高压变频器领域独树一帜。有幸,我为拯救这个企业工作过五年半。我在这个企业与投资者有过极为成功的合作,也因与投资者的分歧分道扬镳,还差一点身陷囹圄。

  今天有许多人知道金风科技,它是中国发展风力发电的标志性企业。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它在风电领域的顽强坚持,迎来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春天。有幸,在它走出新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时候,我投身其间为它奋斗五个多年头。而这个企业的有趣在于,在深圳和香港的两次上市都产生过一定的困难,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必须承认,24年来,我并没有像绝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看成一个简单的打工者。无论在任何岗位,包括很低的职位,我都能以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开展工作——如段永基所说,动脑子办企业。正因为此,我的工作总会做得与众不同,生气勃勃,几无败绩。也正因为此,也会时不时与某些企业领导者有所摩擦,因为在我看来,我的思路和方法有时也许更高明一些。但这并不妨碍我与他们的成功合作。

  1995年5月我泪流满面地离开四通时,副董事长李文俊代表公司专程到深圳劝过我,总裁段永基在香港与我约定:不要对外说辞职,就说是出去学习了。

  1999年末当我因心脏病向任正非辞职时,任正非曾愤怒地质问我:“华为哪里对不起你?我任正非哪里对不起你?”除了三番五次派人请我,他还当面邀请:李玉琢回来吧?

  2005年当我与投资者于波分手时,他邀请我做投资公司的副董事长,被我拒绝后,他大惑不解地问我:为何不懂企业政治?为何非要做彭德怀?

  2011年末从金风退休时,武钢董事长再三挽留,希望我做金风大学的校长,并在给我的复信里说:“你是金风二次创业的中流砥柱,当之无愧带领金风走向全国的创业者之一,老天专门安排在金风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的。”

  我是一个企业管理方面的理想主义者。记得在华为工作的四年多里,华为所提倡的很多东西,有的我接受了且十分赞同,有的我并不认同。这期间,我好像一直是一个在华为奋斗的四通人;而在亲自操盘利德华福以后,我顿然发现,自己又成了四通和华为的混合体;而在金风工作时,我将四通、华为、利德华福成功的经验融于企业管理每一个环节。我自己也常想,以我这样一个直率的性格和理想主义色彩浓郁的知识分子,为何在如此复杂多变的企业环境中能够得以生存?而且还能够做成一些至今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和激动不已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问到或者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也许并不能解答所有的问题,但我会告诉你我遇到过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