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马化腾的人生哲学 > 第2章 修身哲学(1)

第2章 修身哲学(1)

书籍名:《马化腾的人生哲学》    作者:周义博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个性签名

  最初有几家有实力的企业都在做与我们类似的事儿,可只有我们一家公司专注于做即时通信服务,专注使我们技术上有了积累。其他公司多采用外包形式开发,不是自己去做,只用合同约束,用户接触的只是一个客户端的软件,这个软件工作量其实并不大,到一定规模肯定不行。当时几家公司在用户达到1000左右就不行了,我们与他们不同,在后端做的工作更多,难度也更大。

  QQ空间

  腾讯在市场上一度为众多互联网豪杰所“诟病”,因为它所到之处几乎都能席卷起一股巨大的浪潮。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用以解释腾讯为何如此成功的“定律”:

  有庞大的用户作支撑,腾讯扩张新业务几乎是撒豆成兵,做什么成什么。时任TOM总裁的王雷雷说:“那么大的活跃用户群,插根扁担都开花。”

  腾讯的成功的确让人眼红。从腾讯成立之初到现在,冲着马化腾的“骂声”从未间断过,这是因为他几乎能够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所斩获,只要他想进入。其实,很多人误会了腾讯,误会了马化腾。

  一切的一切,并非马化腾存心想与互联网豪杰们为敌,盖源于他在QQ上的倾力而为。当QQ以其巨大的黏着性将聚沙成塔的效应演绎得近乎完美时,以此为基础和中心向外辐射的“圆”越来越大,大到甚至连马化腾都难以想象。不过,他却从不把那种扩张当作一件引以为荣为傲的事,他只专注于做QQ的事业。

  马化腾多年来一直在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完善和规范QQ的服务,腾讯也因此成为唯一专门从事网络即时通信的公司。心无旁骛的专注使得马化腾不受别人的左右,也使得他看得更远。“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已经成了马化腾的一个人生信条,并时刻鞭策和提醒着他。他说:“从表面上看,大家可能觉得腾讯什么都想做,但实际上,我们一切都是围绕着以即时通信工具QQ为基础形成的社区和平台来做的。”

  马化腾希望“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能够成为腾讯的企业精神,并能够一直保持下去。但在他看来,专注与兼顾是互补的两方面,专注并不代表硬着头皮撞南墙。“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现机会就要立刻去把握它,要有敏锐的市场感觉,这种变化给过我们压力,却也是我们成功的契机。”

  腾讯的QQ搅浑了整个互联网市场,直到现在,提起QQ都让许多互联网企业心惊胆战。这是因为,黏性巨大的它可以附着在任何载体上,然后把它变成腾讯的一部分。但更令人畏惧的是,腾讯成立10多年来,马化腾从未因腾讯在其他领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远离QQ,反倒更把QQ捧在手心。专注,促成了马化腾的成功,也让腾讯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佼佼者。

  马化腾的成功哲学

  放眼全球,几乎没有一家即时通信运营商像腾讯这样把自己的命运绑在一个业务上。多年的专注让腾讯看起来总是那么的“清一色”,提起腾讯,人们马上想到的还是QQ,并不是门户、网游、微博等。这说明了一点,马化腾把专注作为了腾讯的一种标志。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从马化腾的经营哲学中有所领悟。专注是一种可怕的且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很容易地把一个企业从低谷拽向高峰——只要专注下去。马化腾的专注,让QQ的使用者能够感受他在其中倾注的热情和精力,甚至有心的用户在使用QQ时都会发现它是那样的贴近人心,似乎它有一双能够洞悉人心的眼睛一样,可以看到用户内心所想。更令人诧异的是,很多用户未曾想到的都被QQ一网打尽了。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多种多样的因素,但专注绝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专注的力量犹如“水滴石穿”一样,再坚硬的东西也能被它穿透。

  马化腾正因为专注于QQ——这是他擅长的,所以才有了今天如日中天的腾讯。即便后期的腾讯走上了多元化之路,将业务分散到各个领域,可其大部分精力依旧集中在即时通信上,这是马化腾起家的根本,是腾讯辉煌的基石。

  专注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2.不搞垄断和独裁

  个性签名

  虽然成立腾讯时的资金主要都由我出,但是我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我觉得,要他们的股份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但同时,我也要出主要的资金,占有大股,因为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肯定出问题,同样完蛋。

  QQ空间

  低调而内敛的马化腾,个人气质常常被人与曾经的世界首富、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比尔·盖茨相提并论,这是因为在很多业内人士眼中,马化腾的个人气质和秉性等与比尔·盖茨是最相似的:

  害羞、内敛、聪明。

  腾讯在最初成立之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马化腾却很英明地作出了自己所占股份要少于合伙人股份,但大股却必须由自己占有的决定。显然,这种魄力和英明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关键所在。

  马化腾占有大股,主要是为了让新成立的公司有一个主心骨。而在其他很多事情上,他都会与合伙人温和地商量,从不因自己是大股东而颐指气使。他懂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也知道垄断和独裁不但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是不适宜的,对于任何一个立足于长远发展的企业都没有好处。

  马化腾能够在创立公司之前便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化于无形,一是因为自身秉性使然,另外一个原因是发生在他朋友身上的事让他不得不提高警惕。他的一个朋友曾与另外两个合伙人合开了一家公司。三个创业者都是很强势的人,以至于招聘而来的员工不知道究竟应该听谁的号令。这样的公司自然于发展不利。马化腾了解了这一切,于是在创立腾讯时,便与另外4个合伙人一一约定:

  各展所长,各管一摊,明确技术、业务、行政和信息部门各自的职能,分别由不同的、在某方面有专长的人管理。如此一来,合资的几个创业者之间的分工明确,而占有大股的马化腾也会把不同的意见进行整合,然后订出最适合的方案。

  同时,这样的设计使得创业伙伴们之间更能在维持张力的同时保持和谐。在腾讯,不会有意见不合、无休止的讨论,甚至“互泼冷水”的情况出现,伙伴之间从不会因为一语不合而把关系搞僵;彼此的定位不同,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各种判断,以达到认识全面的目的。

  团队的和谐,才能聚集能量。正是有了这样和睦而稳定的团队,马化腾才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带领腾讯在纷乱的互联网市场上拼杀出一条血路,而后成为一方霸主。当MSN冲进中国互联网市场后,马化腾依旧不改初衷,用一种合力战胜了它。

  不独裁,就是在团队内体现“人人平等”。马化腾能够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才使得腾讯只要登高一呼,就可以让许多互联网业界顶尖的人才追随在他的周围。

  马化腾的成功哲学

  马化腾说:“有些专业知识无论怎么补课,都很难达到那个级别。所以,指望自己的提高去迎合公司发展的风险太大,于是一定要请人来替换你的功能。”正因为马化腾对自己有如此明智的认识,且又有容人之长的宽阔胸怀,才有了“空降兵”熊明华等人的加盟。而他们的到来,为腾讯的发展立下了赫赫之功。

  企业的领导者只有把眼光放得长远,企业的发展才能够长久。而长远的眼光要靠修炼,首先就是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平天下是果,无本便无果。

  马化腾愿意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手下,表面上看是在提升下属的能力,但事实上,他却是在修身。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心性修炼得足够强大时,就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他前行的脚步。

  一个人能否让自己以善意的态度和平和的心境去接纳别人,决定了他一生是否会有成就以及成就的大小。当你总是试着去宽慰别人,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时,你就会从心底获得一份淡然和宁静。

  马化腾的成功就有这样一种积极的因素在起作用。他懂得用谦和融会别人的想法和意见,懂得用善意的眼神去看待一个或许并不出色的提案,他善于集思广益而后作出判断。所以马化腾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

  企业经营之道,说到底就是经营者的修身善性之道。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企业领导者,讲究修身培本,未来必定是海阔天空的,前途必定是无限锦绣的。

  3.坚持——黎明前的黑暗

  个性签名

  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令自己最感动的事情,如果要排序的话,我记得首先是1999年早期即时通信用户激增的时候,当时公司只有不到10个人,资金非常有限。如何解决在有限的服务器上10万人同时在线成了一件追求极致的难题。当时我们都没有工作时间的概念,睡觉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技术上的事,非常痛恨节假日。现在想起来,那一段时间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但是不断地在技术上突破,进入其他同行没有进入的领域,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QQ空间

  上面的话是马化腾在接受《经济观察报》的采访时说的。从他的话中不难看出,“坚持”对于早期的他和腾讯创业团队而言至关重要,也是马化腾性格中最突出的一面。

  当时的QQ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出现之后,激增的用户量还来不及让马化腾等人欣喜,他们就陷入深深的烦恼。因为QQ用户数的增加就需要扩充服务器,而当时腾讯还没有盈利模式,资金极为匮乏,对马化腾而言,服务器就像是定时炸弹一样令人畏惧。

  马化腾说:“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资金是马化腾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不过银行从未听说“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理抵押贷款”的说法。当在国内寻求融资无望的情况下,马化腾的许多朋友都劝他干脆把QQ卖掉。虽然当时的QQ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1000万,可腾讯还是做着“亏本的生意”。

  1999年11月,面对日益增长的用户和无法解决的资金问题,手中只有1万多元人民币的马化腾不得不为了公司18名员工的未来而痛下决定:低价出售QQ的业务平台。网易创始人丁磊是马化腾的好友,此时的他已经获得了风险投资,网易也开始朝着投资者眼中的“赚钱机器”的方向演变着。眼见老友已经事业有成,马化腾的伤感相信是谁都可能了解的。但此时已无他法,他踏上了寻找QQ买主的道路。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或许是因为QQ生来就属于马化腾,所以他寻找买家之路十分坎坷。先是联想以看不懂马化腾的报告为由将他打发走,接着是中华网要求腾讯达到一定数目的用户后再去与其商谈,最后是深圳电信数据局以60万元人民币的低价欲买下用户数过千万的QQ——这似乎有点儿戏的味道。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人民币,可对方不予考虑。在这种“求卖无门”的情况下,马化腾决定留下QQ,自己把它养大。

  那段时期是马化腾倍感纠结的日子,对他而言是一种煎熬。他说:“明知道有收入,有前景,可以支撑用户发展,可制约我们的就是没有足够的钱买服务器和宽带,产品的口碑是做到了,可没有资金。”

  当今天QQ以成几何级数的增长趋势呈现在用户眼前时,相信马化腾会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他说:“我们曾险些把开发出的QQ软件以6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别人。现在有点庆幸当初没有贸然行事。要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失去了长远机会。”

  坚持,在马化腾自养QQ的过程中是主基调、主旋律。虽然他曾想着出售QQ,但在可以出售的情况下他还是守住了自己的信念。

  黎明前总会有一个十分黑暗的时段,这让无数英雄最终功败垂成。在暂时的黑暗中等待黎明的到来,需要对自己有很强的信心,需要一股超乎常人的韧劲。

  马化腾的成功哲学

  QQ从诞生到成功地发展壮大,是因为有马化腾的坚持。当时的互联网刚在兴起的阶段,加之很多人鼓吹“一个好的想法就会让你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所以大部分在互联网上淘金的勇士们都对先期的亏损不以为然。马化腾的腾讯也经受过这样的煎熬:

  看着“客似云来”,却无法创造经济价值。

  在当时的互联网领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互联网领域,你确实很难看得清楚。这个领域新到连价值规律、商业规律都是全新的,甚至是反传统的。”这样的言辞让当时鼎鼎大名的雅虎、亚马逊等都像比赛似的在“烧钱”、亏钱。

  对很多大公司、有实力的公司而言,“烧钱”是它们力所能及的事,但对于像腾讯这样在互联网领域刚起步的自创公司,“烧钱”就像是“烧命”一般。这也难怪马化腾有了出售QQ的念头。

  但令人欣慰的是,坚持终于使腾讯拨云见日,并一步步发向辉煌。这种品格,成就了马化腾,也成就了腾讯。

  面对挫折、面对逆境、面对磨难,坚持总能将它们化于无形,总能化不可能为可能,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4.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

  个性签名

  我在感兴趣的事情上投入的精力最大,喜欢和习惯这样做。作为软件工程师,我更希望自己从事的不只是一项工作,而是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QQ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可以发挥智力潜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则只能发挥智力潜能的20%左右。

  互联网是马化腾的一个兴趣,他从大学时代便开始迷恋上了“慧多网”(FidoNet,1984年诞生于美国,并非现在意义上的互联网)。当时的马化腾是中国内地最早的网民之一。借着这种兴趣,马化腾开始在慧多网上下工夫。

  1995年2月,马化腾在慧多网上挂了半年之后,开始了他的“网络行动”。他投资5万元人民币在家里安装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并自荐担当起了慧多网深圳站站长的角色。后来他被亲切地称为“马站长”。他的父亲曾说:“那时候装一部电话需要4000多元初装费,幸好当时女儿和几个亲戚在电话公司工作,可以半价申请安装,于是就申请了4部半价电话,供马化腾上网使用。”

  成为慧多网深圳站的站长后,马化腾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深圳的“马站”在慧多网上聚拢了极高的人气。今天的马化腾回忆当时那段生活时说:“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至今也没有改变过。”

  在网络上,不但满足了他的个人爱好,也让他结识了一大批日后给予了他极大帮助的朋友——丁磊、求伯君,他们都对马化腾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