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马化腾的人生哲学 > 第18章 开拓哲学(2)

第18章 开拓哲学(2)

书籍名:《马化腾的人生哲学》    作者:周义博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4.腾讯做电子商务应该是四两拨千斤

  个性签名

  我们对QQ进军C2C还是信心十足,因为腾讯自身有平台,做电子商务应该是四两拨千斤的道理,所以尽管我们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但还是会聪明地花钱,在投入上也是这个原则。这个平台不会跟ebay易趣、淘宝等硬拼,投入也不庞大,只是服务于QQ即时通信平台的用户,以增加他们的黏度。

  国内的C2C市场目前还处于战国时代,纵使淘宝现在的发展势头十分猛,不过市场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C2C虽然有黏性,但是相对即时通信的黏性来说可能还是很弱。因而从长远来看,只要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就有分割市场的可能,淘宝不会永远一家独大。

  QQ空间

  2005年,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增长和成熟,在线支付、信用卡支付等用户行为日益普遍的时候,人们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逐渐形成。这间接为马云的淘宝营造出了一个“丰收的季节”。

  而这一年,马化腾感到腾讯的虚拟增值服务越发成熟了,可只做增值服务的话似乎还不够“尽善尽美”。于是,他决定让多元化的赢利战略成为腾讯未来发展战略的主导。在他看来,未来互联网进入到一个比较稳定阶段的时候,电子商务的收入将会成为一个主流。马化腾每次作出的决定几乎都是极为正确的,他高远的眼光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2005年7月,马化腾将想法落到了实处——腾讯宣布将推出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正式加入C2C领域的混战之中。当时,在电子商务领域,淘宝与ebay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马化腾选择在此“天下未定”之时进入其实是很有远见的,如果等尘埃落定再进入的话,就一定会受到诸多限制。

  对于腾讯的拍拍网,马化腾表示它并非是要直接参与竞争,他说:“推出拍拍网,进入C2C电子商务市场,我们的目标不是去克隆一个淘宝,我们在C2C的内部定义上是和传统的电子商务有区别的,我们的C2C是希望通过通讯手段(即一个C)最终完成交易(即另一个C)。腾讯最核心的竞争力还在于与用户间的沟通,我们做电子商务就是希望用户能通过沟通最终完成交易。”

  2005年时的淘宝已经在与ebay的竞争中逐渐占有了主动权,虽然还不是一个大块头,但与腾讯的拍拍网相比却绝对是“庞然大物”。对于这样一个在同一国度的对手,马化腾却并不在意。因为他觉得中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一个很初期的市场培育阶段,远没有成熟。马化腾曾为此做过一项调查,他更认为拍拍网此时进入电子商务市场是“顺应天命”的。

  马化腾曾就“在网上购物时,是否希望同卖家即时沟通一下?”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答案是令他满意的——接受调查的94%的人都认为“非常需要”。于是,马化腾便神奇地将即时通信融入了电子商务中。他说:“我们的做法就是和IM结合起来做,这样做起来市场更火,对用户来说也更有好处……沟通是电子商务中很重要的一环,有沟通才有理解,有理解才能够相互信任。”

  拍拍网与腾讯QQ的联合,算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电子商务形式。它能够很好地与手机短信、邮箱等各种通信手段融合在一起。腾讯QQ业已成为中国网民中最普及的即时通信工具,所以拍拍网与之联合,就能够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互联互通”。

  马化腾的成功哲学

  将即时通信与电子商务相联合,让腾讯的拍拍网有别于普通的拍卖平台。虽然此后很多电子商务平台都开始效法拍拍网的这一举措,但马化腾作为这一举措的创新者,还是占有着相当大的先发优势的。

  马化腾能够想到将自身强大的即时通信平台资源整合到电子商务平台中,除了他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高远的眼光,另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腾讯自身资源的庞大。马化腾能够较好地利用自身资源开拓新的业务板块,这让拍拍网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后备力量。也难怪他会说出“四两拨千斤”的话了。

  企业自身资源时常会被企业领导者所忽视,或者是熟视无睹。企业的发展自然要借助外力,但在此之前把企业自身的全部优势发挥出来才是关键。马化腾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带领腾讯从一个高峰登上另一个高峰。从他涉足的每一个领域都能看出,腾讯即时通信带来的聚拢效应被他巧妙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所进入的每一个领域。这也是他为什么每次进入新的领域都能有收获、腾讯都会成为“全民公敌”的根本原因。

  马化腾曾表示,一个业务有许多的切入点,最重要的就是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这个市场做起来。沟通是即时通信最大的特点,而马化腾也从电子商务中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把即时通信与电子商务联合起来是水到渠成的。

  相信从马化腾的身上,大多数企业领导者都能学习到这一点:发展自身,以自身为依托和基础,向更宽广的范围扩散。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业务发展到何种程度,核心资源、基础资源、自有资源是绝对不能丢的。

  5.我们会进入门户前三

  个性签名

  相信今年(2004年)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门户网站开始涉足即时通信领域,而腾讯也越来越开始关注QQ.com在我们业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我们曾经提出过大门户概念,就是构想未来的QQ.com将在传统资讯服务的基础上,更加延伸到无线服务、游戏等领域,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对于用户的黏性,推广我们门户上的网络硬盘、在线新闻广播、音乐点播等新的应用。

  QQ空间

  进军门户网站,马化腾凭借的还是自身资源的庞大。依托于即时通信QQ的巨大黏性,腾讯迅速在互联网领域“跑马圈地”,所到之处几乎遍地插起了腾讯的大旗。不过,在进军门户网站领域时,马化腾遭到了腾讯内部的一致反对。

  为了让自己的“门户理想”得以实现,马化腾在私下里与技术人员接触,让他们先做出一个php版本,接着,他拿着这个版本开始了说服工作。过了很长时间,马化腾才说服腾讯高管们同意他做门户网站。

  2003年12月,腾讯正式踏足门户网站领域。为此,腾讯不惜重金从国外买回了QQ.com域名。在门户网站领域,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上已经有了新浪等一方霸主,腾讯与它们相比晚了五六年的时间。虽然错过了门户网站的“镀金时代”,可腾讯依托于即时通信QQ的庞大用户群,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崛起了。

  为了让腾讯的门户网站在新浪等门户大鳄的眼皮底下生存,马化腾制定了巧妙的战略步骤。他说:“腾讯在做门户的时候已确定了几个战略步骤:首先借助娱乐资讯收入,有了基础之后再加强高端平台建设,流量上来之后还要转成收入。广告收入是第二步,现在初见成效。广告收入同时需要匹配一个媒体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只有流量肯定是不够的。下一步腾讯要把流量转向品牌影响力方面,同时促进广告销售的成长。”

  按照这样的战略步骤,马化腾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打造着腾讯的门户网站。最初,在刚刚进入门户网站领域时,马化腾向外界传递出的信号是:QQ.com定位于娱乐型的门户网站。马化腾此举,便是要回避与三大门户网站以及后起之秀TOM直接碰撞,以便能够顺利地实施此前制定的战略步骤。

  2004年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QQ.com的流量直线上升。在上线一周年的庆典上,马化腾信心十足地提出了争取在三年之内把QQ.com打造成中国前三名的综合类门户网站。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到了2005年上半年,QQ.com在中国门户网站流量指标排名榜上已经稳居第四名,其中新闻、娱乐、游戏等优势频道的流量更是直逼新浪。

  2005年底,腾讯的门户网站有了更加长足的进步,总体访问量已一举超过了搜狐,排在了新浪、网易之后,位居第三位。其中,新闻频道排在第三位,仅次于新浪和搜狐;娱乐频道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新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