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传 > 第三十

第三十

书籍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全传》    作者:高阳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七姑奶奶的安排是,请胡老太太收阿巧姐为义女,于是胡雪岩便是以“舅爷”的身分唱一出“嫁妹”了。这原是古人常有之事,在此时此地来说,特别显得情理周至,怡情老二自然赞成

,也为阿巧姐高兴,认为这样子做,她倒是“修成正果”了。

七姑奶奶也很得意于自己的这个打算,性子本来急,又正兴头的时候,当时就要邀怡情老二一起去看阿巧姐,当面锣、对面鼓。彻底说个明白。倒还是怡情老二比较持重,认为应该先跟

阿金碰个头,打听清楚了邀她一起去谈,更容易使阿巧姐受“那也好!”七姑奶奶问道:“我们就去看阿金。”

“这……”怡情老二知道阿金因为养着小白脸,忌讳生客上门,但这话不便明说,所以掉个枪花:“七姑奶奶,你的身分不便到她那里去。我叫人去喊她来。”

于是她唤带来的小大姐,赶到兆富里去请阿金,特别叮嘱喊一乘“野鸡马车”,坐催阿金一起坐了来。

在这等候的当儿,少不得又聊家常。怡情者二的话中,颇有厌倦风尘之意,但也不曾表示要挑个什么样的人从良,六姑奶奶思路快,口也快,听出她的言外之意,忍不住要提出诤劝。

“二阿姐,你不要一门心思不转弯,那样也太痴了!你始终守着我五哥,守到头发白也不会成功,这里头的原因,五哥想必跟你说过。他领一帮,做事要叫人心服,弟兄穷得没饭吃,他

还要多立一个门户,你想,这话怎么说得过去?二阿姐,你死了这条心吧!”

怡情老二无词以对。黯然泫然,唯有背人拭泪。七姑奶奶也觉得心里酸酸地好不自在,倒有些懊悔,不该拿话说得这么直。

“说真的,”她没活找话,用以掩饰彼此都感到的不自然,那位张郎中倒是好人,家道也过得去,我就怎么没有想到,早应该替你做这个媒。“

“多谢你,七姑奶奶!命生得不好,吃了这碗断命饭,连想做小都不能够,还说啥?”

话中依然是怨憨之意。使得一向擅长词令的七姑奶奶也无法往下接口了。

幸好,兆富里离此不远,一辆马车很快地去而复回,载来了阿金。她在路上便已听小大姐说过,所以一见七姑奶奶,不必怡情老二引见,很客气地问道:“是尤家七姑奶奶?生得好体面!”

“不敢当!这位,”七姑奶奶问怡情老二,“想来就是阿金姐了?”

“是啊!”怡情老二做主人,先替阿金要了食物饮料,然后开门见山他说:“七姑奶奶为了关心阿巧姐,特意请你来,想问问你,这两天阿巧姐是不是到你那里去了?”

“她常到我那里来的。”

“阿金姐,”七姑奶奶说,“我们是初会,二阿姐知道我的,心直口快。

我说话有不到的地方,请你不要见气。“

这是因为阿金跟怡情老二,谈到阿巧姐时,一上来便有针锋相对之势,七姑奶奶深怕言语碰僵,不但于事无补,反倒伤了和气,所以特为先打招呼。

阿金也是久历风尘,熟透世故的人,自知一句“她常到我那里来”的答语,语气生硬,隐含敌意,成为失言,所以歉然答道:“七姑奶奶你言重了!

我的嘴笨,二阿姐又是好姐妹,说话不闲客气。你可千万不能多我的心!“

既然彼此都谦抑为怀,就无需再多作解释,反倒象真的生了意见。不过,有些话,七姑奶奶因为彼此初交,到底不便深问,要由怡情老二来说,比较合适。因而报以一笑之外,向旁边抛

了个眼色示意。

怡情老二点点头,接下来使用平静的语气,向阿金说明原委:“阿巧姐跟胡老爷生了意见,‘清官难断家务事’,谁是谁非也不必去说它,总而言之,恐怕是要分手了。七姑奶奶跟阿巧

姐的感情一向是好的,当初作成他们的姻缘,又是七姑奶奶出过力的,不管怎么说,阿巧姐的事,她不能不关心。

刚刚特地寻了我来问我,我买在不晓得。阿巧姐好久没有碰过头了,听说这两天到你那里去过,想必总踉你谈了,她到底有什么打算?“

“喔,”阿金听完,不即回答,却转脸问七姑奶奶,“阿巧姐:跟胡老爷的感情,到底怎么样?”

“不坏啊!”

“那就奇怪了!”阿金困惑地,“她每次来,总怨自己命苦。我问她:胡老爷待你好不好?她总是摇头不肯说。看样子下面那句话,她虽不说,亦可以猜想得到。这一下,却是轮到七姑

奶奶有所困惑了,”阿巧姐为啥有这样的表示?“她问”好们要分手,也是最近的事,只为胡老爷的家眷要到上海来了,大太太不容老爷在外面另立门户,阿巧姐又不肯进她家的门,以至于

弄成僵局。要说以前,看不出来他们有啥不和的地方!“

阿金点点头,“这也不去说它了。”她的脸色阴沉了,“也许要怪我不好。我有个堂房姑婆,现在是法华镇白衣庵的当家师太,一到上海,总要来看我,有时候跟阿巧姐遇见,两个人谈

得很起劲。我们那位老师太,说来说去无非‘前世不修今世苦”,劝她修修来世。这也不过出家人的老生常谈,哪知道阿巧姐倒有些入迷的样子。“

一口气说到这里,七姑奶奶才发觉自己的猜想完全错了!照这段话听来,啊巧姐去看阿金,或者与那位师大有关,不是为了想铺房间。因而急急问道:“怎样子的入迷?”

“说起来真叫想下到。她那天来问我白衣庵的地址,我告诉了她,又问她打听地址何用?她先不肯说,后来被返不过,才说实话:要到白衣庵去出家!”

七姑奶奶大惊夫色:“做尼姑?”

“哪个晓得呢?”阿金忧郁地答道:“我劝了她一夜,她始终也没有一句确实的话,是不是回心转意了,哪个也猜不透。”

“我想不会的。”怡情老二却有泰然的神情,“阿巧姐这许多年,吃惯用惯从没有过过苦日子。尼姑庵里那种清苦,她一天也过来。照我看……”

她不肯再说下去,说下去话就刻薄了。

照七姑奶奶想,阿巧姐亦未必会走到这条路上去。自觉自慰之余,却又另外上了心事,地不愿重堕风尘,固然可以令人松一口气,但这种决绝的样子,实在也是抓住胡雪岩不放的表示,

看起来麻烦还有的是。

“现在怎么办呢?”七姑奶奶叹口气说,“我都没有招数了。”

怡情老二跟她交往有年,从未见她有这样束手无策的神情。一半是为她,一半也是为阿巧姐,自觉义不容辞地在此时要出一番力。

“阿巧姐落发做尼姑是不会的,无非灰心而已!我们大家为她好,要替她想条路走!”怡情老二向阿金说:“她今年整四十岁了,这把年纪,还有啥世面好混?六姑奶奶预备替她做个媒

……”

听她谈完张良中,阿金亦颇为兴奋:“有这样的收缘结果,还做啥尼姑!”

她说,“难得七姑奶奶热心,我们跟阿巧姐是小姐妹,更加应该着力,这头煤做成功,实在是你阴功积德的好事。我看我们在这里空谈无用,不如此刻就去看她,我不相信三张嘴说不过

她一个。”

由于怡情老二与阿金很起劲,七姑奶奶的信心也恢复了,略想一想问道:“阿金姐,二阿姐,你们是不是决心要帮阿巧姐的忙?”

“自然。”怡情老二说,“只要帮得上。”

“好的!那么两位听我说一句。凡事事缓则圆,又道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从今天起,索性叫胡老爷不必再跟阿巧姐见面,我们先把她的心思引开来,让她忘记有姓胡的这个人。

这当然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所以我要先问一问两位,真要帮她的忙,一定要花工夫下去,从今天起,我们三个嬲住她,看戏听书吃大菜,坐马车兜风,看外国马戏,凡是好玩的地方,都陪

她去,她不肯去,就说我们要玩。人总是重情面的,她决计不好意思推辞,也不好意思哭丧了脸扫大家的兴。到夜里我们分班陪着她住在一起,一面是看住她,一面是跟她谈天解闷。这

样有半个月二十天下来,她的心境就不同了,到那时候再跟她提到张郎中,事情就容易成功!至于这些日子在外头玩儿的花费,我说句狂话,我还用得起,通通归我!“

“二阿姐!”阿金深深透口气,“七姑奶奶这样子的血性,话说到头了,我们只有依她,不过,也不好七姑奶奶一个人破费。”“当然。”怡情老二向七姑奶奶说:“什么都依你,只有

这上头,请你不要争,大家轮着做东,今天是我。我们走吧,邀她出来看‘杨猴子’。”

于是由怡情老二结了帐,侍者将帐单送了来,她在上面用笔画了一个只有她自己认得的花押。这样是西洋规矩,名为“签字”,表示承认有这笔帐,本来要写名字。如果不识字的,随意

涂一笔也可以,应到规矩就行了。

三个人都带着小大姐,挤上两辆“野鸡马车”,直放阿巧姐寓处,下车一看,便觉有异,大门开了一半,却无人匠门。七姑奶奶便提高了声音喊着:“阿祥,阿福!”

阿祥、阿福都不见,楼梯上匆匆奔下来一个人,晃荡着长辫子,满脸惊惶,是阿巧姐的丫头素香。

三个人面面相觑,都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七姑奶奶遇到这种情形,却很沉着,反安慰她说,“素香,你不要急!有话慢慢说。”

“奶奶不见了!”素香用带哭的声音说,“不晓得到哪里去了?”

叫她慢慢说,她说得还是没头没脑,七姑奶奶只好问道:“你怎么知道你奶奶不见了?她什么时候出的门?”

“老爷一走,没有多少时候,她叫我到香粉弄去买丝线,又差阿祥却叫米叫柴。等到我跟阿样回来,她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出门了,连门上都不知道,再看后门,是半开在那里。一直到

下半天三点钟都不见回来。我进房去一看,一只小首饰箱不见了,替换衣服也少了好些。这……这……”素香着急地,不知如何表达她的想法。

这不用说,自然是到老师大那里去了。七姑奶奶倒吸一口冷气,怔怔地望着同伴,怡情老二便问:“素香,你们老爷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素香答说:“阿祥跟轿班去寻老爷去了。”

“你们老爷在钱庄里。”七姑奶奶说,“你看,轿班还有哪个在?赶快去通知,请你们老爷到这里来,我有要紧话说。”

就在这时候、雪岩已经赶到,同来的还有萧家骥。胡雪岩跟怡情老二熟识,与阿金却是初见,不过此时亦无暇细问,同时因为有生客在,要格外镇静,免得“家丑”外扬,所以只点点头

,平静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来了?”

“我们是碰上的。”七姑奶奶答说,“有话到里面去说。

进入客厅,她方为胡雪岩引见阿金。话要说到紧要地方了,却不宜让素香与阿祥听到,所以她要求跟胡雪岩单独谈话。

“阿巧姐去的地方,我知道,在法华镇,一座尼姑庵里;事不宜迟,现在就要去寻她。我看,”七姑奶奶踌躇着说,“只好我跟阿金姐两个人去,你不宜跟她见面。”

胡雪岩大惑不解,“到底怎么回事?”他问:“何以你又知道她的行踪?

那位阿金姐,又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没有办法细说。小爷叔,你只安排我们到法华好了。”

“法华一带都是安庆来的淮军。还不知道好走不好走呢!”

“不要紧!”萧家骥说,“我去一趟好了。”

“好极!你去最好。”七姑奶奶很高兴地说,因为萧家骥跟淮军将领很熟,此去必定有许多方便。

“七姐。找想我还是应该去。”胡雪岩说,“不见面不要紧,至少让她知道我不是不关心她。你看呢!”

“我是怕你们见了面吵起来,弄得局面很不好收场。既然小爷叔这么说,去了也不要紧。”

***到得法华镇,已经黄昏。萧家骥去找淮军大将程学启部下的一个营官,姓朱,人很爽朗热心,问明来意,请他们吃了一顿饭,然后将地保老胡找了来,说知究竟。

“好的。好的!我来领路。”老胡说道:“请两位跟我来。”

于是迎着月色,往东而去,走不多远,折进一条巷子,巷底有处人家,一带粉墙,墙内花木繁盛,新月微光,影影绰绰,熏风过处,传来一阵浓郁的“夜来香”的香味,每个人都觉得精

神一振,而一颗心却无缘无故地飘荡不定,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胀满的感觉。

这份感觉以萧家骥为尤其,不由得便问:“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地保答说:“就是白衣庵。晚上来,要走边门。”

边门是一道厚实的木板门,举手可及的上方,有个不为人所注意的扁圆形铁环,地保一伸手拉了两下,只听“克啷、克啷”的响声。不久,听得脚步声,然后门开一线,有人问道:“哪

位?”

“小音,是我!”

“噢!”门内小音问道,“老胡,这辰光来做啥?”

“你有没有看见客人?”地保指着后面的人说,“你跟了尘师父去说,是我带来的人。”

门“呀”地一声开了,灯光照处,小音是个俗家打扮的垂发女郎,等客人都进了门,将门关上,然后一言不发地往前走,穿过一条花径,越过两条走廊,到了一处禅房,看样子是待客之

处,她停了下来,看着地保老胡。

老胡略有些踌躇,“总爷!”他哈腰问:“是不是我陪着你老在这里坐一坐?”

这何消说得?萧把总自然照办。于是老胡跟小音悄悄说了几句,然后示意胡雪岩跟着小音走。

穿过禅房,便是一个大院子,绕向西边的回廊,但见人影、花影一齐映在雪白的粉墙上,还有一头猫的影子,弓起了背,正在东面屋脊上“叫春”。

萧家骥用手肘轻轻将胡雪岩撞了一下,同时口中在念:“曲径通幽处,掸房花木深!”

胡雪岩也看出这白衣庵大有蹊跷。但萧家骥的行径,近乎佻……,不是礼佛之道,便咳嗽一声,示意他捡点。

于是默默地随着小音进入另一座院落,一庭树木,三楹精舍,值香花香,交杂飘送,萧家骥不由得失声赞道:“好雅致的地方!”

“请里面坐。”小音揭开门帘肃客,“我去请了尘师父来。”说完,她又管自己走了。

两个人进屋一看,屋中上首供着一座白瓷观音,东面是一排本色的桧木

几椅,西面一张极大的木榻,上铺蜀锦棉垫。瓶花吐艳,炉香袅袅,配着一张古琴,布置得精雅非凡,但这一切,都不及悬在木榻上方的一张横披,更使得萧家骥注目。

“胡先生!”萧家骥显得有些兴奋,“你看!”

横披上是三首诗,胡雪岩总算念得断句:闲叩禅关访素娥,醮坛药院覆松萝,一庭桂子迎人落,满壁图书献佛多。

作赋我应惭宋玉,拈花卿合伴维摩。

尘心到此都消尽,细味前缘总是魔!

旧传奔月数嫦娥,今叩云房锁丝萝,才调玄机应不让,风怀孙绰觉偏多,谁参半分优婆塞?待悟三乘阿笈摩。

何日伊萍同设馔,清凉世界遣诗魔。

群花榜上笑痕多,梓里云房此日过。

君自怜才留好句,我曾击节听高歌。

清阴远托伽山竹,冶艳低牵茅屋萝。

点缀秋光篱下菊,尽将游思付禅魔。

胡雪岩在文墨这方面,还不及萧家骥,不知道宋玉、孙绰是何许人?也不知道玄机是指的床朗女道士鱼玄机。佛经上的那些出典更是莫名其妙。但诗句中的语气不似对戒律森严的女僧,

却是看得出来的。因而愕然相问:“这是啥名堂?”

“你看着好了。”萧家骥轻声答道:“这位了尘师太,不是嘉兴人就是昆山人,不然就是震泽,盛泽人。”

昆山的尼站有何异处,胡雪岩不知道,但嘉兴的尼庵是亲自领教过的。

震泽和盛泽的风俗,他在吴江同里的时候,也听人说过、这两处地方,盛产丝绸,地方富庶,风俗奢靡。盛泽讲究在尼姑庵宴客,一桌素筵,比燕菜席还要贵,据说是用肥鸡与上好的火

腿熬法调味,所以鲜美绝伦。震泽尼姑庵的烹调。

亦是有名的,荤素并行,不逊于无锡的船菜。当然,佳看以外,还有可餐的秀色。

这样回忆着,再又从初见老胡,说夜访白衣庵“没有啥不便”想起,一直到眼前的情景,觉得无一处不是证实了萧家骥的看法,因而好奇大起,渴望着看一看了尘是什么样子。

萧家骥反显得比他沉着,“胡先生,”他说,“只怕弄错了!

阿巧姐不会在这里。“

“何以见得?”

“‘这里,哪是祝发修行的地方?”

胡雪岩正待答话,一眼瞥见玻璃窗外,一盏白纱灯光冉冉而来,便住口不言,同时起身等候。门帘启处,先见小音,次见了尘,若非预知,不会相信所见的是个出家人。

她当然也不是纯俗家打扮,不曾“三络梳头,两截穿衣”,发长齐肩,穿的是一件圆领长袍,说它是僧袍固然可以,但潜袍不会用那种闪闪生光的

玄色软缎来做,更不会窄腰小油,裁剪得那么称体。

看到脸上,更不象出家人,虽未敷粉,却曾施朱,她的皮肤本来就白,亦无需敷粉,特别是那双眼睛,初看是剪水双瞳,再看才知别蕴春情。

是这样的人物,便不宜过于持重拘谨,胡雪岩笑嘻嘻地双掌台十,打个问讯:“可是了法师太?”

“我是了尘。施主尊姓?”

“我姓胡。这位姓萧。”

于是了尘一一行礼,请“施主”落坐,她自己盘腿坐在木榻上相陪,动问来意。

“原是来见当家老师大的,听地保老胡说,宝庵其实是由了,尘师大当家,有点小事打听,请我这位萧老弟说吧!”

萧家骥点点头,不谈来意却先问道:“听了尘师大的口音是震泽?”

了尘脸上一红:“是的。”

“这三首诗,”萧家骥向她上方一指,“好得很!”

“也是三位施主,一时雅兴,疯言疯语的,无奈他何!”说着,了尘微微笑了,“萧施主在震泽住过?”

“是的。住过一年多,那时还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

“意思是现在都懂了?”

这样率直反问,有些咄咄逼人的意味,萧家骥自非弱者,不会艰于应付,从容自若地答道,“也还不十分懂,改日再来领教。今天有件事,要清了尘师太务必帮个忙。”

“言重!请吩咐,只怕帮不了什么忙。”

“只要肯帮忙,只是一句话的事。”萧家骥问道:“白衣庵今天可有一位堂客,是来求当家老师太收容的。这位堂客是闹家务一时想不开,或许她跟当家师太说过,为她瞒一瞒行迹。倘

或如此,她就害了白衣庵了!”

了尘颜色一变,是受惊的神气,望望这个,又望望那个,终于点点头说:“有的。可就是这位胡施主的宝眷?”

果然在这里,一旦证实了全力所追求的消息,反倒不知所措。萧家骥与胡雪岩对望着,沉默着,交换的眼色中,提出了同样的疑问:阿巧姐投身在这白衣庵中,到底是为了什么?

若说为了修行,诚如萧家骥所说:“这里,哪是祝发修行的地方?”倘使不是为了修行,那么非杨即墨,阿巧姐便是另一个了尘。这一层不先弄明白,不能有所决定,这一层要弄明白,

却又不知如何着手。

终于是胡雪岩作了一个决定:“了尘师大,我请这位萧老弟先跟敝眷见一面。不知道行不行?”

“有什么不行?这样最好,不过,我得先同一问她:”

由于了尘赞成萧家骥跟阿巧姐见面,因而可以猜想得到,所谓“问一问她”,其实是劝一劝她。反正只要了尘肯帮忙,一定能够见得着面,胡雪岩和萧家骥就都无话说,愿意静等。

等了尘一走,萧家骥问道:“胡先生,见了阿巧姐,我怎么说?”

“我只奇怪,”胡雪岩答非所问:“这里是怎样一处地方,莫非那个什么阿金一点都不晓得?”

“现在没有工夫去追究这个疑问。胡先生,你只说我见了阿巧姐该怎么样?”

“什么都不必说,只问问她,到底作何打算?问清楚了,回去跟你师娘商量。”

***跟阿巧姐见面的地方,是当家老师大养静的那座院子,陈设比不上了尘的屋子,但亦比其他的尼姑庵来得精致,见得白衣庵相当富庶,如果不是有大笔不动产,可以按期坐收租息,

便是有丰富的香金收入。

阿巧姐容颜憔悴,见了萧家骥眼圈都红了。招呼过后,萧家骥开门见山地问:“阿巧姐,你怎么想了想,跑到这地方来了?”

“我老早想来了。做人无味,修修来世。”

这是说,她的本意是要出家。萧家骥便问,“这里你以前来过没有?”

“没有。”

怕隔墙有耳,萧家骥话不能明说,想了一下,记起胡雪岩的疑问,随即问道:“阿金呢?她来过没有?”这意思是问,阿金如果来过,当然知道这里的情形,莫非不曾跟你说过?

阿巧姐摇摇头:“也没有。”

“那就难怪了:”

话只能说这一句,而阿巧姐似乎是了解的,幽幽地叹了口无声的气,仿佛也是有好些话无法畅所欲言似地。

“现在怎么样呢?”萧家骥问道:“你总有个打算。”

“我……”阿巧姐说,“我先住在这里。慢慢打算。”

“也好。”萧家骥说,“明天,我师娘会来看你。”

“不要!”阿巧姐断然决然他说,“请她不要来。”

这很奇怪!能见一个象自己这样渊源不深的男客,倒不愿见一向交好的七姑奶奶,而且语气决绝,其中必有缘故。

他的思路很快,想得既宽且深,所以在这些地方,格外谨慎,想了一下说:“阿巧姐,我晓得你跟我师娘,感情一向很好,你这话,我回去是不是照实说?”

“为什么不能照实说?”

“那么,我师娘问我:为啥她不要我去?我怎么答复她”问到这话,阿巧姐脸上出现了一种怨恨的表情,“我俗家的亲戚朋友都断了!”她说,“所以不要她来看我,来了我也不见。”

语气越发决绝,加上她那种脸色,竟似跟七姑奶奶有不解之仇。萧家骥大为惊骇,可是说话却更谨慎了。

“阿巧姐,”他旁敲侧击地探索真相,“我不也是俗家人吗?”

这一问算是捉住她话中一个无法辩解的漏洞。她脸上阴暗不定地好半天,终于有了答复:“萧少爷,说实话,我是怕你师娘。她手段厉害,我弄不过她,再说句实话,做人无味,叫人灰

心,也就是为了这一点,自以为是心换心的好朋友,哪知道两面三刀,帮着别人来算计我。真正心都凉透了!

萧少爷,这话你一定奇怪,一定不相信,不过,你也要想想,我三十多岁的人,各种各样的世面也见识过,总还不至于连人好人坏都看不出,无缘无故冤枉你师娘。你师娘啊,真正是…

…“她摇摇头,不肯再说下去。

这番话,在萧家骥简直是震动了!他实在不明白,也不能接受她对七姑奶奶这样严酷的批评。愣了好一会才说:“阿巧姐到底为了啥?我实在想不通!请你说给我听听看。如果是师娘不

对,我们做晚辈的,当然不敢说什么,

不过肚子里的是非是有的。“

“如果,萧少爷,你肯当着菩萨起誓,什么话只摆在肚子里,我就说给你听。”

“你是说,你的话不能告诉我师父、师娘?”

“对了。”

“好!我起誓:如果阿巧姐对我说的话,我告诉了我师父师娘,叫我天打雷劈。”

阿巧姐点头表示满意,然后说道:“你师娘真叫‘又做师娘又做鬼’……”

用这句苛刻的批评开头,阿巧姐将七姑奶奶几次劝她的话“夹叙夹议”

地从头细诉,照她的看法,完全是七姑奶奶有意要拆散她跟胡雪岩的烟缘,七姑奶奶劝她委屈,入门见礼正正式式做胡家的偏房,看似好意,其实是虚情,因为明知她决不愿这么做,就

尽不妨这么说,好逼得不能不下堂求去。

对胡雪岩,七姑奶奶在她面前一再说他“滑头”,“没常性,见一个爱一个”,听来是骂胡雪岩,而其实是帮他。

“萧少爷你想,你这位师娘开口‘小爷叔,,闭口’小爷叔‘,敬得他来象菩萨。就算他真的’滑头‘、’没常性‘,又怎好去说他?”阿巧姐说到这里很激动了,“我先倒也当她生来

爽直,真的是为我抱不平,所以有啥说啥。后来越想越不对,前前后后,想了又想,才晓得她的意思,无非说胡某人怎么样不是人,犯不着再跟他而已!”

听她对七姑奶奶的指责,实在不无道理。但越觉得她有道理,越觉得心里难过,因为萧家骤对他的这位师娘,有如幼弟之于长姐,既敬且爱。多少年来存在心目中的一个伉爽、正直、热

心、慷慨的完美印象,此时似乎发现了裂痕,怎不叫人痛心?

因此,他竟没有一句话说。这一方面是感到对阿巧姐安慰,或为七姑奶奶辩护都不甚合适,另一方面也实在是沮丧得什么话都懒得说了。

***一见萧家骥的脸色,胡雪岩下一大跳,他倒象害了一场病似地。何以跟阿巧姐见了一次面,有这样的似乎受了极大刺激的禅情?令人惊疑莫释,而又苦于不便深问,只问得一句:“

见过面了?”

“见过了。我们谢谢了尘师太,告辞吧!”

了尘又变得很沉着了,她也不提阿巧姐,只殷勤地请胡雪岩与萧家骥再来“随喜”。尼姑庵中何以请男施主来随喜?这话听来便令人有异样之感,只是无暇去分辨她的言外之意。不过,

胡雪岩对人情应酬上的过节,一向不会忽略,想到有件事该做,随即说了出来:“请问,缘簿在哪里?”

“不必客气了!”

胡雪岩已经发现,黄色封面的缘簿,就挂在墙壁上,便随手一摘,交给萧家骥说:“请你写一写,写一百两银子。”

“太多了!”了尘接口说道:“如果说是为了宝眷住在我们这里,要写这么多,那也用不着!出家人受十方供养,也供养十方,不必胡施主费心。”

“那是两回事。”萧家骥越出他的范围,代为回答:“各人尽各人的心意。”

接着,萧家骥便用现成的笔砚,写了缘簿。胡雪岩取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夹在缘簿中一起放在桌上,随即告辞出庵。回营谢过程管带,仍旧由原来护送的人送回上海。

一路奔驰,无暇交谈,到了闹区,萧家骥才勒住马说道:“胡先生,到你府上去细谈。”

于是遣走了那名马弄,一起到胡雪岩与阿巧姐双栖之处。粉查犹香,明镜如昨,但却别有一股凄凉的意味。胡雪岩换了个地方,在他书房中闭门深谈。

听萧家骥转述了阿巧姐的愤慨之词,胡雪岩才知道他为何有那样痛苦的神态。当然,在胡雪岩也很难过,自他认识七姑奶奶以来,从未听见有人对她有这样严苛的批评,如今为了自己,

使她在阿巧姐口中落了个阴险小人的名声,想想实在对不起七姑奶奶。

“胡先生,”萧家骥将一路上不断在想的一句话,问了出来:“我师娘是不是真的象阿巧姐所说的那样,是有意耍手段?”

“是的。”胡雪岩点点头,“这是她过于热心之故。阿巧姐的话,大致都对,只有一点她弄错了。你师娘这样做,实实在在是为了她打算。”

接着胡雪岩便为七姑奶奶解释,她是真正替阿巧姐的终身打算,既然不愿做偏房,不如分子,择人而事。他虽不知道七姑奶奶有意为阿巧姐与张郎中撮合,但他相信,以七姑奶奶的热心

待人,一定会替阿巧姐觅个妥当的归宿。

这番解释,萧家骥完全能够接受,甚至可以说,他所希望的,就是这样一番能为七姑奶奶洗刷恶名的解释,因此神态顿时不同,轻快欣慰,仿佛卸下了肩上的重担似地。

“原说呢,我师娘怎么会做这种事?她如果听说阿巧姐是这样深的误会?不知道要气成什么样子?”

“对了!”胡雪岩里然惊觉:“阿巧姐的话,绝对不能跟她说。”

“不说又怎么交代?”

于是两个人商量如何搪塞七姑奶奶?说没有找到,她会再托阿金去找,说是已经祝发,决不肯再回家,她一定亦不会死心,自己找到白衣庵去碰钉子。想来想去没有妥当的办法。

丢下这层不谈,萧家骥问道:“胡先生,那么你对阿巧姐,究竟作何打算呢?”

这话也使得胡雪岩很难回答,心里转了好半天的念头,付之一叹:“我只有挨骂了!”

“这是说,决定割舍?”

“不割舍又如何?”

“那就这样,索性置之不理。”萧家骥说:“心肠要硬就硬到底!”

“是我自己良心上的事。”胡雪岩说,“置之不理,似乎也不是办法。”

“怎么才是办法?”萧家骥说,“要阿巧姐心甘情愿地分手,是办不到的事。”

“不求她心甘情愿,只望她咽得下那口气。”胡雪岩作了决定:“我想这样子办……”

他的办法是一方面用缓兵之计,稳住七姑奶奶,只说阿巧姐由白衣庵的当家师太介绍,已远赴他乡,目前正派人追下去劝驾了,一方面要拜托怡情老二转托阿金:第一,帮着瞒谎,不能

在七姑奶奶面前道破真相,第二,请她跟阿巧姐去见一面,转达一句话,不管阿巧姐要干什么,祝发也好,从良也好,乃至于步了尘的后尘也好,胡雪岩都不会干预,而且预备送她一大笔

钱。

说完了他的打算,胡雪岩自己亦有如释重负之感,因为牵缠多日,终于有了快刀斩乱麻的处置。而在萧家骥,虽并不以为这是一个好办法,只是除此之外,别无善策,而况毕竟事不干己

,要想使劲出力也用不上,只有点点头表示赞成。

“事不宜迟,你师娘还在等回音,该干什么干什么,今天晚上还要辛苦你。”

“胡先生的事就等于我师父的事,”萧家骥想了一下说,“我们先去看怡情老二。”

到了怡情老二那里,灯红酒绿,夜正未央。不过她是“本家”,另有自己的“小房子”,好在相去不远,“相帮”领着,片刻就到。入门之时,正听得客厅里的自鸣钟打十二下,怡情老

二虽不曾睡,却已上楼回卧室了。

听得小大姐一报,她请客人上楼。端午将近的天气,相当闷热,她穿一件家常绸夹袄对客,袖管很大也很短,露出两弯雪白的膀子,一支手膀上戴一只金镯,一支手腕上戴一只翠镯,丰

容盛鬋,一副福相,这使得萧家骥又生感触,相形之下,越觉得阿巧姐憔悴可怜。

由于胡、萧二人的初次光临,怡情老二少不得有一番周旋,倒茶摆果碟子,还要“开灯”请客人“躺一息”。主人殷勤,客人当然也要故作闲豫,先说些不相干的话,然后谈入正题。

萧家骥刚说得一句“阿巧姐果然在白衣庵”,小大姐端着托盘进房,于是小酌消夜,一面细谈此行经过,萧家骥说完,胡雪岩接着开口,拜托怡情老二从中斡旋。

一直静听不语的怡情老二,不即置答,事情太离奇了,她竟一时还摸不清头绪。眨着眼想了好一会才摇摇头说:“胡老爷,我看事情不是这么做法。

这件事少不得七姑奶奶!“

接着,她谈到张郎中,认为七姑奶奶的做法是正办。至于阿巧姐有所误会,无论如何是解释得清楚的。为今之计,只有设法将阿巧姐劝了回来,化解误会,消除怨恨,归嫁张宅,这一切

只要大家同心协力花功夫下去,一定可以有圆满的结局。

“阿金不必让她插手了,决绝的话,更不可以说。现在阿巧姐的心思想偏了,要耐心拿它慢慢扭过来。七姑奶奶脾气虽毛躁,倒是最肯体恤人,最肯顾大局,阿巧姐的误会,她肯原谅的

,也肯委屈的。不过话可以跟她说明白,犯不着让她到白衣庵去碰钉子。我看,胡老爷……”

她有意不再说下去,是希望胡雪岩有所意会,自动作一个表示。而胡雪岩的心思很乱,不耐细想,率直问道:“二阿姐,你要说啥?”

“我说,胡老爷,你委屈一点,明天再亲自到白衣庵去一趟,赔个笑脸,说两句好话,拿阿巧姐先劝了回来再说。”

这个要求,胡雪岩答应不下。三番两次,牵缠不清,以至于搁下好多正事不能办,他心里实在也厌倦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快刀斩乱麻的措施,却又不能实行,反转要跟阿巧姐去赔笑

脸,说好话,不但有些于心不甘,也怕她以为自己回心转意,觉得少不得她,越发牵缠得紧,岂不是更招麻烦?

看他面有难色,怡情老二颇为着急,“胡老爷,”她说,“别样见识,我万万不及你们做官的老爷们,只有这件事上,我有把握。为啥呢?女人的心思,只有女人晓得,再说,阿巧姐跟

我相处也不止一年,她的性情,我当

然摸得透。胡者爷,我说的是好话,你不听会懊悔!“

胡雪岩本对怡情老二有些成见,觉得她未免有所袒护,再听她这番话,成见自然加深,所以一时并无表示,只作个沉吟的样子,当作不以为然的答复。

萧家骥旁观者清,一方面觉得怡情老二的话虽说得率直了些,而做法是高明的,男——方面又知道胡雪岩的心境,这时不便固劝,越劝越坏。好在阿巧姐的下落有了,在白衣庵多住些日

子亦不要紧。为了避免造成僵局,只有照“事缓则圆”这句话去做。

“胡先生也有胡先生的难处,不过你的宗旨是对的!”他加重了语气,同时对怡情者二使个眼色,“慢慢来,迟早要拿事情办通的。”

“也好。请萧少爷劝劝胡老爷!”

“我知道,我知道。”萧家骥连声答应,“明天我给你回话。今天不早了,走吧!”

辞别出门,胡雪岩步履蹒跚,真有心力交瘁之感。萧家骥当然亦不便多说,只问一句:“胡先生,你今天歇在哪里?我送你去。”

“我到钱庄里去睡。”胡雪岩问道:“你今天还要不要去见你师娘。”

“今天就不必去了。这么晚!”

“好的。”胡雪岩沉吟了一会,皱眉摇头,显得不胜其烦似地,“等一两天再说吧!我真的脑筋都笨了,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拉拉扯扯,弄不清爽的麻烦!”

“那么,”萧家骥低声下气地,倒象自己惹上了麻烦,向人求教那样:“明天见了我师娘,我应当怎么说?”

这一次胡雪岩答得非常爽脆:“只要不伤你师娘的心,怎么说都可以。”

回到钱庄,只为心里懊恼,胡雪岩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市声渐起,方始朦胧睡去。

正好梦方酣之时,突然被人推醒,睁开涩重的睡眼,只见萧家骥笑嘻嘻地站在床前,“胡先生,”他说,“宝眷都到了!”

胡雪岩睡意全消,一骨碌地翻身而起,一面掀被,一面问道:“在哪里?”

“先到我师娘那里,一翻皇历,恰好是宜于进屋的好日子,决定此刻就回新居。师娘着我来通知胡先生。”

于是胡家母子夫妇父女相聚,恍如隔世,全家大小,呜咽不止,还有七姑奶奶在一旁陪着掉泪。好不容易一个个止住了哭声,细叙别后光景,谈到悲痛之处,少不得又淌眼泪,就这样谈

了哭、哭了谈,一直到第三天上,胡老太太与胡雪岩的情绪,才算稳定下来。

这三天之中,最忙的自然是七姑奶奶,胡家初到上海,一切陌生,处处要她指点照料。但是只要稍为静了下来,她就会想到阿巧姐,中年弃妇,栖身尼寺,设身处地为她想一想,不知生

趣何在?

因此,她不时会自惊:不要阿巧姐寻了短见了?这种不安,与日俱增,不能不找刘不才去商量了。

“不要紧!”刘不才答说,“我跟萧家骥去一趟,看情形再说。”

于是找到萧家骥,轻车熟路,到了白衣庵,一叩禅关,来应门的仍旧是小音。

“喔,萧施主,”小音还认得她,“阿巧姐到宁波去了!”

这个消息太突兀了,“她到宁波去做什么?”萧家骥问。

“我师父会告诉你。”小音答说,“我师父说过,萧施主一定还会来,果然不错。请进,请进。”

于是两人被延入萧家骥上次到过的那座精舍中,坐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了尘飘然出现,刘不才眼睛一亮,不由得含笑起立。

“了尘师太,”萧家骥为刘不才介绍,“这位姓刘,是胡家的长亲。”

“喔,请坐!”了尘开门见山地说,“两位想必是来劝阿巧姐回去的?”

“是的,听小师大说,她列宁波去了?可有这话?”

“前天走的。去觅归宿去了。”

萧家骥大为惊喜,“了尘师太,”他问,“关于阿巧姐的身世,想来完全知道?”

“不错!就因为知道了她的身世,我才劝她到宁波去的。”

“原来是了主师太的法力无边,劝得她回了头!”刘不才合十在胸,闭着眼喃喃说道:“大功德,大功德!”

模样有点滑稽,了尘不由得抿嘴一笑,对刘不才仿佛很感兴味似地。

“的确是一场大功德!”萧家骥问道:“了尘师太开示她的话,能不能告诉我们听听?”

“无非拿‘因缘’二字来打动她。我劝她,跟胡施主的缘分尽了,不必强求。当初种那个因,如今结这个果,是一定的。至于张郎中那面,种了新因,依旧会结果,此生不结,来生再结。尘世轮回,就是这样一番不断的因果。倒不如今世了掉这番因缘,来世没有宿孽,就不会受苦,才是大彻大悟的大智慧人。”了尘接着又说:“在我养静的地方,对榻而谈,整整劝了她三

天,毕竟把她劝醒了!”

“了不起!了不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刘不才说,“不是大智慧人遇着大智慧人,不会有这场圆满的功德。”

“刘施主倒真是辩才无碍。”了尘微笑着说,眼睛一瞟,低着头无缘无故地微微笑着。

“了尘师太太夸奖我了。不过,佛经我亦稍稍涉猎过,几时得求了生师太好好开示。”

“刘施主果真向善心虐,随时请过来。”

“一定要来,一定要来!”刘不才张目不顾,不胜欣赏地,“这样的洞天福地,得与师太对榻参禅,这份清福真不知几时修到?”

了尘仍是报以矜持的微笑,萧家骥怕刘不才还要罗嗦,赶紧抢着开口:“请问了尘师太,阿巧姐去了还回不回来?”

“不回来了!”

“那么她的行李呢?也都带到了宁波?”

“不!她一个人先去。张郎中随后会派人来取。”

“张郎中派人的人来了,能不能清了尘师太带句话给他,务必到阜康钱庄来一趟。”

“不必了!”了尘答说:“一了百了,请萧施主回去,也转告胡施主,缘分已尽,不必再自寻烦恼了。”

“善哉!善哉!”刘不才高声念道:“‘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

见此光景,萧家骥心里不免来气,刘不才简直是在开搅。一赌气之下,别的话也不问了,起身说道:“多谢了尘师太,我们告辞了。”

刘不才犹有恋恋不舍之意,萧家骥不由分说,拉了他就走。

一回到家,细说经过,古应春夫妇喜出望外,不过七姑奶奶犹有怏怏不乐之意,“你还应该问详细点!”她略有怨言。

这一下正好触动萧家骥的怨气,“师娘,”他指着刘不才说,“刘三爷跟了尘眉来眼去吊膀子,哪里有我开口的份?”接着将刘不才的语言动作,描述了一遍。

古应春夫妇大笑,七姑奶奶更是连眼泪都笑了出来。刘不才等他们笑停了说,“现在该我说话了吧?”

“说。说!”七姑奶奶笑着答应,“刘三叔你说。”

“家骥沉不住气,这有啥好急的?明天我要跟了尘去‘参禅’,有多少话不好问她?”

“对啊!刘三叔,请你问问她,越详细越好。”

古应春当时不曾开口,过后对刘不才说:“你的话不错,‘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小爷叔跟阿巧姐这段孽缘,能够有这样一个结果,真正好极!不必再多事了。刘三叔,

我还劝你一句话,不要去参什么禅!”

“我原是说说好玩的,”

八左宗棠从安徽进入浙江,也是稳扎稳打,先求不败,所以第一步肃清衙州,作为他浙江巡抚在本省境内发号施令之地,这是同治元年六月初的事。

在衙州定了脚跟,左宗棠进一步规取龙游、兰溪、奉昌、淳安等地,将新安江以南、信安江以西地区的太平军,都击溃了,然后在十一月下旬,攻克了新安、信安两江交会的严州。由此

越过山高水长的严子陵钓台,沿七里泼溯江北上,第二年二月间进围杭州南面的富阳,距省城不足百里了。

钱塘江南面,洋将德克碑的常捷军、丢乐德克的常安军,在不久以前,攻陷绍兴,接着,太平军又退出萧山。整个浙江的东西南三面,都已在掌握之中,然而膏腴之地的浙西,也就是杭

州以北,太湖以南,包活海宁,嘉兴、湖州在内的这一片沃土,仍旧在太平军手里。

这里,左宗棠升任闽浙总督,浙江巡抚由曾国荃补授,他人在金陵城外,无法接事,仍由左宗棠兼署。为了报答朝廷,左宗棠全力反攻,谁部看碍出来,夺回杭州是迟早间事。

那时攻富阳、窥杭州的主将是浙江藩司蒋益澧。左宗棠本人仍旧驻节衙州,设厂督造战船。富阳之战,颇得舟师之力。但太平军在富阳的守将,是有名骁勇的汪海洋,因而相持五月,蒋

益澧仍无进展。左宗棠迫不得已,只好借重洋将,札调常捷军二千五百人,由德克碑率领,自萧绍渡江,会攻富阳,八月初八终于取胜。其时也正是李鸿章、刘铭传、郭松林合力攻陷江阴,

李秀成与李也贤自天京经溧阳到苏州,想设法解围的时候。

浙江方面,蒋益澧与德克碑由富阳北上,进窥杭州,同时分兵攻杭州西面的余杭。太平军由“朝将”汪海洋、“归王”邓光明、“听王”陈炳文,连番抵御,却是连连失利。到十一月初

,左宗棠亲临余杭督师,但杭州却仍在太平军苦守之中。

其时李鸿章已下苏州、无锡。按照他预走的步骤,不愿往东去占垂手可得的常州,免得“挤”了曾国荃,却往浙西去“挤”左宗棠,一面派翰林院侍讲而奏调到营的刘秉璋,由金山卫沿

海而下,攻下了浙西的平湖、乍浦、海盐,一面派程学启由吴江经平望,南攻嘉兴。夺回了浙西各地,当然可以接收太平军的辎重,征粮收税,而且仿照当年湖北巡抚胡林翼收复安徽边境的

先例,以为左宗棠远在杭州以南,道理隔阻,鞭长莫及,应该权宜代行职权,派员署理浙西各县的州县宫。

这一下气得左宗棠暴跳如雷。李鸿章不但占地盘,而且江苏巡抚这个官做到浙江来了,未免欺人太甚!但一时无奈其何,只好先全力攻下了杭州再说。

***于是,胡雪岩开始计划,重回杭州,由刘不才打先锋,此去是要收服一个张秀才,化敌为友,做个内应。

这个张秀才本是“破靴党”,自以为衣冠中人,可以走动官府,平日包揽讼事,说合是非,欺软怕硬,十分无赖。王有龄当杭州知府时,深恶其人,久已想行文学官,革他的功名,只是

一时不得其便,隐忍在心。

这张秀才与各衙门的差役都有勾结。杭州各衙门的差役,有一项陋规收入,凡是有人开设商铺,照例要向该管地方衙门的差役缴纳规费,看店铺大小,定数目高下,缴清规费,方得开张

,其名叫做“吃盐水”。王有龄锐于

任事,贴出告示,永远禁止。钱塘、仁和两县的差役,心存顾忌,一时敛迹,巡抚、藩司两衙门,自觉靠山很硬,不买知府的帐,照收不误,不过自己不便出面,指使张有才去“吃盐水”,讲明三七分帐。

谁知运气不好,正在盐桥大街向一家刚要开张的估衣店讲斤头,讲不下来的时候,遇到王有龄坐轿路过,发现其事,停轿询问,估衣店的老板,照实陈述,王有龄大怒,决定拿张秀才“

开刀”,立个榜样。

当时传到轿前,先申斥了一顿,疾言厉色警告,一定要革他的功名。这一下张秀才慌了手脚,一革秀才,便成白丁,不但见了地方官要磕头,而且可以拖翻在地打屁股,锁在衙门照墙边

“枷号示众”。

想来想去只有去托王有龄言听计从的胡雪岩。带了老婆儿女到阜豪钱庄,见了胡雪岩便跪倒在地,苦苦哀求。胡雪岩一时大意,只当小事一件,王有龄必肯依从,因而满口答应,包他无

事。

哪知王有龄执意不从,说这件事与他的威信有关,他新兼署了督粮道,又奉命办理团练,筹兵筹饷,号令极其重要,倘或这件为民除害的陋习不革,号令不行,何以服众?

说之再三,王有龄算是让了一步。本来预备革掉张秀才的功名,打他两百小板子,枷号三月,现在看胡雪岩的分上,免掉他的皮肉受苦,出乖露丑,秀才却非革不可。

说实在的,胡雪岩已经帮了他的大忙,而他只当胡雪岩不肯尽力,搪塞敷衍,从此怀恨在心,处处为难,到现在还不肯放过胡雪岩。

幸好一物降一物,“恶人自有恶人磨”,张秀才什么人不怕,除了官就只怕他儿子。小张是纨袴,嫖赌吃着,一应俱全。张秀才弄来的几个造孽钱,都供养了宝贝儿子。刘不才也是纨袴

出身,论资格比小张深得多,所以胡雪岩想了一套办法,用刻不才从小张身上下手。收服了小张,不怕张秀才不就范。

到杭州的第二天,刘不才就进城去访小张。杭州的市面还萧条得很,十室九空,只有上城清和坊、中城荐桥、下城盐桥大街,比较象个样子,但是店家未到黄昏,就都上了排门,人夜一

片沉寂,除掉巡逻的太平军,几乎看不见一个百姓。

但是,有几条巷子里,却是别有天地,其中有一条在荐桥,因为中城的香后局设在这里,一班地痞流氓,在张秀才指使之下,假维持地方供应太平军为名,派捐征税,俨然官府,日常聚

会之处,少不得有烟有赌有土娼。刘不才心里在想,小张既是那样一个角色,当然倚仗他老子的势力,在这种场合中当“大少爷”,一定可以找到机会跟他接近。

去的时候是天刚断黑,只见门口两盏大灯笼,一群挺胸凸肚的闲汉在大声说笑,刘不才踱了过去朝里一望,大门洞开,直到二厅,院子里是各种卖零食的担子,厅上灯人闪耀照出黑压压

的一群人,一望而知是个赌局。

是公开的赌局,就谁都可以进去,刘不才提脚跨上门槛,有个人喝一声:“喂!”

刘不才站住脚,赔个不亢不卑的笑,“老兄叫我?”他问。

“你来做啥?”

“我来看小张。”

“小张!哪个小张?”

“张秀才的大少爷。”刘不才不慌不忙地答道:“我跟他是老朋友。”

这下还真冒充得对了,因为张秀才得势的缘故,他儿子大为神气,除非老朋友,没有人敢叫他小张。那个人听他言语合拢,挥挥手放他进门。

进门到二厅,两桌赌摆在那里,一桌牌九一桌宝,牌九大概是霉庄,所以场面比那桌宝热闹得多。刘不才知道赌场中最犯忌在人丛中乱钻,只悄悄站在人背后,踱起脚看。

推庄的是个中年汉子,满脸横肉,油光闪亮,身上穿一件缎面大毛袍子,袖口又宽又大,显然的这件贵重衣服不是他本人所有。人多大概又输得急了,但见他解开大襟衣纽,一大块毛茸

茸的白狐皮翻了开来,斜挂在胸前,还不住喊热,扭回头去向身后的人瞪眼,是怪他们不该围得这么密不通风,害他热得透不过气来的神情。

“吴大炮!”上门一个少年说,“我看你可以歇歇了。宁与爷争,莫与牌争!”

输了钱的人,最听不得这种话,然而那吴大炮似乎敢怒而不敢言,紧闭着嘴,将两个腮帮子鼓得老高,那副生闷气的神情,叫人好笑。

“好话不听,没有法子。”那少年问庄家:“你说推长庄,总也有个歇手的时候,莫非一个人推到天亮?”

“是不是你要推庄?”吴大炮有些沉不住气了,从身上摸出一叠银票,“这里二百两只多不少,输光了拉倒。”

“银票!”少年顾左右而言,“这个时候用银票?哪家钱庄开门,好去兑银子?”

“一大半是阜康的票子。”吴大炮说,“阜康上海有分号,为啥不好兑?”

“你倒蛮相信阜康的!不过要问问大家相信不相信?”少年扬脸回顾,“怎么说?”

“银票不用,原是讲明了的。”有人这样说,“不管阜康啥康,通通一样。要赌就是现银子。”

“听见没有?”少年对吴大炮说,“你现银子只有二三十两了,我在上门打一记,赢了你再推下去,输了让位,好不好?”

吴大炮想了一下,咬一咬牙说:“好!”

开门掷骰,是个“五在首”,吴大炮抓起牌来就往桌上一翻,是个天杠,顿时面有得色。那少年却慢条斯理地先翻一张,是张三六,另外一张牌还在摸,吴大炮却沉不住气了,哗啦一声

,将所有的牌都翻了开来,一面检视,一面说:“小牌九没有‘天九王’,你拿了天牌也没用。”

刘不才在牌上的眼光最锐利,一目了然,失声说道:“上门赢了,是张红九。”

那少年看了他一眼,拿手一摸,喜滋滋地说:“真叫得着!”

翻开来看,果然是张红九,凑成一对,吴大炮气得连银子带牌往前一推,起身就走。

“吴大炮。”那少年喊道,“我推庄,你怎么走了?”

“没有钱赌什么?”

“你的银票不是钱?别家的我不要,阜康的票子,我不怕胡雪岩少!拿来,我换给你。”

吴大炮听得这一说,却不过意似地,在原位上坐了下来。等那少年洗牌时,便有人问道:“小张大爷,你推大的还是推小的?”

这小张大爷的称呼很特别,刘不才却是一喜,原来他就是张秀才的“宝

贝儿子“。市井中畏惧张秀才,都称他张大爷,如今小张必是子以父贵,所以被称为小张大爷。这样想着,便整顿全神专注在小张身上。

小张倒不愧纨袴,做庄家从容得很,砌好牌才回答那个人的问话:“大牌九‘和气’的时候多,经玩些。”

于是文文静静地赌大牌九。刘不才要找机会搭讪,便也下注,志不在赌,输赢不大,所以只是就近押在上门。

这个庄推得很久,赌下风的去了来,来了去,长江后浪推前浪似地,将刘不才从后面推到前面,由站着变为坐下。这一来,他越发只守着本门下注了。

慢慢地,小张的庄变成霉庄,吴大炮扬眉吐气,大翻其本,下门一直是“活门”,到后来打成“一条边”,唯一的例外,是刘不才的那一注,十两银子孤零零摆在上门,格外显眼。

这有点独唱反调的意味,下风都颇讨厌,而庄家却有亲切之感,小张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感动的神色。

刘不才心里在说,有点意思了!但却更为沉着,静观不语。

“上门那一注归下门看!”吴大炮吼着。

“对不起!”小张答道:“讲明在先的,大家不动注码。”

吴大炮无奈,只好跟刘不才打交道:“喂!喂!上门这位者兄的注码,自己摆过来好不好?配了我再贴你一半,十两赢十五两。”

刘不才冷冷问道:“输了呢?”

“呸!”吴大炮狠狠向地下吐了口唾吴:“活见鬼。”

刘不才不作声,小张却为他不平,“吴大炮!”他沉下脸来说,“赌有赌品,你赌不起不要来,人家高兴赌人家的上门,关你鸟事!你这样子算啥一出?”

“好了,好了!”有人打岔解劝,“都离手!庄家要下骰子了。”

骰子一下,吴大炮一把抓住,放在他那毛茸茸的手中,眯着眼掀了几掀,很快地分成两副,一前一后摆得整整齐齐,有人想看一下,手刚伸到牌上,“叭达”一声,挨了吴大炮一下。不

问可知是副好牌,翻开来一比,天门最大,其次下门,再次庄家,上门最小。照牌路来说,下门真是“活门”。

配完了下门,庄家才吃刘不才的十两银子,有些不胜歉疚地说:“我倒情愿配你。”

“是啊!”刘不才平静地答道:“我也还望着‘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上门会转运。现在……”他踌躇了一会,摸出金表来,解下表坠子问道:“拿这个当押头,借五十两银子,可以不

可以?”

这表坠子是一块碧绿的翡翠,琢成古钱的式样,市价起码值二百两银子,但小张却不是因为它值钱才肯借:“有啥不可以?我借五十两银子给你,要啥押头?”

“不!庄家手气有关系。”刘不才固执地,“如果不要押头,我就不必借了。”

其实他身上有小张所信任的阜康的银票,有意如此做作,是要铺个进身之阶。等小张揭手,他五十两银子也输得差不多了,站起身来请教住处,说第二天拿银子来赎。

“你贵姓?”小张问。

“敝姓刘。”

“那我就叫你老刘。”小张说,“我倒喜欢你这个朋友,东西你拿回去,好在总有见面的时候,你随便哪一天带钱来还我就是。”说着又将那块翡翠递了过来。

“你这样子说,我更不好收了。府上在哪里?我明天取了银子来赎。”

“说什么赎不赎?”小张有些踌躇,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倒有三百天不在家,姓刘的“上门不见土地”,有何用处?如果为了等他,特意回家,却又怕自己把握不住自己的行踪。

刘不才很机警,虽不知他心里怎么在想,反正他不愿客人上门的意思,却很明显。自己有意将表坠子留在他那里,原是要安排个单独相处的机会,这不必一定到他家,还有更好的地方。

“小张大爷,”他想定了就说:“你如果不嫌弃,我们明天约个地方见面,好不好?”

“好啊!你说。”

“花牌楼的阿狗嫂,你总知道?”

小张怎么不知道?阿狗嫂是有名的一个老鸨,主持一家极大的“私门头”,凡是富春江上“江山船”中投怀送抱的船娘,一上了岩都以阿狗嫂为居停。小张跟她,亦很相熟,只是杭州被

围,花事阑珊,乱后却还不曾见过。

因而小张又惊又喜地问,“阿狗嫂倒不曾饿杀!”

“她那里又热闹了。不过我住在她后面,很清静。”

“好!明天下午我一定来。”

***刘不才的住处是阿狗嫂特地替他预备的,就在后面,单成院落,有一道腰门,闩上了便与前面隔绝,另有出入的门户。

“张兄,”刘不才改了称呼,“阜康的票子你要不要?”

“喔,我倒忘记了。”小张从身上掏出一个棉纸小包,递了过去,“东西在这里,你看一看!”

“不必看。”刘不才交了五十两一张庄票,银货两讫以后,拉开橱门说道:“张兄,我有几样小意思送你。我们交个朋友。”

那些“小意思”长短大小不一,长的是一支“司的克”,小的是一只金表,大的是一盒吕宋烟,还有短不及五寸,方楞折角的一包东西,就看不出来了,样子象书,小张却不相信他会送

自己一部书。而且给好赌的人送书,也嫌“触霉头”。

“你看这支‘司的克’,防身的好东西。”刘不才举起来喝一声:“当心!”接着便当头砸了下来。

小张当然拿手一格,捏住了尾端。也不知刘不才怎么一下,那根“司的克”分成两截,握在刘不才手里的,是一支雪亮的短剑。

“怎么搞的?”小张大感兴趣,“我看看,我看看。”

看那短剑,形制与中国的剑完全不同,三角形,尖端如针,,剑身三面血槽,确是可以置人于死的利器。

“你看,这中间有机关。”

原来司的克中间有榫头,做得严丝合缝,极其精细,遇到有人袭击,拿司的克砸过去,对方不抓不过挨一下打,若是想夺它就上当了,正好借热一扭,抽出短剑刺过去,突出不意,必定

得手。

了解了妙用,小张越发喜爱,防身固然得力,无事拿来献献宝,夸耀于人,更是一乐。所以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里是几本洋书。”

果然是书!这就送得不对路了,小张拱拱手说:“老刘!好朋友说实话,中国书我都不大看得懂,洋书更加‘赵大人看榜’莫明其妙。”

“你看得懂的。”刘不才将书交到他手里,“带回去一个人慢慢看。”

这句话中,奥妙无穷,小张就非当时拆开来看不可了。打开一翻,顿觉血脉偾张,是一部“洋春宫”。

这一下就目不旁视了。刘不才悄悄端了张椅子扶他坐下,自己远远坐在一边,冷眼旁观,看他眼珠凸出,不断咽口水的穷形极相,心里越发泰然。

好不容易,小张才看完,“过瘾!”他略带些窘地笑道,“老刘,你哪里觅来的?”

“自然是上海夷场上。”

“去过上海的也很多,从没有看着他们带过这些东西回来。”小张不胜钦服地说:“老刘,你真有办法!”

“我也没办法。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哪里去觅?是在一个亲戚那里顺手牵来的。这话回头再说,你先看看这两样东西。”

这就是一人一小两个盒子,小张倒都仔细看了。一面看,一面想,凭空受人家这份礼,实在不好意思,不受呢,那支司的克和那部“洋书”真有些舍不得放手。

想了半天,委决不下,只有说老实话,“老刘,我们初交,你这样够朋

友,我也不晓得怎么说才好?不过,我真的不大好意思。“

“这你就见外了。老弟台,朋友不是交一天,要这样分彼此,以后我就不敢高攀了。”

“我不分,我不分。”小张极力辩白,不过,“你总也要让我尽点心意才好。”

看样子是收服了,那就不必多费功夫,打铁趁热,“我也说老实话,这些东西,不是我的,是我一个亲戚托我带来的。”他接着又说:“你家老太爷,对我这个亲戚有点误会,不但误会

,简直有点冤枉。”

“喔,”小张问道:“令亲是哪一个?”

“阜康钱庄的胡雪岩。”

小张失声说道,“是他啊!”

“是他,怎么说你家老太爷对他的误会是冤枉的呢?话不说不明,我倒晓得一点。”

小张很注意地在等他说下去,而刘不才却迟疑着不大愿意开口的样子,这就令人奇怪了,“老刘!”小张问道:“你不是说晓得其中的内情吗?”

“是的,我完全晓得。王抚台由湖州府调杭州府的时候,我是从湖州跟了他来的,在他衙门里办庶务,所以十分清楚。不过,这件事谈起来若论是非,你家老太爷也是我长辈,我不便说

他。”

“那有什么关系?自己人讲讲不要紧。我们家‘老的’,名气大得很,不晓得多少人说过他,我也听得多了,又何在乎你批评他?”

“我倒不是批评他老人家,是怪他太大意,太心急了。‘新官上任三把火’,该当避他一避,偏偏‘吃盐水’让他撞见。告示就贴在那里,浆糊都还没有干,就有人拿他的话不当话,好

比一巴掌打在他脸上,人家到底是杭州一府之首,管看好几县上百万的老百姓,这一来他那个印把子怎么捏得牢?

老弟,‘前半夜想想人家,后半夜想想自己’。换了你是王抚台,要不要光火?“

小张默默。倒不仅因为刘不才的话说得透彻,主要的还是因为有交情在那里,就什么话都容易听得进去了。

“不错,雪岩当时没有能保得住你家老太爷的秀才。不过,外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王抚台动公事给学里老师,革掉了秀才还要办人出气。这个上头,雪岩一定不答应,先软后硬,王

抚台才算勉强卖了个面子。”

“喔,”小张乱眨着眼说:“这我倒不晓。怎么叫‘先软后硬’?”

“软是下跪,硬是吵架。雪岩为了你家老太爷,要跟王抚台绝交,以后倒反说他不够朋友不帮忙,你说冤枉不冤枉?”

“照你这么说,倒真的是冤枉了他?”小张紧接着说:“那么,他又为啥要送我这些东西。好人好到这样子,也就出奇了。”

“一点不奇。他自然有事要拜托你。”

“可以!”小张慨然答道:“胡老板我不熟,不过你够朋友。只要我做得到,你说了我一定帮忙。”

“说起来,不是我捧自己亲戚,胡雪岩实在是够朋友的,你家老太爷对他虽有误会,他倒替你家老太爷伸好后脚,留好余地在那里了。”

这两句话没头没脑,小张不明所以,但话是好话,却总听得出来,“这倒要谢谢他了。”他问,“不知道伸好一只什么后脚?”

“我先给你看样东西。”

刘不才从床底下拖出皮箱来,开了锁,取出一本“护书”,抽出一通公文,送到小张手里。

小张肚子里的墨水有限,不过江苏巡抚部堂的紫泥大印,是看得懂的,他父亲的名字也是认识的,此外由于公文套子转来转去,一时就弄不明白是说些什么了。

“这件公事,千万不能说出去。一说出去,让长毛知道了不得了。”刘不才故作郑重地瞩咐,然后换了副轻快的神情说:“你带回去,请老太爷密密收藏,有一天官军克复杭州,拿出公

文来看,不但没有助逆反叛之罪,还有维持地方之功。你说,胡雪岩帮你家老太爷这个忙,帮得大不大。”

这一说,小张方始有点明白,不解的是:“那么眼前呢?眼前做点啥?”

“眼前,当然该做啥就做啥。不是维持地方吗,照常维持好了。”

“喔,喔!”小张终于恍然大悟,“这就是脚踏两头船。”

“对!脚踏两头船。不过,现在所踏的这只船,迟早要翻身的,还是那只船要紧。”

“我懂。我懂。”

“你们老太爷呢?”

“我去跟他说,他一定很高兴。”小张答说:“明天就有回话。时候不早,我也要去了。”

第二天一早,小张上门,邀刘不才到家。张秀才早就煮酒在等了。

为了套交情,刘不才不但口称“老伯”,而且行了大礼,将张秀才喜得有些受宠若惊的模样。

“不敢当,不敢当!刘三哥,”他指着小张说,“我这个畜主从来不交正经朋友,想不到交上了你刘三哥。真正我家门之幸。”

“老伯说得我不曾吃酒,脸就要红了。”

“对了,吃酒,吃酒!朋友交情,吃酒越吃越厚,赌钱越赌越薄。”他又骂儿子,“这个畜生,就是喜欢赌,我到赌场里去,十次倒有九次遇见他。”

“你也不要说人家。”小张反唇相讥,“你去十次,几次遇见我,总还比你少一次!”

“你看看,你看看!”张秀才气得两撇黄胡子乱动,“这个畜生说的话,强词夺理。”

刘不才看他们父不父,子不子,实在好笑,“老伯膝下,大概就是我这位老弟一个。”他说,“从小宠惯了!”

“都是他娘宠的。家门不幸,叫你刘三哥见笑。”

“说哪里话!我倒看我这位老弟,着实能干、漂亮。绝好的外场人物。”

一句话说到张秀才得意的地方,敛容答道:“刘三哥,玉不琢,不成器,我这个畜生,鬼聪明是有的,不过要好好跟人去磨练。回头我们细谈,先吃酒。”

于是宾主三人,围炉小饮,少不得先有些不着边际的闲话。

谈到差不多,张秀才向他儿子怒一怒嘴,小张便起身出常屋,四面看了一下,大声吩咐他家的男仆:“贵生,你去告诉门上,老爷今天身子不舒服,不见客。问到我,说不在家。如果有

公事,下午到局子里去说。”

这便是摒绝闲杂,倾心谈秘密的先声,刘不才心里就有了预备,只待张秀才发话。

“刘三哥,你跟雪岩至亲?”

话是泛泛之词,称呼却颇具意味,不叫“胡道台”,而直呼其字,这就是表示:一则很熟,二则是平起平坐的朋友。刘不才再往深处细想一想,是张秀才仿佛在暗示:他不念前嫌,有紧

要话,尽说不妨。

如果自己猜得不错,那就是好征兆,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又想起胡雪岩的叮嘱:“逢人只说三分话”,所以很谨慎地答道:“是的,我们是亲戚?”

“怎么称呼?”

“雪岩算是比我晚一辈。”

“啊呀呀,你是雪岩的长亲,我该称你老世叔才是。”张秀才说,“你又跟小儿叙朋友,这样算起来,辈分排不清楚了。刘三哥,我们大家平权最好!”

“不敢!不敢!我叫张大爷吧。”刘不才不愿在礼节上头多费工夫,急转直下地说,“雪岩也跟我提过,说有张大爷这么一位患难之交,嘱咐我这趟回杭州,一定要来看看张大爷,替他

说声好。”

“说患难之交,倒是一点不错。当初雪岩不曾得发的时候,我们在茶店里是每天见面的。后来他有跟王抚台这番遇合,平步青云,眼孔就高了。一班穷朋友不大在他眼里,我们也高攀不

上。患难之交,变成了‘点头朋友’。”

这是一番牢骚,刘不才静静听他发完,自然要作解释:“雪岩后来忙了,礼节疏漏的地方难免,不过说到待朋友,我不是回护亲戚,雪岩无论如何在‘不伤道’这三个字上,总还做到了

的。”

“是啊!他外场是漂亮的。”张秀才说:“承蒙他不弃,时世又是这个样子,过去有时难过,也该一笔勾销,大家重新做个朋友。”

“是!”刘不才答说,“雪岩也是这个意思。说来说去,大家都是本乡本土的人,叶落归根,将来总要在一起。雪岩现在就是处处的留相见的余地。”

这番话说得很动听,是劝张秀才留个相见的余地,却一点不着痕迹,使得内心原为帮太平军做事而惶惑不安的张秀才,越发觉得该跟胡雪岩“重新做个朋友”了。

“我也是这么想,年纪也都差不多了,时世又是如此。说真的,现在大家都是再世做人,想想过去,看看将来,不能再糊涂了。我有几句话!”张秀才毅然说了出来:“要跟刘三哥请教。”

听这一说,刘不才将自己的椅子拉一拉,凑近了张秀才,两眼紧紧望着,是极其郑重、也极其诚恳的倾听之态。

“明人不说暗话,雪岩的靠山是王抚台,如今已不在人世。另外一座靠山是何制军,听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既然这样子,我倒要请教刘三哥,雪岩还凭啥来混?”

这话问在要害上,刘不才不敢随便,心里第一个念头是:宁慢勿错。所以一面点头,一面细想,如果随意编上一段关系,说胡雪岩跟京里某大老如何如何,跟某省督抚又如何如何?谎话

也可以编得很圆,无奈张秀才决不会相信,所以这是个很笨的法子。

刘不才认为话说得超脱些,反而动听,因而这样答道:“靠山都是假的,本事跟朋友才是真的。有本事、有朋友,自然寻得着靠山。”他又补上一句:“张大爷,我这两句话说得很狂。

你老不要见气。”

“好!”张秀才倒是颇为倾心,“刘三哥,听你这两句话,也是好角色!”

“不敢,我乱说。”

“刘三哥,我再请教你,”张秀才将声音放得极低:“你看大局怎么样?”

这话就不好轻易回答了,刘不才拿眼看一看小张,小张会意,重重点头,表示但说不妨。

“我从前也跟张大爷一样,人好象闷在坛子里,黑漆一团。这趟在上海住了几天,夷场上五方杂处,消息灵通。稍为听到些,大家都在说:”这个‘不长的!“

一面说,一面做了个手势,指一指头发,意示“这个”是指太平军,张秀才听罢不响,拿起水烟袋,噗噜噜、噗噜噜,抽了好一会方始开口。

“你倒说说看,为啥不长?”

“这不是三言两语说得尽的……”

刘不才的口才很好,何况清军在战场上,又实在是占了些主动,刘不才分析局势,将张秀才说得死心塌地。他也知道他们父子的名声不好,必得做一件惊世骇俗,大有功于乡邦的奇行伟

举,才能遮掩得许多劣迹,令人刮目相看。现在有胡雪岩这条路子,岂可轻易放过?

“刘三哥,我想明白了,拜托你回复雪岩,等官军一到,撵走长毛,收复杭州,我做内应。到那时候,雪岩要帮我洗刷。”

“岂止于洗刷!”刘不才答说,“那时朝廷褒奖,授官补缺,这个从军功上得来的官,比捐班还漂亮些!”

***果然,等清军夺回杭州,张秀才父子因为开城迎接藩司蒋益澧之功,使小张获得了一张七品奖札,并被派为善后局委员。张秀才趁机进言,杭州的善后,非把胡雪岩请回来主持不可。

蒋益澧深以为然。于是专程迎接胡雪岩的差使,便落到了小张身上。

到得上海,先在“仕宦行台”的长发客栈安顿下来,随即找出刘不才留给他的地址,请客栈里派个小伙计去把刘不才请来。

“我算到你也该来了,果不其然。”刘不才再无闲话,开口就碰到小张的心坎上,“我先带你去看舍亲,有啥话交代清楚,接下来就尽你玩了。”

“老刘,”小张答说,“我现在是浙江善后局的委员,七品官儿。这趟奉蒋藩台委派,特地来请胡大人回杭州,要说的就是这句话。”

“好!我晓得了。我们马上就走。”

于是小张将七品官服取出来,当着客人的面更衣,换好了不免面有窘色,自觉有些沐猴而冠的味道。

刘不才倒没有笑他,只说:“请贵管家把衣包带去,省得再回来换便衣了。”

小张带的一个长随张升,倒是一向“跟官”的,名贴、衣包,早就预备好了,三个人一辆马车,径自来到阜康钱庄。

胡雪岩跟一班米商在谈生意,正到紧要关头,因为小张远道而来,又是穿官服来拜访,只得告个罪,抛下前客,来迎后客。

小张是见过胡雪岩的,所以一等他踏进小客厅,不必刘不才引见,便即喊一声:“胡老伯!”恭恭敬敬地磕下头去。

“不敢当,不敢当!世兄忒多礼了。”胡雪岩赶紧亦跪了下去。

对磕过头,相扶而起,少不得还有几句寒暄,然后转入正题。等小张道明来意,胡雪岩答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事,已经在顶备了。世兄在上海玩几天,我们一起走。”

“是!”

“好了!”刘不才插进来对小张说,“话交代清楚了,你换一换衣服,我们好走了。”

于是刘不才带着小张观光五光十色的夷场,到晚来吃大菜、看京戏。小张大开眼界,夜深入倦,兴犹未央。刘不才陪他住在长发客栈,临床夜语,直到曙色将动,方始睡去。

这时的胡雪岩却还未睡,因为他要运一万石米到杭州,接头了几个米商,说得好好的,到头来却又变了卦,迫不得已只好去找尤五,半夜里方始寻着,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

尤五对米生意本是内行,但松江漕帮公设的米行,早已歇业,隔膜已久,而且数量甚巨,并非叱咤可办。他这几年韬光养晦,谨言慎行,做事越发仔细,并没把握的事,一时不敢答应。

“小爷叔,你的吩咐,我当然不敢说个‘不’字,不过,我的情形你也晓得的,现在要办米,我还要现去找人。‘班底’不凑手,日子上就捏不住了。从前你运米到杭州进不了城,改运

宁波,不是他们答应过你的,一旦要用,照数补米?”

这是当初杨坊为了接济他家乡,与胡雪岩有过这样的约定。只是杨坊今非昔比,因为白齐文劫饷殴官一案受累,在李鸿章那里栽了大跟斗,现在撤

职查办的处分未消,哪里有实践诺言的心情和力量。胡雪岩不肯乘人之危,决定自己想办法。

听完他所讲的这番缘由,尤五赞叹着说:“小爷叔,你真够朋友,不过人家姓杨的不象你。他靠常胜军,着实发了一笔财,李抚台饶不过他,亦是如此。如今米虽不要他补,米款应当还

你,当初二两多银子一石,现在涨到快六两了,还不容易采办。莫非你仍旧照当初的价钱跟他结算?”

“那当然办不到的。要请他照市价结给我。不然我跟他动公事,看他吃得消、吃不消?”

“钱是不愁了,”尤五点点头,“不过,小爷叔,你想办一万石米,实在不容易。这两年江苏本来缺粮,靠湖广、江西贩来,去年李抚台办米运进京,还采办了洋米,三万石办了两个月

才凑齐,你此刻一个月当中要办一万石,只怕办不到。”

“不是一个月。一个月包括运到杭州的日子在内,最多二十天就要办齐。”

“那更难了。只怕官府都办不到。”

“官府办不到,我们办得到,才算本事。”

这句话等于在掂尤五的斤两。说了两次难,不能再说第三次了,尤五不作声,思前想后打算了好久。还是叹口气说:“只好大家来想办法。”

分头奔走,结果是七姑奶奶出马,找到大丰米行的老板娘“粉面虎”,将应交的京米,以及存在怕和洋行的两千石洋米,都凑了给胡雪岩,一共是八千五百石,余数由尤五设法,很快地

凑足了万石之数。

米款跟杨坊办交涉,收回五万两银子,不足之数由胡雪岩在要凑还王有龄遗族的十二万两银子中,暂时挪用。一切顺利,只十三天的工夫,沙船已经扬帆出海,照第一次的行程,由海宁

经钱塘江到杭州望江门外。

小张打前站,先回杭州,照胡雪岩的主意,只说有几百石米要捐献官府,再用一笔重礼,结交了守望江门的营官张千总,讲好接应的办法,然后坐小船迎了上来复命,细谈杭州的情形,

实在不大高明,胡雪岩听完,抑郁地久久不语。

既是至亲,而且也算长辈,刘不才说话比较可以没有顾忌,他很坦率地问道:“雪岩,你是不是在担心有人在暗算你?”

“你是指有人在左制军那里告我?那没有什么,他们暗算不到我的。”

“那么,你是担啥心事呢?”

“怎么不要担心事?来日大难,眼前可忧!”

这八个字说得很雅驯,不象胡雪岩平时的口吻,因而越使得刘不才和小张奇怪。当然,刘不才对胡雪岩,要比小张了解得多,“来日大难”这句话他懂,因为平时听胡雪岩谈过,攻下杭

州以后,恤死救生,振兴市面善后之事,头绪万端。可是,眼前又有何可忧呢?

“我没有想到,官军的纪律实在是很差!”胡雪岩说,“刚才听小张说起城里的情形,着实要担一番心事。白天总还好,只怕一到了夜里,放抢放火,奸淫掳掠都来了!”

怪不得他这样子忧心忡忡,不管他是不是过甚其词,总不可不作预防。

小张家在城里,格外关切,失声问道:“胡先生!那,怎么办呢?”

“办法是有一个。不过要见着‘当家人’才有用处。”

整个杭州城现在是蒋益澧当家。小张想了一下问道:“胡先生,我请你

老人家的示,进了城是先跟家父见见面呢?还是直接去看杭州的‘当家人’?“

“当然先看‘当家人’。”

“好的!”小张也很有决断,“老刘,我们分头办事,等到了岸上,卸米的事,请你帮帮张千总的忙。现在秩序很乱,所谓帮忙,无非指挥指挥工人,别的,请你不必插手。”

刘不才懂得他的言外之意,不需负保管粮食之责,如果有散兵游勇,强索软要,听凭张千总去处理,大可袖手旁观。

“我知道了。我们约定事后见面的地方好了。”

“在我舍间。”小张答说,“回头我会拜托张千总,派人护送你去。”

于是,胡雪岩打开小箱子,里面是一套半新半旧的三品顶载官服,等他换穿停当,船也就到岸了。

虽说到岸,其实还有一段距离,因为沙船装米,吃水很深,而望江门外的码头失修,近岸淤浅,如果沙船靠得太近,会有搁浅之虞。

好在重赏之下,自有勇夫,张千总颇为尽心,不但已找好一所荒废的大房子,派兵打扫看守,备作仓库之用,而且也扣着小船,预备接驳。此时相度情势,又改了主意,下令士兵在浅河

滩上涉水负载,更为简捷。小船只用了一只,将胡雪岩、小张、刘不才和胡雪岩的跟班长贵送到岸上,交代明白,胡、张二人就由挟着拜匣的长贵陪着,先进城了。

望见城头上飘拂的旗帜,胡雪岩感从中来,流涕不止,他是在想王有龄,如果今天凯旋入城的主帅,不是蒋益澧而是王有龄,那有多好?今日之下,自然是以成败论英雄,但打了胜仗的

人不知道可会想列,王有龄当年苦守危城,岂仅心力交瘁,真是血与泪俱,所吃的苦,所用的力,远比打胜仗的人要多得多?

这样想着,恨不得一进城先到王有龄自尽之处,放声痛哭一场。无奈大事尚未曾办理,实在没有工夫让他去泄痛愤,只好试试眼泪,挺起胸膛往里走!

守城的已经换了班,是个四品都司,一见胡雪岩的服色,三品文官,与蒋益澧相同,不敢怠慢,亲自迎上来行了礼问道:“大人的官衔是……”

“是胡大人。”小张代为解说:“从上海赶来的,有紧要公事跟蒋藩台接头。”

这时长贵已经从拜匣里取出一张名贴递了过去,那都司不识享,接过名贴,倒着看了一下,装模作样地说道:“原来胡大人要见蒋大人!请问,要不要护送?”

“能护送再好不好!”小张说道,“顶要紧的是,能不能弄两匹马来?”

“马可没有。不过,胡大人可以坐轿子。”

城门旁边,就是一家轿行,居然还有两乘空轿子在,轿伕自然不会有,那都司倒很热心,表示可以抓些百姓来抬轿。可是胡雪岩紧决辞谢,这时候还要坐轿子,简直是毫无心肝了。

没有马,又不肯坐轿,自然还借重自家的一双腿。不过都司派兵护送,一路通行无阻,很顺利又到了三元坊孙宅,蒋益澧的公馆,投贴进去,中门大开,蒋益澧的中军来肃客入内。走近

大厅,但见滴水檐前站着一个穿了黄马褂的将官,料知便是蒋益澧,胡雪岩兜头长揖:“巷喜、恭喜!”

这是贺他得胜,蒋益澧拱手还礼,连声答道:“彼此,彼此!”

于是小张抢上一步,为双方正式引见。进入大厅,宾主东西平坐,少不得先有一番寒暄。

胡雪岩先以浙江士绅的身分,向蒋益澧道谢,然后谈到东南兵燹,杭州受祸最深。接下来便是为蒋益澧打算,而由恭维开始。

蒋益澧字芗泉,所以胡雪岩称之为“芗翁”,他说,“芗翁立这样一场大功,将来更上层楼,巡抚两浙,是指日可待的事。”

“不见得,我亦不敢存这个妄想。”蒋益澧说:“曾九帅有个好哥哥,等金陵一下,走马上任,我还是要拿‘手本’见他。”

浙江巡抚是曾国荃,一进未曾到任,现在是由左宗棠兼署。蒋益澧倒有自知之明,不管从勋名、关系来说,要想取曾国荃而代之,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胡雪岩另有看法:“曾九帅是大将,金陵攻了下来,朝廷自然另有重用之处。至于浙江巡抚一席,看亦止于目前遥领,将来不会到任的。芗翁,你不要泄气!”

“噢?”蒋益澧不自然地将身子往前俯了一下,“倒要请教,何以见得曾九帅将来不会到任?”

“这道理容易明白,第一,曾九帅跟浙江素元渊源,人地生疏,大不相宜,第二,曾大帅为人谦虚,也最肯替人设想,浙江的局面是左大人定下来的,他决不肯让他老弟来分左大人的地

盘。”

“啊,啊!”蒋益澧精神一振,“雪翁见得很透彻。”

“照我看,将来浙江全省,特别是省城里的善后事宜,要靠芗翁一手主持。”胡雪岩停了一下,看蒋益澧是聚精会神在倾听的神态,知道进言的时机已到,便用手势加强了语气,很恳切

他说:“杭州的祸福,都在芗翁手里,目前多保存一分元气,将来就省一分气力!”

“说得是,说得是!”蒋益澧搓着手,微显焦灼地,“请雪翁指教,只要能保存元气,我无有不尽力的!”

“芗翁有这样的话,真正是杭州的救星。”胡雪岩站起来就请了个安:“我给芗翁道谢!”

“真不敢当!”蒋益澧急忙回礼,同时拍着胸说:“雪翁,你请说,保存劫后元气,应该从哪里着手?”

“请恕我直言,芗翁只怕未必知道,各营弟兄,还难免有骚扰百姓的情形。”

“这……”

胡雪岩知道他有些为难。清军打仗,为求克敌致胜,少不得想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老古话,预先许下赏赐,但筹饷筹粮,尚且困难,哪里还筹得出一笔巨款可作犒赏之用。这

就不免慷他人之慨了,或者暗示,或者默许,只要攻下一座城池,三日之内,可以不守两条军法:禁止抢劫与奸淫。蒋益澧可能亦曾有过这样的许诺,这时候要他出告示禁止,变成主将食言

,将来就难带兵了。

因此,胡雪岩抢着打断了他的话:“芗翁,我还有下情上禀。”

“言重、言重!”蒋益澧怕他还有不中听的话说出来,搞得彼此尴尬,所以招呼打在先,“雪翁的责备,自是义正辞严。我唯有惭愧而已。”

不说整饬军纪,只道惭愧,这话表面客气,暗中却已表示不受责备。胡雪岩听他的语气,越觉得自己的打算是比较聪明的做法,而且话也不妨说得率直些。

“芗翁知道的,我是商人。在商言商,讲究公平交易,俗语说的礼尚往来,也无非讲究一个公平。弟兄们拼性命夺回了杭州城,劳苦功高,朝廷虽有奖赏,地方上没有点意思表示,也就

太不公平,太对不起弟兄了。”

蒋益澧听他这段话,颇为困扰,前面的话,说得很俗气,而后面又说得很客气,到底主旨何在?要细想一想,才好答话。他心里在想,此人很漂亮,但也很厉害,应付不得法,朋友变成

冤家,其中的出入很大,不可不慎。

于是他细想了一下,终于弄明白了胡雪岩的意思,谦虚地答道:“雪翁太夸奖了。为朝廷征战,分所当为,哪里有什么功劳可言?”

“芗翁这话才真是太客气了。彼此一见如故,我就直言了。”胡雪岩从从容容地说:“敝处是出了名的所谓‘杭铁头’,最知道好歹,官军有功,理当犒劳。不过,这两年几度激战,眼

下早已十室九空,实在没有啥好劳军的。好在杭州士绅逃难在外,还有些人,我也大多可以联络得到。如今我斗胆做个,决定凑十万两银子,送到芗翁这里来,请代为谢谢弟兄们。”

这话让蒋益澧很难回答,颇有却之不洪,受之不可之感。因为胡雪岩的意思是很显然的,十万两银子买个“秋毫无犯”,这就是他所说“公平交易”、“礼尚往来”。只是十万两银子听

上去是个巨数,几万人一分,所得有限,能不能“摆得平”,大成疑问。

见他踌躇的神气,随雪岩自能猜知他的心事,若问一句:“莫非嫌少?”

未免太不客气,如果自动增加,又显得讨价还价地小气相。考虑下来,只有侧面再许他一点好处。

“至于对芗翁的敬意,自然另有筹划……”

“不,不!”蒋益澧打断他的话,“不要把我算在里头。等局势稍为平定了,贵省士绅写京信的时候,能够说一句我蒋某人对得起浙江,就承情不尽了。”

“那何消说得?芗翁,你对得起浙江,浙江也一定对得起你!”

“好,这话痛快!”蒋益澧毅然决然地说:“雪翁的厚爱,我就代弟兄们一并致谢了。”接着便喊一声:“来啊!请刘大老爷!”

“刘大老爷”举人出身,捐的州县班子,蒋益澧倚为智囊,也当他是文案委员。请了他来,是要商议出告示,整饬军纪,严禁骚扰。

这是蒋益澧的事,胡雪岩可以不管,他现在要动脑筋的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诺言,将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解交藩库,供蒋益澧分赏弟兄?

一想到藩库,胡雪岩心中灵光一闪,仿佛暗夜迷路而发现了灯光一样,虽然一闪即灭,但他确信不是自己看花了眼而生的错觉,一定能够找出一条路来。

果然,息心静虑想了一会,大致有了成算,便等蒋益澧与他的智囊谈得告一段落时,开口问道:“芗翁的粮台在哪里?”

“浙江的总粮台,跟着左大帅在余杭,我有个小粮台在瓶窑。喏,”蒋益澧指着小张说,“他也是管粮台的委员。”

“那么,藩库呢?”

“藩库?”蒋益澧笑道:“藩司衙门都还不知道在不在,哪里谈得到藩库?”

“藩库掌一省的收支,顶顶要紧,要尽快恢复起来。藩库的牌子一挂出去,自有解款的人上门。不然,就好象俗语说,‘提着猪头,寻不着庙门’,岂不耽误库收?”

蒋益澧也不知道这时候会有什么人来解款?只觉得胡雪岩的忠告极有道理,藩库应该赶快恢复。可是该如何恢复,应派什么人管库办事?却是茫无所知。

于是胡雪岩为他讲解钱庄代理公库的例规与好处。阜康从前代理浙江藩库,如今仍愿效力,不过以前人欠欠人犹待清理,为了划清界限起见,他想另立一爿钱庄,叫做“阜丰”。

“阜丰就是阜康,不过多挂一块招牌。外面有区分,内部是一样的,叫阜丰,叫阜康都可以。芗翁!”胡雪岩说,“我这样做法,完全是为了公家,阜康收进旧欠,解交阜丰,也就是解

交芗翁。至于以前藩库欠人家的,看情形该付的付,该缓的缓,急公缓私,岂非大有伸缩的余地?”

“好,好!准定委托雪翁。”蒋益澧大为欣喜,“阜丰也好,阜康也好,我只认雪翁。”

“既蒙委任,我一定尽心尽力。”胡雪岩略停一下又说:“应该解缴的十万银子,我去筹划,看目前在杭州能凑多少现银?不足之数归我垫,为了省事,我想划一笔帐,这一来粮台、藩

库彼此方便。”

“这,这笔帐怎么划法?”

“是这样,譬如说现在能凑出一半现银,我就先解了上来,另外一半,我打一张票子交到粮台,随时可以在我上海的阜丰兑现。倘或交通不便,一时不能去提砚,那也不要紧,阜丰代理

藩库,一切代垫,就等于缴了现银,藩库跟粮台划一笔帐就可以了。垫多少扣多少,按月结帐。”

听他说得头头是道,蒋益澧只觉得振振有词,到底这笔帐怎么算,还得要细想一想,才能明白。

想是想明白了,却有疑问:“藩库的收入呢?是不是先还你的垫款?”

“这,怎么可以?”胡雪岩的身子蓦然往后一仰,靠在椅背上,不断摇头,似乎觉得他所问的这句话,太出乎常情似地。

光是这一个动作,就使得蒋益澧死心塌地了。他觉得胡雪岩不但诚实,而且心好,真能拿别人的利害当自己的祸福。不过太好了反不易使人相信,他深怕是自己有所误会,还是问清楚的

好。

“雪翁,”他很谨慎地措词,“你的意思是,在你开给粮台的银票数目之内,你替藩库代垫,就算是你陆续兑现。至于藩库的收入,你还是照缴。

是不是这话?“

“是!就是这话。”胡雪岩紧接着说,“哪怕划帐已经清楚了,阜丰既然代理浙江藩库,当然要顾浙江藩司的面子,还是照垫不误。”

这一下,蒋益澧不但倾倒,简直有些感激了,拱拱手说:“一切仰仗雪翁,就请宝号代理藩库,要不要备公事给老兄?”

“芗翁是朝廷的监司大员,说出一句话,自然算数,有没有公事,在我都是无所谓的。不过,为了取信于人,阜丰代理藩库,要请一张告示。”

“那方便得很!我马上叫他们办。”

“我也马上叫他们连夜预备,明天就拿告示贴出去。不过,”胡雪岩略略放低了声音,“什么款该付,什么款不该付,实在不该付,阜丰听命而行。

请芗翁给个暗号,以便遵循。“

“给个暗号?”蒋益澧搔搔头,显得很为难似地。

这倒是小张比他内行了,“大人!”他是“做此官,行此礼”,将“大人”二字叫得非常亲切自然,等蒋益澧转脸相看时,他才又往下说:做当家

人很难,有时候要粮与饷,明知道不能给,却又不便驳,只好批示照发,粮台上也当然遵办。但实在无银无饷,就只好婉言情商。胡观察的意思,就是怕大人为难,先约定暗号,知道了

大人的意思,就好想办法敷衍了。“

“啊,啊!”蒋益澧恍然大悟,“我懂了。我一直就为这件事伤脑筋。



ww 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