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营销女皇董明珠 > 第25节:第五章 营销产品就是营销文化(2)

第25节:第五章 营销产品就是营销文化(2)

书籍名:《营销女皇董明珠》    作者:张廷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tXt小_说天_堂

  那时恰逢朱江洪正在意大利进行用户调查。意大利客人盛怒之下把他奚落了一番,面红耳赤的朱江洪亲自拆机检查,机子打开后,大家都傻眼了--一块海绵正搭落在风叶上。

  得罪客户的罪魁祸首居然是一块没有粘紧的海绵。朱江洪痛定思痛,下了一个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决定:狠抓质量,打造精品。

  从1995年开始,格力开始了全面的质量整顿。设立零部件筛选分厂,进厂的每一个零配件,都要经过各种检测,合格后方能上生产线;制订"总经理12条禁令"(现已延伸为"总裁14条禁令"),对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操作作了不近人情的规定,任何员工只要违反其中的一条,一律予以辞退或开除……一系列"心狠手辣"的措施,稳步提升了格力空调的质量。

  为了控制零部件的产品质量,格力还建立了行业独一无二的零部件筛选分厂,这个分厂对进厂的每一个零配件都要质量"过滤",连最小的电容都不漏过。为此,格力还成立了"质量宪兵队",由公司董事长朱江洪亲自担任宪兵队队长,专门监督检查各环节中的质量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张瑞敏用铁锤砸冰箱的故事,但可能并不知道格力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为了严把产品质量,格力下设的技术部、质检部、企管办、总装分厂联合向公司实行空调器质量承包。当时的朱江洪总经理让人在总装分厂厂部放了一个大铁锤,只要有产品质量不达标,就由这四个分部的负责人当众用这把大铁锤砸烂,并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若是质量达标了,就重奖。

  "要让消费者觉得买格力的产品就是买放心、买舒心。交到消费者手里的产品一定是百分之百放心的产品,我们绝不能把消费者当试验品!"这是经常挂在朱江洪嘴边的一句话。

  技术出身的朱江洪如此重视产品质量,我们可以理解。但如果营销出身的董明珠也如此重视产品质量,我们就要探究一下其背后的原因了。

  通常来说,一个企业内部总会有众多的部门,站在局部的利益考虑,每个部门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人总是在哪个部门更重要上持有不同的观点。以销售部和质量部为例,最常见的争论就是销售部认为没有自己对市场的开拓,产品质量再好也卖不出去,而质量部则认为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销售能力再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两种认识都没有错误,但却不全面。销售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卖掉一堆破烂;质量再好,没有强有力的销售,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从全局来看,这两个"拳头"有一个不够硬,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这样看来,习惯于从全局思考问题的董明珠重视产品质量,也就不足为怪了。

  1996年,格力"冷静王"分体式空调问世,其能效比达到3?35,噪声仅34?2分贝,成为当时国内噪声最小、制冷效果最好的空调。

  1998年,格力开始了空调"换气技术"和天井机技术的研究,随后推出"格力2000"、天井机等革命性产品。

  当时,变频空调开始推出,众多厂家都怕落伍,用所谓的抓住"机遇",急功近利地将不成熟的产品投放市场,结果纷纷出现"死机"现象。

  在众人都在抓"机遇"的时候,格力却净下心来努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同是一片风叶,格力电器而是在研究如何使它的风量更大,噪声更低;同等输入功率前提下,格力空调的制冷量力争比同行多输出,哪怕是0?1瓦,以增加能效比。火焰山所在的吐鲁番地区以天气炎热著称,国内某著名厂家的空调送过去就"趴下",机器烫得根本无法制冷。格力电器将专门出口沙特阿拉伯的沙漠空调送过去,很快占领了整个吐鲁番市场。

  市场开始对格力翘首以待。1997年格力变频空调在格力驻各地办事处开始使用,很多经销商见了纷纷开口要货,但格力却本着"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的理念,不将不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拒绝了经销商的要求。

  为此,有经销商说格力太傻,痛失良机,但格力认为当时掌握变频技术尚未稳定和成熟,需要反复研究测试才不会死机,并且再生产50台样机试验,仍然没有问题,才决定大量投入市场,此时已经是2000年。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