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爱迪生传 > 第一盏实用白炽灯

第一盏实用白炽灯

书籍名:《爱迪生传》    作者:拉皮罗夫-斯科勃洛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用铂线研制白炽灯,已经相当成功,可是它的价格毕竟太贵了。他决
心要制造一种更好的电灯来。

试验用的线卷每次得从费城的吹玻璃人那里运来,浪费了不少时间,
而且在中途又免不了破碎损失,这很使他烦恼。后来,他干脆雇了一个名叫
波姆(Ludwing Boehm )的青年为他制造“玻璃丁包”。

一天晚上,爱迪生留在实验室很晚,他心不在焉地把一块压缩的烟煤
在手中搓卷着。他好像在幻想着什么似的,不知不觉的把手中的烟煤搓成一
根细线。他突然想到,这也许可以制造出比较好的电灯来。

他把身边的一卷棉纱截下一小段,放在炉中熏了约1 小时,再把它装
在玻璃泡里,抽去空气,而后把电流接上。这脆弱的棉线立即发出耀目的亮
光来。可是炭线经不住电池的全部的电压,不久就烧断了。他把这断线放在
显微镜下检查,发现经过炭化后的棉线变得异常的坚硬了。

于是他便加紧努力。他抛弃了用棉线的方法,试用木材的细条,接着
又用稻草、纱纸、线、马尼拉麻绳、马鬃、钓鱼线、麻栗、硬橡皮、栓木、
藤条、玉蜀黍纤维,甚至人的胡须、头发都用来当作灯丝。

爱迪生在休伦港车站学电报的时候,麦肯齐站长热心教过他电码。爱
迪生建立研究所以后,特地请他到所里来工作。这时,麦肯齐已经上了年纪,
实际上做不了多少事,爱迪生聘请他来,不过是为了报答他的情谊,让他挂
个闲职养老罢了。麦肯齐是苏格兰人,长着红棕色的头发和胡子。有一天,
爱迪生正在为灯丝材料冥思苦想,忽然看见了麦肯齐的红胡子,不由眼睛一
亮。他问麦肯齐,为了电灯实验,能不能借用一样东西。爱迪生怀着极大的
兴趣挑选了几根粗胡子,先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进灯泡里做实验。这时,
他已经设计出一种新的抽气机,灯泡的真空度有明显的提高。

遗憾的是,实验结果表明,用胡子做灯丝,还是没有成功。麦肯齐找
到爱迪生,把胸口一拍说:“再试试我的头发吧!”爱迪生说,头发和胡子的
性质一样,没有采纳。但是,麦肯齐的献身精神是感人的。爱迪生先后用近

1600 种材料进行了实验,但都一一失败了。

从10 月16 日开始,经过5 天的探索,出现了最终的突破。这次爱迪
生又重新使用棉线,他把棉线摆成各种圆弧形,然后放在一个密闭的金属盒
内,进行几个小时的炭化处理。

数小时后,取出金属盒,打开后,棉线已成为炭丝。这时,“巴切勒极
为小心地拿着这根宝贝,向吹制灯泡的车间走去,而我则像护送着无价之宝
的护卫。”(爱迪生语)直到第四天,他终于取出了一段完整的炭丝,并顺利
地把它装在一个玻璃灯泡里,接通电源。果然,灯丝发出亮光。可是,这样
的电灯只亮了一会儿,炭丝就被烧断了。

炭丝灯虽然只亮了很短的时间,但却给电灯的研究带来成功的希望。
报纸刊登了这个消息,没想到,爱迪生却因此遭到很多的诽谤和攻击。在当
时,大多是用煤气灯照明,那些煤气公司的老板们怕电灯的出现使他们在经
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因此就拼命地反对电灯的研究工作,他们竭力要使人们
相信,爱迪生是个善于吹牛的大骗子。

有些正统的科学家也付之一笑,认为年青的爱迪生想入非非,不相信
他的研究会成功,认为小型电灯是无法制造的。其他的电灯研究者也攻击说,
爱迪生盗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有人讥笑他说:“不管爱迪生有多少电灯,只要有一只寿命超过20 分
钟,我就愿付100 美元,有多少付多少。”对此,爱迪生的回答,就是以坚
定的信心,继续试验。

也有人说:“即使造出来,人们也点不起。”爱迪生则坚定地回答说:“当
电灯普及之后,只有奢侈者才用得起蜡烛。”

爱迪生立志要发明一种体积小、亮度大、寿命长、可任意开关的电灯。
经过多次的试验、失败、再试验,在一天傍晚,爱迪生和助手们成功地把炭
精丝装进了灯泡。一个德国籍的玻璃专家按照爱迪生的吩咐,把灯泡里的空
气抽到只剩下一个大气压的百万分之一,封上了口。这为爱迪生的成功提供
了先决条件。爱迪生接通电流,他们日夜盼望的情景终于出现在眼前:灯泡
发出了金色的亮光!这一天是1879 年10 月21 日,后来就把这一天定为电
灯发明日。连续用了45 个小时以后,这盏电灯的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
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

爱迪生后来回忆这难忘的时刻说:“我们坐在那里留神看着那盏灯继续
燃烧着,它燃烧的时间越长,我们越觉得神驰魂迷。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
走去睡觉——共有40 小时的工夫,我们中间的每个人都没有睡觉。我们坐
着,由心中切望到扬扬自得地注视那盏灯。它继续燃烧着约45 个小时的工
夫”。

爱迪生闯过了难关,试验终于成功了。他很有信心地说:“我认为我们
发现了制造它的方法。如果它现在能坚持45 个小时,再过些日子我就能让
它持续100 个小时”。

1879 年11 月1 日,爱迪生申请对碳丝灯的专利,说明“甚至一根棉线
在正确地炭化之后,置于百万分之一大气压的真空玻璃灯泡中,就可以对通
过的电流保持100— 500 欧姆的电阻,在极高的温度下也能保持绝对的稳
定。”

爱迪生没有陶醉。他说:“成功了一个实用白热灯的发明,我不过踏着
一个整个组织的门限而已。我们一定会不断进行试验,使这灯更臻完美。”

于是,在其后的几个星期,他和助手们便投入了制造灯泡的工作。他不断改
变灯泡的尺寸和形状,变换引入灯丝和密封灯泡的方法。爱迪生的同事又仿
照这些灯泡制造出许多复制品,一些挂在实验室,一些送入爱迪生的家里、
巴切勒先生的家里,以及乔丹太太的廉价旅馆中。然后树起电线杆,将这些
电灯与实验室的发电机相连。还有一些灯泡,被悬于街道上空。

直到12 月底,爱迪生才公开告诉人们他试验电灯成功的消息。为了利
用传播媒介对电灯进行翔实的介绍,他请来了纽约《先驱报》的记者马歇尔
福克斯,允许他随意参观实验室,随意提问。

12 月21 日,《先驱报》的记者福克斯被过早地允许发表了他的关于爱
迪生发明电灯的震撼世界的报导。文章除了占据一个整版,还在次版占了一
栏,大小标题共11 个——“爱迪生之灯”、“伟大发明家在电力照明方面的
胜利”、“一张纸片”、“不用煤气,不出火焰,价比油廉,然而却光芒四射”、
“在炉中转换”、“成功后的炭丝灯的全部构造”、“十五个月的血汗”、“关于
他在电灯、燃烧器和发电机方面不知疲倦的试验”、“在棉线上的成功”、“魔
术师的喜剧”、“电灯史”。由此可以说明这篇文章的重要性。那个记者把爱
迪生的魔法讲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把电流通到“一口气就能吹走的小纸
条上”就产生了一种明亮的、美丽的光,像意大利秋天日落时分的柔光。

爱迪生无意于作出谦逊的姿态,他宣布门罗公园将于1880 年新年除夕
用这种神奇的新光源来照亮。从圣诞节到新年这一周时间里,人们成群结队
地前往门罗公园,去观看爱迪生的奇迹般的“未来之光”。

这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除夕晚会。在1879 年最后一个寒冷、大雪纷飞
的晚上,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载了3000 人来到门罗公园。他们来自纽约和
费城。纽约《先驱报》于1880 年初对这一非凡的景象进行了报道:

“由于来客络绎不绝,一个容纳二、三十位技工工作的实验室已经停工
一个星期了。这些参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使这个方圆数英里的小镇堆满了
形形色色的车辆——这当中有男、有女,有农民、技工,也有各种体力劳动
者和孩子—与此同时,火车上又走下银行家、掮客、资本家、观光者,以及
急于要做生意的有关方面代理人。”

庆祝会计划在天黑时开始,爱迪生叫所内人员从研究所到车站一路上
都装上电灯,等第一班火车进站,立刻亮灯。当火车开始到达这个冬天的黑
暗时,爱迪生开动机器,40 个白炽灯泡全部点亮。电灯像金色的花朵闪闪
发光,把雪地照得通明。

从火车下来的人,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研究所庭院内发光的数百盏
电灯使人们神魂颠倒,目为之眩,他们惊奇得都屏住了呼吸。使他们难忘的
不仅是这些灯本身,而更多的是这些灯竟能随时开关。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最神奇的东西,这里简直像另一个世界!他们都为历史上这一伟大发明赞叹
不已!

人们忘了寒冷,到夜深12 点还不想回去,到处听到有人高喊:“爱迪
生万岁,爱迪生万岁!”

爱迪生依然守在机器旁,以使电灯发光。他穿的是旧的、到处是穿了
洞的脏衣服。人们认为他是一个不重要的人物。他的穿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
意,而却能使他听到人们在谈论些什么。

“这是大自然都办不到的事情”,一个人这样说道。

“你曾见过这么漂亮的东西吗?”另一个人说道。

一位当地老人给灯丝取了一个英语绰号,叫做“烧红了的发夹”。他说:
“看起来是满漂亮,可我就是死了也弄不清这烧红了的发夹是怎么装到玻璃
瓶子里去的。”

庆祝会所使用的电灯,寿命是170 个小时,碳丝是用厚纸烘烤的东西,
短短两个月时间,爱迪生已作了这么大的改进。

他在致词时说:“大家称赞我的发明是一种大成功,可是这尚在研究途
中。在灯泡的寿命没有到达600 小时以前,还不能算是成功。”

这一句话,使参加的人又一次感到惊讶。

对于门罗公园戏剧性的展览,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反应。爱迪生不断收
到从各地发来的信,电报和礼物,人们称赞他是一个伟人。全世界各地的新
闻记者都报道了这一盛况,并赞不绝口地说,自从阿基米德以来,爱迪生是
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科学家,非常可能是所有时代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1879 年夏,每股100 美元的爱迪生电灯公司股票曾跌至20 美元。经过
圣诞节后那次成功的展览,公司股票价格又开始暴涨。康克林参议员放出消
息说,他正以每股3000 美元的标价购进。银行家奥古斯特贝尔蒙更不甘落
后,称他正以3500 美元一股的价格收购爱迪生电灯公司的股票,并表示以
后愿以此价继续购入。拥有相当股权的摩根公司的德莱克塞尔也在盘入爱迪
生股票。小股东们都把握住手中的股份,希望能出现每股5000 美元的市价。

人们开始编造爱迪生的故事。许多愚昧无知的人相信,晚星一定是爱
迪生挂在天空的一盏电灯。几百人致信这个发明家,打听传说中的“爱迪生
星”的情况。爱迪生最后叫纽约《先驱报》刊登他的声明,说明他没有拿星
星做实验。

发表的许多荒诞离奇的故事,是关于传说中他本人和他的超人能力。
这些荒诞故事仍然流传开来并使人相信。

有一名记者写了这样一篇荒唐的报导:“爱迪生用特殊化学处理方法做
成衫衣,这种衫衣有365 层,但是很薄很薄,穿这种衫衣的人,只要每天剥
掉一层,一年到头都可以穿着干净的衣服,爱迪生本人现在就穿着这样的衫
衣。这种衫衣才是门罗公园研究所的珍奇发明品,定名为爱迪生衫衣。”

这件事竟在美国500 种以上报纸刊登,甚至传遍了全世界,以致来自
世界各地查问这种衫衣的函电雪片似的飞来,有的甚至寄来汇票、现金,一
定要买。

这对爱迪生来说,当然是大灾难。他曾生气地说:“这种胡说八道的可
恶记者,真想揍他一顿。”

除了这些荒唐的报导以外,有些电业界的人士和报纸对爱迪生的发明
持怀疑态度,甚至咒骂攻击。

圣诞节过后两天,伦敦《泰晤士报》驻纽约的记者、费城地方电报公
司的总裁,以至《费城大众纪事报》的副总编来到门罗公园。从《泰晤士报》
曾发表的报道来看,他们对爱迪生的发明持怀疑态度。报上说爱迪生“所有
努力已彻底失败”。

电气工程师伊莱休汤姆森1880 年初参观了门罗公园后表示,白炽灯很
难成为有利可图的产品。一年之后,著名的沃纳冯·西门子认为,从经济角
度上讲,这种灯无法与电弧灯相抗衡。另外,纽约《先驱报》还在1 月5 日
刊载出w ·E·索耶的一封来信,信中说:“由于迄今未能造成一只完善的白炽
灯,因而我不相信有人能在这方面取得成功。”信中还说:“尽管传说爱迪生

先生的电灯能连续燃烧240 个小时,但我仍然肯定,爱迪生先生的电灯,如
果能达到煤气灯所发出的光亮标准的一半(更确切地说就是12 支光),那么
它连3 个小时也坚持不下去”。

有一家报纸受煤气公司财团的操纵,竟以“爱迪生的惨败,新年夜欺
骗大家”为标题,对当时的表演进行了歪曲的报导:“在当时表演的数百盏
电灯中,没有一盏比煤气灯稍稍明亮些。参观者的失望情绪非常明显。..
观众对于那种电灯悻悻而去的神态,已充分地预示着这种电灯的前途如何。”

更有甚者,煤气公司的老板们雇用一批流氓破坏爱迪生的发明。一天,
爱迪生在门罗公园广场,公开试验他的白炽电灯。在许多的参观者中,有一
个人偷偷地跑到实验的机器和工具后面,慢慢地靠近配线,当他用熟练的技
术触摸配线时,配线马上就燃烧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若再让发电机把电
流送到配线,就会发生很大的事故。

这个人看看四周没有人,就很快地做完,然后又回到参观的人群中。

后来,当爱迪生打开开关时,装在配线里的保险丝断了,白炽灯也就
不亮了。

这时,爱迪生研究所的一个人一把抓住这个人,因为他从研究所的楼
上,看到了这个人的破坏行为,所以就赶了下来。

于是,这个人的身份暴露了。大家问他为什么要做这种事,他回答说:
“因为对方给我钱。为了破坏爱迪生的实验,我混进了参观的人群,找机会
去弄断配线,想使爱迪生的实验失败”。

由于坏人的破坏,这次实验不能顺利进行。此刻,参观的人群中马上
有人吹起口哨,也有人责骂爱迪生的失败。讲解实验的人只好作解释:“请
大家静一静,这次的失败,并不是我们的产品不好,而是因为有人把配线弄
断,破坏了我们的实验。各位不必害怕,我们将重新开始实验”。于是参观
的人们给以很大的掌声。

不久,打开开关,实验又开始进行,数千个白炽灯把门罗广场照得通
亮。

尽管有人怀疑、攻击、破坏,但爱迪生深信,等到电灯制作简单、价
格便宜后,一定会受到大众的欢迎;到那时,这些谣言、中伤、攻击自然会
烟消云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