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肯尼迪传 > 政治生涯与赫鲁晓夫会面(4)

政治生涯与赫鲁晓夫会面(4)

书籍名:《肯尼迪传》    作者:罗伯特·达莱克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有关柏林问题的讨论更令肯尼迪恼火。禁止核试验谈判的失败固然意味着长期的危险,而柏林问题却是个骇人的眼前危机。赫鲁晓夫说话时带有相当的热情;中欧形势显然是他最关心的问题,而在峰会前一天半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序曲,是会议正题的预备——确保统一的德国将没有能力给俄罗斯带来伤害,并关闭柏林,切断受共产党压迫而逃亡的人的通道。

  赫鲁晓夫提醒肯尼迪,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了2,000万人,而造成冲突的罪魁祸首德国已经重新获得了为更加具有毁灭性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铺平道路的那种军事力量。如果可能的话,苏联打算与东德和西德都签署和平协定,或者至少是东德,以防止该民族的统一。赫鲁晓夫解释说,这样一个协定将废除1945年以来的所有安排,包括西方通过东德从陆路和空中进入柏林。如果美国签署了和平协议,柏林可以继续是一个“自由”城市,但如果拒绝签字,则西方进入柏林的所有权力都将终止。

  肯尼迪明确表示,美国不会被胁迫签定协议。“我们在这里谈的不是老挝,”约翰·F·肯尼迪说。“这是美国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在柏林,并不是因为获得了什么人的许可。我们是打进去的······如果我们从这个地区被驱逐出来,如果我们认可失去我们的权利,那么谁都不会对美国的承诺和保证抱有任何信心。” 他敦促赫鲁晓夫不要威胁欧洲当前的势力均衡,不要挑衅美国的反应。

  但是,赫鲁晓夫毫不退让。“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苏联签署和平协定,”他说。赫鲁晓夫对肯尼迪强烈反应的惟一让步是答应不在12月份前签署协议。他宣称,美国将为围绕柏林问题发生的任何战争负责,而只有“必须穿上约束衣的······疯子”才会希望出现这种冲突。肯尼迪反驳说莫斯科对现有势力平衡的破坏将是任何战争的诱因,但此话似乎没有任何效果。赫鲁晓夫在结束时说,莫斯科已经准备了一份备忘录,允许美国“在晚些时候回到这个问题,如果它愿意这么做的话”。

  午餐期间的交谈并没有缓解赫鲁晓夫的敌意。他提起了核武器的话题,指出苏联跟美国一样,拥有核潜艇,并且还在生产短程、中程和洲际导弹,而只有在美国恢复核试验的情况下,苏联才会重新启动核试验工作。他说,苏联不会试图在美国之前登上月球,因为那样将削弱苏联的防务力量。事实上,总统关于国防开支方面的信息已经促使他考虑增加苏联的地面部队和装备。

  肯尼迪拒绝做出让步。他承认苏联是一个大国,拥有可以与美国相比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说,因此很关键的一点是,两国在行动中必须是负责任的方式,以避免战争。德国就是一个例证:“各方都应当认识到另一方的利益和责任······实现这一目标的惟一途径就是各方理智地待在自己的地区。”为了迎合一下赫鲁晓夫的虚荣心——他告诉肯尼迪,他在44岁的时候当上了莫斯科规划委员会的主席——肯尼迪说,当他到了主席67岁的年纪时,他希望能够成为波士顿规划委员会的负责人,也许同时当上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但是,受肯尼迪拒绝在德国问题上屈服的刺激,赫鲁晓夫“突然插嘴说,也许总统希望成为全世界规划委员会的负责人”。

  肯尼迪对赫鲁晓夫不屈不挠的敌对态度非常恼火,便请他私下谈谈,以简单回顾一下讨论的问题。“不再试它一下,我不能离开这里,”肯尼迪对一名助手说。“在我了解得更多之前,我是不会离开的。”在回楼上会议室的路上,他告诉腊斯克,“这是一块硬骨头。”在最后的会晤中,肯尼迪首先说,他希望赫鲁晓夫不会用柏林这样一个“深深地”牵扯到美国国家利益的问题来与美国发生冲突。他还请赫鲁晓夫看清签署和平协定与挑战美国进入柏林权利之间的区别。赫鲁晓夫表现出寸土不让:他说,美国在试图羞辱苏联,而肯尼迪需要明白,莫斯科打算用武力来抵御美国入侵东德的任何行动。肯尼迪“接着说,要么赫鲁晓夫先生不相信美国是当真的,要么该地区的形势对苏联来说实在很不满意,从而它不得不采取这种严重行为”。他很遗憾离开维也纳时的印象是,美国和苏联正在走向冲突。赫鲁晓夫回答说,威胁要将战争灾难施加给世界的是美国,而不是苏联。“出现的是战争还是和平,由美国决定,”他说。肯尼迪面色严峻地说,“那么,主席先生,出现的将是战争。这将是个寒冷的冬天。”

  肯尼迪无法掩饰自己对激烈交谈的忧郁心情——这将意味着未来关系的恶化。在两人离开苏联使馆的时候,在媒体面前,赫鲁晓夫摆出一副欢愉的神情,但肯尼迪脸色阴森,毫无表情。后来,在美国使馆与詹姆斯·赖斯顿交谈时,约翰 ·F·肯尼迪显得“非常郁闷”。他瘫坐在沙发上,拉过“帽子盖住自己的眼睛,一副斗输了的模样,长长地叹了口气。‘很艰难?’赖斯顿问道。‘我一生中最艰难的事情,’总统回答说。”肯尼迪还告诉赖斯顿,他面临2个问题:琢磨出赫鲁晓夫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以及思忖如何做出反应。他相信,由于他在猪湾惨败问题上的软弱表现,赫鲁晓夫“让我输得一败涂地”。他现在需要让赫鲁晓夫相信,他不会任人摆布,而目前能够让人相信美国力量的地方是在越南。在乘坐空军一号前往伦敦的路上——他要在伦敦与麦克米兰会面——肯尼迪继续回想赫鲁晓夫的丑恶行径。他把奥唐奈叫进他的特等舱,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发泄自己对会议的愤怒之情,以及他在今后几个月里可能与俄国开战的危险。在飞机上媒体舱的记者们面前,他把维也纳的气氛描述为“严峻”,并再次形容他们的交谈“很艰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