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谋生:王志纲纵论人生之道 > 第23节:世界城市争夺战(3)

第23节:世界城市争夺战(3)

书籍名:《谋生:王志纲纵论人生之道》    作者:王志纲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2006年北京有个重要举动,对北京城市的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北京原来的定位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在新定位中不提"经济中心"。这很难得,说明北京的领导有世界眼光,过去那种大而全一个都不能少的做法是自然经济的做法,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必须搞错位经营、差异竞争。"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变、人变我快"。在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结构中,怎样成为太阳和月亮,让周边的城市好像星星一样围绕左右,扩大能级、形成集群,加大聚合和辐射力,才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真正具有竞争力。所以北京和天津,不管哪一家,要想做大必须联手,京津必须一体化。如果京津不能一体化,别说上海,恐怕连珠三角都比不过。

要想实现京津一体化,北京就要给天津让利,怎么让利?配合天津的滨海战略,北京不提经济中心了,天津一把拿过去,将自己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北京怎么办?四个定位:第一,国家首都;第二,历史文化名城;第三,世界城市;第四,宜居城市。这最后一点"宜居城市"现在还众说纷纭,争议很多,北京怎么能宜居?但是人们一边骂,一边还是拼命往北京挤,为什么呢?宜居的前提是宜就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许多有志向的人,包括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还是想留在北京,因为机会多。要实现宜居就要把传统的制造业腾出去,腾笼换鸟,把第二产业甩给天津,北京则可以通过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来辐射和覆盖更大的区域。假以时日,高端人士越聚越多,低端产业越来越少,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北京可能成为真正的宜居城市。

伴随北京这个重新定位的出台,天津一下子如释重负地把自己的头扎进来了。两个城市的互补性变得更强,一个专注于做上肢,一个做下肢,一结合就成了一个整体了--两个巨人找到了一个契合点,这个契合点一形成,大家的思维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始考虑两城一起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换。在这个大的格局下面,中央又适当地给了天津一些优惠政策,天津就有了天时、地利(临港),加上更新观念,可以说遇到了千年未遇的良好机遇。天津现在成了整个中国目前最热闹的投资热点,大批的世界500强企业,包括整个中国很多大的民营资本开始抢滩天津。2008年,北京市又适时地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京津城际铁路。这本来首先在上海和杭州之间喊了很多年的,但最后却先在京津间实现了。"三十分钟改天换地,两城一体共享繁荣"的梦想从纸上变成现实,从看得见摸不着,到看得见摸得着,人们真正感受到京津一体化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