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未来最有出息的孩子,永远不是第一名 > 第二章

第二章

书籍名:《未来最有出息的孩子,永远不是第一名》    作者:女贞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一名,真的是优秀的代名词吗?

不然。

湖南省华容县的魏永康,1岁多开始识字,4岁学习初中课程,8岁跳级进入重点中学,13岁,以总分602分的成绩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这样一位从小就事事拿第一的“神童”,后来怎么样了呢?

魏永康20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中科院劝退回家。

从“东方神童”到“劝退回家”,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可惜,孩子的成长没有回头路。

我从不否定父母们高标准要求孩子,毕竟,孩子就像一棵小树,放任自流也很难成为栋梁之才,但是,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也是不合理的。

父母眼里的成功,适合孩子的标准吗?父母所谓的优秀,孩子真的想要吗?

不一定。

还记得那篇《我的女儿是23号》的文章吗?

说的是一个女孩,班级50名学生,每次考试都是第23名,同学们都叫她23号。

女孩父亲说,每次家庭聚会,别的孩子各种才艺展示,自己女儿呢,忙着给弟弟妹妹剥虾皮。

孩子成绩中等,才艺平平,父母的苦恼是可想而知的。

有一次,父亲很伤感地问女儿:你怎么不是神童呢?女儿眨巴着眼睛回答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

看到这里我就笑了,孩子都明白的问题,大人为什么不明白呢?

白岩松在给孩子的“人生邮件”中,也特别强调“不争第一”。

他说: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会不择手段;成绩尽管很重要,可是,千万别让孩子成为除了成绩好,其它一无是处的人呀!

孩子健全的人格,比成绩更重要。

知乎上有条问答:孩子该不该争第一?

网友wen ma留言:争第一是最快毁掉孩子的办法。

她说:成绩争第一,钢琴争不争第一?长跑争不争第一?足球争不争第一?消费争不争第一?官职争不争第一?是不是有一项没有得第一名,就否定掉整个人?

看完不仅毛骨悚然!

很多家长都认为第一名代表着优秀。这其实是个误区,从古至今,那些有所建树的人,从来都不是第一。

历代科举考中状元的有777人,可是我们能记住的有几个呢?历数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都不是状元,但他们一样青史留名,被后人铭记。

即便是现在,细数我们身边的那些成功人士,很多也不是班级第一。

可见,成绩好并不是唯一的成功通道,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要在某一方面能做到卓越,做到唯一,也是一种成功。

昨天我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杨玉环:“花瓶”女人的悲剧人生》,我把这篇文章转发到写作群,告诉她们,这是一位12岁女孩写的文章,群里立马惊倒一片,文友直呼要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没错,这篇文章出自初二女生之手,是我亲戚家孩子,叫冰冰。

冰冰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不是第一名,但是她有爱心、体察人性、善解人意,尤其喜欢文学。五年级的时候,她的作文被收录在本地儿童文学刊物《小百花》杂志上,她的作文,也经常被当做范文在各个班级阅读传诵,获得的奖项更是不计其数。

我相信,她的未来,一定会在写作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一定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格健全、内心有爱的孩子,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