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做人做事好性格 > 第9页

第9页

书籍名:《做人做事好性格》    作者:欣畅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当然,对于许多下属职员来说,遇事不加辨明,便着手去实施是你的一大工作弊病,你和领导之间缺乏必要的默契。对于领导,首先是服从,然后才能有改变。不是让领导去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领导。上司给予的指示和命令,必须清清楚楚地理解,然后才有可能有效地执行,对于上司,他们发一发脾气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希望每个领导都是慈祥无比。你需要忍受这种压力,同时要以积极的行动去尽量避免这种压力。
当你面对指责欲望和权力欲望极强的老板、长辈和领导时,要学着把握下列一些"忍"学经验:
(1)学会洗耳恭听,认真听懂老板的每一句话,在老板发布命令的过程中不要自以为聪明地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
(2)称呼老板时,要把职称一字不落地称呼全,而且要态度恭敬谦逊。不要显得勉为其难或语含讥讽,即使他或她只是一个副职,也要把"副"字去掉。
(3)避免一些亲昵行为,比如拍拍老板的肩膀、后背,这会使对方认为你意存狎亵,心存不敬,从而使你寸步难行。
(4)即使你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也不要居功自傲,要时刻注意功劳的大部分都是老板的,是老板的英明决策造就出你的非凡成绩。
(5)如果你的同事正被老板训斥,而你却又恰巧在场内,那么你的任务不是急着替同事开脱而是去给老板端一杯热茶或一杯咖啡,毕竟他(她)才有左右这场争端的权利。
记住:忍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处世的艺术。
□ 去掉轻浮之气
人如果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做事,不仅一事无成,反而会铸成大错。
一个人必须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同时要抑制急躁的脾气、暴躁的性格。做事要戒急躁,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中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会多。
不少人办事都想一挥就成,一蹴而就,他们似乎忘了一点,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都得按一定的步骤行事,欲速则不达。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就在于以静制动,处安勿躁。浮躁会带来很多危害。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成功,会产生急躁情绪。本以为把事情办得很好,谁知忽然节外生枝,一时又无法处理,必然生出急躁之心。因为他人的过错,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心气不顺,也会产生急躁。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天下父母之心皆然,但偏偏儿女不争气,心中也同样急躁。受到别人的责难、批评,又无法解释清楚,心中也会产生急躁的情绪。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生的急躁,其实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浮躁之气生于心,行动起来就会态度简单粗暴、徒具匹夫之勇,这样不是太糊涂了吗?
轻浮、急躁,对什么事都深入不下去,只知其一,不究其二,往往会给工作、事业带来损失。戒急躁就是要求我们遇事沉着、冷静,多分析思考,然后再行动。如果站在这山看着那山高,干什么都干不稳,最后将毫无所获。
天下成大事业者,无不是专一而行,专心而攻。博大自然不错,精深才能成事。只有精深,才能在某一个领域中成为专门人才,其前提是必须克服浮躁的毛病。无论办什么事都不可能毫不费力就取得成功,急于求成,只能是害了自己。忍浮躁确实不容易,要有顽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但只要有决心、有信心,胸中有个远大的目标,小小的浮躁又有什么不能忍的呢!
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如果太轻易暴露自己的情感就容易受到伤害,人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同的人对人对事的态度会不同,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把自己的喜怒经常流露给下级,下级则会投其所好,而掩盖事物真正的本质。普通人过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则显得肤浅,也容易开罪于人。所以要忍耐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暴露出来。
□ 心平气和万事通
生活中非理性的因素很多,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非理性的因素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造成一些不该有的后果。
面临这样的场景,你会发火吗--当公共汽车到站时,一个人才从车中间拿起行李,挺费劲地挪到车门口,下了车,因他行动太慢,大家免不了陪他一会儿工夫。这事情放在急性子的售票员身上,他免不了要敦促并数落几句,或许还会夹杂一些多少有辱斯文的话语。其实,这样的场合多了,可你不能老是这样气急败坏地敦促人呀?该调整的是你售票员自己。你不妨想想,这人或许天生的行动迟缓,不知挨了老婆多少骂!老婆骂他都不管用,你还操什么心?
这样安慰自己,逻辑上说不过去,但于情有益,因为你压住了火气,很幽默、现实地把这事解决了。
当然,人不可能永远做老好人,该发的火还是要发。比如说,你在午休,可是一群小孩在你窗外的胡同里大喊大叫地踢球,你理会不理会?这不是以大欺小,这是正当的行为。虽然他们还很小,但他们的行为妨碍了别人的正当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忍住不发脾气等于在纵容别人做不该做的事。
世界之大,使我们每一个人能感知到的事物极其有限,我们的生命也显得极为有限,一些烦琐小事投射到我们的心灵世界时,就可能变得极其复杂、丰富。
在生活中,我们感觉周围的事物,形成我们的观念,做出我们的评价,以及相应的判断、决策等,无一不是通过我们的心理世界来进行的。只要是经由主观的心理世界来认识和体察事物,就不可避免会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偏差,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