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 放下自我,体验美好人生

放下自我,体验美好人生

书籍名:《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作者:罗智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先生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传习录》
  陆澄问:“喜怒哀乐还没有发生就是中,宁静也是求得‘中’的境界的功夫吗?”
  王阳明回答说:“只有去私欲,存天理,这才是功夫。也就是静时念念不忘去私欲、存天理,动时也念念不忘去私欲、存天理,而不去理会宁静不宁静。”
  达到“中和”,其实就是一种最理想的境界。
  儒家所强调的“去私欲,存天理”的修养功夫,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要求一个人时时处处放下自我,而不是总惦记着宁静不宁静的问题。如果我们时时还把宁静不宁静的想法挂在心头的话,这时心中还有自我,我们本来的心灵状态反而就会被它压抑住了。
  虽然王阳明阐述的是儒家修养方面的原则,但我们对其作适当的引申和发挥,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人生现实层面。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受压抑的个性。具有“受压抑个性”的人,真正的自我被禁锢起来了,在个性表现上患得患失,时时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
  这种受压抑的个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猜疑、悲观、沮丧、孤独、害羞、追求十全十美、自卑、忧郁等。
  一个人太在意“自我”了,时时刻刻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看法,仿佛是为别人而活一样,这样就活得太累了。
  一个人如果总是太在意“自我”,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这些思想和行为就会使他的个性受到压抑,使他不能“成为自己”、不能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本来个性。
  本来的“个性”,任何人都具有,是一种具有吸引力而又神秘的东西,它容易了解而不易解释,它不是从外界获得的,而是发自内部的东西。
  我们所谓的“个性”,它是依天地自然的规律而造成的,在我们内心闪着神圣的光;或者可以称为真正自我的自由而充分的表达。
  每一个人的真正自我都是有吸引力的,是有磁性的,对别人具有强大的影响和感染力。我们觉得自己与某种真正的、基本的东西联系着,而这种东西也为我们服务;相反,虚伪总是叫人讨厌和反对的。
  《庄子》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鲁哀公曾经对孔子讲过这样一件事,说在卫国有这么一个人,名叫哀骀它。哀骀它虽然长得很丑,他的身上却有一股莫名其妙的魅力,男人们同他交往,没有几天,便相处得象莫逆之交,感情之深,令他们不忍离去;而那些女人们见了他,则更是一见钟情,对自己的父母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还不如做哀骀它先生的婢妾呢!”象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现在已经有了十多个,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来不见他在夸夸其谈,他通常只是答应别人,却对其他人都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既没有国君那种可以决定别人生死的尊崇地位,也没有可以解决大家温饱问题的大量钱财,又长了一副人见人怕的丑八怪模样,更从不宣扬什么大道理,知名度也不高,但人们就是喜欢跟他在一起,而不愿分离。
  鲁哀公认为这个人一定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便把他召唤来见见。发现哀骀它真的是长得很丑,谁见了都害怕。但与他相处还不到一个月,鲁哀公便被他的为人所折服了;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了。一看鲁国还没有宰相,便想让他执掌相位。哀骀它却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答应了下来,而且很勉强的样子。但当上宰相还没有多久,他就离开鲁哀公走了。
  鲁哀公身为国君却闷闷不乐,他向孔子问这样一个问题:哀骀它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假如内心保持象静止的水一样的平静,不因外物冲击而动荡,这种能够成万事、和万物的修养,就叫“德”。这种“德”无须靠形貌来文饰,然而万事万物都亲近它,离不开它。哀骀它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德”的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知道,婴儿是很招人喜欢的,为什么婴儿会如此讨人喜欢呢?与《庄子》中的哀骀它一样,既不是因为婴儿能说什么,也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地位,更不是因为他拥有钱财,可以说,就是因为婴儿拥有“赤子之心”,他的心灵没有外物的干扰,只是自然地呈现着本来的状态,没有矫揉造作和虚伪。他的一切言行,哪怕只是哭闹和舞手动脚,表达的是他真正的个性。婴儿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成为你自己”的写照。他一点没有不安的感觉,将本来的自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没有任何的压抑,所以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一个人的个性很有魅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他解除了所有对真正自我的的压抑的结果,而只有将自我放下时,才能将内心的创造性潜力释放出来。
  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在某种程度上放下自我时,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信和美好的人生。如果一个人总是竭力向自己和别人证明自己不是本来这个样子,他的内心一定是非常痛苦的,简直就是对心灵的一种永无休止的折磨。而当他最终决定放下自我,将本来面目如实地表现出来时,他将获得无比的轻松与满足,心灵的创造性潜力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愿意放下虚伪的“自我”,而成为“真正的自己”时,要获得美好而成功的人生,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