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蒙古帝国史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蒙古帝国史

第5章

书籍名:《蒙古帝国史》    作者:[法]雷纳·格鲁塞
    《蒙古帝国史》章节:第5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当公元1120  年,契丹朝廷在女真人侵入的面前全局崩溃之际,他曾试行鼓励他的家族和人民。既然不能挽救北京,  也无法使皇位继承人奋起有为,他便向西方谋发展。根据志费尼所述,他在这个时候只有伙伴七十人(《辽史》称大石率领铁骑二百宵遁。——译者)。

    根据《辽史》,他先到汪古突厥人的地方①,其酋名叫床古儿,向他献马四百、驼二十、羊一千。从这里,耶律大石前往别失八里,就是现今济木萨的附近(在现今古城之西)。[5]在该地,他召集了当地属于回鹘种族各首领,向他们陈述,所言具见《辽史》。

    ③  蒙古人和波斯人称这个国家为合失(Qachi)或合申(Qachin)由中文“河西”(Ho-Si)的转音,其意义为黄河以西之地。

    ①  张德辉的纪游,《渐学庐丛书》本名为《塞北纪行》。《古今图书集成》卷116  作元张辉卿(张德辉字辉卿)《边堠纪行》。——译者

    ②  《张德辉游记》,伯勒什奈德译《中世纪史研究》第54—55  页。又参阅,韦利《Travels  of  an  Alchimist》第68  页。

    ③  这里我提起了蒙占史里面一个最可痛惜的遗漏处,即我们对于客列亦惕人的来历不明,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属于突厥种,还是属于蒙古种。成吉思汗历史的作者们,无论为蒙古人(《元朝秘史》),波斯人(拉施特的《史集》)或中国人(《元史》)都是忽然引人客列亦惕人,述他们的生活,仅仅将时期上溯两代,  没有将他们和以前任何民族联系起来。他们究竟是否一个古老民族而用新的名称呢?还是由若干旧部落联合起来的呢?(参阅本章下第七节)

    ④  翁按:辽以翰林为林牙,林牙非翰林院的宫衔,耶律大石初为翰林应奉,寻升承旨,应奉与承旨都是翰林院的官职。汉人称翰林为太史,林牙大概是太史的意义。

    ①  汪古突厥即《辽史》所称白达达。(伯勒什奈德译,《中世纪史研究》I,212。)

    

第一章  成吉思汗勃兴前的蒙古

    他从他们那里得到骑兵一万,以黑牛白马祭天地和祖先之后,他再向西出发。事先,他曾派一使者去见回鹘国王名叫毕勒哥(Pi-le-ko)的(突厥语中比勒加Bilga指“智者”),向他追述在一个世纪以前,契丹创业主阿保机于驱逐了鄂尔浑(哈刺-八刺哈孙)的斡耳朵巴力的乞儿吉思人之后,曾请回鹘人(元代称畏吾儿人——译者)重返蒙古帝国的故地②,足见契丹人和回鹘人的关系常常是很亲密的。回鹘国王来和耶律大石会谈,相聚三天,送给他马六百匹、驼一百匹和羊三千,以助共西行。并且自动送子孙给他为质,正式自认做他的藩属③。

    关于这位契丹英雄以后的事《辽史》说的较少,我们在这里要向志费尼请教。这位波斯作家告诉我们说,未来的古儿汗即耶律大石,在辞别了回鹘国王之后,先向北方,往叶尼塞河上游乞儿吉思突厥人方面去,意欲在该地建立国家。“到达乞儿吉恩人地方的边境上,他们驰骋于乞儿吉思人的领土上,但是,看到乞儿吉思人将要集合起来准备反击他们的时候,他们退到叶密立④地区,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城邑,遗迹犹存”。[6]许多突厥部落自动来归附在这个契丹贵族的旗帜之下,他不久便统率有四万户。

    第四节  哈刺契丹帝国的建立[1]

    耶律大石于增加了实力之后,向伊塞克湖地区和楚河流域前进。依照志费尼所说,他的成功并不费事:“他向八刺撒浑①(在楚河之上)前进[2]。这个地方的统治者,自称为额弗刺昔牙卜(Afrasiyab)②王朝③的后裔,并不很强盛。他仅仅管辖哈剌鲁突厥人(即葛逻禄突厥)和康里突厥人[3],而这些人不服从他的命令,甚至有时侵犯他的疆域。由于没有自卫的能力,他派遣使者至契丹移民的首领处,请他进驻他的都城,愿将政权交奉。耶律大石于是进入八刺撒浑,据有汗位,取消额弗刺昔牙卜后裔的汗号,只留给他们伊立-伊-都儿汗的称号,[4]即‘突厥人之王'。稍后一些时候,他又臣服了康里突厥人。他的一支军队,征服了喀什噶尔与和阗。另一支军队,前去报复乞儿吉思人。他的军队把费尔干纳和河中置于其宗主权之下。就在这个时期,撒麻耳干的王侯们也变成为他的藩属。他派大将额儿讷思攻花刺子模沙

    阿即思④,在其境内大肆焚杀,阿即思乞降并愿意每年献三万的那为岁币。”  ⑤《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耶律大石和他的伙伴们费去了十年功夫以完成从北京至八刺撒浑的迁移。“他们渐渐熟悉新地方⑥居民的风俗习惯,这里和他们的北方沙漠地方毫无共同之处。

    ②  并没有结果,因为定居在甘肃的回鹘人拒绝再过鄂尔浑地方的游牧生涯。(参阅上第二节)

    ③  《辽史》,伯勒什奈德译(《中世纪史研究》,I,211—214)。

    ④  在塔尔巴哈台(按即今之塔城)的楚古察克方面。

    ①  八刺撒浑或译作八刺沙衰,元刘郁《西使记》称过其他,尚见残垒,地址约在托克马克之西南方,靠近业历山大山麓。——译者

    ②  按Afrasiyab(额弗剌昔牙人)即志费尼《世界征服者》所称Efrasiyab,是古代波斯史上的突跃名王,其后裔让位给西辽主耶律大石(见《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五册第290  页)。——译者

    ③  就是伊斯兰教突厥的哈刺汗王朝。[5]

    ④  应作Atsiz  不是Atsiz,《草原帝国》中(第215  页)有错误。

    ⑤  根据志费尼,见《多桑书》第一卷,第441—442  页;又见马迦特,《库蛮考》。167。

    ⑥  指伊塞克湖和楚河的地区。

    

第一章  成吉思汗勃兴前的蒙古

    土壤平坦,人们在那里种有很多桑树。出产和中国相似,但是夏秋无雨。”①

    伊本一额梯儿②供给我们以补充材料。他告诉我们,当回历522  年(即公元1128  年),在喀什噶尔的边境上出现了“申”(Sin)国(就是指中国)  的“古儿汗”——就是我们的耶律大石——绰号“残废者”。喀什噶尔的哈剌汗王朝的哈桑之子阿合马,出兵抵御,但战败被杀。“当这位古儿汗离开中国来突厥斯坦的时候,沿途遇见了不少本国人,这些人都是在他之前迁来向该地的汗王们寻求好运气的。他团结了他们,并且以他们为助力,成为突厥斯坦全境的主人。但是他并不破坏被征服地方的行政机构,只满足于每家献一个的那,此外,并命令各地方的首领在腰带上系一块银牌表示服从。后来他进攻河中(即撒麻耳干王国的马维兰-纳赫儿地方)。

    这个地方的汗王马合某③从忽毡出师与之对敌,但是于回历531  年9  月(Ramadhan)(即公元1137  年5  月23  日至6  月21  日)被击败而逃亡。马合某乞援于其宗主,即塞尔柱王朝的算端、东伊朗的国王撒查。公元1141  年,  撒查渡过阿姆河进兵以驱逐契丹人,古儿汗与之相遇于哈特湾,迫他退至只儿浑流域,并在那里击败了他(公元1141  年)。”

    拉施特称赞耶律大石(称他为都石太傅),说他有政治才干,并且极端谨慎。据拉施特的解释,耶律大石于回历522  年至523  年(即公元1128—1129  年)采用古儿汗的称号[6],其意义相同于大汗(Grand-khan)。但是志费尼译做“世界之汗”(Khanuniversel)。我们在后面将要说到,当成吉思汗战争期间,这个称号曾被一个图谋蒙古最高权位的人——札木合所采用。①耶律大石所建立的帝国以哈刺契丹著称,即黑契丹。根据《辽史》,耶律大石本人卒于公元1135  年。其子耶律夷列尚未达到主政年龄,由皇后塔不烟摄政②。志费尼称为哥扬克的人,不知是否指这位皇后,还是人名上有错误。七年之后,耶律夷列自己执政,他的亲政时期,是从公元1142  年至1155  年。他死后,由于共子年幼,由其妹普速完从公元1155  年至1169  年镊政。普速完嫁与贵族萧朵鲁不,但据《辽史》说,她与夫弟朴古只沙里私通,并企图谋杀其夫。萧朵鲁不引兵人宫,射杀普速完和她的情人。于是耶律夷列之子耶律宜鲁古始称古儿汗。他于公元1169  年开始执欧,一直至于成吉思汗的时代。

    固然耶律大石的继承人吉儿汗们皆庸碌无能,但是哈剌契丹帝国的历史还是很有趣味的,因为这个来自北京地区的蒙古种人建立国家于突厥斯坦的中心,无异在一个世纪以前,已经预兆着成吉思汗的大举侵入伊斯兰教国家。[7]

    ①  《西游记》,韦利译,第88  页。

    ②  伊本-额梯儿(1160—1233  年),毛夕里人,著书名《全史》,阿剌伯文。——译者

    ③  哈剌汗王朝。

    ①  参阅本书第95  页。

    ②  《辽史》,伯勒什奈德译本,前引,I,217。

    

第一章  成吉思汗勃兴前的蒙古

    第五节  从乞儿吉思人统治权的衰亡至于成吉思汗诞生时的蒙古、蒙古民族起源的传说

    乞儿吉思突厥人被契丹国王阿保机于公元924  年击败,并从鄂尔浑地区被驱逐出去,使蒙古人得到了活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