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侠女奇缘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侠女奇缘

第7章

书籍名:《侠女奇缘》    作者:文康
    《侠女奇缘》章节:第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乃偶遇水势稍涨,即至漫决冲刷,实属办理不善,着先行摘去顶戴,限一月修复,无得草率偷减,大工未便。"  安老爷接着看了,便笑了一笑,向太太说道:"  这是外官必有之事。况这穷通荣厚的关头,我还看得清楚,太太也不必介意;倒是这国帑民命,是要紧的。"  说着,传出话去,即日上工。

就驻在工上,会同营员,督率那些吏役兵丁工夫,认真的修作起来。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同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夫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虽说不能处处工归实用,比起那前任并各厅的工程,也就算加倍的工坚料实,大不相同了。一面完工,一面通报上去,察请派员查收。

你道巧不巧?正应了俗语说的:"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行又遇打头风".偏偏从工完这日下雨起,一连倾盆价的,下了半个月的大雨,又加着四川、湖北一带江水暴涨,那水势建瓴而下,沿河陡涨七八九尺丈余水势不等。那查收的委员,又是和安老爷不大联络的,约估着那查费也未必出手,便不肯刻日到工查收。这个当儿越耗,雨越不住,水势越加涨。又从别人的下段工上,开了个小口子,那水直串到本工的上泊岸里,刷成了浪窝子,把个不曾奉宪查收的新工,排山也似价坍了下来。安老爷急得目瞪口呆,只得连夜禀报。那河台一见大怒,便批道:"  甫作新工,尚未验收,遽致倒塌,其为草率偷减可知。仰即候参!"  一面委员摘印接署,一面委员提安老爷到淮安候审。那委员取出文书,给安老爷看,见那奏稿上参的是革职拿问,带罪赔修。安老爷的顶子,本是摘的去了,国家的王法不敢不领,立刻就是两个官役看了起来。幸而安老爷是个读书明理阅历通达的人,毫无一点怨天尤人光景,但说:"  邻省水涨,洪泽湖倒灌上段,口岸冲决,我可有甚么法子呢?断不敢说冤枉,总是我安学海无学无能,木通庶务,读书一场,落得这步田地,辜负天恩祖德,再无可说了。"  只是安太太哪里经过这些事情,只吓得她体似筛糠,泪流满面。老爷说:"  太太,事已至此,怕也无益,哭也无用。我走后,你急急的也到淮安找几间房屋住下,再慢慢的商量个道理。"  话休絮烦。那安老爷同了委员起程,太太也在那衙门住不下了,便连夜的带着行李,拖泥带水的,也奔淮安而来。安老爷到淮投到,本没有甚么可问的情节,便交在山阳县衙门收管,追取赔修银两。还亏那山阳县因他是个清官,又是官犯,不曾下在监里,就安顿在监门里一个土地祠居住。那太太到了淮安,还那里找什么公馆去,暂且在东关饭店安身。那时幕友是走了,长随是散了,便有几个孤身跟班的,养活不成,也荐出去了;只剩下程代弼,-  一程相公——并晋升、梁材、戴勤、随缘儿几个家人,并几个仆妇丫鬟,无处可去可怜安老爷从上午冬里出任外官,算到如今,不过半年光景,便作了一场黄粱大梦。这正是:世上茫茫如大海,人生何处不风波?

要知那安老爷夫妻此后怎的个归着?下回书交代。  

第三回  三千里孝子走风尘  一封书义仆托幼主

上回书交代的,是安老爷因本管的河工两次决口,那河道总督,平日又和他不对,便借此参了一本,革职拿问,带罪赔修,将安老爷下在山阳县县监。虽说是安顿在土地祠不致受苦,那庙里通共两间小房子,安老爷住了里间,外间白日见客,晚间家人们打铺;旁边的一间小灰棚,只可以作作饭菜,煮煮茶水。安太太租了几间饭店,权且安身;幸而是个另院,还分得出个内外。只是那赔修的官项,计需五千余金,后任工员催逼得又紧,老爷两袖清风,一时那里交得上?没奈何只得写了家信,打发梁材进京,将房地田园变卖。且喜平日看文章这些学生里头,颇有几个起来的,也只得分头写信,托他们张罗,好拼凑着交这赔项。一面就在家信里谕知公子,无论中与不中,不必出京,且等着此地官项交完,或是开复原官,或是如何,再作道理。梁材候老爷的信写完、封妥,收拾了当,即便起身。

那老爷、太太,自有一番的嘱咐不表。

列公!你看拿着安老爷这样一个厚道长者,辛苦半生,好容易中得一个进士,转弄到这个地步,难道果真是皇天不佑好心人不成?断无此理!大抵那运气循还,自有个消长盈虚的定数,就是天也是给气运使唤着;定数所关,天也无从为力。照这样讲起来,不是好人也不得好报,恶人也不得恶报,天下人都不必苦苦的作好人了?这又不然!在那等伤天害理的,一纳头的作了去,便叫作"  自作孽,不可活"  ,那是一定无可救药的了。果然有些善根,再知悔过,这人力定可以回天,便叫作"  天作孽,犹可违"  .  何况安老爷这样位忠厚长者呢!看不得他飞的不高,跌的不重,须知他苦的不尽,甜的不来,这是一。

再说,安老爷若榜下不用知县,不得到河工;不到河工,不至于获罪;不至获罪,安公子不得上路;安公子不上路,华苍头不必随行;华苍头不随行,不至途中患病;华苍头不患病,安公子不得落难;安公子不落难,好端端家里坐着,可就成不了这番"  英雄儿女"  的情节,"  天理人情"  的说部。列公,却莫怪说书的饶舌!闲话休提。

却说那河台,一面委员摘去安老爷的印信,一面拜发折子,由马上飞递而来,不过五六天就得面圣。当朝圣人爱民如子,一见河水冲决,民田受害,龙颜大怒,便照折一道旨意,将安学海革职拿问,带罪赔修。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那报房里,便挨门送看起来。安公子虽是闭门读书,不闻外事,早有那些关切些的亲友得了信,遣人前来探听:也有说自来看看的,也有说打听任上一向有无家信的,却都不肯明说。这日有向来拜从安老爷看文章的一位梅公子,也是个世家,前来看望。见了安公子,便问:"  老师这一向有信么?"  安公子说:"  便是许久没接着老人家的谕帖了。"  梅公子又问说:"  也没听见甚么别的事呀?"  安公子见他问得奇怪,连忙答说:"  无所闻。这话从何而起?"  梅公子道:"  昨日听见个朋友讲起,说老师在河工上,有个小小的诖误,却也不知其详。要是吏部认得人,何不托人打听打听,见了原委,就可知道详细了。

公子听说,惊疑不定。要着人到乌宅打听,偏偏的乌大爷新近得了阁学钦差,浙江查办事件去了;别处只怕打听得不确,转致误事。当下那程师爷在座,便说道:"  吏部有我个同乡,正在工司,等我去找他问问,就便托他抄个原奏的底子来看看,就放心了。"  说着,连忙起身进城去打听。随后梅公子也就告辞。安公子急得热锅上蚂蚁一般,一夜也不曾好生得睡。直到次日晌午,那程师爷才赶回来。一见公子,便说:"  事体却不小,幸喜还不碍。"  说着,怀里把那抄来的原奏,掏出来递给公子阅看。只见上面的出语,写的是:请旨革职拿问,带罪赔修,俟该参员呆否能于限内照数赔缴,如式修齐,再行奏闻请旨。

公子看完,那程师爷又说道:"  据部里说,只要银子赔完,工程报竣,还可以送部引见。照这案情,大约没有个不开复的。

只不晓得老爷任所,打算得出许多银子来不能?"  公子道:"  老人家带的盘缠就无多,自己又是一文不要的,纵然有几两养廉,这几个月的日用,两三番的调任,大约也用完了。任上一时那里弄得出五六千银子来?家中又别无存项。偏乌克斋又上了浙江,如果他在家,大约弄个两三千还容易。这便如何是好?"  说着,便急得泪流不止。程师爷连忙说:"  世兄,你且不要烦恼,等咱们大家慢慢计议出个道理来。"  公子说:"  我的方寸已乱,断无道理可计议了。"  那时安老爷留在家中照料家务的,还有个老家人,姓张名叫进宝,原是历代旧人,年纪有七十余岁。他见公子十分的着急,便同华忠从旁说道:"  我的小爷,你别着急!倘然你要急出个好歹来,我们作奴才的可就吃不住了。如今有个商量……"  因向程师爷说道:"  我们小爷本就没主意,再经了这事,别难为他了。倒是程老师爷替想想:行得行不得?这如今老爷是有了银子,就保住官儿了;没有银子保不住官,还有不是。老爷任上没银子,家里又没银子。求亲靠友去呢,就让人家肯罢,谁家也不能存许多现的?"  程师爷便道:"  不必定要如数。难道老爷在外头,不作一点打算不成?如今弄多少是多少,也只好是'  集腋成裘'  了。"  那张老头儿听了说道:"好哇!正是这话了。"  因又向公子道:"  这话也不用远说,只这眼前就有一个地方,可以打算。华忠也知道,咱们这西山里不是有座宝珠洞吗?那庙里当家的不空和尚,他手里却有几两银子,向来知道他常放个三头五百的帐。老爷常到他庙里下棋闲谈,和他认得。奴才们也常见,如今就找他去。那和尚可是个贪利的,大约和他空口说白话,也不得行。我们围着庄子的这几块地,年终不是有二百多银子租子吗?就把这个对给他。和他说明白了,按月计利,不论年分,银到归赎,和他借多少是多少。下余的再想法子。必得这样,那银子才打算得快。我们小爷是不懂这些事情的,程老师爷,你老替想想怎么样?"  那程师爷说道:"  岂但白替想想,我承老爷的相待,我们又从幼就在一处,同亲弟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