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第四者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第四者

第2章

书籍名:《第四者》    作者:晓楠
    《第四者》章节:第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林婉薰的理论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经济核算的社会中,现在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大家共同的不相上下的活到老的时代过去了。所以,在这样的时代里,在这样的年龄下,你的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经营和算计,包括情感。她说,眼看我周围的朋友,因为任性,把自己的生活搞砸,然后进而把自己搞砸,草草地结束了本该尽享生活美妙的下半辈子,或是用很大的精力成本去维持自己的生活状态,即一桩投入产出比不合算的婚姻。她不认为她的想法有多荒唐,相反,倒认为这才是"与时俱进"的感情观点。

第一部分写在前面的话(2)

也许这是一个特别能显示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智慧让这个社会本来都差不多生活状况的人,生出无数悲喜剧的时代,有人惨淡度日变成惨兮兮的小民,有人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成为社会中坚和精英。也许,这个把感情输入电脑进行成本核算再度经营的古怪精算师林婉薰的想法,真不那么荒唐。说不准还比较前卫?比较科学,总之,林婉薰是我所有采访中遇见的最特别的一个人。因为她谈感情就像在讨论一个项目的经济预算。不过渐渐地,我还是被她的那种成本核算理论迷住了,虽然感情这玩意儿,有时候真的是不好做预算的"特殊项目",但在现有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下,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好,也许在人生的这场大戏里,就因为她的成本核算让她才成为了那个能笑到最后的人。

欧雅文为了能继续爱她爱的人,为了情人的职业野心,被迫由第三者改当第四者,但在其间,她却发现第四类婚外情对于现在的她可能更适合。她说我生活中缺少由爱激起的热情!但是,现在的我,又不想要那种大悲大喜的恋爱,那样太累人累心,我这个年龄和这种状况,不想让情把自己的生活搞乱,只希望有一点婚外感情把我的心搞乱,让我的生活有点调剂。没有,太无趣,多了,又太累,最好是那种不远不近,亦情亦友的婚外情,比较适合我。欧雅文的想法是现在大多数她这个年龄段的人最普遍的想法。

素心找第四者最具典型性,"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致使恋爱完全空白,她找第四者纯粹是为自己纯洁的身体感到耻辱,想用犯错误来纠正错误,让自己的"贼心"凑合着能跳,给她大半辈子无味无色的感情一个安慰和补偿吧,仅此而已,因为这种年龄,这样的日子,她已经买不起浪漫的单了。

姚亦泽和她丈夫余文乐,以及余文乐和他的同事杜丽的交锋,实际是在社会文明,特别是两性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不可回避的冲突,姚亦泽以她对两性关系的认知水平和已高于她认知水平的社会现实,她不因杜丽去痛苦和受折磨,也会因别的女人痛苦和受折磨。我们知道,前行的两性文明,终将会让姚亦泽们改变想法,但在激烈对峙的当下,尽管这种对峙中的惨烈,若干年后会变得可笑。我们应该把其中的细节剥开来曝光在大家眼前。按说杜丽和余主任之间发生的事情,按人性原则并没有损害到姚亦泽的根本利益,余主任对她很好啊!那是一份真感情,但姚亦泽只允许余主任惟一对她施爱。可是,一个正常的人需要很多种感情的。杜丽说,她觉得那帮有那种关系的德国男女能和平共处,就是因为理解这种人性需求吧。这也是文明的方向啊,但是在文明进步中,必然会有姚亦泽这样的人,她们在旧的道德文明和新的文明标准撞击的夹缝中受到伤害和情感的折磨。这不是人为能够阻止的,杜丽还举例,说这事就像前推100年,有个男人碰了一个女人的手,那女人要当个殉死的烈妇,社会可能会普遍叫好,立个牌坊之类的,号召广大妇女向她学习,你想这事要是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么说她,估计就是"缺心眼"、"精神病"一类的评价吧。杜丽说,她看见姚亦泽莫名恐惧的样子时被感动。就是觉得她也是这种文明前行中的不可避免的受难者。

外企工作的仲慧,在每天近10个小时的超长工作中,在公司里把方宇当成她紧张长时间工作日中的一个调剂。仲慧说,在超长工作时间和超大工作压力下,要是没有一个比较知心又谈得来的朋友,非郁闷死不可。她们公司有好些这种情况,连方宇都承认,他和女朋友一周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及和仲慧在一起一天的时间多。他甚至开玩笑说现在以"公司为家"的时候,仲慧算是他公司这个家的老婆。这种比爱情少一点,比朋友多一点的感情,成为仲慧职业高压下的舒缓剂。

我采访到的朱朱不是第四者,而是典型的第三者,她和男人恋爱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婚姻,一直以来,她以为只要能让她爱的那个男人的妻子安静地走开,她就能得到他,但她失败了。不是败在她爱的那个男人的妻子手里,而是败在那个根本不想得到她爱的男人的那个女人手里,她不知道她是怎么出局的,可她确实出局了。因为,那个男人在把她和第四者比较之后,告诉她,他和酱子在一起的感觉比和朱朱在一起舒服,朱朱要的太多,他真的承受不起,如果让他选择的话,他会选择酱子弥补他和苏娜感情的不足,而不是朱朱,朱朱让他太累。第四者是现在有负担有年龄的人,安抚感情最合适的选择。因此,在现在的感情市场行情中,朱朱的情感方式开始"滞销"。

也许媒体过分夸大了爱情对于一个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力,恋爱对人来说是比较特别的情感体验,但是,并没有达到像各类传媒上体现出来的那样的华丽和深刻。也许在科技不发达的农业文明时代,恋爱对人来说,特别是对女人的生命质量会影响很大,但就是这样的影响力也不是纯粹情感上的,还有很大的成分是经济的。比如嫁鸡随鸡是找饭票,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是身分的归属。科技文明进步下的女性,还会需要这样的"饭票"和"归属"吗?这时候的恋爱是不是变得苍白和无力。何况生活积累到一定年龄,身心内部和身外之物已负重太多太满,生活中感情的需要就变弱了,没有像农业文明时代追寻爱情那么大的动力,她们这个年龄段的女人似乎更大的渴望已经不是爱情,而是让自身的潜能得到更大的释放。

香港有个被称作"专家桌上的爱情专家"的女作家张小娴,没结婚也不频繁恋爱,她对自己欲望的描写是,有房住,有美食,逛街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积蓄,不必担忧明天。没有婚姻的她,从照片上看却是一派优雅。一家报纸登过这样的故事,有个40岁的单身女人,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她并不认为女人拥有爱情最宝贵,而是应该拥有快乐才最重要。发自内心的快乐的常态真不是一个男人,一段情能带来的;一个男人,一段情有时带来的只是瞬间的快乐。她还说,看电影里的漂亮男女为爱颠沛流离生生死死。然后自己看完了回家过最简单的生活,过没有"危险"的生活,挺好!还说《魂断蓝桥》里的罗依看埃玛的眼神能让女人甘愿为他死,她庆幸没有被这样的男人爱上,至少能保住老命。我们再联想到只要亲情不要爱情的朱迪.福斯特和张艾嘉,还有那个跟周星驰恋爱不成的莫文蔚,到处跟人说,有人说有缘无分的爱情让人伤感,可她觉得别有滋味,实在过瘾。

当今社会时尚,和社会审美正在走向一个"混合杂交"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设计都在把古典情怀与现代特色,把以前审美中对立的或不相干的东西混杂在一起,创意出一种新的审美,而且这种创意往往是把所有的古今新旧元素都集合在一个设计上,这样"似是而非"的设计在服装、发型、工业品,甚至建筑等设计中流行甚重,就是在人体审美上也是越来越走向男女合一的中性审美。即如此,相关情感,会不会也会随着外部世界形式上的改变而改变呢!也许进入这样审美判断,身在其中的我们,会发现很多新的感情形态出现。比如,像早100年,我们甚至没发现人类有"同性恋",后来对这种不是非白即黑的感情大加反对,再后来终于慢慢承认,如果人类的生命史还没有走到尽头,那还会有很多种情感形式存在或逐渐显现在我们成长的生命史中,像温泽林和嘉怡经过真爱的炼狱,然后随岁月磨砺,又演变成另一种新的情,这种情感,既不是男女恋情,又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朋友,更不是亲人家人,他们之间是多种感情交融在一起,什么都来一点点,有点像当下的审美认知。他们都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老婆或丈夫,但他们又是那么深刻地爱着彼此--这也许是我们一向不了解的新的感情领域。

我不知道别的圈子这个年龄段的人怎样,我知道我们这个圈里,这种生存状态的人太多了,她们以自己的才智和聪慧,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如果按整体社会生活水平来说,她们虽然不属于塔尖,但她们绝对属于公共生活中经济增长的受益者,以惯常社会生活标准,她们是成功的,但是,却比社会生活中塔尖的人有着更多的期望更快上升的焦虑,特别是在私生活领域,她们的情感渴望得到更多的满足,但是,她们又是常常无力承担情感渴望和满足带来的危机,所以,她们是矛盾的,是困惑的,但这一切都与道德品质无关。

我们情感应该得到怎样的关照才能更人性,更接近人本,更善待心灵呢?如果我们能站在自然的立场和角度上评判生命感情的话,她们的爱情故事并不是一场悲剧,尽管她们在一场爱情的争夺中有人痛失亲情,有人痛失了爱情,但从结果上看,按现行价值观是不完美的情事中,她们可能体会到更多的是生命的美丽,情感的奇妙和更多的相关生命和情感的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