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金陵新传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金陵新传

第324章

书籍名:《金陵新传》    作者:李健
    《金陵新传》章节:第32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四周的气氛十分热烈。

尼克松兴致来了,又对周恩来说:“1959年夏天,我作为副总统在莫斯科陪同赫鲁晓夫参观美国展览会,在洗衣机前,他同我争吵谁的火箭厉害些,我讲比火箭没有意义,战争爆发谁都当不了赢家。”

周恩来笑得更大声,笑罢说:“我知道,这就是有名的‘厨房辩论’,它使你出了名。”

尼克松笑了,说:“我想不是坏名声。”他想了想,又半开玩笑地说,“总理先生,你不应该全信报纸上说我的坏话,我也不会全信报纸上说你的坏话。”

周恩来收住笑,对尼克松说:“我信奉毛主席说的一句有名的话,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下午5时,向新闻界公布了中美两国的《联合公报》,因为在上海发布,当时两国还没有外交关系,大家就称它为“上海公报”。

此后,下午5点50分,基辛格和助理国务卿格林在上海展览馆的宴会厅举行记者招待会。为给台湾方面及美国国内的反对派以“安慰”,基辛格煞有介事地在会上申明美国同台湾的防御条约并不变动,以表示“没有抛弃老朋友”。可是,这种形式主义的说明并没有引起记者们的兴趣;上海公报对世界的震动与冲击,使基辛格的解释黯然失色。

台对《联合公报》表示不安尼克松访华,全球为之注目。在所有的关注者中,蒋介石最为尴尬。尽管与美国有约在先台湾不对访华恶言相加,但“中华民国”的面子总不能不顾。在尼克松一行到达北京的当天台湾当局“国大”会议立即发表声明,称“戡乱”反共国策绝不改变,不承认中、美间任何协议,大陆中共是“叛乱集团”,无权代表中国。

由于《联合公报》中的措词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语,尽管是中国方面的立场,但这也预示着美国政府对台湾“正统”地位的否定,台湾当局非常焦急。3月6日,台湾当局指示沈剑虹会见尼克松,要求当面澄清,以消除因《联合公报》引起的不安。尼克松要沈剑虹转告蒋介石:“美国决心遵守对‘中华民国’的承诺”,其中当然也包括共同防御条约继续有效。

第二天,沈剑虹飞回台北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要的就是美国总统的保证,但这种保证与以前却是大不相同了。台湾这位“蒋总统”听完汇报后,感慨万千地说了一句:“从此以后,我们要比以前更依靠自己”。

蒋介石不敢贸然行事蒋介石决定“与俄帝往来”。而苏联,对于台湾的基地,久已垂涎欲滴,也正趁美国调整其亚洲战略部署的机会,大肆扩张,以取美国的地位而代之。因此,蒋苏交易,本来可以一拍就成。但是蒋苏双方当时均有顾虑。特别是台北方面,顾虑尤多。

顾虑之一:当时美国并不是真的要退出亚洲,苏美从东南亚到东北亚的争夺正烈,即使美国中断美蒋关系,美国也不愿看到台湾成为苏联的战略基地。

顾虑之二:中国一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台湾,过去一直要美国撤离台湾和台湾海峡,假若中美一旦建交,美国宣布美蒋条约废弃而蒋介石公开投苏,中华人民共和国岂能放过他?

顾虑之三:大陆人民、台湾百姓、海外侨胞、以至国民党内有识之士,对苏联都无好感,蒋介石如一意孤行,势将引起群情汹涌,火山爆发。

因此,蒋介石左顾右想,还是不敢公然行事。为了替将来公开联苏铺路,蒋介石一方面继续同苏联秘密往来,暗中发展关系;另方面,为了不激怒美国和平息岛内舆论,蒋介石撤换了曾公开鼓吹联苏的“外交部长”周书楷。

第十三章南海风云激荡,中国舰艇穿越台控区。草山老人闭目轻叹:“西沙战事急哪!”一代枭雄,灵柩暂厝“慈湖”

第一节台日断交尼克松把日本撇一边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27分。尼克松乘坐的美国总统专机终于在北京机场停稳。片刻,尼克松从舷梯上走下来,这时周总理走上前去,紧紧握住尼克松的手。两位要人的握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和解。尼克松访华实况,通过电视卫星向世界各地进行了转播。日本首相佐藤荣坐在自己的官邸观看电视,他要看一看尼克松是怎样对待中国人的。

尼克松从飞机上走下来,和迎接他的周恩来握手,说:“Iamveryhappy。(我非常高兴)”

接下来就是检阅仪仗队。。佐藤站起了身子,失落的狠狠地关掉了电视。他一言不发地靠在沙发上,7个月前那件令人扫兴的事情又呈现在眼前1971年7月16日上午,首相秘书递给首相一份美国送来的备忘录,上面写着:“尼克松总统将于明年5月以前访华”,发表时间为日本时间11时半。佐藤看看手表,指针已指在11时27分。佐藤首相认为尼克松把日本撇在一边,显然是一种不考虑友好国家立场出卖朋友的行为。佐藤首相心中暗暗叫唤“上当了”。

佐藤的态度自然是恼怒的。

谁知一群记者却紧迫不舍,非要他谈谈对尼克松访华的看法。

佐藤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他自己不是已经说了吗?这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事业。他自己说了,别人还说什么?”

“他”,自然是指尼克松。

尼克松访华的消息使日本全国上下为之哗然。在收到《上海公报》后,外务省开始秘密地为日中邦交正常化做法律上的准备。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田中角荣竞选自民党总裁的。中日关系就成了自民党总裁能否当选的一个问题。

田中角荣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他当选了,并很快组成了新的日本政府。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日本人接受新事物最灵敏。1972年7月24日,田中角荣宣称,他理解周恩来的“三原则”,即: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三、废止原《日中和约》。

台湾反映极为强烈:先是“行政院长”蒋经国、“外长”沈昌焕对日本提出警告;接着是驻日“大使”彭孟缉对日本外相大平正芳作专门拜访。还有,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张宝树在访问南朝鲜归途中,也特意绕道日本,想做些劝说工作。最后是蒋经国正式摊牌:兹警告日本政府:停止一切损害两国邦交与危害亚太地区和平安全之行动,以免造成历史上之重大错误。

这类事先打招呼的话,外交上常见。有时也有效果,但多属大对小、强对弱,通常毫无效果。

台日关系由热到冷台湾同日本的交往,也有一段由热到冷的过程,蒋介石对此用心尤多。

1950年2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到莫斯科同斯大林等人会谈,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再加上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国际间两大阵营壁垒分明。严峻的局势,逼迫双方各自寻找各自的朋友。

1951年7月12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对日和约草案》,台湾未被列为签字国;12日台“外交部长”叶公超对美提出抗议;19日,陈诚引咎辞“院长”职,蒋慰留之;20日,叶引咎辞“部长”职,陈慰留之。

9月4日,对日和约会议开幕,台湾无代表参加,叶公超抗议;苏外长提议邀中华人民共和国派代表参加,美代表拒绝。杜勒斯在国会答称:中日和约由台湾或大陆签订,应由联合国决定。

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日本与同盟国中的49个国家签订了《旧金山和约》(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3国拒签);同日,美日两国也在旧金山签订了《美日安全保障条约》,日本也钻入了美国保护伞。19日,周恩来指责《旧金山和约》为非法。

几经周折,(一则,日本吉田茂内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顾虑;再则英国首相邱吉尔和外交大臣艾登表示反对),1952年2月20日,日本政府终于派出曾任大藏大臣的河田烈为代表与台湾叶公超在台北会谈“中日和约”。这次双方会谈最大的争论点,是“和约”“适用范围”的问题,大陆已不在蒋的“治下”,又怎样去“贯彻执行和约呢?吉田茂首相很聪明,他的意见是:应适用于现在中华民国控制之下,或将来在其控制下之全部领土。

台湾当局不同意,要求将“或”改为“及”。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各作让步:在交换照会中,双方同意在记录中明记——“或”具有“及”字之意。

中国民间有一句口头禅叫“哄鬼”。

蒋介石原来的政治哲学是“攘外必先安内”。来台湾之后,“安”字用不得了,改称“反共复国”。但在国际间,“曲高和寡”,所以竭力在日本人身上做“合纵”的工作。他说:本人于日本投降未几,则一再声称:中国对日本不采报复主义,而应采取合理的宽大政策,并谋对日和约的及早完成。

蒋这种“饥不择食”的态度,当然同美国在战后积极扶持日本的政策有血缘关系。前面提到的《旧金山和约》在它的第14条中还规定了战后日本应以“服务补偿”的方式赔偿中国损失。可是在这一次的双方会谈中,连“服务补偿”也“自动放弃”了。

1952年7月9日,河田烈在台北“中日文化协会”演说,赞扬“中日和约充分显示蒋总统宽大精神”。8月2日,蒋介石签署了《中日和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