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

第20章

书籍名:《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    作者:东方智
    《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章节:第20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第五课  调整心态战挫折  要能够接受信心的挑战从心理开始突破当前的瓶颈

关羽的跟班周仓喜欢参加举重比赛。在训练中他曾遇到过这样一个障碍:

前不久,他发现,身为一个举重者,自己最大的障碍是如何突破当前的瓶颈,顺利地举起500斤的重量。

几乎每一位运动员在某一段时间都会遇到瓶颈,像是无法突破既有的分数、表演形式或演出水准;也可能是无法超越快速球的速度、射击的准确性、竞赛的时间、某一高度或距离。

周仓在举重训练中稳定地持续克服更高的重量限制:从400斤,450斤,475斤,490斤,495斤,一直到498斤。但他举不起500斤的重量。虽然他口口声声说自己一定能够举起500斤的重量,但他心中并不以为然。

当你举重达到一定重量时,你通常不会自己抬着举重杆,否则在你举重开始前,你已经疲惫不堪了。所以一般而言,都由教练或看守员帮你抬着举重杆。

有一天,在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后,关羽对周仓说:“周仓,咱们再试一次,然后就可以洗个澡回家。来吧,再举一次400斤。”

周仓举起重量杆,然后关羽宣布:“我的天!我想刚才弄错了,现在仔细算一下,这个杆子有510斤!”

从那以后,对周仓而言,要举起500斤不再有任何困难了。

当时,真正阻碍周仓的,不在于他的训练不够或体能不足。单以他的体力来看,他很可能在几个星期前就可以举起500斤的重量。真正的原因在于他的意念奇Qīsuu.сom书。他知道自己能举起500斤是因为他已经做到了。虽然事后为了确定起见,周仓数度尝试再举起500斤的杆子却举不起来,但他明白那是因为体力的原因而非心理因素。

周仓不再怀疑自己有能力举起500斤的重量!

事后,诸葛方问爸爸:“你怎么知道周仓自己有能力举起500斤的重量呢?”

诸葛亮说:“因为我知道,很多时候,阻碍我们成功的主要障碍,不是我们能力的大小,而是我们的心态。”

第五课  调整心态战挫折  要能够接受信心的挑战把困难当作磨练坚强性格的磨刀石

老师布置了6道比较难的家庭作业。诸葛方开始两道做得非常顺利,第三道却遇到了障碍。

试了几次得不出正确的结果,诸葛方想放弃了。

诸葛亮了解了事情的经过,鼓励儿子说,一个人要想干成一番事业,不但会遭遇挫折,而且还会遭逢困难和艰辛。

困难只能吓住那些性格软弱的人。对于真正坚强的人来说,任何困难都难以迫使他就范。相反,困难越多,对手越强,他们就越感到拼搏有味道。

有的人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不怕困难的。但若碰到太多的困难,感到“对手”太强大了,则往往被慑服。其实,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限定下,人生的主宰就是人自己。失足者也好,残疾者也好,失恋者也好,落榜者也好,只要自强不息,均可挖掘出生活的甘泉。多少人硬是过不了困难关,因为他们首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他们怕自己,怕病、怕死、怕舆论,怕苦、怕累、怕吃亏,加上懒惰、急躁、拖拉、推诿等等内在的弱点和外在的困境齐相呼应,内外夹攻,毅力岂能有不瓦解之理。要想过好困难关,首先要过好自己这一关。拿出你的勇气来,不怕天,不怕地,不管什么困难,“来吧,咱们较量一番!”有了这种不怕困难的勇敢性,就有了征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在困难面前能否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有赖于和困难拼搏的心理准备,也有赖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许多人在困境中之所以变得沮丧,是因为他们原先并没有与困难作战的心理准备,当进展受挫、陷入困境时便张皇失措,或怨天尤人,或到处求援,或借酒消愁。这些做法只能徒然瓦解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客观上是帮助困难打倒自己。他们既然不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结果,一切可以征服困难的可行计划便都被停止执行,本来能够克服的困难也变得不可克服了。还有的人,面对很强的困难不愿竭尽自己的全力,当攻不动困难时,便心安理得地寻找理由:“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困难太大了”。这种“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归因所保护下来的不是征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而是怯弱和灰心。不言而喻,这种人永远也找不到克服困难的方法。

真正坚强的人,不但在碰到困难时不害怕困难,而且在没有碰到困难时,还积极主动地寻找困难,这是具有更强的成就欲的人,是希望冒险的开拓者,他们更有希望获得成功。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勇敢的航海家辛伯达,他每次总是去寻求那种与大自然抗争、与海盗搏斗的惊险航行,而恰恰是这些经历使他应付危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使他一次次大难不死,安抵目的地。在生活和事业中,千千万万的强者,不正是从克服他们自己找来的困难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吗?

诸葛亮还告诉儿子,坚强地对待失败和鲁莽地对待失败是有区别的。坚强的人一方面不怕困难,另一方面他们又高度重视困难,冷静地、深刻地研究和解剖困难,分析它的原因,理智地寻找征服它的途径。这种明智的态度可以大大地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有一种人面对困难,虽然具有勇气,但只是莽撞行事,横冲直撞,看起来很坚强,实际上不但无济于事,有时还会导致进一步失败,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这是不可取的。

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困难就会成为磨炼我们坚强性格的一块磨刀石。中国有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困难的环境,最能磨炼人的素质,增强人的才干,对人的性格有着特殊的锻炼价值。对于困难我们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把我们锻炼得更加坚强。

坚强的性格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坚强的性格,首先表现在不怕挫折和失败,能够经受数十、数百乃至成千次挫折和失败的打击,而能矢志不移、不屈不挠。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很大程度就是表现在对待失败的态度上。世界上的事情往在是这样:事业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而且,失败常常专跟强者作对。原因很简单:低的目标容易达到,弱者胸无大志,目标平庸,几乎不经过什么失败就能如愿以偿。而越高的目标难度就越大,失败的机会也自然就越多。有的人渴望成为强者,但却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他们经过一阵子的奋斗,遭到一次乃至几次失败后,便偃旗息鼓、罢手不干了,因而最终只能和一事无成的弱者为伍。

有人认为:经受住数十、数百次失败的打击而精神不垮,大概需要钢筋铁骨般的坚强意志,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实际上未必如此。坚强的毅力并不单纯来自忍受,而首先是来自明智和豁达。忍受失败的毅力,主要来源于对失败的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强者认识到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失败里面就包含着成功。他们把开拓新路中遭逢到的失败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有着足够的精神准备。他们也认识到一次失败即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因而能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因素。被失败所吓倒的人,与其说是害怕失败,不如说是对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人把失败看作一种不幸和灾难,在事情刚开始之时,就抱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想法,这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仅“兵家”,做什么事都会存在或胜或败两种可能性。在行动前只做成功的打算,不做失败的准备,这只会削弱对失败的心理承受力,从而在失败面前变得十分脆弱。

许多人往往不能认识到表面上的失败从长远看很可能是有益的。在他们看来,要么失败,要么成功,既然失败了,那就不会成功。而事实上,事情的结局并不能作“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简单划分,介于“失败”和“成功”之间的情况是无穷无尽的,在“我失败了三次”和“我是个失败者”之间有天壤之别。而且,心理上的失败也不等于实际上的失败。有的时候,心理上感到失败了,而实际上他正在前进过程之中。而一个人只要心理上不屈服,他就没有真正失败。功亏一篑,亏就亏在心理的失败上。如果你在失败时,仍能表现得像一个胜利者,信心十足,充满干劲,那情况会大不一样。别人会认为,你的失败是环境所致,你是一个失败的强者,你会继续干下去,直到取得胜利。由此可见,在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失败者和成功者这几个字很难恰当地用在一个复杂的、活生生的、总是在变的人身上,它们只能描述某个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情况。此时的成功可能连着彼时的失败,这项工作的失败也许正蕴含着另项工作的成功。对事情只作“成功”和“失败”的机械划分,这是十分有害的。

爱出风头的人,错误地认为荣誉不能和失败连在一起,似乎承认了失败,就玷污了荣誉,一遭到失败,就感到丢了面子。因此,在失败面前,他们或者一蹶不振;或者采取不承认主义,硬撑面子;或者怨天尤人,责天怪地。这种人看起来十分要强,实际上不堪一击,是不折不扣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