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郝万山讲伤寒论

宠文网 > 科幻小说 >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74章

书籍名:《郝万山讲伤寒论》    作者:张仲景 郝万山
    《郝万山讲伤寒论》章节:第7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我们学完这段之后,要注意几个方证之间的雷同。

        首先是葛根汤和桂枝加葛根汤之间的相似的地方,都有项背强几几,

        都有恶风寒,只不过一个是有汗的,我们用桂枝加葛根汤;一个是无汗

        的,我们用葛根汤来治疗。这是注意这两个方子的鉴别。

        第二个要注意的是,葛根汤治疗二阳合病和麻黄汤治疗二阳合病之

        间的区别。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的用麻黄汤;太阳与阳明合病,

        自下利的用葛根汤。所以我们不能把葛根汤看作是麻黄汤的加减方,我

        们只能说是伤寒兼证。

        ·216  ·

        -----------------------  Page  227-----------------------

        第  16  讲    伤寒兼证(1)

        伤寒兼证的第一个方证,是葛根汤证和葛根加半夏汤证,我们就谈

        完了。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方证,大青龙汤证。

        大青龙汤的适应证在《伤寒论》中见于第38  条和39  条。

        先看第  38  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

        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

        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这里的厥逆就是指手足厥冷,《伤寒论》

        中的厥逆,作为一种症状,就是指手脚发凉,手足厥冷。这里的筋惕肉

        瞤,惕是动的意思,瞤也是动的意思。瞤的本来意思是眼睑跳动,《说文

        解字》,“瞤,目动也”,就是眼睑跳动。在这里,“筋惕肉瞤”,引申为全

        身肌肉的不自主的跳动,“此为逆也”,逆者,错也,误也。你看这条有

        两个逆,前面的厥逆是手脚发凉,后面的“此为逆也”,逆是错的意思,

        误的意思。这是38  条。

        39  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

        青龙汤主之。”

        我们为什么把这两条联合起来看呢,就是这两条的开头,太阳中风,

        脉浮紧,中风应当浮缓吗,它却是脉浮紧,39  条原文的开头,“伤寒脉

        浮缓”伤寒应当脉浮紧,它却是脉浮缓。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历来是伤

        寒学者争论的一个焦点。明代的方有执,他根据《伤寒例》中的话,根

        据孙思邈所说的话,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伤寒例》说过这样的话,“风

        则伤卫,寒则伤营”,孙思邈对这一段话,又进一步加以引申发挥,到了

        方有执呢,则说风则伤卫,是桂枝汤证;寒则伤营,是麻黄汤证;风寒

        同伤营卫是大青龙汤证。

        也就是说,“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这是后世医家把

        这话都习惯了,“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成了顺口溜了,

        意思是说,风为阳邪,卫为阳气,同气相求,风邪容易伤卫阳;寒为阴

        邪,营为阴气,同气相求,寒邪容易伤营;如果既有风伤卫的表现,这

        就是风寒同伤营卫,也就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

        ·217  ·

        -----------------------  Page  228-----------------------

        郝万山讲伤寒论

        如果用这个观点来解释  38  条和  39  条开头的那段话,太阳中风是风

        伤卫,脉浮紧是寒伤营,39  条伤寒是寒伤营,脉浮缓是风伤卫,似乎是

        天衣无缝,恰如其分。而且方有执打乱了《伤寒论》原书太阳病上中下

        三篇的原文次序,他把所有的风伤卫和桂枝汤,以及桂枝汤的加减方相

        关的这些方证,叫做太阳上篇;把和麻黄汤、麻黄汤的加减应用和伤寒

        有关的方证,归纳为一篇叫做太阳中篇;把和大青龙相关的这些方证,

        归纳为一篇叫做太阳下篇,所以方有执不仅把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

        病大青龙这种学术观点明确地提出来,而且用这种观点重新整理,划分

        太阳病三篇的原文。这就是在《伤寒论》的学术史上有名的三纲鼎立学

        说。方有执倡导于前,喻嘉言附和于后,然后有一大群学者跟着支持这

        种学派。

        可是我们今天来看,这种说法和临床实际,是不是相符合。

        我们在讲太阳中风证的时候,我们说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风主

        疏泄,使营阴外越而为汗,汗出伤营,怎么能说风阳之邪只伤卫而不伤

        营呢?说它是卫强营弱,营怎么弱的啊,风邪伤营阴造成的,汗出伤营

        造成的,所以太阳中风证不仅仅是风伤卫,风邪也不单纯是伤卫,也伤

        营。

        对太阳伤寒来说,我们说寒为阴邪,最容易伤阳气,怎么能不伤卫

        阳呢?寒为阴邪,寒邪闭表,卫闭营郁,外闭卫阳,内郁营血,外闭卫

        阳导致了无汗、发热,内郁营血,寒主凝滞,寒主收引,使气血涩滞,

        经脉拘挛,而出现了全身的疼痛,所以寒既伤卫阳,也伤营阴,因此我

        们今天不再提倡“风伤卫,寒伤营”的这个学说了。

        那我们怎么解释  38  条、39  条的伤寒脉浮缓,中风脉浮紧的呢?我

        们刘老师是这么说的,说第  38  条太阳中风,你把这中风看成是伤寒的互

        词。我们也不说是张仲景写错了,或者是别人抄错了,它就是这样子,

        你就不要去纠缠它是中风还是伤寒了,看成是伤寒的互词就可以了。互

        词,中风是伤寒,伤寒是中风,这就是互词,你就把它看成是伤寒就行

        了,重点是看它的症状表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

        这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的临床特征,所以它就是伤寒。下面一个最

        ·218  ·

        -----------------------  Page  229-----------------------

        第  16  讲    伤寒兼证(1)

        关键的症状,“不汗出而烦躁”,不汗出是寒邪闭表的特征,烦躁是寒邪

        闭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所以“不汗出而烦躁”的,这个“而”是

        表因果的,和麻黄汤证的那个“无汗而喘”的而意思是一样的,因为不

        汗出才导致了阳气内郁,阳郁的结果,郁而化热,郁热扰心,才出现了

        烦躁。

        所以,大青龙汤适应证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汗出而烦躁。这个热

        在什么地方?如果热在胃的话会出现口渴,现在它没有提口渴的事情,

        热不在胃;热在肺的话它会出现喘,现在没有出现咳喘,所以热不在肺。

        应该说热弥散在体内,还没有固定到一个脏器。如果说影响了脏器的话,

        主要是郁热扰心,所以热弥散在体内。

        这正像一个房间,把门窗紧闭着,房间有许多人,甚至还开头暖气,

        温度就会逐渐逐渐升高,你说人个热在什么地方?整个房间都是热的,

        这种情况怎么降温呢?开窗户通风。所以不汗出而烦躁,阳气郁在体内

        化热,热邪弥散周身,所以治疗这种热只能是发汗,用大青龙汤来治疗。

        大青龙汤这张方子,是《伤寒论》中发汗力量最强的,麻黄用了六

        两,是麻黄汤中麻黄剂量的一倍。因为这个证候,寒邪闭郁比较严重,

        不重用麻黄就不足以开表发汗,所以要重用麻黄。可是在里已经有了里

        热,所以要加石膏。

        我在这里顺便要说,汉代一两等于多少克?等于15.625  克,汉代的

        一两等于现在的15.625  克,汉代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0  克,怎么知道的,

        看文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