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二战未解之谜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二战未解之谜

第6章

书籍名:《二战未解之谜》    作者:威廉·布鲁尔
    《二战未解之谜》章节:第6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然后,他摁响铃叫来私人秘书,“让这个人滚,从后门滚出去!”莫洛托夫咆哮道。

            纳粹进攻的速度让人吃惊,数以百计的苏联飞机被炸毁在了飞机场,大量的苏联士兵迷迷糊糊就作了俘虏。战争的第一天,作为苏联中部重镇的布勒斯特就沦陷了。狂乱的苏联军队指挥官在电台上相互询问:“我们受到了进攻,我们该怎么办?”

            “进攻?谁在进攻?”

            “该死的德国人。”

            “你肯定是脑袋出问题了!为什么用明码发送这样的消息——你想挑起一场战争吗?”

            “巴巴罗萨”行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战争的初始阶段,有300万苏联士兵死亡、受伤或被俘。2.2万只枪支、1.8万辆坦克、1.4万架飞机被毁坏或被缴获。

            6月21日的早上,伦敦的丘吉尔得到了德军进攻苏联的消息。因为事先有准备,丘吉尔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自以为是和自满使得乔大叔(斯大林)和他的政委们在这场战争中成为被人算计的人。”丘吉尔对他的私人秘书说。

            一向精明的斯大林为什么会被希特勒算计了呢?其实,他所获得的高级情报相互之间都是不关联的,如丘吉尔、里察德·苏尔哥、罗斯勒以及考代尔·霍尔。实际上,苏尔哥和罗斯勒根本就互不知晓。

            难道在苏联的高级领导人里有德国的同情者或德国间谍?为什么外务委员会委员莫洛托夫4月3日收到丘吉尔的信后,搁置了3个星期才交给斯大林呢?从飞机残骸上发现的胶卷最后怎么样处置了?

            所有这些问题都不会有答案了,惟一能够确定的是斯大林被自大迷惑了眼睛。

        瑞士:希特勒的下一个进攻目标

            1941年7月中旬,瑞士情报机构的领导人瑞哥·梅森(Roger  Masson)上校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梅森上校已经70岁高龄了,但他的精力还是非常充沛。他刚从A-1小组得到情报,希特勒在控制了整个西欧以后,已经打算进攻瑞士这个中立的小国了。

            瑞哥·梅森关于德军高层的情报是从罗德夫·罗斯勒那里得到的。罗斯勒是一个坚定的反纳粹主义者,他在卢塞恩开了一家书店作为从事情报工作的掩护。早些年还在德国的时候  ,罗斯勒就结识了一批德军高级将领,并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长期以来,这些军官冒着生命危险,向移居到瑞士的罗斯勒提供绝密情报。这些军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自己的祖国铲除希特勒和纳粹主义。

            梅森上校在接到这些让人担忧的情报后,命令他的部下(他们长期以来一直潜伏在德国南部)搜集任何关于德军部署的消息。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德军有6个师,其中2个是山地师,已经部署在瑞士边界,准备发动进攻。

            实际上,希特勒的反情报机构已经为进攻瑞士做准备有一段时间了。在瑞士,每平方公里上的德国间谍数目远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间谍数目多得多。一个被称为福兰克大叔的人掌管德国在瑞士的间谍网,他派遣了1000多名间谍潜入到瑞士的工业界及政治领域。另外一个德国反情报机构的头目弗雷茨·海兰德(Fritz  Heiland)给这些间谍配备了金钱、假身份证明、电台以及照相机等。

            当这次行动变得更为现实的时候,海因里奇·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的盖世太保被调集了过来。他们的任务是挑起事端,为德国入侵这个中立的小国家找到口实。

            1940年6月,也就是大间谍罗德夫·罗斯勒向瑞士发出警报的前一个月,一个瑞士铁路工人正在开往苏黎世的火车上查票。在一个叫威恩费登的地方有10个人登上了火车,他们分两个车厢就座。就在一瞥之间,目光犀利的铁路工人发现了可疑之处:这10个人都拿着同样的褐色帆布包。

            这10个人也都盯着铁路工人看。突然,好像得到了暗示,这些人在一个小站飞快地下了车。在下一站,工人将自己的疑虑报告了警察。

            梅森上校立即组织警察进行严密的搜寻。两天以后,带同样褐色帆布包的9个人被抓了起来,有7个是德国人,2个是瑞士人。每人兜里都有500法国法郎(合115美元),帆布包里有6磅炸药,有手枪、几百发子弹和各种匕首。

            在严厉的询问下,9个人中有一个招认,这个小组是专门来瑞士搞破坏的,主要目标是炸毁设在奥特福的瑞士军队的火药库以及在斯普瑞特、比莱、卢塞恩和培耶来的瑞士空军的机场跑道。

            3个月以后,1940年9月4日的凌晨,一辆有红十字标记的汽车停在了瑞士的一座公路铁路架桥下,桥上是安内斯——拉瑞铁路,这条铁路穿过一个深深的峡谷。一些人从车上跳下来,钻到车厢里的篷布底下忙活起来。

            与此同时,另外几个人在桥墩下埋下了200镑TNT炸药,然后汽车开走了。3个小时以后,一声巨响,整座桥被炸塌,掉进了峡谷。这座桥是瑞士军队反击敌人时的必经之路。

            作为间谍行动的一项成果,德国人就瑞士这样一个相当于马萨诸塞、康涅迪格和罗得岛(美国的三个比较小的州——译者注)大小的弹丸之地编写了一本长达85页的册子,命名为“瑞士军队手册”。如果希特勒不打算进攻这个人口不到500万的小国,他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和金钱去做这样的事。

            到1941年,德国间谍机构对瑞士一直实施人海战术,每失踪一个德国间谍(梅森上校和他的同事逮捕了许多),就至少有5个间谍来代替他。那么多的德国人住在瑞士,以致瑞士有了国中之国。

            巴塞尔这个连接瑞士、法国和德国的国际性城市成了纳粹间谍渗透到瑞士联邦的跳板。许多德国间谍化装成铁路工人混过边界,潜入到瑞士。两个瑞士反间谍人员在巴塞尔车站连着待了三个晚上,竟然数出了348个认识的德国间谍,他们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候合适的时机潜入瑞士。

            这就是1941年7月中旬的情况,德军的6个精锐师虎视眈眈地驻扎在瑞士北部边界,同时,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层出不穷。很明显,所有这些都是为大规模进攻做准备。为什么希特勒没有像消灭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这些小国那样发出进攻的命令呢?

            也许是一个月以前发动的对苏联的战争使希特勒舍不得将6个师和大量的作战飞机耗费在瑞士这样的小国。不过,瑞士能够免于纳粹这架战争机器的蹂躏确实是一个不解之谜。

        可疑的广告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国拖入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内变得对纳粹和日本间谍异常敏感。许多人认为,间谍和破坏分子就藏在自己周围,而且,这些人就像苹果里的虫子一样已经钻到了国家的核心。

            在这样一种紧张的气氛中,许多地方长官都亲自处理所有的事情。在弗吉尼亚的诺佛克,因为有许多海军基地,警察局长命令将本市所有的14名日本侨民集中起来并关进了监狱;  在新泽西的雷沃克,安全官员命令警察登上火车逮捕所有长着东方人面孔的人和其他可疑人员并把他们带到警局进行讯问,以查出他们认为有嫌疑的人。

            在德州的嘉斯敦,一个民兵看见一栋房子里发出一闪一闪的灯光,以为是有人在给海上看不见的敌人传递情报,于是向房子里开了枪,差点儿打死一个换灯泡的老太太;在密苏里州,农民拿着鸟枪和猎枪,守候在每一个路口,他们让过路的每一辆车都停下来,上车进行盘查;北卡罗莱那州的州长,命令将警车涂成黑色(他认为,黑色的警车在夜晚不易被敌人发现,不易成为攻击的目标),他甚至命令警察可不经授权逮捕任何可疑的人,他解释说:“不这样的话,警察即使看见破坏分子在炸桥,也无能为力。”

            俄勒冈州的州长宣布全州处于紧急状态,当有人问他是哪种紧急状态时,他说他自己也不知道;在德克萨斯州的德黎森,市长和市政委员开会讨论买一挺重机枪来对付敌人的间谍,就在这时,有一个过度激动的人闯进了会议大厅谎报说纽约遭到了轰炸。他的行为使得市长立即决定,应当买两挺机枪,而不是一挺。

            各地地方政府都组织民兵来防备可能的破坏和颠覆活动。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子弹会从来复枪的哪一头射出来,但他们都守卫在他们认为的军事设施旁,如桥梁、公路、铁路、架桥、水库、船坞、隧道、大坝和其他公共设施。他们中几乎没有人接受过军事训练。一个妇女驾车驶过旧金山湾的大桥时,因为没有听见民兵的警告,有人开枪打伤了她;在密歇根湖区,过度紧张的卫兵开枪打死了一个捕野鸭的人,并打伤了他的同伴,因为他们误认为这两个人是颠覆分子。

            在这期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特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查出了几千个他们认为是颠覆分子的人,并把他们列在黑名单上(截止到1942年7月,联邦调查局因此共拘留了9405人)。除了日常繁重的工作外,FBI的特工还要处理数以千计的、来自全国各地关于敌人间谍和颠覆分子的报告。

            这期间,一则刊登在《纽约人》杂志上的广告因使用的词语特殊引起了FBI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