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二战未解之谜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二战未解之谜

第7章

书籍名:《二战未解之谜》    作者:威廉·布鲁尔
    《二战未解之谜》章节:第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则广告是在珍珠港事件前16天刊出的,是为一种新的掷骰子游戏而做的广告,他们管这种游戏叫做“死亡双星”。数以百计的神经过敏的,甚至有点歇斯底里的市民,向联邦调查局的官员汇报了这件事。

            实际上,它包括两则广告,小的一则登载在1941年11月22日的那期杂志上,这在业内被称为悬念广告。它包括以下几个词:“嗨!注意!当心!”在这个标题下,是两个骰子,一个是白色的,另一个是黑色的。读者可以看见每个骰子的3个面。白色骰子上面的3个数字是12、24和XX(双星);黑色骰子上面是0、5和7。在骰子上面写了一句话:请看第86页上的广告。

            在86页上,同样的标题用大号字印了出来:“嗨!注意!当心!”在广告下面,还是那几个大字:“死亡双星”。在这些字底下,是一个雄鹰的图案。

            珍珠港事件之后,关于这则广告的猜测越来越多。许多人认为,是德国或日本间谍在《纽约人》杂志上刊登了这则广告,目的是通知潜伏在美国的其他间谍,战争就要爆发了。

            骰子上的数字12和7,可以理解为月份(12月)和日期(7日),就在这天战争爆发了;数字5和0可以看作是进攻的时间;XX(罗马数字中表示20)可以认为是进攻目标的纬度。没有人知道24这个数字的含义,但它可能是登这则广告的敌人间谍的代码。在86页的大广告顶上有一幅画,它被许多人解释为3架飞机(轰炸机)掠过广阔的大海,冲向目标——可能是珍珠港,而其中炸弹在水上爆炸的画面增加了这种解释的可信度。明亮的探照灯光划破了夜空,子弹在空中留下了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暗示日本原本打算在晚上发动攻击,在广告刊登出以后,这个计划可能改变了)。

            许多人认为,“死亡双星”指的是纳粹德国和日本,双头鹰看上去很像希特勒第三帝国的标志。

            FBI的特工通过调查发现,广告是一个叫帝王贸易公司(一家假公司)的公司刊登的。一个白人男子用现金在《纽约人》杂志的办公室里支付了广告费,但他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留下地址。更让人奇怪的是,这个被联邦调查局认为是嫌疑犯的人在几周后突然死亡了。

            《纽约人》杂志上的这则广告到底是不是狡猾的德国或日本间谍用来通知同党日本要偷袭珍珠港呢?珍珠港事件后,FBI一直忙于调查其他相关事件,对这一广告事件,他们也无法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

        北极圈行动(1)

            长相英俊、有一头灰发的赫曼·吉斯克斯上校(Hermann  Giskes)是德国反间谍机构在荷兰的总头目,他与党卫队的间谍机构领导人约瑟夫·斯瑞德上校(Josef  Schreieder)向来不合。党卫队是希特勒的私家军队。尽管俩人相互怨恨,但是为了破坏并消灭英国在荷兰的地下情报网,他们还是进行了合作。荷兰在1940年5月就已经被德国占领了。

            吉斯克斯上校将自己的行动命名为“北极圈”。而斯瑞德上校经常会绕过他组织“接收  委员会”,派伞兵到荷兰逮捕英国情报人员并审问他们。

            1942年的春天,在荷兰充斥着许多叛国者,德国人称他们为V种人(V-MEN)。这些人是一些贪婪的社会渣子,他们为了一点点报酬,会将自己的同胞——那些爱国者送上死路。

            乔治·雷得赫夫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这人看上去鲁莽粗俗。他因为走私珠宝和鸦片,1942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被捕。在狱中,他听到了一些关于荷兰地下组织的消息。该组织叫奥德迪恩斯特(Orde  Dienst),首领是冯·得·博哥(Van  den  Berg),该组织与英国SOE(特别行动组)的两个特工有密切的联系。SOE是让被占领地的德国人头疼的组织。

            雷得赫夫向德国人告密说,他已经发现了荷兰的地下组织并愿意为德国人效劳。于是雷得赫夫的走私罪名马上被取消,他立即被释放并且当月就开始从德国反间谍机构领取每月500荷兰盾的薪水。

            对吉斯克斯上校和斯瑞德上校来说,雷得赫夫就是天赐之物。尽管他们早就监听到荷兰境内有SOE的秘密电台,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在随后的几周,雷得赫夫找出了冯·得·博哥上尉的地下情报网,并且知道了两台电台的确切地址。几小时以后,德国反情报组织和党卫队突然袭击了荷兰的地下电台,并逮捕了操作电台的情报人员。

            冯·得·博哥的电台操作员被告知,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他们若被德国人抓住,被迫向组织发情报时,他们应当发送假的或篡改过的消息。大多数被德国抓获的特工都表示愿意与德国合作,因为他们手中握有这张王牌:在离开英国的时候,他们的顶头上司已经给了他们紧急情况下的身份认证。每一个特工都被告知,在发送情报时,在某些字母的后边人为地出错将会通知伦敦,该特工已经被敌人抓获,电台已经被敌人控制,所发送的消息已经是敌人制造的假消息。

            一个叫哈博斯·劳威(Hubertus  Lauwers)的荷兰特工刚从天上降下来,就被敌人抓住了。他瘦高瘦高的,戴着眼镜,根本不像一个间谍,倒像一个银行家或会计师。尽管敌人的技术人员就坐在身边,他还是镇定地在所发的情报中,在每第16个字母处,故意拼错,正如伦敦所要求的那样。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伦敦居然没有识别出哈博斯·劳威和其他两个发报机发出的警报,还是按计划发回更多的情报,这些情报提供了从英国来的特工降落到荷兰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这样,在随后的几周,德国人轻而易举地在降落地点抓住了大量的SOE特工。

            到1943年年中,吉斯克斯和他的5个“叛变”过来的电台向英国的SOE发送了大量的假情报,同时从SOE的总部得到了大量的重要情报。吉斯克斯称它为“英语对话游戏”。尽管对所取得的成果很满意,但是,作为间谍老手,他经常在想:这场德国和伦敦SOE总部及被俘的SOE间谍之间的猫和老鼠的游戏,究竟谁是猫,谁是老鼠呢?为什么一向精明老道的英国谍报机构这次这么愚蠢呢?

            7月上旬,德国的技术人员告诉吉斯克斯,劳威在发情报时做了手脚,英国显然没有发现。但是,吉斯克斯害怕劳威搅了这场好戏,决定结束劳威的使命。

            为了利用劳威的发报机,德国人“请示”英国是否可以换一个人来操作这台机器,出乎吉斯克斯意外的是,英国人没有问任何理由就同意了请求。于是,德国的技术人员就直接当上了发报员。这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行动,因为,每一个SOE特工在离开伦敦时,其发报的手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都要记录备案的。每隔一定的时间,伦敦就要将记录的手法与收到情报的手法进行对比。如果对不上,伦敦就知道,该特工已经牺牲或被关进了监狱,情报是敌人发来的假情报。

            1943年6月26日凌晨,一个名叫乔治·贾布洛斯(George  Jambroes)的荷兰电台操作员乘坐轰炸机降落在了荷兰的斯丁维克。他战前是尤垂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自告奋勇到荷兰组建一支秘密军队,这支军队的主要目的是破坏和扰乱德军的正常部署,为盟军跨海峡进攻西北欧做好准备。

            贾布洛斯一落地就被由德国党卫队和反情报机构组成的联合委员会擒获了——这个委员会已经习惯于抓捕荷兰特工了。这次让德国人高兴的是,贾布洛斯随身所携带的包里居然有明码的SOE计划的全文,该计划打算在荷兰组织17次破坏行动,每次都要组织100人以上。这种将明码机密文件随身携带的做法是违背英国谍报工作的基本原则的!

            利用贾布洛斯所带的情报以及其他资料,吉斯克斯取得了谍报工作的巨大成功。他们用贾布洛斯的电台定期向英国汇报命名为“凯恩”的行动进展以及取得的成绩。而这时,贾布洛斯则被关在海牙附近的监狱里。

        北极圈行动(2)

            通过这个电台,吉斯克斯的手下告诉英国,他们这个抵抗组织已经招募了5000个荷兰人,正在对他们进行游击的训练,但是,这支秘密的武装力量急需大量的武器和给养,请求英国给予空投,并且指明了空投的地点。几个晚上以后,几百架载重在5吨以上的运输机飞到了指定的地点,投下了所需的物资。这些物资马上被德军运走了。

            对吉斯克斯来说,让他不可思议的是,狡猾的英国情报机构怎么能心甘情愿地牺牲那么  多像乔治·贾布洛斯这样优秀的谍报人员呢?为什么老道的SOE一次又一次地掉入德国人的陷阱呢?难道是英国人想让德国人认为盟军的总攻地点在荷兰吗?

            尽管吉斯克斯答应如果被德国党卫队和反情报机构捕获的54名荷兰和英国特工愿意合作的话,他将保护他们,让他们不会有性命之忧。但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控制,海因里奇·希姆莱的盖世太保接管了这些人。在1944年6月,盟军登陆后不久,德国人枪毙了这些人中的47个。

            1945年,战争在欧洲结束后,荷兰的报纸披露英国为了就盟军登陆的确切地点迷惑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故意牺牲了大批的荷兰特工的事实,整个荷兰群情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