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周恩来的智慧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周恩来的智慧

第48章

书籍名:《周恩来的智慧》    作者:
    《周恩来的智慧》章节:第4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他认为,所谓有步骤,“就是说互助合作运动要根据自愿两利的原则,

        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不能性急”。实现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所以要有一

        个相当长的时间,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要使个体农业、手工业

        者自愿走合作化道路,必须使他们看到个体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不如集体、

        合作社的劳动生产率就是高于单干。然而“照现在的情形看,还没有做得那

        样好”。这需要一个过程。

        直到1955  年11  月16  日,周恩来还坚持说:“在大约十五年左人的时间,

        用和平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资本上义的所有制变成为全民所有制,

        把小生产者的个体所有制转变成为集体所有制。”

        1955  年下半年,由于激烈地批评“小脚女人”和“右倾机会主义”,农

        业合作化的步伐猛烈地加快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

        连带着加快了。1956  年出现了三大改造的高潮。此时,“相当长的时间”、

        “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不可能再被提及。

        在二大改造的高潮之下,对社会主义工业化也提出了“提早完成”和加

        快的要求,井出现了把计划指标订得过高、基建规模定得过大的倾向。这时,

        周恩来更多的是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从计划与预算、从国民经济发展速

        度的角度上阐发了反冒进的思想。1956  年1  月20  日,他在中共中央召开的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要使我们的计划成为切实可行的、实事求是

        的,而不是盲目冒进的计划。2  月8  日,他说:”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

        化的口号。冷静地算一算,确实不能提。”6  月,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之前,

        在讨论《关于一九五五年国家决算和一九五六年国家预算的报告(草稿)》

        时,周恩来指出,对急躁冒进的错误倾向,现在已经不是预防而是需要反对

        了,“一九五六年的国家预算必须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9  月,在党的

        “八大”会议上,他批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

        案)》公布以后,“有些部门和有些地方,急于求成,企图把在七年或者十

        二年内才能够做完的事情,在三年、五年甚至一年、二年内做完”。11  月,

        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他对1957  年国民经济计划提出了“保证重点,适当

        收缩”的方针。1956  年,周恩来更多的是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对急躁

        冒进的倾向做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

        必须指出,1956  年周恩来虽然更多的是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从计划

        与预算的角度上闸明反冒进的思想,但在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方面;也仍然强调要稳步前进,不能操之过急。1956  年1  月30  日,他指出,

        手工业“在合作化以后,凡是不宜于集体生产的,就应该保持分散生产的形

        式”。“有些特殊好的手工业和手工艺业,如果一时不易组织合作,就让他

        们单干”。对于数量极大、分布极广的小商店,在合营以后,应该继续实行

        代销拿手续费的办法。对于那些分散的肩挑小贩,不要急于改变他们的经营

        方式,应该在长时期内将它保留下来,2  月8  日,他又指出,私营工商业和

        手工业的改造工作,“不要光看到热火朝天的一面”。1956  年1  月25  日,

        毛泽东说:“从去年夏季以来,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就以极

        广阔的规模和极深刻的程度展开起来。大约再有三年的时间,社会主义革命

        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对此,周恩来说:“这只是讲大体上完

        成,如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改造都可能拖长一些。

        所以不论从地区或从部门看,都会有不少尾巴”,“条件不成熟的等一下不

        要紧”,“我们要使条件成熟,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联系到两

        个月以前,周恩来还坚持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可以看出,

        1956  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情况下,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问题上,周

        恩来与毛泽东的认识是有一定差别的。1956  年9  月,在党的“八大”会议上,

        周恩来指出:“凡是不必要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的农家副业,应该鼓励社员单

        独经营。”“有些手工业可以在手工业合作组织的领导下,继续独立生产,

        也叮以让他们完全自产自销,不必勉强组织起来。”1956  年底,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此后,周恩来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不能搞清

        一色的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不能搞清一色的集中统一型的国营、公营,这不

        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957  年4  月,他指出:“一切东西部靠国家生产不行,

        各方面都应该有百分之几的自由活动,太死了不行。”他认为把私有制、私

        营全部封死、堵绝,实际上是“因噎废食”的愚蠢行为。他提出,大煤矿国

        家开办,小煤窑合作社、私人都可以开,小盐场也应该开放。他说:“主流

        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加入合作

        社的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六,其余的个体就让他个体”。“每一行都可以来

        一点自由,搞一点私营”。他甚至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

        活一点有好处”。还必须指出,1955  年12  月以来,周恩来从实现社会主义

        工业化的速度上闸明反冒进的思想,是同他队社会主义改造的角度反冒进紧  />
        密相联的,并且进一步拓宽了对社会主义改造不能急于求成的认识。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落后于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超越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同样是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党提出的过渡

        时期“一化三改”的整体目标,正是对这一根本原理的自觉运用。在这一整

        体目标中,工业化是主体,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是两翼。主体没有完成,两翼不能超前发展。正如周恩来在1953  年9

        月所强调的,“经济改造是一切改造的基础,而国家工业化又是实现经济改

        造的关键”。1955  年12  月以来,周恩来仍然坚持这一基本观点。他认为国

        家工业化还没有实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不能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

        号。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难

        以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他说:“如果没有工业化,农业即使合作

        化了,也不巩固。手工业也是如此”。这是对当时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急速发展的深刻而有力的批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五”时期,周恩来是从实现

        “一化三改”整体目标上全面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的,如果只从实

        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及其计划、预算这一方面研究反冒进,是难以完整反映周

        恩来当时经济思想的全貌的。

        “一五”时期,周恩来从“一化三改”两个方面闸明的既反保守又反冒

        进的思想,深含着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科学理解,具有重大的理

        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他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点上对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急躁冒进倾向的批评,字里行间闪耀着真理的光

        辉。虽然,1955  年下半年以米,他的这一思想未能贯彻实行,但它却是党的

        “十三大”提出并被党的“十四大”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先河。

        奔向四化振兴中华——提出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目标中同有两句古语:

        “有志者事竞成”;“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有志”即有追求

        的目标。有了追求的目标,奋力拼搏,年少者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没有追

        求的目标,磋跎度日,即使活到百岁也是虚度一生。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繁荣,也需要有一个全体人民为之奋斗的具体目标。

        “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周恩来的经济智慧之一是提出了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目标——实现

        四个现代化。1964  年12  月,周恩来说:“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

        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

        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上义强同,赶上和超过世界

        先进水平。”

        周恩来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

        首先,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全中国人民

        的共同愿望。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

        着社会主义道路得到迅速的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

        平,并且巩固我们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

        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

        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