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周恩来的智慧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周恩来的智慧

第66章

书籍名:《周恩来的智慧》    作者:
    《周恩来的智慧》章节:第66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党外著名爱国民主人

        士、救国会领袖“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抗战初期在大后方开办了数十家

        “生活书店”,宣传抗日民主思想。国民党中央多次用威胁利诱办法,要生

        活书店与国民党官办书店“合营”,都遭到邹韬奋的断然拒绝。而周恩来要

        邹韬奋派生活书店人员去解放区创办“华北书店”和“大众书店”,邹韬奋

        却认真实行。1941  年,邹韬奋还根据周恩来的意见,将生活书店的资金和人

        员转移到香港,开辟新的文化阵地,进行抗日民主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周恩来为了扩大我党在学术界的影响,经常参加

        有许涤新,胡绳、杜国庠、翦伯赞、侯外庐等组织的进步学术工作者组织—

        —读书会的活动。当时,读书会把宣传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冯友兰、贺麟视为

        对立面。一次,大家正热烈地谈论昔这个话题时,周恩来来了。他听了一会

        儿发言后便平静他说:“民族大敌当前,在千千万万种矛盾中间,学术理论

        界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我们和冯友兰、贺麟在阶级立场上矛盾固然是

        尖锐的,但毕竟不是主要矛盾。当前学术理论上最危险的敌人,是国民党右

        派的妥协投降理论,我们斗争的锋芒应该对准陈立夫的《唯生论》。”一席

        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大家说服了。他还强调,学术上的是非真伪,

        要通过深入研究,充分讨论,详尽说理来解决,切不要强加于人。强加于人

        不仅达不到目的,相反还会失去群众。

        建国后,周恩来特别强调,由于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党员干部在许多

        统一战线组织中担任领导,所以,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周恩来主张“有关改革问题,要根据群

        众的意愿,经过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协商,取得上层人同意后再去进行。在

        协商过程中,必须用道理说服人,不要强加于人”。这段话虽然是针对少数

        民族地区改革问题讲的,但其基本精神,完全适用于对其它重大问题的政治

        协商。似理服人的好处就在于理愈辩愈明,真理总要在几种不同意见的比较

        中得到补充和完善,在不断的斗争中得到发展,那么,无论是解决东南亚诸

        国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还是处理国内事务,周恩来总是深入浅出地讲清道

        理,以理服人。

        积极引导帮助盟友——在统一战线内部集中各党派的进步性

        在统一战线这个队伍里,各方面成员的立场、觉悟和水平差异较大,在

        协商人政方针时也难免出现不一致的意见,可能产生一些矛盾。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周恩来特别注意维护团结,引导进步。他曾教导做

        统一战线上作的同志:“对统一战线内部暗藏的敌人和敌对阶级的思想影响,

        排除出去也是必要的。但排他性不能用在合作的方面。在统一战线内部则要

        把各党派的进步性集中起来,要发展他的联合性,使之成为统一的力量,团

        结起来,共同对敌。”一旦统一战线的盟友出了差错,周恩来总是积极引导,

        耐心帮助,恰如其分地开展批评,立足于推动他们前进,避免粗暴地伤害他

        们。

        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联与日本在4  月13  日签订了《中立条

        约》,国民党CC  派头子通过一位民主人士起草了一个声明,攻击苏联和斯大

        林。几位救同会的领导人不明真相,也在声明上签了字并公开发表在报纸上,

        造成了很不好的国际影响。周恩来和董必武第二天就约请黄炎培、左舜生、

        章伯钩到黄炎培的寓所,再三向他们说明苏、日签约是苏联的一贯政策,不

        影响对华关系;中国抗战主要靠自己,苏日条约并不影响我们抗战;要谅解

        苏联的难处,不能因此损人中苏关系。周恩来的一席话使这几位民主人士认

        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尽可能挽回了影响。在此后的合作中,他们很注意大局,

        特别尊重共产党的意见。

        周恩来历来主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党内严格,对党外宽厚;

        对党外朋友既要推动他们进步,又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勉强。他曾说过:“我

        觉得一个人的进步要等他自觉地认识以后才最可靠。”1945  年,中共南方局

        准备领导大后方文化人整风,这将是比较尖锐的思想斗争。当时周恩来在延

        安,便同董必武联名致电在重庆主持工作的王若飞,认为大后方整风只能限

        于党内,不能扩大到党外文化人,电报指出,积极引导党外文化界人士参加

        和推动人后方的民主运动,就是很好的整风:不能以在延安的要求来作为衡

        量大后方文化人工作的标准。这是周恩来和董必武从当时当地的条件出发,

        对大后方党外文化界人士的帮助与爱护。

        周恩来经常强调对中间党派和团体的统战工作要坚持经常性、长期性和

        计划性;交朋友要认真和真诚,不是泛泛之交;要同甘苦,共患难,争取长

        期合作;对于进步力量,要帮助他们发展,把他们的发展看做是统一战线力

        量的发展;既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也要对他们的妥协行为予以批评帮

        助。例如,皖南事变之后,蒋介石为了压迫中共参政员出席会议,采取拉拢

        其他党派的办法,企图孤立中国共产党。2  月20  日,蒋介石宴请各党派参政

        员,表示同意成立各党派委员会,并提出增加委员的人数,企图拉拢中间党

        派。于是一些中间党派产生了幻想。黄炎培等会见周恩来和董必武,希望中
  />        共再做一次让步,出席本届参政会。周恩来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了中共的立场,

        并提醒他们要认清蒋介石的政策,不要上当受骗。

        在各个党派中,有的党派是右翼的,有的党派上层不好,有一些党派提

        出了一些错误主张,周恩来和中共南方局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批评帮助。右

        翼党派只要有某一点和中共主张相同,就支持某一点;有些派别上层不好,

        就批评上层,影响下层;有些派别主张的办法是进步的,但其政治方针是错

        误的,就赞许其进步措施,批评其错误方针。总之,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使

        这些派别或团体能得到进步和发展。周恩来对统一战线的盟友敢于批评、积

        极引导,的确达到了这个目的。

        著名爱国老人沈钩儒被誉为“民主人士中左派的旗帜”。他的儿子沈叔

        羊在《爱国老人沈钧儒》一书中有《父亲与周恩来》一篇。书中写道:“父

        亲在长期的政治生活中,所以能坚定不移地走革命道路,他的思想所以能跟

        着时代的步伐前进,这是与中国共产党对他的关怀和帮助分不开的。其中尤

        以周恩来同志对他的影响最为重要最为深刻。”著名工商界人士胡子昂说:

        “各方面人士一和他接触就敬服他..他与工商界接触,开一次会,谈一次

        话,都令人感动,令人流泪。”‘听周恩来一席话,有胜读十年书之感。”

        另一位工商界领袖古耕虞也深有感触他说:“像我这样一个可以说是垄断企

        业的资本家,能够逐步地靠拢中国共产党,进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

        上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服务,这同周总理对我的教导是

        分不开的。”这充分说明,正是由于周恩来的积极引导,热情帮助,才使一

        大批民主人士走上了革命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求同存异广结盟友——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

        统一战线是不同阶级、阶层、党派、集团、以至个人,从各自利益出发,

        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在一定的政治基础上自愿结成的政治联

        盟。在阶级社会中,古今中外各阶级、各党派,都在力图建立统一战线,以

        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都在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不管是否公开这样说,

        或者用别的什么说法。就无产阶级政党来说,统一战线是实现和扩大革命的

        同盟军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

        只要中国共产党存在,就必须有它领导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共同的利益”、“自愿”结成联盟,规定了“同”,因为联盟的利益

        足共同的,所以是谓“大同”;“各自的利益”,规定了“异”,各自的利

        益对共同利益来说是从属的,所以是“小异”。这是统一战线的要求和特点。

        不然,它就建立不起来,即使建立起来也会破裂。

        “同”和“异”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又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大”和“小”,是相对的,不是指事物本身的性质而说的。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一贯思想;“求同存异”

        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周恩来的一大贡献。

        关于这一重要思想的红线早在大革命前后就勾画出来了。1923  年7  月,

        周恩来在他起草的《旅法各团体敬告国人书》中号召:凡是,“不甘为列强

        奴隶军阀鹰大的人,不论其属于何种派别,具有何种信仰,都应立即联合起

        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卵翼下的北京政府。这条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只

        求反北京军阀政府之“同”,而存各自派别、信仰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