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第2节 优质素材的六个搜索技巧

书籍名:《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作者:粥左罗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章节:第2节 优质素材的六个搜索技巧,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本节我们讲一下优质素材的六个搜索技巧。

要有耐心

有些读者可能会想:粥左罗,你糊弄人的吧,让你讲搜索技巧,你说要有耐心,这也算是技巧吗?

这还真是技巧,而且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技巧。写文章最大的套路是什么?真诚。搜索素材最大的技巧是什么?耐心。

不少朋友问我:为什么同样写一个名人,你总是能搜到我们找不到的素材?我就问:你搜索用了多长时间?很多朋友就说:20分钟。

我说:你搜20分钟,我搜三四个小时,你问技巧,这重要吗?我用了你10倍的时间做同一件事,我又不是傻子,当然得到的也是你的很多倍。

大象公会有一个作者叫南戈北碱斯基,写过一篇文章《〈红罂粟〉照耀中国》。他花了一个多月写这篇文章,收藏了  141  个与“红罂粟”有关的中英俄文网页,买了  6  本电子书,查阅了70多篇论文,成为《纽约时报》的付费用户,还让朋友用耶鲁账号帮他查了《真理报》20世纪20  年代以来的全文数据库。

如果你没花两三个小时搜索资料,别来问我要搜索技巧,耐心是一切搜索技巧的前提,因为搜索本身是一件超级无趣的事情。

黄章晋说:只要动用了足够智力的东西都能打动人。

这就是最大的技巧。

多关键词

在耐心的基础上,多关键词搜索是第二个技巧。写文章时,大家一般都先定个主题,列出跟主题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的关键词,然后一顿狂搜,跟农民工搬砖似的,没什么捷径。

比如你要写个人物——经纬中国的老板张颖,张颖这个关键字你肯定要狂搜一顿,但仅仅这样做还不够,跟张颖有关的关键词,比如经纬、经纬中国、经纬张颖等也得搜。然后你也要搜一下张颖投过的企业,比如张颖+滴滴、张颖+陌陌、张颖+猎豹移动、张颖+饿了么等。

之后,与张颖有关的名人,你也要组合搜一搜,比如张颖+唐岩、张颖+张旭豪、张颖+徐小平、张颖+傅盛……

这就完了吗?没有,比如你想写这个人,从要写的各个方面抓取一些关键词,继续去搜。

所以,想要搜到更多素材,你的关键词一定要多维度设定。

多渠道

如果你的搜索渠道太受局限,即便你再有耐心、关键词再多也不行,比如你光在百度上搜,那肯定是不够的。

比如我们刚才说的搜与张颖相关的内容,你要拿那些关键词在百度、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36氪、朋友圈里搜。如果有些话题有比较著名的书,你还要去翻书,比如我写海底捞上市的爆文时,从书里翻出来很多网上没有的素材。你写一些主题类的文章也可以多去翻书,比如写营销干货,多去翻营销的经典书,写成长干货,多去翻一些认知提升的书籍,当然,你也可以去一些知识付费平台上搜索。

因此,多关键词+多渠道就是王道,你用10个关键词在10个渠道上搜索,就是100次搜索,结果能不满意吗?当然,你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不需要搜那么多次,够用就行。

多维度

这个多维度指的是素材形式的多维度。我们写文章,当然主要是以文字为主,但是如果有不错的图片素材、视频素材,也是我们提高内容竞争力的一个手段。甚至有很多写公众号的作者,长期坚持给文章配高质量、高价值的图片,这也成了他们内容的特色。

比如海底捞上市的时候,很多作者都写文章,我也写了一篇《海底捞上市,身价600亿的张勇用人潜规则: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并在文末放了个2分钟的视频《海底捞店经理月薪多少》,这就是人无我有。

因此,搜索素材时,至少有三个维度:文字、图片、视频。

精准搜索

什么是精准搜索?你在很多平台上搜索的时候都可以限定条件,以便让搜索更精准。

比如你在百度上搜索罗永浩卸任CEO,在出来的结果里,罗永浩卸任CEO这组词有时候是断开的、不连续的;如果你加上引号,搜“罗永浩卸任CEO”,搜出来的这组词都是连续无中断的,即加引号搜索,关键词不会被拆分。

比如你在百度里搜罗永浩Filetype:doc,搜出来的都是文档,而将doc换为  pdf、ppt、word,搜出来的素材都是pdf、ppt、word类型的,这就是按文件类型的精准搜索。

比如你在百度上搜手机,出来的都是各种买卖手机的信息,如果你加了书名号,搜出来的都是与电影、小说《手机》相关的素材。

比如在微信体系里搜,你可以选择搜朋友圈、文章、公众号等。若搜朋友圈,你还可以指定搜索某个人的朋友圈,甚至你还可以按时间筛选某个人的朋友圈。搜文章也有很多筛选条件,搜索范围可以是最近读过的、已关注的公众号、朋友分享过的文章里,还可以按时间、阅读量排序等。当然,你也可以搜索特定公众号里的文章。

每一个筛选条件,都是为了让你的搜索结果更贴近你想要的。

顺藤摸瓜

什么叫顺藤摸瓜?

比如,你在某个图片网站上搜图片时,特别喜欢某张图片,然后你可以点击该图片的作者,此时你会发现很多相同风格的不同照片。这就是顺藤摸瓜。

比如,我之前写雷军,搜关于雷军的素材时搜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我就想看看这个作者是不是写过好几篇关于雷军的文章,于是就去找这个作者的公众号,一搜确实又发现了好几篇。这也是顺藤摸瓜。

比如,你搜某个主题关键词时,有可能搜到一个公众号,感觉这个公众号的内容好,同时其定位也很符合你那个主题,你就可以直接在这个公众号里多用关键词去搜索。这也是顺藤摸瓜。

总结一下,顺藤摸瓜就是你搜到了一个瓜,这个瓜肯定在某个藤上,然后你就可以顺着这个藤找到更多的瓜。

为什么顺藤摸瓜这个逻辑可以成立?因为定位。网站有网站的内容定位,公众号有公众号的内容定位,作者有作者的写作定位,摄影师有摄影师的拍摄定位,定位就意味着持续性,所以你找到一篇符合需求的文章,可能就找到了一类这样的稿子。

搜索素材的第一大技巧是耐心,你不要想着20分钟搞定,除非你想写的是很短的小分享,否则你至少要拿出几个小时的时间;用多关键词在多渠道上搜索,兼顾文字、图片、视频三种素材形式;搜索的时候可以设置筛选条件让搜索更精确;最后要学会顺藤摸瓜的搜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