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第3节 日常积累素材的三个方法

书籍名:《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    作者:粥左罗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章节:第3节 日常积累素材的三个方法,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为什么要积累素材?

虽然如今在互联网上可以高效地搜索到各种各样的素材,但是写文章时真正好用的还是你熟悉的素材、你曾经用大脑处理过的素材,对于这些素材你会理解得更好,调取得更高效,运用得更自如。

一句话:好素材不是搜出来的,而是你攒出来的。

写一篇文章时,第一步应该先尝试使用你熟悉的素材,然后再搜索新素材用来补充和完善。

你可能觉得“天天想着拿个小本子记素材”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实际上很多写作高手以及商界名人都在用这种方法,比如马云、罗振宇、罗永浩等。

要形成日常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

及时收藏

收藏是积累素材最容易的一种方式,毫不费力,一秒就能搞定,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养成这个习惯。

我平时翻公众号、刷朋友圈,看到好文章都会立马点收藏。这样我以后写文章要用素材的时候,就可以从收藏夹里翻出来。

有人说,需要打标签吗,收藏多了是不是很难翻到?

其实在互联网平台上收藏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有搜索功能,纸质书就没有这个功能。海底捞上市时,我想起《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里有个很好的素材,但那几段话到底在书的哪一页,我记不清楚,翻了半小时才找到。

而对于微信收藏夹里收藏的文章,你只需要用关键词“海底捞”搜一下,就马上能把文章搜出来,然后你再用关键词+“搜索页面内容”就可以马上找到你要的那段话。

因此,在微信里收藏,不用花很多时间打标签整理,只要你对文章熟悉就可以,因为你可以通过关键词快速找到并定位具体内容。

当然,有一种情况,你可以打标签,这让你更高效。

2017年我开始高频写新媒体课程,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需要写一节,需要大量的各类素材,因此我就建立了一些专用标签,比如“标题标题标题”用来收藏好标题,“选题选题选题”用来收藏好文章,“新媒体开脑反复看”用来收藏对我启发很大的解读传播的文章等。

我建立了一些这样的标签后,看到相应的文章就会放到相应的标签下,每天我要写课时,就直接翻看这些标签下的内容,非常高效。

因此,你如果近期想做某些专题的文章,也可以临时建立一些标签用来收藏文章,这样检索起来会更高效。

除了收藏文章,我还会收藏公众号,我的办法就是置顶,我必须每天优先看到这些公众号,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更高效地找到这些公众号(因为我关注了几百个账号)。

对于书的内容,你也要收藏。你读书的时候看到一个很好的素材,觉得之后可能会用到,就用一秒钟折一下页脚即可,再画两笔也行,不要怕把书弄坏,书最怕的不是弄坏,而且被束之高阁。

看过的好电影,我也会在豆瓣上标记一下。

另外,网上的很多东西,你都可以收藏在微信里,别的网站、App上的东西,你可以发到微信上,从微信端打开就可以将其收藏到微信收藏夹里。

总之,平时阅读的时候要及时收藏,收藏时用一秒,用的时候会省很多时间。

随时记录

记录,分以下两种情况。

1.只摘取你要的部分

收藏更多是指原封不动地整体标记。而很多时候,我们看文章、读书、聊天、听课,只是被其中的一句话、一个观点击中了,那我们就不需要将其全部收藏,只需摘取我们需要的部分记录下来即可。

事实上很多名人也是这么做的,演讲教练王雨豪在一次讲课中透露,马云老师有个特别助理,专门帮助他收集互联网上精彩段子;罗振宇老师也有个笔记本,专门记录“杀手级”的金句。

比如2016年跨年演讲罗振宇有个刷屏金句是:“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就好像突然有了铠甲,也突然有了软肋。”2017年跨年演讲罗振宇有个刷屏金句是:“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这些都不是他原创的,而是他看到这句话后很有感触  ,就记录在小本子上。你现在知道罗振宇为什么有这么多金句了吧!

另一个老罗——罗永浩也是这样,他说:看到某个人说了句特别有洞察力和智慧的话,我就随手记录下来;看到一个非常好玩的笑话,我就随手记录下来。

2.记录你的碎片思考

我们平时看文章、读书、聊天、听课时除了上面说的想记录下别人的东西,事实上我们也在一刻不停地思考,脑子里会闪现很多写作灵感、有意思的想法、不一样的思考角度,或者会突然想到标题可以怎样写、选题可以怎样做、策划活动的时候可以怎样,等等。

这些灵光乍现的东西都非常宝贵,你都要及时记录、积累起来,否则这些东西就会稍纵即逝,比如你在地铁上想到了什么,没有及时记录,下了地铁你可能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平时一般都会用锤子便签或备忘录记下这些东西,没时间多写,可以只写几个关键词,等有时间了再去整理。

写小分享

写小分享是积累素材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后期用起来最得心应手的一种。

比如你看文章、读书、看电影、跟人聊天时,突然想到一个很厉害的观点或者看问题的角度,用一两句话肯定记录不下来。或者有时你文思如泉涌,你怕你如果只记下几句话,后面再用时写不出那些瞬间爆发出来的东西,但是,你又不可能马上写一篇文章。

这时候怎么办?写小分享,把这个素材积累下来。

小分享不用长,100~300字即可,甚至可以用不是很通顺的句子,只要你把你当时那一瞬间脑子里爆发的东西记录下来,之后再看时能看明白就行。

我的锤子便签里有大量这样的东西,我在阅读过程中,随时随地就会开个主题写几段,这些东西在合适的时机都可能成为一篇文章的一个核心部分,甚至有的可以直接拓展成一篇文章,所以我说这是很重要的积累方式,用的时候也是最有效的。

以上就是日常积累素材的三种方法,最后再讲两个注意事项。

第一,定期整理。比如把爆款标题、段子笑话、金句观点分门别类整理在一起,将碎片思考梳理分类。还有一个重要的整理,即如果你是个长期写作者,经常会同时准备很多选题,那就要把合适的素材定期整理到对应的选题下。

第二,定期熟悉。首先你不要乱收藏,将入口标准设高一点。既然你收藏的东西质量都这么高,就不要白收藏,没事翻翻看,用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别收藏了一堆好东西却不记得自己收藏过。

好素材不是搜出来的,而是你攒出来的,写文章的第一步应该先检索你熟悉的素材;在日常阅读学习经历中,要及时收藏好东西,随时随地记录好东西、好想法,必要时随手定个主题,写个100~300字的小分享,然后定期整理和熟悉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