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宠文网 > 哲学心理 >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轻松跑步第4步:定好周期,4个月后就能跑半马

书籍名:《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作者:张展晖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章节:轻松跑步第4步:定好周期,4个月后就能跑半马,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生物钟(昼夜节律)研究领域的三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原因是他们发现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生物钟——基因。这个生物钟掌控着我们每天的生活节奏:什么时候安然入睡,什么时候精神饱满地醒来。这些规律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密切关系,可以被用来调控很多生理和行为过程。由此可见,遵守规律是多么重要。而运动的周期化也是受“规律”这个概念启发而来的。

如果一个迎接马拉松比赛的选手要接受赛前训练,该如何制定他的训练周期?是今天5km、明天6km,一直不断地累积,到马拉松比赛时达到训练量的最高值吗?

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这样的训练周期是在累积疲劳,会让体能越来越差。

重大比赛前的一两周,并不是运动员加大训练的冲刺阶段,而是放松调整、储备能量的阶段。学生在考试前也是如此,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在关键时候才能把存储的海量知识关联发酵、有效提取。如果考试前一直复习,大脑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状态,在考试时反而可能因过度疲劳而发挥不好。

所以对一个跑步初学者来说,周期化就是科学安排每个阶段的训练目标。

运动科学家发现:人体在同一个运动强度的适应期是四到六周,之后需调整运动强度,提供新的刺激,运动能力才会不断进步。

本图选自杰克·丹尼尔斯《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

我们来看上面这张图,可以参照这张图为跑步初学者制定为期4个月的训练周期。

第一个月的任务是给自动的有氧系统打牢基础,第二个月是针对自己的弱项加以强化,第三个月是把自己的能力全面推向巅峰,在比赛的前两个月开始恢复调整以迎接比赛。

运动强度是规律性递增的,刺激—适应—变强。如果跑步初学者的目的是打好有氧系统基础、4个月可以跑完半马,那么16周的训练就要分为5周基础期、3周进阶期、4周巅峰期和4周竞赛期。

对于初学者来说,重点是E强度的跑步或者走路训练。开始训练时,跑步5分钟、走路1分钟的循环是最安全又稳妥的方式。

当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完成半马时,就可以考虑在5个小时以内完成全马的新计划了。这个计划就是新的刺激—新的适应—新的体能领域变强,延续了之前的训练周期。

特别提醒,巅峰期是整个周期中训练量最大的周期,也是身体免疫力最低、最容易生病的周期,要更注意休息与恢复。

而最后的4周竞赛期要适度减少运动量,使比赛当天的身心状况达到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