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2 > 第28章 机关木甲 (1)

第28章 机关木甲 (1)

书籍名:《我在新郑当守陵人2》    作者:阴阳眼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这让我想起来第一次见老钟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了我们的家传信物,而且还立刻泪流满面,说什么要我们家老爷子带着什么毛毡补什么洞。

  难道这里面有一段曲折离奇不为人知的故事不成?还真让我猜对了,不仅仅老钟擅长讲故事,我们家老爷子也一点也不逊色,将一段几十年前的故事讲得是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原来,我太爷爷当年曾经有一个徒弟,是千顷户张家的独子,天分十足,资质聪颖,难得的是人品绝佳,一向对我太爷爷是尊敬有加,我太爷爷也十分喜爱他。可有一样,这个徒弟是个士绅子弟,书香门第推崇的是耕读传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因此在父母眼中,读书才是正业,而木匠一行说好听点是大匠师,是建筑百年的大师傅,但是其实在读书人眼里是不入流的下等人。所幸的是,张家的父亲留过洋,倒也不反对孩子跟着我太爷爷学点木匠手艺,其实就把这个当个业余爱好。

  由于家里不愁吃穿,所以这个张家大少爷跟着我太爷爷学木匠更多是为了好玩,更精于一些所谓“奇技淫巧”的东西,比如说就曾经把太爷爷那只飞上天的木鸢拆解开来重新组合在一起,依然能够翩翩飞翔,老太爷大为欣慰,认为这孩子可堪造就。

  于是,就没有把当时那些什么耧、耙、耕具这些日常的农具教给他,而是更多地教他一些精致纤细机巧的东西,比如什么镂匣隔断,暗格藏室,这些林林总总的技艺。

  其实当时如若细分的话,应该是分为两个流派,一个为木甲术,相传源自于匠神鲁班,主要是光大于诸葛亮,这一派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能造“云梯”、“钩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这一流派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的正途,备受尊重。

  另一个流派则是机关术,相传源自于墨翟,太爷爷曾花费了三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就是还原了当年墨子的作品。同时这个流派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机械制造的能手,更重要的是,这个流派的人几乎谙熟了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新。发展了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在木匠一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水道和地道的技术大多数都会在墓室构造中用到,因此有俗话说“千座冥宅一把刀”,就说的是这个流派的人都十分擅长布置墓室的机关术数。

  而我太爷爷当年属于路子野,什么都学,什么都不拒的猛人,猛至两个流派均有涉猎,而且还自己总结出了一些独有的心得。机关术和木甲术相互融合的同时,也指出应该保持他们独有的特色和独立性。

  张公子在跟我太爷爷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领教到了土教育家我太爷爷同志的先进教育理论,终于在无往而不利的毁人活动中充分地被我太爷爷教育成了一个——废柴。

  为什么说教育成了废柴呢,这个世事风云多变幻啊,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几个土匪拉几条枪占据个地盘就可以称得上是草头王了,压榨当地富户、地主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而千顷张家的老太爷虽然留过洋,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腐儒,哪经得起这世道的折腾啊,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几房姨太太也风云流散了,就留下一个只会读圣人言的书呆子,对,还会做一些那些乱世中根本用不着的精致小玩意儿的废柴。

  张公子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靠典当家里的那点财产度日的同时,只会沉迷于自己手工作坊里,每日心醉于手工艺品的加工和制作。

  眼见这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了,我家老太爷着急了,就这一个宝贝徒弟啊,不能让饿死了啊,没办法,现在扭转吧。教他做耕具,不学,教他做车斗,不做。张公子已经认死理了,非在机关术这一条道上走到黑不可。

  幸好,他们家老爷子给他留了良田,再加上我太爷爷也时不时接济他一下,倒也不至于饿死。

  可是终于,噩运首先击倒了老教育家我的太爷爷同志,他被万恶的军阀给一扣留就是九年,虽然九年时间里,我们家吃喝不愁,但是缺少了顶梁柱的家庭经常被人欺负。

  师母弱,师弟幼,张公子就把师母当了母亲一般侍奉,九年里过得也颇为安稳,终于九年过去了,在那个人乱马躁的深夜,太爷爷被送回了家。此时已是重伤在身,又加上害怕遭遇新的不幸,太爷爷嘱咐大家连夜启程迁居,隐姓埋名重新安顿下来。

  从始至终,张家大公子都伴随着太爷爷左右,而且就在太爷爷在异地安居不久,张公子觉得离不开师傅,索性就变卖了家产田地,跟着一起落户。

  可是太爷爷这一重伤之后,却是任何木匠活都干不了了。不久,家里边断了经济来源,家况开始日渐艰难,一时竟然连换药的钱也没有了。

  张公子手里的存钱也日渐减少了,眼看这金钱是只出不进,他也着急起来。所幸运的是,张公子虽然不通经济,不会下苦力挣钱,可是他的偏门本事却不少,就像跟着我们家老爷子学的是木匠中的机关术一样,张公子从小到大对赌术却很精通。

  原因无他,他们家原来那个老爷子也是个赌术爱好者,但是秉承了隋唐时候的赌博风气,将赌博一事视为雅士之技,马吊,牌九,投壶,这些玩意儿自己家人关起门来玩得也是有滋有味,而且张老爷子好酒好赌,经常在花木交荫的宅第里“一掷呼卢,输赢百万”。他讲究雅赌,认为赌博有“诗意”,因此看不起那些世俗赌徒。

  这儿子也得了他的真传,张公子虽不通事物,却不是什么都不会的白痴,其实更像是富家子弟里的贾宝玉,只不过老是喜欢一些旁门左道的东西。

  不多时日,就在我们家落户的这个小地方,一些地下赌坊里出现了一位貌不惊人的小伙子,要么推牌九,要么赌番摊,要么斗天门。刚开始倒也不显眼,可是时间长了,有人瞧出来不对劲儿了。

  怎么不对劲,这小子每次都是拿着一点散碎钱过来的,挨个摊子看,看半天才决定玩哪一个,而且只要买定,就从不会输,张公子也是个聪明人,明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每次都是见好就收,小小赢一些就匆匆忙忙走了,他还要去给师傅抓药煎药。

  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也会风平浪静不慌不忙地进行下去,可是事情总是不让人朝着省心的路子上发展,一个外乡人的到来打破了平静的生活。

  老爷子故事讲到这里,也不慌不忙地喝了口水,好整以暇地整理了一下衣服,笑着对外面站着听故事的人说:“想听就进来听吧,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啊?”

  就见宋旭东有点不好意思地从门口一扭一扭地进来,嘿然一笑,一丝羞赧在脸上一闪而过,然后迅速占据有利座位,拿起一个洗过的茶杯倒了一杯茶水,一副听评书的架势。

  我懒得理他,只是抱怨老爷子:“您是给我讲咱家跟老钟家的渊源的,怎么又插播了这么长的一个张爷爷的故事。”张公子是太爷爷的徒弟,跟我爷爷一个辈份,按规矩我还真得喊他一声爷爷。

  老爷子很满意我的态度,说道:“别急啊,这接下来就该说这个钟家的故事了。”

  张公子赢别人的钱都赢出惯性了,时间短了没什么,可是时间长了,有心人就开始注意他了,每次他下赌的时候就开始跟在他后面窥视。

  这一看了不得了,这个小子不仅仅牌九推得好,马吊技术好之外,最惊人的是一手掷骰子的功夫,要雉得雉,要卢得卢。

  不论是镶了磁铁的,灌了水银的,只要经过他手一摸,心里便有个八九不离十了,五根纤细的手指轻轻一拨弄,任是什么鬼巧机关都经不起他的双手一搓,立刻原形毕露。

  有个无赖头目,也是当地赌局的庄家,观察了张公子月余,认定这是个有真本事的,决定要拉拢张公子作笔大买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