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读禅阅世 > 第38章 君子如水 (1)

第38章 君子如水 (1)

书籍名:《读禅阅世》    作者:苏曼殊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周作人

  芸深先生:

  来信对于曼殊深致不满,我亦有同意处,唯虑于青年有坏影响,则未必然。曼殊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看他的绝句与小品文可以知道,又生就一副浪漫的性情,颇足以代表革命前后的文艺界的风气;但是他的思想,我要说一句不敬的话,实在不大高明,总之还逃不出旧道德的樊篱——这在诗人或者是难免的?即如白采君的《绝俗楼我辈语》中也常见到旧时代的旧话。我不相信文学有什么阶级可分,但文学里的思想确可以分出属于某一阶级某一时代的,如封建时代或有产阶级之类,中国现今的道德观念多半以私产制度为标准,所以世俗对于亲子男女间的思想也纯粹建立在这上面。

  我不相信诗人应当是‘先知’,拏着十字架在荒野上大叫,但有健全的思想的诗人总更使我喜欢,郭沫若先生在若干年前所说‘诗人须通晓人类学’(大意如此)这一句话,我至今还是觉得很对;法国都德(A. Daudet)关于两性问题说过愚话,我就有点不敬,觉得他真是有产阶级的人,无论他实在有没有产,虽然他的短篇还是可以爱读,正如说谎的厨子所做的包子之无害其为好吃也。曼殊思想平常,或者有点像旧日读书人(仿佛胡适之博士,也曾在新青年通信上痛骂过《绛纱记》),他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或者可以说比一般名士遗老还要好些,还有些真气与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这是他的长处。先生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鸳鸯蝴蝶派的末流诚然是弄得太滥恶不堪了,但这也是现代中国在宣统洪宪之间的一种文学潮流,一半固然是由于传统的生长,一半则由于革命顿挫的反动,自然倾向于颓废,原是无足怪的,只因旧思想太占势力,所以渐益堕落,变成玉梨魂这一类的东西。

  文学史如果不是个人的爱读书目提要,只选中意的诗文来评论一翻,却是以叙述文学潮流之变迁为主,那么正如近代文学史不能无视八股文一样,现代中国文学史也就不能拒绝鸳鸯蝴蝶派,不给他一个正当的位置。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却如儒教里的孔仲尼,给他的徒弟们带累了,容易被埋没了他的本色。《语丝》上讲起他来,也只是随便谈谈,或者想阐明一点真相,这个意思在执笔的人也是有的,此外并无提倡或推崇的意味。《语丝》社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要宣传或打倒的东西,大家只在大同小异的范围内各自谈谈,各人的主张由本人负责。全是三不管的办法:自然,有些话是决不说的,例如狮子牌老虎牌等杂志的话头。我们希望读者只看了当作参考,如听朋友的谈天,不要不经过自己的判断而就相信。因此我觉得《语丝》上谈论曼殊是不会给予青年以不良影响的,这是我与先生意见不同的地方。事实上,现今的青年多在鸳鸯蝴蝶化,这恐怕是真的。但我想其原因当别有在,便是:一、上海气之流毒;二、反革命势力之压迫,与革命前后很有点相像。总之,现在还是浪漫时代,凡浪漫的东西都是会有的。何独这一派鸳鸯蝴蝶呢?现在高唱入云的血泪的革命文学,又何尝不是浪漫时代的名产呢?

  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岂明,于北京。

  锦笈珠囊笔记

  杨德邻

  香山曼殊居士,姓苏,名玄瑛,十年前与余同任湘中实业学堂讲席。除授课外,镇日闭户不出,无垢无净,与人无町蹊。娴文词,工绘事,然亦不常落笔,或画竟,辄焚之。忽一日,手筇杖,着僧服,云将游衡山,则飘然去矣。后在东瀛,复面一次,曼殊持箑相赠,上绘牧童衔笛骑牛,过小溪,前临峻坂,有孤松矗立,枝干殊疏落,今此箑已不见矣。昨在柳君亚卢处,见曼殊诗数章,孤怀潇酒,如逢故人,枨触前尘,因亟录之。《本事诗》云:“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不着迹相,御风冷然,恍惚前日辞湘校游衡山时也。《为调筝人绘像》二首云:“收拾禅心侍镜台,沾泥残絮有沉哀。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劫后灰。”“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一缕深情,不可以字句间求,菩萨低眉,山间猿鹤,都能悟彻。《寄调筝人》一首云:“禅心一任蛾眉妬,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簔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则已忏尽情禅,空诸色相,与一切众生,同登净土矣。亡弟笃生为余言:“曼殊固深于忧患者。”

  秋花室说诗

  黄侃

  苏子谷作画,极萧疏澹远之致。偶作小诗,亦极凄婉。景仰拜伦之为人,好诵其诗。余居东夷日,适与同寓舍,暇日辄翻拜伦诗以消遣。子谷之友汇刊为《潮音集》,兹录《哀希腊》及《赞大海》二篇,愧不能如原意。然子谷云:“无大违异处。”或不相绐也。《哀希腊》诗马君武尝译为七言,今更译之,无一字相袭也。《哀希腊》诗凡十六章,章八句,曰:“巍巍希腊都,生长奢浮好。情文何斐亹,荼辐思灵保。征伐和亲策,陵夷不自葆。长夏尚滔滔,颓阳照空岛。”(其一)“窣诃与谛诃,词人之所生。壮士弹坎侯,静女揄鸣筝。荣华不自惜,委弃如浮萍。宗国寂无声,乃向西方鸣”。(其二)“山对摩罗东,海水在其下。希腊如可兴,我从梦中观!波斯京观上,独立向谁语?吾生岂为奴,与此长终古?”(其三)“名王踞岩石,雄视逤罗滨。

  船师列千艘,率土皆其民。晨朝大点兵,至暮无复存。一为亡国哀,泪下何纷纷?”(其四)“故国不可求,荒凉问水滨。不闻烈士歌,勇气散如云。琴兮国所宝,仍世以为珍。今我胡疲苶,拱手与他人”。(其五)“威名尽队地,举族供奴玄。知尔爱国士,中心亦以恧。而我独行谣,我犹无面目。我为希人羞,我为希腊哭。”(其六)“往者不可追,何事徒频蹙?尚念我先人,因兹糜血肉。冥冥蒿里间,三百斯巴族。但令百余一,堪造披丽谷。”(其七)“万籁一以寂,仿佛闻鬼喧。鬼声纷,幽响如流泉。生者一人起,导我赴行间。槁骨徒为尔,生者默无言。”(其八)“徒劳复徒劳,我且调别曲。注满杯中酒,我血胜绿。不与突厥争,此胡本游牧。嗟尔俘虏余,酌酒颜何恧?”(其九)“王迹已陵夷,尚存羽衣舞。鞞庐方阵法,知今在何许。此乃尔国故,糜散随尘土。

  伟哉佉摩书,宁当诒牧圉?”(其十)“注满杯中酒,胜事日以堕。阿那有神歌,神歌今始知。曾事波利葛,力能绝天维。雄君虽云虐,与女同本支。”(其十一)“羯岛有暴君,其名弥尔底。阔达有大度,勇敢为世师。今兹丁末造,安得君如斯?束民如连锁,岂患民崩离?”(其十二)“注满杯中酒,倏然怀故山。峨峨修里岩,汤汤波家湾,紧彼陀离种,族姓何斑斑。傥念希罗嘎,龙胤未凋残。”(其十三)“莫信法郎克,人实诳尔者。缝刃藏祸心,其王如商贾。骄似突厥军,黯如罗甸虏。尔盾虽彭亨,击碎如破瓦。”(其十四)“注满杯中酒,樾下舞婆娑。国耻弃如遗,靓妆犹娥娥。明眸复善睐,一顾光娄罗,好乳乳奴子,使我涕滂沱。”(其十五)“我立须宁峡,旁皇云石梯。独有海中潮,伴我声悲嘶。愿为摩天鹄,至死鸣且飞。碎彼娑朋杯,俘邑安足怀。”(其十六)

  《赞大海》诗六章,章十二句。其第五章为余杭译,盖原义深曲,译两日不成,余杭见而补之。“皇涛澜汗,灵海黝冥。万艘鼓楫,泛若轻萍。芒芒九围,每有遗虚。旷哉天沼,匪人攸居。大器自运,振荡峰。岂伊人力,赫彼神工。罔象乍见,决舟没人。狂謈未几,遂为波臣。掩体无椑,归骨无坟。丧钟声沙,逖矣谁闻?”(其一)“谁能乘蹻,履涉狂波?藐诸苍生,其若公何?泱泱大风,振愞起罢。兹维公功,人力何衰?亦有雄豪,中原陵厉。自公之匈,擿彼空际。惊浪哼哼,詟魂愯神。转侧张皇,冀为公怜。胜澜赴厓,载彼微体。抍溺含弘,公乎岂弟?”(其二)“摇山撼城,声若雷霆。名王黔首,莫不震惊。赫赫军艘,亦有虚声。雄视海上,大莫与京。自公视之,眇矣其形。

  纷纷溶溶,旋入沧溟。彼阿靡陀(舟名),失其威灵。多罗缚迦(亦舟名),壮气亦倾。”(其三)“依公而居,雄国几许?西利伽维,希腊罗马。伟哉自由,公所锡予。君德既衰,耗哉斯土。遂成丘墟,公所目睹。以敖以嬉,回涛舞。苍颜不皲,长寿自古。渺尔澶漫,滔滔不舍。”(其四)“赫如阳燧,神灵是鉴。别风淮雨,上临下监。扶摇羊角,溶溶澹澹。北极凝冰,赤道淫滟。浩此地镜,无裔无襜。圆形在前,神光耷闪。精鬽变怪,出尔泥淰。回流云转,气易舒惨。公之淫威,忽不可验。”(其五,此章为太炎译)“苍海苍海,余念旧恩。儿时水嬉,在公膺前。沸波激岸,随公转旋。淋淋翔翔,媵余往还。涤我匈肊,慑我精魂。惟余与女,父子等亲。或近或远,托我元身。今我来斯,握公之鬊。”(其六)

  子谷有室梨诗一册,为西方美人之贻,甚宝贵之。余杭戏题其端曰:“室梨所作诗,于西方最为妍丽,犹此土有义山也。其赠者亦女子,展转迻被,为曼殊阇黎所得。或因是县想提维,与佛弟难陀同辙。于曼殊为祸为福,未可知也。”曼殊者子谷为僧之名,其为人相少情多,故余杭以是相戏。

  子谷译乐苑诗四首,跋之曰:“梵士女诗人陀露哆为其宗国告哀,成此一首。词旨华深,正言若反。嗟乎此才,不幸短命!译为五言,以示诸友,且赠其妹氏于蓝巴干。蓝巴干者,其家庭之园也。”诗曰:“万卉币唐园,深黝乃如海。嘉实何青青,按部分班采?”“郁郁曼皋林,并闾竦苍柱。木绵扬朱唇,临池歌嗙喻。”“明月穿疎篁,眉怃无比伦。分光照菡萏,幻作一瓯银。”“佳人劝醇醪,令我精魂夺。伫眙复伫眙,乐都兵屑屑。”意亦婉曲,惜难尽解耳。

  铅椠余录

  汪东

  余十六岁时,于日本东京识曼殊上人,夷服修发,不知其曾受比丘戒也。为人寡言笑,无喜愠,淳然天真,以是人乐与亲。余方从革命诸钜子游,高揖群伦,猛气如虎,及见曼殊,则亦心折。越三年,余因夏假归省,纲罗严密,遂罢远游,同盟诸人,音书皆绝。密以学业文字相勖勉者,厪余杭章君,季刚,曼殊,及钱中季(玄同,原名夏)数人而已。一日,得曼殊邮寄《文学因缘》一册,并媵诗十九首,词旨悱恻,益莫测其所蕴。民国初元,复见之上海,每问近状,殊不甚答。未几,闻遂示寂。余意其幽尤迫结,逃而之禅;抑信所谓了彻生死,去住无碍者欤。遗诗久藏箧笥,尘蠹不侵,历十四年,乃以铅椠之暇,检登华国,是亦‘文学因缘’也。题为《东居十九首寄病蝉海上》。诗云:“却下珠帘故故羞,浪持银蜡照梳头。玉阶人静情难诉,自向星河看女牛。”又:“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相逢莫问人间事,国国伤心祇泪流。

  ”又:“罗襦换罢下西楼,豆蒄香温语未休。说到年华更羞怯,水精帘下学空侯。”又:“悲翠流苏白玉钩,夜凉如水待牵牛。知否去年人去后,枕函红泪至今流。”又:“秋千院落月如钩,为爱花阴懒上楼。露泾红蕖波底袜,自拈罗带淡蛾羞。”又:“异国名香莫浪偷,窥帘一笑意偏幽。明珠欲赠还惆怅,来岁双星怕引愁。”又:“碧阑干外夜沉沉,斜倚支屏烛影深。看取红苏浑欲滴,凤文双结是同心。”又:“镫飘珠箔玉筝秋,几曲回阑水上楼。猛忆定庵哀怨句,三生花草梦苏州。”又:“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又:“人间天上结离尤,翠袖凝妆独倚楼。凄绝蜀杨丝万缕,替人惜别亦生愁。”又:“蝉翼轻纱束细腰,远山眉黛不能描。谁知词客蓬山里,烟雨楼台梦六朝。”又:“折得黄花赠阿娇,暗抬星眼谢王乔。轻车肥犊金铃响,院里何人弄碧箫。”又:“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扁舟容与知无计,兵火头陀泪满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