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 第29章 王维(3)

第29章 王维(3)

书籍名:《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作者:雅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这首七绝诗文笔流丽,一气呵成,充满了理想气息和浪漫色彩。充满展现了豪侠风流倜傥、放荡不羁的形象。

  后人点评

  《唐贤三昧集笺注》:“豪侠凌励之气,了不可折。”

  使至塞上①

  王维

  单车欲问边②,属国过居延③。

  征蓬出汉塞④,归雁入胡天⑤。

  大漠孤烟直⑥,长河落日圆⑦。

  萧关逢候骑⑧,都护在燕然⑨。

  【注】

  ①使至塞上:出使到边塞。使,出使。

  ②单车:单车独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这里指慰问边防的兵将。

  ③居延:是我国古代西北军事重地,故址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④征蓬:随风飘动的蓬草,这里诗人以此自喻。

  ⑤归雁:因此时是夏天,所以大雁北飞,故有“归雁入胡天”之说,这也是诗人自喻。

  ⑥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一说是古代边防烽火台燃气的狼烟。一说是唐代边防上点燃的平安火。

  ⑦长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

  ⑧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是西北边塞的重要关隘。候骑:担任侦察、巡逻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这里大概是化用何逊诗中“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这句,并不是实写。

  ⑨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燕(yān)然: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指代前线。《后汉书·窦宪传》中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诗中这两句意思是诗人在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将还在前线未回。

  使至塞上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使副大使崔希逸和吐蕃作战取得胜利,唐玄宗于是任命王维为监察御史,出使西塞慰问将士。实际上是借此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五律就是诗人在出使途中所作。该诗记述了诗人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开头两句点出了出使的目的是去“问边”。和目的地是“延居”。表明了出使路途遥远,边地辽阔。“单车”二字说明王维出使时随从很少,没有一点气派。这两个字也流露出了诗人些许失意的情绪。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自己像随风飘动的蓬草那样从汉塞走出,又像是一只归雁进入胡人之地。“征蓬”和“归雁”都是漂移不定的事物,人们常常用这两种事物比喻在外的游子,而诗人在诗中以“征蓬”“归雁”自比,象征了诗人此时漂泊异乡的飘零之感,同时也蕴含着诗人愤怒而抑郁的心情。同时“归雁”也表明这次出使的时间是春季。本来春季里大雁回归,而诗人自己却要奔赴边塞,反衬了诗人烦闷的心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描写了边塞大漠中旷远奇伟的边塞风光。诗人精选了边塞中两个经典的画面,一个是大漠中的孤烟,一个是长河中的落日。两者构成了这这样一幅宏阔的画面,苍莽大漠,漫卷黄沙,无边无际,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只见在这苍茫的天地间,有一缕青烟直升上天,太阳西斜,落日垂在河边,河水被照耀得波光粼粼。

  其中的“大”表现了大漠的荒凉辽阔,“孤烟”在这样大背景下显得很突出,也写出了这里景色的单调,一个“直”字表现出雄健挺拔和坚毅之气,这和“大漠”辽旷苍茫和谐一体。“长”字在这个草木不生的环境表现了一种生机灵动。“落日”常常被人们用来寄予伤感之情,而这里诗人用一个“圆”字来形容,则更带一种温暖和苍茫之感。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渗透了诗人孤寂飘零的心情。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独特的风景。画面宏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其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最后“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继续叙述此次行程,在边塞他遇到了一位负责侦查的骑兵,他告诉诗人主帅还在燕然没有回来。这句呼应了一、二句。也表明了自己这次出使孤苦伶仃,不受重视,凄苦之情跃然纸上。

  后人点评

  《而庵说唐诗》:“‘大漠’‘长河’一联,独绝千古。”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①,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②,此物最相思。

  【注】

  ①红豆:又名相思子,产于亚热带地区。相思子如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相传曾经有人死于边塞,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而得名。

  ②采撷(xié):采摘。

  《相思》这首诗家喻户晓,广为传颂。诗人在此诗中借相思豆抒发相思之情。笔调明快,平淡如叙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生产于南方,以为果实浑圆,色泽鲜红,所以,南方人把它当做装饰物。据传因一女子,其丈夫死在边疆,她哭死于树下,化成了红豆,后来人们就成其为“相思子”。诗人选用了极能代表相思的红豆来寄予相思之情,既点明了诗的主旨,又增强了诗文的相思之情。“南国”本是红豆的产地,而诗人的朋友也在南国,所以“南国”二字一语双关,将红豆和朋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诗人以“红豆生南国”起兴,引出下面的相思之情。语言简练、轻快而有形象。接着诗人紧承上文,轻轻问道“春来发几枝”,这一问显得亲切而自然。但读到这里不由得让我们产生疑问,诗人没有写相思,却问这样一句和相思全然无关系的话,诗人的用意是什么呢?其实,诗人完全是按照看到红豆思友的感情思路来写的,因为红豆表示了思念之情,看到红豆就不禁思念起友人,对红豆的询问,表现的是诗人对朋友的关怀。这是诗人巧妙地寄情于物。

  “愿君多采撷”这一句又承接上一句,希望朋友多采摘红豆。言在红豆意在怀思,多多采摘红豆,寄托多多的相思之情,也暗示朋友珍惜友情。这是叮咛朋友的话,而自己相思之情则在言外,表达委婉曲折,而又感情真挚深沉,诗人对朋友的相思之情不言而喻。为什么让朋友多采撷呢?最后诗人回答“此物最相思”。同时也呼应了首句中“红豆”,总结全诗,点明主旨。而其“最”字蕴含感情深厚,意味深长。

  这首无言绝句,全篇写红豆,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其中相思之情却跃然纸上,言浅而意深,非常称道。该诗语言简朴自然、清新明快、委婉含蓄,格调建康,想象丰富,句式灵活。

  后人点评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评云:“直举胸臆,不假雕锼。”

  渭城曲①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②,客舍青青柳色新③。

  劝君更尽一杯酒④,西出阳关无故人⑤。

  【注】

  ①渭城曲:唐新曲,题又作《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指唐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

  ②渭城:秦朝时咸阳县,汉朝时改名为渭城(《汉书?地理志》)。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浥(yì):湿润。

  ③客舍:旅店。

  ④更:再。尽:喝(完)。

  ⑤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边塞重要关隘。

  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写作的一首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草色新”,这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烘托了送别的环境气氛。清晨里,淅淅沥沥的小雨洗涤了古老的渭城,润湿了轻尘,旅社周围的柳树青青,显得分外新鲜。平日里道路上车马来往不绝,尘土飞扬,而朝雨将路边的垂柳清洗一新了。“浥”形象地写出了新雨后空气清新而滋润的感觉。“新”字用得非常生动,仿若那鲜亮的绿色就在眼见。这两句描写了清晨雨后清新明朗的环境,笔调轻快活泼。送别诗通常情况下这类诗中景色萧瑟或黯淡烘托送别时的离愁别绪。但这首诗却一反常态,反倒有轻松舒畅,充满希望之感,其实,诗人是用清丽的景色反衬离别的伤情。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样清爽的清晨,朋友却要远赴边塞。于是诗人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饱含对友人的不舍、关心和担忧等等感情。而这所有的感情蕴含在了“劝酒”中。“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是诗人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深沉的关心和惜别之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朋友你在喝一杯吧,等到出了阳关就没有朋友陪伴你了,安西离这里路途遥远,人烟稀少,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啊。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情真意切,感情真挚,意蕴悠远。所有的感情都在这酒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和朋友一饮而尽的场面,霎时,这种离别之情达到了顶点。

  阳关是当时内地通往西域的要塞,唐超国力强盛,内地和西域之间频繁往来,从军或出使阳关外是一件让人自豪的事情。但是,诗人在和朋友即将分别的那一刻,他想到朋友西出阳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想到朋友此去路途漫漫,旅途的艰辛,所以,心中的不舍和关心一齐涌上心头。“更”字中既是要朋友再喝酒,其实也是诗人在留朋友再多留一刻。诗人此刻内心当是千头万绪,好像有很多话要嘱咐朋友,却又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说起,于是,诗人劝酒,一切感情都包含在酒中了。

  后人点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