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 第76章 王建

第76章 王建

书籍名:《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作者:雅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王建(约766-?)

  字号:字仲初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作品风格:凝炼精悍、激越有力

  个人简介:大历十年(775)进士及第,历任渭南尉、昭应县丞、穆宗长庆年间,任秘书丞。文宗太和年间任陕州司马,故后世称其王司马。晚年辞官居咸阳原上。

  他写了大量的乐府诗,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他和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他也写过宫词百首,成为后世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资料。还写过一些小词,别有特色。有《王建集》八卷,《全唐诗》编其诗六卷。

  新嫁娘词三首(其二)

  王建

  三日入厨下①,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②,先遣小姑尝。

  【注】

  ①三日:我国古代有这样的风俗,在婚后三天叫“过三朝”,新娘要下厨做菜。

  ②谙(ān):熟悉。姑:指婆婆。食性:吃饭的习性。

  小姑尝

  向来是新媳妇难当,刚到婆家,对什么都还很陌生,所以,言行举止都很小心谨慎,唯恐出丑让人笑话。这首诗就写的一位新媳妇三天后下厨做菜时小心谨慎的心理和行为,反映了这位新媳妇的聪慧机敏。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古代有个习俗,女子出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要下厨房做菜。“三日”,点出了题目中“新嫁娘”。“洗手作羹汤”,“洗手”,反映新媳妇干净、整洁,也透露了新媳妇态度认真,郑重其事。但是,毕竟刚刚过门,婆婆喜爱吃什么样的饭菜,她还不知道。如果是粗心的媳妇,她也许就凭自己口味迷迷糊糊地做菜了,结果也许婆婆并不喜欢吃。但文中这个新媳妇,心思细腻、聪明机灵,他做完菜后,不是莽撞地就端上去,而是先叫来小姑替她尝一尝,因为小姑是婆婆抚养长大的,自然食习应当和婆婆相似,从小姑的习惯,可以推测出婆婆喜欢什么口味。这个细微的举动,却充分反映了新媳妇的聪慧,我们不禁要对这位媳妇称赞一番。通过新媳妇的举动,我们不禁联想到小姑天真品尝的形象和婆婆正襟危坐的严肃形象,饶有趣味。

  这首五绝诗,通过白描的手法,委婉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形象,充满生活情趣。

  后人点评

  明人邢昉:绝句中有调高逼古,出六朝上者,此种是也。(《唐风定》卷二十)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①,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

  【注】

  ①中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映照地面的样子。

  ②秋思:秋天里的情思,这里指思念人的情思。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朗照在庭院中,照得地面上好像生了一层霜;乌鸦的叫声渐渐停止,静静地栖息在浓密的树荫中。“地白”二字,写月光映照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明素洁之感,意境清宁优美。“树栖鸦”,景色在夜晚,加上树荫浓密,所以很难看到树上的乌鸦,故此认为,乌鸦栖息是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到的景象。这三个字简洁、凝练地描绘了乌鸦栖息的情形,也渲染了宁静氛围。

  “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在深夜里,秋天的霜露打湿了院中的桂花。这是暗写诗人望月,紧扣诗题。诗人在宁静的深夜里,仰望明月,凝神思考,浮想联翩,丝丝寒意袭,不觉使诗人想到,月上的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定然也沾湿了桂花树。这句话使全诗的意境就显得更加悠长深远,耐人寻味。“无声”二字,细腻地表现了霜露的轻盈晶透,不着痕迹,也表明露水滋润桂花很久。这不禁又让人想起月中的吴刚、玉兔、嫦娥……

  明月当空,不仅仅是诗人在独自凝望浮想,普天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像诗人那样赏月、凝思。于是,诗文自然引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在这里点出了望月,并且由自己想到其他人,将望月者的范围扩大到了普天之下。同是望月,但怀秋之感,各不相同。诗人最后委婉地询问:“那绵绵的秋思会落到谁家呢?”,此诗本就是写诗人怀念家乡的心情,诗人此时怀念的心情应该是最深沉的,但诗人却用问句结束,意味深长,使怀念之情,蕴藉深沉。一个“落”字,用得巧妙那无形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了,仿佛能看着秋思飞入千家万户。

  这首诗七言绝句,意境幽美,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思念之情如人和月亮的距离一样悠长,感情真挚,委婉动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