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儿童心理学 >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书籍名:《儿童心理学》    作者:未知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一节 儿童出生前的发展
第二节 新生儿及其心理的发生
第三节 乳儿的一般特征
第四节 乳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五节 乳儿动作的发展
第六节 乳儿言语的发生
第七节 乳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八节 乳儿的气质差异及社会性的发展
言语获得的理论


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言语获得的理论。
其一,是以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强化说。这种理论认为: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发音活动进行鼓励和反应,以刺激孩子发出更多的音;同时,父母又总是以正确的语音词进行强化,所以乳儿期的咿呀语(babbling)也越朝着正确的语音、语义方向发展。
其二,是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仿说。这种理论认为:乳儿和父母从事相互模仿的游戏,他们中的一个发出一种声音或咿呀,另一个则以同样的声音愉快地回答。在这样的游戏中,乳儿不仅仅练习了语音,也练习了相互谈话这种方式,还获得了语义。随着乳儿开始学会一个词或说有意义的语音,他的父母也得意地重复这个声音,使其更容易理解。
其三,是乔姆斯基的“LAD”即“语言获得装置”。他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言语的先天倾向,这是由于人类有一个天生的获得语言的体系,图示如下:

有三个事实支持这种理论:(1)所有健康的儿童获得本民族的语言无须专门训练;(2)没有任何动物可以获得与人类同等程度的语言;(3)大脑的某些区域显然有特殊的言语机能区。其四,是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特别是以两种信号系统学说为基础的理论,这种理论是研究词如何代替具体事物而获得“信号的信号”功能,并在词与词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的言语系统。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直接刺激物→直接反应
第二阶段 词的刺激物→直接反应
第三阶段 直接刺激物→词的反应
第四阶段 词的刺激物→词的反应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这四种理论各有可取之处,但就四种中的某一种理论来说,是不能说明言语获得过程的。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父母对乳儿言语获得的影响


父母能够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过程。他们如何去做呢?父母要把他们的小宝宝当成羽毛丰满的谈伴,耐心地经常地同他们交谈。
例如一个母亲同她3个月的孩子谈话,内容如下。
母亲:儿子今天好吗?(停)你好吗?(停)好,你说。/你觉得好吗?/我很高兴那样。/是的,我是。你现在想要什么?/你的奶瓶?这是你想要的?好,它在这儿。
在这个交谈中,通过问问题,母亲假设了她的孩子是有能力回答的。更进一步,母亲保持了停顿,这是母亲给她的小宝宝回答的机会,然后又轮到她自己。母亲的这些行为,至少向小宝宝表达了她的愿望,希望他们间彼此能够交谈。当小宝宝终于开始谈话时,父母仍可继续这种方式。但要注意:
第一,尽量使他们自己的言语简化、句子变短、词义要简单,因为这种保持儿童自己言语特色的交谈方式更能刺激他们的言语发展;
第二,谈话速度要慢,要使用比正常更高的音调和更多变的频率;
第三,要对关键词进行强调,并重复和解释某些词。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感觉的发展


新生儿就已具备各种感觉,但这些感觉基本上是为无条件反射服务的。随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机能的发展,在日益多样的、丰富的环境刺激影响下,各种感觉迅速发展起来。
(一)皮肤觉
儿童皮肤觉很早就开始出现,在触觉方面,儿童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能对于跟身体接触的襁褓或被褥的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的反应,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例如,在物体接触嘴唇的时候,就立刻把物体抓握等等。在温冷觉方面,感受性也是比较敏锐的。儿童刚出生的时候,由于外界环境较冷,因而大叫起来,如果放在温暖的地方,就不哭了。在洗澡的时候,如果水太冷或太热也会大哭起来。吃牛奶的儿童,如果牛奶太冷或太热,他甚至会因而加以拒绝。在痛觉方面,目前还不十分明确,但儿童遇到痛刺激以后,就能立刻引起全身的或局部的反应,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在许多不同文化中,有的父母常常用一个单子把乳儿裹起来,或者仅仅是抱着他,就可以减少哭叫。因此,有心理学家提出乳儿的“皮肤饥饿”理论,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皮肤具有“饥饿感”,只要成人轻轻抚摸或抱起来,他就会感到安全和解除“饥饿感”。这就是为什么通常当小孩子哭的时候,把他们抱起来,哭声即止。
(二)嗅觉和味觉
嗅觉和味觉也发生得较早。嗅觉在儿童寻找母乳时起一定作用,根据研究材料:约在儿童出生后第一个月末,经过23~24次的结合就可以形成用香味引起的食物性条件反射。4个月的儿童,就能比较稳定地区别好的气味和不好的气味。新生儿时期就能对不同的味觉物体发生不同反应。新生儿生来就喜欢甜的味道,对甜的味道有积极的反应,而对苦和酸的东西产生一种特有的消极的表情:皱脸、闭眼、张嘴等等。出生后第二个月就能比较明确而精细地区别酸、甜、苦等不同味道。例如,吃惯了母乳的儿童,在刚刚换吃牛奶的时候,往往会加以拒绝。
(三)视觉
视觉和听觉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出生后的两三周内,常常可以看到两眼的不协调运动,如一只眼睛偏左,一只眼睛偏右,或两眼对合在一起。同时,一遇光线,眼睛就眯缝着或闭合着。这就说明儿童集中的视觉活动还未形成。约在两三周之后,两眼不协调运动就消失了,并且可以开始看到儿童对光线或物体有视觉反应,但不能长久地把视线集中在一个物体上。例如,儿童能开始注视燃着的火柴,但不能随火柴的移动而长久地注视。约从第一个月末到第二个月初起,可以看见儿童的集中的视觉活动,并且逐渐能随着移动的物体而移动自己的目光。
第三个月视觉更加集中而灵活,特别是对亲近的成人的面孔的集中视觉能维持长久的时间。这时成人能用忽而隐藏忽而出现的方法来逗儿童发笑。约从第四个月起,儿童开始能对颜色有分化反应,特别是对红色的物体最能引起儿童的兴奋。约从第五六个月起,儿童开始能够注视远距离的物体,如飞机、月亮、街上行人等。此后,视觉的进一步发展,就已经不只是集中注视,而是对事物的积极观察了。
(四)听觉
新生儿出生后,因耳内羊水还未清除干净,因而听觉不甚灵敏。当羊水完全排除后,听觉就有了显著的改善,例如,对强烈的声音可以发生震颤、抽搐及眨眼等表情。
集中的听觉从何时开始还没有一致的研究结果。有人认为在出生后的两三周开始,有的认为在出生后的两三个丹开始。一般认为:出生后三个月能看到明显的集中听觉,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且向声源转头。出生后三四个月,能倾听音乐的声音,并且对音乐(如催眠曲)表现愉快的情绪,而对于强烈的声音则表示不快。从第四个月开始,能分辨出成人发出的声音,如听见母亲的说话声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似乎是对成人伪回答。
儿童辨别声音能力的不断发展,就为儿童言语的发生准备了条件。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知觉的发生和发展


感觉是通过一定的分析器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由于各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而产生的复合刺激物(即事物的整体)分析综合的反映。关于新生儿知觉的发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新生儿出生后约两周左右,就有距离知觉,如物体向新生儿面部徐徐移动,当靠近时就产生防御反应。如果说这是知觉的话,这只能说是知觉的一种低级形式。乳儿知觉的发展,常常在视觉和运动觉协同发展时出现的手眼协调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即他不仅看见物体,而且摆弄物体,从而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等。这一般发生在生后五个月左右;因此,关于乳儿知觉发生发展的问题,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关于乳儿期知觉发展的研究有许多新的成果和看法,以下作一扼要介绍。
(一)视知觉
1.图形知觉
有的研究表明,刚出生后2天的儿童就可以分辨人脸和其他模型。他们看人脸的时间比看圆盘或不规则盘的时间长。而对出生至6个月的乳儿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了这种视觉偏好:他们凝视人脸图片的时间几乎两倍于任何其他图片。乳儿似乎天生对人感兴趣。
关于图形知觉的更近期的研究,又修改了这种结论:认为乳儿并非对人脸感兴趣,而是对它的轮廓线、复杂化和曲度感兴趣。新生儿特别容易被轮廓线或光和暗的交界线吸引;到了2~3个月时,他们的知觉兴趣转移到了复杂化和曲度,在这个年龄,乳儿更喜欢看许多小矩形组成的图案,而不愿意看仅仅几个大方块。他们更喜欢看曲线而非直线,人脸正好提供了这种性质,人脸上的发际线提供了明暗交界线。
2.深度和空间知觉
深度和空间知觉是对一个物体是在多远、多深的认识。乳儿大约在两三个月左右时,即有了这种能力。最有力支持了这个结论的是吉布森的视崖实验。实验大致是这样的:在一个桌子上盖上很厚的玻璃,玻璃下面是一张由颜色矩形组成的质料,质料的一部分直接贴着玻璃,另一部分隔开几英尺,这样,爬过桌子的乳儿就似乎在水面上的一只小帆板上,感觉有掉下去的危险。
在这个装备上,即使2个月的乳儿,也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当他们探索这个崖时,更有趣的是心率通常减慢。这个发现证明,他们主要是对视崖的好奇而不是害怕。
当乳儿长大到能爬过视崖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视崖恐怖。他们的心率明显加快;他们不往深的一边爬,尽管他们的父母在对面,尽管他们也能感觉到玻璃板的坚固支撑。这种从好奇到害怕的变化,也许是因为乳儿爬动作的发展,使他们能更实际地观察深度和距离,也因为他们从经验中得知摔倒很疼,所以他们对高度格外小心。
(二)听知觉
乳儿对声音的反应很早就有,但是他们能从听到的声音中领悟到什么,心理学家们研究了几个事例:
(1)每天大约17点钟时,佳佳(2个月)就开始莫名其妙地哭,她父亲发现吸尘器的声音能使她立刻平静下来;
(2)明明(10个月)有时吵闹,他母亲发现开录音机能使他很快平静,流行歌曲能使他平静最久。
大多数人猜测明明从他听到的音乐中领悟到了某种意义,如歌曲的优美构成或甚至歌词,但是佳佳不可能从她所听到的吸尘器的声音中领悟到任何意义,似乎是这种噪音唤起了她的听觉,她的确感到了噪音的不良刺激,所以平静了。
还有的研究表明:一个来自左边的声音,到达左耳的时间比右耳快千分之几秒,六个月左右的乳儿就能分辨这个千分之几秒的差异。
(三)知觉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和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
知觉常性是由于儿童过去经验而使知觉完善化的结果,即一个物体尽管由于移动而距离不同,它传递到人眼中的感觉改变了,但它仍以同样的形状和大小保留在人脑中,知觉没有变。如:一个儿童喜欢的玩具鸟,它总是飞来飞去,在儿童的视网膜上从一秒钟到另一秒钟,从来不能精确投射同样的像,这个像依距离和角度的不同总在变化。乳儿必须知道这个千变万化的像实际只是一个永恒的鸟──它是不变的,尽管看起来不同。
有人分别对乳儿的大小常性和形状常性做过实验研究,结论是三个月左右的儿童即有了这两种知觉的能力。而有人则认为要到六个月以后才有这种能力(皮亚杰)。
客体永久性是知觉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这个概念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实际上,这已进入了表象的范畴。一般认为乳儿要到8~12个月时才有这种能力。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注意和记忆的发生和发展


注意是与定向反射相联系的。无条件的定向反射在第一个月内就可以出现。因为形成条件反射的时候,对于物体的集中定向是必备的先决条件。但这还说不上是一种注意,或者最多是一种无意注意的萌芽。约从第三个月开始,由于条件性的定向反射的出现,儿童开始能比较集中注意某一个新鲜的事物;第五六个月起,能够比较稳定地注视某一物体,但是时间还不能持续很长。
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记忆的能力也随着初步地发展起来,这时的记忆还纯粹是无意记忆。就记忆的表现来说:首先出现的是再认,一般说来,五六个月的乳儿就可以再认妈妈,但此时再认的保持时间很短,只能再认相隔几天的事物。再认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最初再认自己的妈妈、亲人,以后是周围的事物。至于重现,则还不发展。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思维的萌芽表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以表象为中介,借助于词、语言和过去经验而实现的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
儿童刚生下来,是没有思维的,他们只有从先天带来的一些无条件反射。虽然在整个乳儿时期(包括新生儿期),从心理的产生到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确实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是没有真正思维现象的出现。。因为人的思维是和第二信号系统,即言语相联系的。如果从整个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乳儿时期只能说是思维产生的准备时期,或者最多也只能说是逐步出现了思维的一些萌芽表现。
从儿童心理的产生到儿童思维的萌芽,是在儿童机体与生活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在分析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语言开始出现,以及生活经验逐渐丰富的条件下实现的。
儿童生后的头半年,主要是感觉和知觉的发展时期。
在儿童五条件反射中,主要的认识成分是一些感觉。而在儿童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不但发展了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各种感觉,而且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反映事物的整体知觉。知觉是高一级的认识能力,它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复合刺激物(即整个物体)的反映,是分析综合能力统一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包含着概括能力的最初萌芽。但只是对有关事物属性的直观的、泛化的概括,还不是内部化的、表象或词的概括。
由于儿童知觉的概括性的萌芽,因此,在儿童知觉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认识机能,这就是逐步认识到物体的常住性或稳定性,即知觉或认识到物体的经常存在。当然,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经常存在,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大约到一岁左右,儿童就逐步形成了认识物体的经常性和永久性的能力。这种知觉能力主要表现在知觉常性和客体永久性。
如前所述,知觉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如距离、形状、明度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而个体的知觉映象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例如,虽然某一事物的距离、远近或形状大小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这事物的主要特征不变时,还是被知觉为同一事物。这是外界事物的变化性和稳定性的矛盾统一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儿童知觉常性出现的时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研究认为,形状常性和大小常性在儿童头一年的下半年出现(J. Piaget,1953)。也有的研究认为,3个月的乳儿也可以看到知觉常性的最初表现,而6个月的乳儿则可以追视一个滚走的物体,虽然距离远了些,看起来,应当小了些,但他还能看成是同一物体(H.Mcgurk,1972)。知觉常性的出现,就使儿童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稳定的属性。
和知觉常性有密切联系的是客体永久性,即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不在面前时,还能“想起”(重现)这个客体。一般认为,大约在儿童8~12个月时,即将满1岁的时候,由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和行走的动作)的发展和言语的产生,客体永久性也开始出现。前面说过,例如,在这以前,你和孩子“藏猫儿”的时候,你一躲开,他看不见了,也就不找了,以为世界上不存在“你”这个人了。可是在一周岁左右时,你再和孩子做“藏猫儿”游戏时,你叫他一声,然后再躲起来,孩子就会用眼睛到处找。客体永久性,实质上,也就是表象的最初形态。
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是个体过去已经感知过但现时并不直接感知的那些事物的感性映象,它是个体过去对事物的反映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在以后的活动中的恢复、重现和不断完善。它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它不再受客体知觉的直接制约,而是在客体不在的时候,也能在脑内“想起”这个客体,它是真正离开客体的“内部化”的心理活动;(2)表象是由于对脑内保留的关于外界刺激痕迹的分析综合,而不是像感知觉那样只是对当时的直接刺激的分析综合;(3)由于儿童言语的产生,更加强了这种“内部化”的表象活动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即词的概括作用;(4)表象不但能使个体回忆起过去,而且也能使个体预见未来(例如寻找消失了的东西),加强了主体的能动性。
由于表象的这些新的特点,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参加,就为从感性认识向萌芽状态的抽象思维过渡提供了可能性。
总之,在儿童生后的第一年中,由于动作的发展,由于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发展,由于语言的产生和经验的积累,具有一定概括性和间接性的思维活动就开始产生了。虽然它实质上,只能说是思维的萌芽,但它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在儿童今后的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劳动)中,儿童的思维就从这种萌芽状态开始,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典型的、高级的人类的思维。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情绪的发生和发展


新生儿时期,由于开始适应新的环境,消极的情绪较多。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逐渐增加,当吃饱而又温暖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活泼而微笑的表情,特别对妈妈或亲近的人,有一种特有的表情。在五六个月后,对于颜色鲜艳而发声的玩具特别感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经常跟儿童交往,并且提供适当的玩具,是必要的。
如果儿童没有活动的自由,也没有适当的工具,不跟成人交往,即使满足他的生理需要,也不会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例如呆滞、爱哭等等,而这对儿童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的气质差异


乳儿时期是说不上有什么稳定的个性的,但儿童降生以后,就表现出行为的个别差异。只要到产房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有的孩子生来好动些,有的活泼些,有的安静些,有的则似乎急躁些,这些个别差异,也就是先天带来的气质差异。有人研究了儿童出生后几个月的行为表现特征,结果归纳为三种主要的气质类型(A.Thomas,1970)。
(1)“容易护理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倾向于有规律性,容易适应。他们是愉快的儿童,一般会对新的刺激以积极的反应,容易感到舒适,有安全感。他们也似乎少有行为问题。
(2)“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他们是不积极的,对新的经验适应比较缓慢,他们很少表现强烈的情绪──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他们总是缓慢地适应新情境,开始时有点“害羞”和冷淡,但这些儿童一旦活跃起来,他们就倾向于适应得很好。
(3)“困难的儿童”。他们在吃、睡和一般活动中都不规律。他们是情绪型的。他们对新经验往往有强烈的反应。他们的安全感的形成比较困难。
以上各种气质类型,只有在乳儿期表现得最充分。随着儿童的长大,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那时表现出的气质特征就比较复杂了。
虽然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以气质为原始基础的,但父母的特点、家庭的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环境均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新生儿乳儿的气质差异,可以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照看方式。如:被认为“可爱”的新生儿或乳儿明显接受更多的爱抚;反之,如果父母一开始就发现他们的孩子是属于“困难”特点的,他们也许会以对待“困难”儿童的方式对待他们。久而久之,这种方式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甚至会影响他们生理的、情绪的、社会的和智力的特征。虽然儿童出生时就带有自己的气质特征,但个性的差异很大部分决定于儿童的经验,尤其是同其他人相互作用的经验。这是父母以及那些保育人员所应当注意的。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的社会关系


乳儿的社会关系,总的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他们主要是同照看者发生关系,而一般的主要照看者自然是父母。如果是别的照看者,如保育人员、祖父母等,情况一样。
(一)母—婴同步性
母亲和乳儿之间,似乎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他们彼此不用言语,却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小乳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似乎总是恰好准备要去看她的小宝宝;而当母亲去看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似乎总是正在等待着她的到来。这种紧密协调的相互作用模型被称为母—婴同步性。据观察,仅仅几个星期的乳儿在接触母亲时睁开和合上眼睛。用摄像的研究表明,母亲和她的小宝宝之间实际存在着“交谈”关系,在许多方面类似于成人间的对话,只是乳儿不会用词而已。
这样的交流如何进行的呢?一个母亲也许凝视着她的小宝宝,平静地等待着他谈话、动作或至少注意她。当这种行动实际发生时,即小宝宝天真地作出了反应时,母亲也许通过模仿乳儿的姿势,或者对着乳儿微笑,说某些事情来回答乳儿。母亲每这样做一次,中间都略有停顿,以给乳儿一个轮流“交谈”的机会,好像乳儿是在这种社会交流中的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当这种交流持续时,乳儿明显地表现了紧张:他的动作和声音不仅变得更频繁,而且更突然和不稳定。在某些时候,乳儿放松和打断这种紧张,不去注视他的母亲,而是用一小会儿时间注视或触摸其他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在一个适当的间隙之后,母亲和乳儿都又回到对彼此的注意上去,同时使这个循环一直持续。
直到乳儿几个月时,这种母—婴之间的协调活动仍旧保持着。但这时的交流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小宝宝开始主动影响他的母亲,他们友善地同母亲微笑、注视并咿咿呀呀地谈话。这样,母—婴之间实际上彼此强化着他们的关系。
(二)同父亲的相互作用
在对乳儿的影响方面,父亲和母亲确实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父亲和母亲同乳儿玩同样的游戏,但他们的方式不同。同父亲的游戏往往倾向于出现高峰和低谷──较高的激动状态,例如,有些父亲喜欢忽而把孩子高高举起,忽而又放在床上。同母亲相比,父亲倾向于更多的竞争感,而更少的交谈式。父亲总是喜欢用更多的时间同孩子玩,而不是“交谈”。
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呢?研究者同时调查了作为主要照看者的父亲组和作为辅助照看者的父亲组,发现:第一组父亲的行为和母亲的无大差异,而第二组父亲的行为和前面所说的情景类似。因为乳儿大部分时间主要由母亲照看,所以第二组父亲占了绝大多数。
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能以适当的形式同他们的小宝宝发生相互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应当相信,父亲和母亲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幼小子女中有着同样的义务和能力。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依恋(attachment)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这种关系被具体描述为乳儿和照看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它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依恋行为是有生物学根源的,它同吃饭一样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最有力支持这一观点的是著名的哈罗(Harlow)的猴实验。用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用金属做的,但能提供食物(乳汁),一个是用柔软的布做的,但不能提供食物。
实验中发现,如果强迫婴猴作出一种选择,它们宁愿同一个温暖的、柔软的、毛巾质料的“母亲”接触,尽管这个“母亲”不能提供食物;而不喜欢同一个冰冷的、硬的、金属质料的“母亲”接触,虽然这个“母亲”能提供食物,但它不可以拥抱。哈罗也发现,被剥夺了肉体接触的婴猴,虽然其他方面给予很好的照看,但它们极端胆小和畏缩,无能力和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生病和死亡率也较高。
(一)依恋形成的阶段
依恋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在乳儿期主要表现为前两个阶段。
前依恋期(0~2个月)。新生儿对所有的人都作出反应,但不能将他们进行区分,没有对特殊人的特殊反应。在出生时,他们用哭声唤起别人的注意,似乎他们懂得,成人绝不会对他们的哭置之不理,而必须同他们进行接触。随后,他们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这时的乳儿对于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无选择,所以此阶段又叫无区别的依恋阶段。
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7~12个月)。乳儿对他人的社会性反应强度增加,对熟悉的人有特殊友好的关系,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与之接近。这时的乳儿一般仍然能够接受比较陌生的人的注意和关照,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但是带有一点伤感的情绪。
(二)对依恋形成的影响
1.母亲的影响
依恋中个体差异的形成,关键阶段是乳儿期。在这个时期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母亲。母亲与乳儿关系的性质,包括母亲是否能够敏锐地和适当地对乳儿的行为作出反应,母亲是否能积极地同她的小宝宝接触,母亲是否能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及软弱性,母亲是否能在拥抱她的小宝宝时更小心体贴,母亲能否在孩子哭的时候给子及时的安慰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依恋的形成。在一个母—婴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乳儿在1个月、3个月、9个月时接受的来自母亲的刺激的多少会造成今后依恋类型方面的差异。
2.父亲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认为,乳儿期儿童在依恋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乳儿对母亲和父亲几乎同等的依恋,尽管母亲通常和他们在一块的时间多。但如前所述,母亲和父亲同他们孩子的相互关系中有区别,父亲通常更充满活力和体力,母亲更安静和有更多的语言。
总之,在我们对依恋的讨论中,有两点应该指出:
第一,大多数乳儿表现出强烈的和持久的倾向去形成同他们主要照看者的亲密依恋关系,这些照看者一般是他们的母亲和父亲;
第二,乳儿依恋安全感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同照看者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及稳固的程度。
儿童在第一年的生活中,身心各方面获得了非常巨大的进展,在正常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影响下,机体方面,特别是神经系统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儿童从躺卧状态发展到能够直立行走,开始产生了最初的言语活动,出现了各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发生了同照看者最初的社会关系,他虽然还很软弱,但是比起刚出生的时候,心理发展的水平可以说已经有了大大的提高。这种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为儿童过渡到下一阶段提供了可能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